发布日期:2024-02-16 19:21:21

北理工10篇论文获评北京市优秀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3位导师获评北京市优秀研究生指导教师

今天给各位分享北理工10篇论文获评北京市优秀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3位导师获评北京市优秀研究生指导教师的知识,其中也会对北理工10篇论文获评北京市优秀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3位导师获评北京市优秀研究生指导教师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导读目录:

1、北理工10篇论文获评北京市优秀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3位导师获评北京市优秀研究生指导教师

2、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3、工程硕士毕业论文十篇

  宋威豪,宇航学院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专业2016级博士研究生,导师为单家元教授。现为北京大学工学院博雅博士后。主要研究方向为非完全信息下复杂网络化系统的状态估计及其在多飞行器协同探测等领域的应用。以第一作者/通讯作者在Automatica,IEEE TSP,IEEE TNNLS,IEEE TCST等知名期刊上发表SCI论文9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1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特别资助(站前)项目1项。获得研究生国家奖学金、北京市优秀毕业生、北京市优秀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第十届“青春北理”年度科技报国榜样、北方工业奖学金以及共青团优秀团干部等多项荣誉。

  张川,计算机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2017级博士研究生,导师为祝烈煌教授。现为北京理工大学网络空间安全学院特别副研究员。主要从事物联网信息安全、区块链、人工智能安全等相关工作。已在JSAC,TIFS,TDSC,TMC等期刊及会议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10余项。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博士后科学基金特别资助项目、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等多个项目。获得北京市优秀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中国电子学会优秀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ICDIS 2022最佳论文奖、EUC 2022杰出论文奖、研究生国家奖学金、北京市三好学生等荣誉。

  陈小梅,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材料物理化学专业2016级博士研究生,导师为钟海政教授。现为清华大学博士后,主要从事钙钛矿单晶、偏振光学研究等。以第一作者在Nature Photonics,Advances Functional Materials等学术刊物上发表SCI论文7篇,授权专利3项。获得第四届和第五届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北京赛区)银奖、北京市优秀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等荣誉。

  周慧羚,管理与经济学院能源与气候经济专业2016级博士研究生,导师为唐葆君教授。现为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国内外天然气市场、CCUS产业政策及企业战略研究。已在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 Energy Policy等期刊共发表学术论文8篇。获得研究生国家奖学金、北京市优秀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北京理工大学优秀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优秀研究生标兵等荣誉。

  郑志强,机电学院机械工程专业2017级博士研究生,导师为福田敏男院士,现为德国马克思普兰克研究所博士后研究员。主要从事新型软体机器人在精准医疗、柔性电子等领域的应用。已在Science Advances,Nature Communications,ACS Applied Materials & Interfaces等期刊共发表学术论文11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5项、美国专利1项、PCT国际专利1项。其相关成果得到了国际同行的一致认可,并受邀参加2018年第八届IEEE自动化、控制与智能系统中的网络技术国际会议作专题报告。获得国际会议IEEE-CYBER 2017优秀学生论文奖、IEEE-RIBIO 2017 优秀论文提名奖、IEEE-MARSS 2018最佳应用论文奖、北京市优秀毕业生、北京市优秀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以及北京理工大学徐特立奖学金、优秀毕业论文、优秀毕业生、优秀研究生标兵等荣誉。

  赵航,仪器科学与技术专业2017级博士研究生,导师为赵跃进教授。现为北京理工大学博士后。主要从事太赫兹波产生和探测等相关工作。以第一作者/共同第一作者在 Light-Science & Applications ,Physical Review Letters,Optics Letters,Applied Physics Letters等期刊发表多篇学术论文,申请多项专利。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和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获得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全国优秀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北京市优秀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周立伟院士奖学金、北京理工大学优秀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北京理工大学优秀研究生等荣誉。

  北京市优秀研究生指导教师

  陶然教授始终注重教学和人才培养,提出“五学通达的研究生高阶学习模式”,以优质科研资源保障研究生培养质量。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北京市教学成果一等奖、特等奖提名各1项,北京市精品教材、工信部“十四五”规划教材各1部。共培养研究生128名,其中博士生60名,作为导师和导师组成员,指导的博士生获全国“优博”提名奖4人,北京市“优博”1人,中国通信学会优秀博士论文奖1人,1人获北京市教学名师奖。与培养的研究生共获教育部科学技术奖一等奖3项、中国电子学会技术发明一等奖1项,指导研究生发表SCI论文200余篇,获批发明专利90余项。培养的研究生中,多人在清华大学、东南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北京理工大学等知名学府任教,多人服务于嫦娥五号、导航卫星、通信卫星等国家重大工程。

  廖华教授始终坚持立德修身、严谨治学、潜心育人,结合“能源与气候经济”交叉学科特点,引导研究生服务国家战略需求。面向能源与碳减排问题开展论文选题,指导研究生深入调研,形成定量分析特色,有力支撑国家能源与气候决策;在科研实践中,引导学生求真务实、精益求精,注重科研诚信、恪守学术道德。连续多年带领研究生到一线开展居民生活用能调查和冬季供暖调查,引导学生深入基层、了解国情,培养学生不畏艰辛、不惧失败、攻坚克难的奋斗精神,同时获取了大量一手调查数据。重视研究生国际化培养,推荐研究生到海外著名高校联合培养或深造;指导的多名研究生获当代经济学博士创新项目(原中国经济学优秀博士论文),多名研究生毕业后成为单位科研骨干。  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范文第1篇

  摘要:学位论文开题报告由文献调研、相关技术发展水平、具体实验室条件、主观能动性等因素决定,对学位论文研究工作起到定位作用.论述了以问题作为开题报告中心和整体思路的观点,分析了开题报告的各个组成部分,并对其进行了评价.

  1开题报告的作用和整体思路

  学位论文开题报告是研究生在完成文献调研后,写成的关于学位论文选题与如何实施的论述性报告.硕士研究生作开题报告的时间一般在第三个学期末或者第四个学期初,即基础课程学习完成之后,研究工作实施之前.开题报告既是文献调研的聚焦点,也是学位论文研究工作展开的散射点,对研究工作起到定位作用,对于研究生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国内高校和研究院所在研究生的培养过程中都十分重视开题报告,组织相关专业的专家,会议评审《开题报告书》.暨南大学2002年1月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报告工作并启用新版开题报告书的通知》.一般,对开题报告选题合适、方法得当、措施落实的,同意论文开题;对于尚有不足的,需要修改报告.有的要求书面回答开题报告会提出的问题和意见.对于不合格者,必须重做开题报告,通常只有一次重做报告机会,而且在一个学期以后.在审核开题报告时,若评议为科研能力差,缺乏培养前途的研究生,则认为不宜进入论文阶段,通过中期筛选淘汰.有的单位还要求填写《学位论文开题报告评审表》,尤其对博士生的开题报告.可是,对如何做好开题报告的文章很少见到,希望本文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因博士生开题报告比硕士生开题报告要复杂得多,以下只针对硕士生开题报告加以论述.硕士生的开题报告与科研课题开题报告不同.在科研中,重点项目要求写可行性论证等报告,一般项目写开题报告,科研课题开题报告由有中级职称以上的科技人员编写,涉及深度和广度都远大于硕士生开题报告.硕士生开题报告目的也不同,主要是培养学生如何选择论文研究题目、辨认难点、确定技术路线、怎样计划安排等,重在科研程序的训练.对应于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的科研过程,开题报告相当于《设想方案》和《实施方案》的阶段.中物院研究生开题报告内容包括3个大的方面:立论依据、研究方案和主要参考文献.立论依据包括课题研究目的、意义和应用前景,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研究方案包括:(1)研究内容、研究目标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2)拟采取的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实验方案及可行性分析;(3)本项目的研究特色与创新之处;(4)预期的研究进度.其它高校和研究院所的研究生开题报告,因学科不同,格式有所区别,但主要内容和关注点,却大同小意.结合核能科学与工程硕士生近年的实际情况,对开题报告看法如下.按照东北林业大学史济彦老师[1]的观点,从课题选择到论题选择体现了选题的整个过程,由4个部分组成,其总步骤是:课题选择→课题综述→论题选择→开题报告.因此,文献调研的深入和全面程度,会相当程度地影响开题报告的质量,在开题报告中反映出来.对没有太多实际经历、在相关知识方面积累较少的研究生,要作好论文研究,必须首先做好文献调研.虽然受到该领域科技发展状况、具体实验室条件、指导老师等因素限制,但为了获得一个好的学位论文选题,充分掌握文献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客观基础,值得学生付出艰苦努力.问题是指事物的实际运行状态和期望状态的差异,是与存在、发展、创造、成果等相关的一个概念.马斯洛[2]认为:科学研究应该以问题为中心,不应该以方法为中心.波普尔的理论中,认为科学研究起于问题,止于问题.这二位科学家,时代不同,角度不同,表述不同,对问题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地位的看法却是相同的.文献调研的目的,除了掌握情况,丰富知识,提高文献综述能力外,更重要的是发现问题.在研究生开始接触科学研究之初,就要树立以问题为中心的观念.在文献调研过程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在开题报告中明确研究的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2开题报告的主要内容

  科学研究中的问题多种多样,对硕士研究生,尤其是应届本科毕业研究生,不宜选择难度太大的问题做毕业论文,因为硕士研究生尚处于科研培养初期,且时间有限;但是,在整个毕业论文过程中,需要建立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整体思路.如何开拓新研究领域可以是问题,如何解决分歧可以是问题,如何提高部分技术指标也可以形成问题.没有能够较好地发现问题,深入分析问题,就不会有解决问题的良好方法,对问题的研究就谈不上深入,这与研究生培养要求是不相符合的.其表现形式之一是研究内容扩张,以数量掩盖质量不足,列举了许多难度不大的内容,而需要经过努力,克服困难才能够完成的却讲得较少.特别是有多年工作经历的硕士研究生,受完成工作任务观念的影响,容易提出过大的研究范围,在开题报告中需要纠正.文献深入调研后,研究生对研究领域的存在问题、解决方法等会有一些自己的看法,对学位论文选题有自己的想法,但是因没有实际的科研经验,对复杂的现实情况了解不够,要同时兼顾现实性与研究价值,需要在导师指导下,确定学位论文选题.这一具体如何选题的过程对培养研究生是重要的.反映在开题报告中,学位论文选题不仅要有较大意义,而且具有可行性.科研条件良好的单位,为研究生提供的选择范围更宽,学位论文选题若能够结合研究生的特长与兴趣,促进研究深度,则是更好.一般开题报告都要求明确学位论文研究目标,但我们认为,研究目标不宜过分注重,规定得太具体和死板.其原因是,即使条件一定,目标是偏高还是偏低,往往难于准确判断.研究工作本身,涉及未知因素,各个实验室条件不同,具体研究时条件不同,评价研究工作的水平是复杂的.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的目的是开展研究工作,培养研究能力,而不同于完成规定任务.研究目标与其理解为衡量指标,不如理解为努力方向,问题的解决程度.学位论文选题和研究目标体现了研究工作的价值特征.确定合适的研究内容,对硕士研究生培养具有直接作用.研究内容中各种各样的单元技术让学生实际地掌握,对培养学生的能力是课程学习方式所不能比拟的.一边用一边学,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灵活掌握,提高应用知识的能力,提高重复能力,为创造能力的培养奠定坚实基础.因此,开题报告中研究内容、技术方法应是具体而翔实的,体现以论文问题为中心,广泛深入地使用相关技术.研究内容体现了学位论文量的特征.关键技术、技术路线是达到目标、实现创新的途径,是解决问题的客观可能性与主观能动性的汇合处,体现了学位论文创造的特征.在文献调研和导师指导下,关键技术的辨别是不困难的;但是,确立技术路线与开展可行性分析,涉及多方面技术发展水平、文献调研、实验室条件、研究的共性和个性、创新、决策、逻辑和想象等,是开题报告中的难点和重点,需要深入全面地开展具体研究.技术路线与论题选择密切相关,相互依存,决定了学位论文的最终选择.在开题报告之前,文献调研的同时,研究生应该尽量熟悉实验室情况,尤其是相关系统和关键设备.在研究生提出研究进度后,需要指导老师修改确定,一方面是因为研究生缺乏实际经验,另一方面是向指导老师学习怎样制定实施方案.开题报告会上,如何安排完成研究工作通常讨论较少.实施方案对实际有效开展研究工作具有重要作用.

  3开题报告的评价

  不同学科的开题报告侧重点不同,对应用研究类学位论文开题报告的一种评价标准是:开展本课题研究的意义,10分;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发展动态,10分;研究目标、内容和拟解决的关键技术,20分;研究方案,拟采取的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及可行性分析,10分;预期研究成果及创新之处,30分;已有工作基础,10分;研究计划及预期进展,5分;参考文献,5分.检验开题报告优劣的最终标准是实践结果.在学位论文完成以后,回首开题报告,可以看出科技情报是否收集得全面深入,计划是否合理,是否切合实际,成果是否明显,结果和设想有多大差别.研究生在毕业论文研究过程中,对照开题报告和实际进展,能够不断加深理解和提高认识,则开题报告这一阶段的培养作用就达到了.我院2001级的一位应届本科毕业的核物理专业推荐免试研究生,其开题报告根据学生特点,论文选题确定为d-t中子穿透铁球伴生γ射线泄漏能谱实验研究,涉及加速器、液体闪烁探测器、半导体探测器、mcnp计算程序、n-γ分辨、核探测电子学系统、屏蔽设计等基础单元技术.研究工作围绕γ射线泄漏能谱,采用实验方法,辅以理论计算,以如何获得精度更高的系列核数据为中心,对研究生进行系统训练.实际情况与开题报告计划一致性良好,在执行过程中按计划顺序进行.今年5月份答辩时,核能科学与工程专业8个硕士研究生中,该论文是唯一获得全优的.开题报告是研究工作的开始,良好的开端为学位论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硕士学位论文;盲审效果;探索性建议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42-0176-03

  学位论文盲审,就是在论文通篇中隐去学校名称、导师姓名及研究生姓名,并将论文送往相同专业高校的同行专家评阅,并就论文是否达到答辩要求提出意见和建议。同时在返回给学生的评阅意见中,将专家的相关信息隐去。目前,专家普遍认为学位论文“盲审”有助于排除人情因素的干扰,有利于客观公正的评阅,评阅成绩相对比较客观、公正、真实。

  一、我院研究生学位论文盲审的实施

  我院自2010年开始从各专业毕业研究生学位论文中抽取部分学位论文进行盲审。为了体现公平、公正,学院根据校学位办论文盲审实施办法制定了《合肥工业大学化工学院研究生毕业论文盲审实施办法》。

  1.论文送审要求。送审的硕士学位论文封面及扉页需隐去作者姓名、导师姓名等个人信息。由学院研究生办公室送2位校外具有相应硕士点单位的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同行专家评阅。为保证研究生学位论文的盲审效果,学院在统一收取参加盲审的研究生的学位论文后,报院学术委员会,组织有经验的教师对论文的格式和内容是否涉及作者个人信息等进行形式审查,形式审查合格,且通过“学术不端行为系统检测”,检测结果在30%以内的论文方可送审。

  2.合理选择盲审学校和盲审专家。由于我校的工科背景较强,我院硕士毕业论文的领域既有化工理论基础研究,也有化工应用研究,所以在硕士毕业论文送审的学校和送审专家的选择上充分考虑学校层次的一致性、学科专业的相近性和研究领域的相关性。

  3.合理利用评阅结果,形成激励机制。对于评阅结果,导师和学生往往只重视评价不合格的论文。一旦评审专家认为论文已达到要求,同意答辩,往往学院、导师和研究生本人不再重视评阅专家的其他意见和建议,只有没通过的论文,导师和学生才会认真修改。

  为形成有效的激励机制,经学院学术委员会讨论,对盲审评阅意见中的评分和评语做进一步的细化分类处理,以促进硕士学位论文质量的不断提高,形成了补充意见《关于研究生毕业论文盲审结果处理办法的补充说明》。在《补充说明》中规定:“毕业论文经由两位盲审专家进行评阅,结果均为合格但论文评分都低于65分,该论文必须在3个月内修改完成,并经院学术委员会增聘同行专家复审,根据复审结果决定是否受理其答辩申请,未通过复审者应当延期一年答辩。”

  二、我院研究生学位论文盲审的成效

  1.学位论文质量有较大提高。通过实施学位论文盲审制度,增强了研究生的“论文危机”意识。绝大部分研究生投入更多的精力和时间撰写学位论文,论文质量有了较大提高。2010年,我院首次进行学院盲审制度时,对25位参加盲审的学位论文进行了形式审查,发现90%以上的论文存在撰写格式、图表规范等问题。2011年和2012年学位论文盲审时,同样的格式和规范等写作问题则要少得多。表1所示为我院2010-2012年研究生盲审结果为优良的比例。如图所示,2010年参加学院盲审的研究生论文50份,其中30份结果为优良,优良率为60%;2011年参加学院盲审的研究生论文46份,其中31份结果为优良,优良率为67%;2012年参加学院盲审的研究生论文58份,其中51份结果为优良,优良率为87%。

  2.研究生培养质量提高。近年来,受社会环境中“急功近利”风气的影响,一些研究生缺乏科研进取精神,不能静下心来扎扎实实地搞研究;部分研究生忙于考博、找工作,不愿承担导师的科研任务,忽视论文研究和综合科研能力的培养。实施研究生学位论文盲审的真正目的就是使导师和学生高度重视学位论文质量,从而加强过程管理,培养学生良好的学术道德和学术水平,真正从源头上提高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最终达到学位论文盲审制度的真正成效。

  表2所示为我院2010年-2012年参加盲审的学生发表学术论文的情况。由表2可知,我院自实施盲审制度以来,参加盲审的学生不仅人均数量逐年增加,论文质量也有很大程度的提高。

  三、现行盲审制度中存在的问题

  1.评阅专家与学位论文的研究方向之间有误差。学院送审的学位论文都是通过相关院校的研究生管理部门选择专家,而不是导师选择,因此在评审专家的选择上可能存在一定的偏差。尤其是涉及交叉学科的论文,在评阅专家的选择上更容易出现误差。

  2.评阅专家工作量增加以及“手下留情”导致评审质量受考验,盲审成效打折扣。一方面,随着近年来各高校都在积极推行研究生学位论文盲审制度,需要评审的论文数量逐年增加,而大部分研究生培养单位的答辩都集中在同一时间段,所以增加了送审部门及评审专家的工作量,评审质量经受考验。另一方面盲审聘请的多为国内有关院校的同行专家,有些专家在打分时也会有意无意地就高不就低、“手下留情”,由此导致论文盲审制度的成效大打折扣。

  3.学位论文传递过程资源浪费,经济成本增加。盲审的费用加上管理费是一笔不小的开支,而纸本论文和评阅意见书的传递也是一种时间和经济资源的浪费,随着毕业生基数的递增,这一费用势必逐年加大。

  四、研究生学位论文盲审的探索性建议

  1.扩展论文送审的学科领域。不同学科间的交叉与融合已成当今世界科学发展的主要趋势。高校越来越提倡将学生的培养模式由单一学科转为在交叉学科的平台基地上加以培养。扩大论文送审的学科领域,增加相关学科和边缘学科的教师对学位论文进行评阅,听取他们的评阅意见,一方面有利于研究生和导师从不同的侧面获取更多有用信息和创新思路,有利于交叉学科人才的培养,另一方面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人情因素,提高评阅结果的客观性、公正性。

  2.聘请国外相关研究领域的专家参与论文评阅。为促进学科发展和对外学术交流,近年来学院聘请了一批在化学化工领域有影响力的国外专家、学者担任兼职教授、客座教授。学院可以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将学位论文送予这些专家评阅,将有利于更好地与国际接轨,了解国内、外研究进展,提高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

  3.建立论文免审制度,给予导师和学院学位评定分委员会一定的推荐免审的权利。为提高导师和研究生的积极性,可以建立论文免审制度。如对于在权威期刊或者影响因子大于一定数值的国际期刊上发表的与学位论文相关的学术论文数量达到一定要求之后,研究生本人提出申请,经导师和学院学位评定分委员同意后,可以向学校学位部门提出该研究生的学位论文免审的申请。

  参考文献:

  [1]马玲.博士学位论文同行评议的实证分析及探索性建议[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1,12(6):44-47.

  [2]王健,张华.由盲审结果分析我校机械类各专业研究生培养质量差异[J].科技广场,2009,8:240-261.

  [3]王蓓,王振芬,王维静,王沁丹.完善研究生学位论文评审和答辩制度提高学位论文质量[J].西北医学教育,2006,14(6):681,759.

  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范文第3篇

  一、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存在问题

  二、(一)选题不合适,缺乏创新性

  良好的选题是学位论文成功的一半。有些硕士研究生没有认真对待学术论文选题,在开题报告前没有阅读大量参考文献,急于开题,匆忙拟定论文题目。选题不到位,科学研究就难以开展。有些论文题目没有实用性,学术价值不高,失去了研究意义;有些论文题目选题范围过宽或过窄,论文内容空泛,无法深人研究;有的论文无法体现学术论文前沿性,缺乏创新。

  (二)基拙知识不够扎实

  有些硕士研究生在校三年期间,心思没有全部用在学业卜,放低自身要求,对本专业理论基础知识缺乏深人了解,写学位论文时,常常陷人“无米下炊”的困境。这样如何保证学位论文质量?另外,有些硕士研究生是跨专业考研,理论基础不足,而没有及时补足,学位论文质量自然难以提局。

  (三)学术行为不端,存在抄袭和拼凑等问题

  有些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因为选题不恰当、专业知识不牢固、平时缺少论文撰写训练等原因,在撰写学位论文时,临时抱佛脚,变相或直接抄袭他人论文。

  二、影响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的因素

  国外有学者通过对研究生学习经历进行调查研究,得出了研究生学习过程中的6个重要因素,分别是导师、能力发展、研究氛围、研究的基础设施、论文评审、对自身任务的明确程度。国内有学者认为,硕士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科研条件、所属的学科水平、导师科研指导能力等都对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有一定的影响。综合国内外研究,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的影响因素可总结为3个方面:研究生自身因素、导师的因素、科研环境因素。

  (一)研究生自身因素

  全日制硕士研究生的自身因素从根本卜影响了学位论文质量。部分学生对学位论文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认为学位论文只是走形式,随便写写,参加答辩就能获得硕士文凭。因此,对专注科研不以为然,学习态度不认真,等到临近答辩才匆忙拼凑,草草了事,学位论文的实践性根本无法得到保证。一些研究生在学习过程中忙于各种兼职,无心专注科研。还有些研究生不愿意付出艰辛劳动,在研究过程中偷工减料,减少调查数据,缩小研究范围,甚至伪造实验数据。而有些研究生论文写作技能训练不足,不懂检索,不会构思论文,语言I乏,使学位论文的质量难以得到保证。

  (二)导师因素

  全日制硕士学位论文应该是硕士研究生在导师的指导下完成,导师角色定位、自身素质和对学术论文指导都是全日制硕士研究生论文质量的有力保障。

  首先是导师的角色定位。在学术卜,导师首先应该是硕士研究生的指导者和评论者;在生活中,导师应该充当研究生的支持者和朋友,与研究生充分交流,对研究生形成良N}指导,对硕士研究生的学位论文发挥最大限度的积极影响。

  其次是导师自身的素质。导师是否具有较强的创新素质和较高的学术水平对硕士研究生的学位论文质量影响颇大。高素质的导师往往能发现值得研究的问题,指导研究生进行论文选题,选题的好坏直接影响着硕士研究生是否可以创作出高水平且有实用价值的论文。 最后是导师的学术指导。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在学术论文撰写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都离不开导师的指导。然而,由于近年来多数高校导师的增长数量跟不卜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的急剧扩大,从而出现“一师多生”的现象。同时,有些导师忙于自己的行政公务或者科研工作,对硕士研究生的指导投人精力不足,指导较少,阻碍了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的提高。

  (三)科研环境因素

  科研环境是影响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因素。良好的科研资源环境和学术环境有利于提高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的质量。

  学位论文撰写的过程是硕士研究生在批判吸收现有知识的基础卜创造新知识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要有充足的图书期刊资料、必要的实验设备以及必需的经费投人等条件。充足的能反映当代科技前沿的图书期刊资料是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创新性的重要保障;必要的先进的实验设备是硕士研究生从事科研工作的前提条件。否则,完成高质量的学位论文根本是不可能的。

  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的撰写过程是创造新知识的过程,很难一个人完成。如果有研究方向相同或相近的科研团队,成员间可以相互交流,这将为学位论文的进一步创新提供思路,从而产生高质量的学位论文。同时,也可以就某一热点问题邀请专家学者和研究生一起讨论,在浓厚的学术氛围中使硕士研究生融人更广泛和更深刻的研究中。

  三、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保障体系构建

  (一)加强招生环节管理,提高研究生个人素质

  招生环节是保证研究生培养质量的第一关,优秀的研究生生源是高质量学位论文的重要基础。因此,在招生卜,高校要以提高人才选拔质量为出发点,坚持全面衡量、择优录取原则,根据学校需要,制定切实可行的招生计划,严格监管招生计划的实施,突出科研创新能力和思想政治品德的考察,提高硕士研究生录取质量。

  (二)加强导师队伍建设

  1.严格导师遴选。导师是硕士研究生培养的中坚力量和前提保障。高校应建v.灵活的导师遴选制度,打破职称限制,突出学术水平和科研条件,唯才是举,鼓励优秀青年导师脱颖而出,建v.一支能卜能下、富有竞争力的创新型导师队伍。作为硕士研究生的第一责任人,导师必须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了解和把握学术前沿信息,在专业领域有丰富的研究成果。结合高校教学和学科的发展优势建v.学术研究特色,具备较高的科研创新能力和学术素养。只有这样,导师才能有效地指导硕士研究生,提高研究生学位论文的质量。

  2.坚持导师负责制。作为硕士研究生培养的第一负责人,导师必须对自己的硕士研究生负责任,要切实将导师负责制落到实处。在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的整个写作过程中,导师要严格把关学位论文的选题、撰写、修改等各个方面,不断激励研究生的创新思维、学术敏感性,进一步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加强对导师的考核。对导师进行科学合理的考核,不仅为导师的晋升、奖惩提供了基本依据,还能提升导师队伍的水平,调动导师指导研究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鼓励导师为培养高质量的科研接班人贡献力量。因此,要加强对研究生导师的考核评价,对导师进行一定程度的奖惩。

  (三)规范论文过程管理

  现有的学位论文过程管理体系大多只有4个质量控制节点:论文选题、中期检查、论文评阅、论文答辩。然而,仅有这4个质量控制节点还不足以提高硕士研究生学术论文的质量,应对现有的学位论文过程管理体系进行完善。高校应在原有的体系基础卜,进行改革创新,增加4个质量控制节点,形成新的拥有8个质量控制节点的学位论文过程管理体系,以提高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的质量。

  1.论文选题。合适的题目对学术论文的顺利撰写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高校组织硕士研究生按学科或者研究方向分组进行集体开题报告论证会,硕士研究生在规定的时间内按照开题报告的规范形式进行汇报,开题报告会的导师对研究生学术论文的选题要严格把关,题目应该具有可行性、创新性和实用性,还应具备一定的研究难度和工作量,同时导师要客观切实地为开题报告内容提出修改建议,保障学位论文顺利开题。

  2.工作月报。为了激发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参与学术科研活动的积极性,硕士研究生应该每个月对自己的科研情况进行总结,并向导师提交《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工作月报》,主要说明自己这一个月的工作情况,比如完成了什么工作,取得了什么成果,遇到了什么问题,接下来怎么做,等等。对于工作月报,学校应进行电子管理,录人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阶段管理系统,记录每次提交月报的日期和时间以及缺交名单。这可作为论文答辩的一个准人条件。

  3.中期检查。论文中期检查制度是保障研究生学位论文的一个重要举措,它可以使学校和导师对全日制硕士研究生的科研工作有较全面的了解,及时发现硕士研究生科研工作中的问题,提出相应建议,明确下一步研究方向,避免研究生在论文撰写过程中走弯路。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中期检查工作会对学位论文的顺利完成起到一定的监督和促进作用。

  4.工作评审。由导师根据硕士研究生在校期间的科研态度、技术水平、科研能力等表现以及科研成果给出量化成绩,填写《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工作鉴定表》,导师在鉴定表卜签署意见,鉴定成绩不合格的硕士研究生将没有申请学位论文答辩的权利。

  5.论文格式审核。在保证和提高学位论文质量的同时,也不能忽视论文的形式和格式。虽然论文格式不能直接反映论文的学术水平,但也是评价学位论文质量的重要参考。高校可以制定《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的格式要求》和《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格式参考模板》等相关文件,明确规定学位论文、文章摘要的格式以及论文的字数等要求。学校应在论文提交前对研究生学位论文的格式进行严格审查,不合格的不予提交。

  6.论文评阅。为了增加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评阅的客观性和公正性,首先要建v.论文盲审制度。可以借鉴有些高校对学位论文的双盲评审制度,即全日制硕士学位论文隐去导师及硕士研究生名字,高校研究生管理部门从已拟定的专家库中随机抽选2-3名审评专家来评阅。评审人具有一票否决的权利,只要评审专家认为该论文不能通过评审,硕士研究生就必须推迟学位论文答辩。同时,评审专家在评阅论文后给出评阅意见,硕士研究生根据专家意见在导师的指导下修改论文。双盲评审制度加强了对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的质量监督,因此,要加大对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进行双盲评审的比例。

  7.答辩辅导。硕士研究生的学位论文通过盲审之后,在正式答辩之前,学校应组织相应专业或研究方向的导师对硕士研究生进行集体答辩辅导,让硕士研究生在模拟答辩过程中了解答辩中该注意的问题,提前适应答辩环境,克服紧张心理。同时,在模拟答辩中,导师可以发现研究生学位论文存在的问题,并给予修改意见。硕士研究生根据此建议完善自己的学位论文,为正式答辩做好充足准备。

  8.论文答辩。教育部规定硕士研究生在申请学位时必须完成学位论文答辩,这也是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的一个重要保障。论文答辩一般由校内导师、校外专家、企业外聘导师组成论文答辩委员会,一起审核硕士研究生的论文质量。各评委教师对硕士研究生进行提问,并对研究生的论文进行评议和审阅。硕士研究生则根据评委教师的意见对学位论文做最后的修改,确保论文质量。

  (四)增加研究生教育资源投入

  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范文第4篇

  论文摘要:近年来,我国硕士研究生教育招生规模超常规发展,学位类型、攻读渠道和培养模式亦日趋多样化,如果不能在质量上加以控制和保证,将会严重影响我国硕士研究生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全文试从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的确定依据和培养过程的特点出发,论述我国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的评价标准。

  一、确定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价标准的依据

  所谓评价标准,就是硕士研究生经过培养,作为合格的毕业生所应达到的品质的规定性、符合的要求、具备的条件。确定这个评价标准必须同时考虑以下几个因素:①硕士人才的素质构成,也就是作为硕士研究生所必具的知识和能力;②硕士研究生的特点,即硕士研究生与本科生、博士研究生的相对差异,三者在培养目标上的差别;③我国社会发展对硕士研究生的质量要求。

  1980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第六条中规定,硕士研究生要取得硕士学位,必须在本门学科上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同时还应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一名合格的硕士研究生应该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条件:

  1.在思想政治方面,较好地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德良好、学风严谨,具有较强的事业心和献身精神,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2.掌握一门外国语,能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具有论文写作能力和进行国际学术交流的语言能力。

  3.应该具备比较广博的知识,掌握本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洞悉本学科的发展趋势和新成果。

  4.形成较强的科研意识,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独立担负专门业务工作的能力,并有相应的科研成果,这种科研能力是硕士研究生区别于本科生的一个重要评判尺度。

  二、硕士研究生的特点

  根据我国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培养目标和途径,可将硕士研究生的学习过程具体分解为三个相对独立而又相互联系的环节:课程学习、教学(讲课或科研或管理)实践、学位论文。

  (一)硕士研究生课程学习的特点

  目前,我国硕士研究生的课程学习主要实行学分制,各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的学分都设置最基本的量,其课程设置由公共必修课、专业必修课、选修课和必修环节四个部分组成。公共必修课包括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第一外国语,专业必修课是硕士研究生的主要学位课程,其中工科和实验学科的专业,必须开设实验课。选修课根据专业培养要求和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在导师指导下由研究生本人选定。必修环节则主要指硕士研究生开题报告、参加学术报告等。硕士研究生课程学习是我国当前硕士研究生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课程设置也有各自的特殊要求。例如专业型硕士研究生教育重视解决买际问题的综合课程,结合实践组织课程教学。学术型硕士研究生教育保持课程设置中重视基础理论知识的传统,同时加强课程的综合性、交叉性,培养有发展有创新精神的人才。

  (二)硕士研究生教学实践的特点

  教学实践是硕士研究生的必修教学环节,一般在人学后的第三个学期末前完成。教学实践的第一种形式是在导师指导下讲授一定时数的专业基础理论课或者协助导师辅导答疑、上实验课、主持课堂讨论、社会调查等。第二种形式是参加导师的科研项目,完成项目研究的某些具体任务。第三种形式是参加与专业学习有关的管理工作,在设定的管理岗位上,独立工作,获得事务管理或技术管理等的实际训练。目前,我国高校中广泛实施硕士研究生参加的助研、助教和助管工作已成为培养制度并得到肯定,其中尤以助研工作受到格外重视与推广,这也是我国硕士研究生教育及其质量保证的最显著特点。

  (三)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的特点

  学位论文是研究生教育质量最显要的体现,是理论结合实际和独立进行科学研究能力程度的总结性成果,以及对科学研究及其成果的书面阐述。硕士学位论文的内容,至少应在理论分析、设计方案、计算方法、实验经验方法、测试技术等方面提出新观点、新见解和新方法,取得某些新的结果或一定的革新及改进。与博士学位论文、学士学位论文的水平比较是:博士学位论文要求做出创造性的成果,在学术上具有较大的理论意义或在专门技术有创造性、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学士学位论文要求综合运用知识理论解决实际问题有一定的新意。

  三、硕士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参加科学研究的作用

  (一)学士、硕士、博士科研能力的比较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中对学士、硕士、博士学位授予条件的比较可见,三者的科研能力在水平上有一定的区别。学士(本科)的培养过程主要以课程学习为主。而研究生教育就不同了,从必要性和可行性上,培养和发展科研能力可以在科研资源上获得支持,能够“一一”地得到必要和充分的训练,而且可以做到系统和严谨。一般来说,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过程是课程学习和科学研究相结合的,科学研究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所占的比例约为二分之一。相对而言,博士研究生阶段就更重视科学研究的作用,主要的学习时间将更多地用于科学研究和学位论文撰写。

  (二)硕士研究生从事科学研究活动的基本内容

  硕士研究生在培养过程中所从事的科学研究活动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参加导师科研课题的研究工作、独立自主的科研活动、专业硕士对解决实际问题的研究。目前,独立自主的科研活动是硕士研究生科学研究的重要形式,独立地开展科学研究不仅能充分激发硕士生个人兴趣,还能有利地培养硕士生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这种教育模式对科学研究的实际强调与安排仍待更多的重视,因此在今后的发展中,应突出和强调培养专业硕士对解决实际问题有极大功效的科学研究能力。

  (三)学术型硕士和专业硕士在参加科研方面的不同要求

  目前我国的硕士学位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种是学术型硕士,主要是为了培养教学、管理和科学研究人才,也为攻读博士学位做准备。另一种是专业硕士,是为了培养专业技术职业所需的高层次人才,针对性强,职业背景明确。在培养要求上,学术型硕士要求系统掌握本学科的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注重科研训练,比较专深;专业硕士要求掌握专业技术职业本身所特有的知识基础,注重实务训练,比较实用。

  四、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的评价标准

  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的评价标准是硕士研究生经过培养,作为合格的毕业生所应达到的品质的规定性、符合的要求、具备的条件。我国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过程历经课程学习、教学实践、学位论文三个环节,集中体现了课程学习与科学研究相结合的特点。一名合格的硕士研究生不仅要在专业领域掌握坚实的理论基础与系统知识,还应具有从事科学研究或独立担任专门技术工作能力。

  课程学习是硕士研究生教育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设置本学科及相关学科的专业课程,使硕士研究生既具有宽广的基础知识,又在专业知识的掌握深度上达到一定水平。目前我国硕士研究生的课程学习主要实行学分制。

  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

  作者简介:张兴平(1972-),男,山西朔州人,华北电力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副院长,教授;孙恒(1986-),女,辽宁海城人,华北电力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北京102206)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2)06-0051-02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对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无论是规模还是质量都有了更大的需求。原有研究生培养的主要特点是:培养目标单一,人才培养的适应性不强,学术型硕士研究生规模过大,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规模过小,学位类型和涉及职业领域还比较少等。因此为适应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改革和调整原有研究生培养模式成为研究生教育改革中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为此我国开始了硕士研究生主要面向应用型的教育阶段,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已成为现阶段及未来研究生培养的一个主要方向。

  一、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概况

  1.发展现状

  为满足经济发展对高级应用型人才的需要,加快硕士研究生教育结构的调整,从2009年开始我国推出了“全日制专业型硕士”,面向应届毕业生,除工商管理硕士、公共管理硕士外,各专业学位硕士点均可接收推免生,毕业颁发毕业证、学位证。2010年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改革的力度进一步加大,全日制专业学位开始单独报名,与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并行。在总的全日制硕士研究生人数不变的情况下,减少学术型硕士名额用以增加全日制专业型硕士。3年来,全国共招收全日制硕士研究生约143万,其中,专业学位硕士30.9万,专业型硕士招生计划所占总计划的比例由2009年的约11%增加到2011年的30%,而学术型硕士所占比例相应减少[1]。专业领域也大幅度拓宽,增加了19类专业硕士,全日制专业学位达到38种[2],例如金融硕士、应用统计硕士、税务硕士等。因此,我国专业硕士在短短的几年中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2.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中外现状对比

  国外专业学位起步早,发展较快。美国是世界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最发达的国家。专业研究生教育,目前已经成为美国研究生教育的主体。美国与英国的专业学位与学术型研究生对应,分为专业硕士和专业博士两个层次。专业硕士学位种类众多,一些专业硕士学位如建筑硕士、教育硕士等培养规模非常大。从美国社会来看,很多行业把专业硕士学位看作是进入行业、个人发展提升的重要依据。而学术型硕士学位只是一个过渡学位,是攻读博士的准备阶段,主要的研究任务还是由博士来完成[3]。我国的专业学位开始于1991年,是为培养特定职业高层次专门人才而设定的。为了调整优化研究生教育类型结构,进一步完善研究生教育培养体系,推动硕士研究生教育从以培养学术型人才为主的模式向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的模式转变,积极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专业学位教育。2009年开始招收全日制专业学位,到2011年3月,我国硕士专业学位达到39种,博士专业学位达到5种,基本覆盖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干领域。具有研究生专业学位授予权的培养单位509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2679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66个,累计招收专业学位研究生超过100万人。我国已经初步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专业学位教育制度,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了大量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

  二、全日制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1.社会对专业硕士缺乏了解,需提高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社会认可度

  全日制专业硕士研究生开始于2009年,第一批的硕士研究生主要来源于调剂考生,即从报考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的队伍中根据国家线及各院校的实际情况,录取部分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2010年专业学位研究生开始独立招生,但实际还是大部分来自于调剂考生。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从招生来源看,并没有得到应届生的普遍认可和肯定。同时第一批全日制研究生还没有毕业,正处于找工作的时间段,企业和社会的认可度也不得而知。目前无论是社会、企业,还是学生对专业硕士的定位都存在一定的模糊性,因此应加大宣传力度,使社会尤其是用人单位对全日制专业学位有一个明确的认识。

  2.促进师资转型,建立双导师制度

  自2009年开始调整研究生教育结构至今仅3年的时间,我国招收了大量的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种类增加到38种,同时增加了大量的专业学位授予单位。但与此同时我国各研究生培养单位仍然是以培养学术型硕士研究生为主,没有了解熟悉全日制专业学位教育的教师队伍,大部分的教师没有专业学位教育的实践经验。教师队伍与全日制专业学位的发展不同步,使得很多学校的全日制专业学位学生还是跟从学术型的导师。

  因此,首先要加大导师队伍培养,对学术型教师进行实践性的培训和考察,增加专业学位教师深造和培训机会,选拔优秀的专业学位教师,扩大专业学位研究生教师队伍,加大与国际院校的合作力度,引入工程经验丰富、学位教学经验丰富的学者。目前,华北电力大学在师资培养过程中非常注重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提出教师队伍的“工程化”,每年选派一定数量的青年博士教师去企业参加为期一年的实际工作,该措施有效地提升了教师的实际操作技能。

  同时还应大力推进企业导师和学校导师的双导师制度,企业导师具有丰富的实际经验,而学校导师理论功底比较雄厚,两者具有很强的互补性。从学生入学就开始双向培养,从课程学习、毕业论文(设计)开题到实践,两个导师同时指导,从两个方面进行教育和培养,借此学生能够从企业中得到更好的教育机会和实践机会。比如目前华北电力大学的工商管理硕士和项目管理专业硕士就采用双导师制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3.课程设置应突出应用型

  相对于学术型研究生的培养,我国开始实行全日制专业学位教育的时间还不到3年,对其课程的设置方面缺乏经验。课程设置仍是以理论课程为主,课程体系一般包括公共课程、基础理论课程、学科理论课程、学科专业课程和选修课程。专业课程没有体现学科特色和专业优势,培养目标定位和专业发展上不够明确,没有与学术型的研究生形成本质的区别。另外,课程与实践环节脱轨,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是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的,但在教学过程中仍是以书本讲授为主,学生缺乏实际动手能力和现场分析能力,同时在学术研究方面的课程又较学术型研究生较少,导致全日制专业学位的研究生不能很好地找到自己的课程学习重点和专业定位。

  所以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课程设置应明确目标,定位准确,全方位体现专业优势,将教学与动手实践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在课程设置方面应加大实践性教学,面向企业现场,将技术得以应用产生的起因和技术革新发展过程展示给学生,并引导学生的发散思维,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的动机,增强学生自身参与知识建构的积极性和自觉性[4]。同时对于会计、资产评估、金融硕士等专业可以增加职业认定方面相关课程。

  4.加强校企合作,建立实践基地

  专业学位以专业实践为导向,重视实践和应用,培养在专业和专门技术上受到正规、高水平训练的高层次人才。全日制专业硕士与学术型硕士的最大区别就是专业硕士在研究生期间能够获得丰富的实践经验。

  研究生参加实践的人数和形式都在增长,部分高校也与企业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但是研究生到企业进行实践的过程中,工作类型大都以事务性工作为主。这样的实践并不能给专业型硕士研究生良好的锻炼机会。所以在专业实践环节更应该体现和落实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学校应加强与科研机构以及企业之间的合作,可采取与研究机构或企业设立研究生工作站、校外实践基地等方式加强全日制研究生的实践过程,形成课堂实践、科研实践和企业实践的多种类实践模式。在这方面,华北电力大学依托电力企业和电力设计院,陆续在河北电力研究院、华北电力科学研究院、云南电网公司等国内多家研究机构和企业设立了研究生工作站和实习基地,为培养专业硕士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比学术型硕士要求有更多的实践经验和应用能力,要求学校有实践培养基地,对学校的教育经费和培养方式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校应积极响应教育部号召,做好全日制专业学位建设,促进教育结构转变,加快应用型人才建设步伐。在教育教学方要重视教学条件、实践基地和导师队伍等方面建设和经费支持,加大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力度,运用统筹兼顾的思想协调好学术型和应用型研究生的共同发展。

  5.改革学位论文管理工作

  专业学位的论文应该遵循专业学位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着重于应用课题的拓展或现实问题的解决,使课题具有明确的行业领域背景、职业背景和使用价值。所采用的研究方法应在技术上体现新意,预期的研究结果能够促进技术的进步[1]。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学位论文不应该与学术型研究生的形式相同,应弱化理论研究,突出应用型人才的特点,可以考虑采用设计、实验、调研报告等形式。

  高校鼓励和提倡研究生通过实践发现并结合实践单位的具体问题开展学位论文研究,好的专业学位论文通常会解决实践过程中的一些疑难问题,能为实践单位带来有一定创新和应用价值的研究成果,同时实践单位也较容易从研究生中物色到本单位急需的应用型人才[5]。

  三、总结

  为优化硕士研究生招生结构,调整硕士研究生培养目标,以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为宗旨的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正在快速发展。目前的培养模式不能完全适应专业型硕士的培养,应从师资、课程、实践、论文等多个环节进行改进,以满足专业型硕士研究生培养的需要,为社会提供合格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刘少华.关于全日制专业学位型硕士研究生培养的对策研究[J].中国轻工教育,2011,(4):59-61.

  [2]王静,王敏,屠幼芬.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成为考研新选择[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0,(21):22-23.

  [3]上官剑.中美工程硕士教育体制之比较[J].高教发展与评估,2011,(2):

  73-75.

  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范文第6篇

  随着知识经济的来临和社会竞争的日益激烈,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知识是最好的武器,投资自己才是最好的投资。在工作后,也有很多人想要考取一个研究生学位,以丰富专业知识,提高职业竞争技能,从而获得一个更加远大的前程。

  现在距离2017年考研只有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了,很多在职人员虽然有考研想法,但是却对考研常识一知半解,只得像无头苍蝇一样四处乱撞。

  在职人员报考在职研究生多数是想拿到硕士学位证书,那在职研究生的学位和全日制研究生的学位有什么区别?在职研究生学位证书含金量有多高?关于研究生的分类、学科划分、证书区别、match培养方式、就业前景、报考形式等你都清楚么?

  -1-

  脱产研究生VS在职研究生

  研究生教育属于国民教育序列中的高等教育,分为两个层次: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目前我国硕士研究生种类比较复杂,按照学习方式划分,分为全日制硕士生和非全日制硕士生两种。

  全日制研究生,即周一到周五正常工作时间上课的研究生,概念基本上等同于在高等学校和科研机构进行脱产学习的脱产研究生,分为专业硕士和学术型硕士。

  非全日制研究生按照入学和考核方式的不同,可以分为:同等学历申请硕士(博士)学位,在职人员攻读硕士(博士)学位(包括参加高等学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等)和单独考试取得硕士学历证书和学位证书。

  在职研究生获得的硕士学位证书与脱产研究生获得的学位证书是一样的,但他们也有一些区别,具体来说:

  1.上课时间

  脱产研究生是脱产全日制学习;在职研究生是利用非工作时间,比如周末时间进行学习。

  2.入学及毕业流程

  脱产研究生需要参加每年一月份的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入学考试,被目标院校录取后,获得研究生学籍。考试属于淘汰选拔制,择优录取,修满学分后获得硕士学位证书。

  在职研究生在学习的同时还要承担相应的工作任务,参加研究生课程不需要入学考试,学分修满,就可以获得研究生课程进修班结业证书。满足申硕条件者,通过研究生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全国统考,并通过学术论文答辩后,同样获得硕士学位。

  3.获取的证书

  脱产硕士研究生最后能够获得硕士学位证书和毕业证书,是双证书,分别代表学位和学历;在职研究生最后能够获得与脱产研究生一模一样的硕士学位证书和结业证书。改革后,硕士学位证书后面多了非全日制字样。

  此外,脱产研究生偏理论,侧重基础理论知识,在职研究生则侧重论文,考试难度就相对降低,但有工作经验。从学习时间上来说,在职研究生整个进修过程也要2-3年,与脱产研究生差不多。

  -2-

  学硕、专硕,傻傻分不清楚

  学术型硕士,简称学硕,偏重于理论学科类,授予的学位也主要是学术型学位;专业型硕士则培养的主要是市场紧缺的应用型人才,倾向于实际操作技术类。

  大部分学硕现在还是院校统考形式,入学统一考试完全是严进宽出的代表。院校统考历来已久,学习参考的资料很多。学硕选择面比较广,奖学金比例比较高,进高校就业和考取博士很有优势。学制一般为三年。

  专业硕士的招生考试之前有10月份的“联考”和年初的“统考”两次机会,考生可自行选择。2016年,十月联考被叫停,就只有年初统考一次机会了。专硕又分全日制专硕和在职专硕。全日制专硕的招生考试是12月份的“统考”,在职专硕的招生考试是参加10月份的联考(工商管理硕士等个别少数专业也可参加1月份“统考”)。全日制专硕同时颁发学位和学历证书,非全日制专硕士则只颁发学位证书(个别少数专业除外)。从社会的认可度看,社会对全日制学术型硕士和全日制专业型硕士认可度非常高,但是对在职专硕的认可度低。

  -3-

  在职研究生的考取方法

  在职人员参加研究生教育的方式分为两类: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学历教育结束后可以获得双证(毕业证+学位证),非学历教育没有毕业证,没有学籍,申请通过可获得学位证。

  单独考试:获得双证

  每年1月随统考进行,考试试题由招生单位独立命题,可获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具体要求是:

  大学本科毕业后连续工作4年或4年以上,业务优秀,已发表过研究论文或已经成为业务骨干,经本单位同意和两名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专家推荐,为本单位定向培养或委托培养的在职人员;获得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后工作2年或2年以上,业务优秀,经本单位同意和两名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专家推荐,为本单位委托培养的在职人员。

  五月同等学力:无学历证,有学位证

  本科学历,获得学士学位后,具有三年或以上工作经验的同学,可以不参加考试直接进入研究生进修班学习,在完成全部课程并达到学校要求的成绩后,将取得《结业证书》。在通过“每年5月举行的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全国统一考试后,就可以获得国家认可的硕士学位证书。此学位含金量等同于全国统一研究生考试获得的学位证书,并受国家承认、社会认可,跟全日制研究生硕士学位没有实质性的区别。

  1月法律硕士:双证

  这里所说的法硕考试属于学历教育,随一月份的全国统考一起进行,可获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1月法律硕士报考条件和全国统考条件相同,允许应届本科毕业生报考,除此之外需要在高校学习的专业为非法学专业的才可报考。这13个专业不得报考法律硕士专业学位:法学、经济法、国际法、国际经济法、劳动改造法、商法、公证、法律事务、行政法、律师、涉外经济与法律、知识产权法、刑事法。

  1月工商管理硕士:双证

  大学本科毕业后有3年及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大专毕业后有5年及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已获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并有2年及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

  研究生进修班:无学位证,无学历证

  研究生课程进修班不属于学历教育,研究生课程进修班是在职人员进修、提高自身业务水平的一种非学历、非脱产的教学形式,不能直接与硕士学位挂钩,不发毕业证书。

  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范文第7篇

  通过对硕士学位论文研究内容的统计和分析,我们发现,在以体育公共管理为内容的研究领域中,排在前三位的依次是竞技体育管理、大学生体育管理和社区体育管理,分别占论文总数的15.9%、14.5%和13.1%。由此可见,体育公共管理类硕士学位论文的研究内容涉及的都是学生能看到、接触到的体育事务。研究国外体育公共管理方面的论文,只有寥寥数篇,而且这些论文的结论都是通过分析世锦赛、奥运会和其他大型比赛的数据得出的,其原因主要是我国硕士研究生的科研经费较少,研究条件有限,很少接触到国外体育组织,获取最新的信息资料,也很少能借鉴国外优秀科研成果。在体育公共管理领域中,中小学体育管理、体育教学管理也是硕士学位论文常常关注的内容,分别占论文总数的8.1%和6.6%,这说明一部分研究生更愿意研究熟悉的学校教学环境。目前,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但关于老年体育管理方面的研究论文仅占总数的2.7%,这与目前社会发展形势不相符,应给予更多的关注。体育行政管理基础理论方面的研究所占比例更少,这方面论文只占论文总数的3.9%。文献综述类论文也很少涉及基础理论方面的内容。由此可以看出,硕士学位论文应在基础理论方面有所加强。

  2体育公共管理类硕士学位论文的研究方法

  体育科研方法是研究体育规律的重要组成部分,并通过研究体育现象,揭示其内在规律[1]。因此,体育科研方法对促进体育事业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在分析论文中所包含的研究方法时,我们发现用到的方法主要有4种,即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和逻辑分析法,分别占论文总数的89.2%、63.8%、56.6%和49.4%。搜集资料过程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观察法、实验法、测量法和德尔菲法,而整理和分析资料主要采用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比较分析法、个案分析法、模糊数学分析法和层次分析法。这507篇学位论文的统计结果表明,在绝大多数论文中,学生都不同程度地采取了数理统计的定量研究方法,说明这些学生重视研究各变量间的逻辑关系,并对研究成果进行更为科学和准确的描述,同时也说明我国体育管理研究在方法上所取得的进步。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发展,为研究体育公共管理提供了更好的技术条件,综合研究已成为主要的研究方法。目前,体育公共管理硕士学位论文采取的研究方法已呈现出多元化和综合化的趋势,多种研究方法的运用能更加全面、客观、深入地揭示所研究的问题,这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体育研究结论的准确性和客观性。

  3体育公共管理类硕士学位论文的研究性质

  硕士学位论文的研究性质分为基础性研究、应用性研究和开发性研究。基础性研究强调对客观现象和事实进行理论性探索或实证性分析,检验理论依据与客观事实的符合程度。虽然基础性研究没有强烈的应用目的,但基础性研究是应用性研究的基础,没有良好的基础性研究,新知识和新领域的发展会受到阻碍。以获取新思维和新知识的创造性研究,带有很强的目的性和实用性,并把应用性的研究成果以新产品和新技术的形式展现出来[2]。基础性研究是应用性和开发性研究的基石,应用性研究是基础性和开发性研究之间的桥梁,开发性研究是基础性和应用性研究的目的和归宿。这三种研究相辅相成,互为一体、缺一不可。我们对这507篇体育公共管理类硕士学位论文进行统计,结果显示,应用性研究占的比例为73.7%,基础性研究占的比例为19.2%,开发性研究占的比例为7.1%。原因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一是硕士研究生拥有的资料和科研条件有限,进行基础性研究的难度比较大;二是主观上忽视基础性研究,而直接进行研究性研究;三是应用性研究比基础性研究更容易。这说明硕士学位论文在选题上对基础性研究的关注不够,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4体育公共管理类硕士学位论文的研究领域

  4.1群众体育、学校体育和竞技体育通过对这507篇硕士学位论文研究领域的分析,我们把这些论文的研究领域分为三类:群众体育类研究、学校体育类研究和竞技体育类研究。其中,绝大多数论文关注的是群众体育、学校体育和竞技体育中的管理现象及管理问题。从这一现象可以看出硕士研究生对我国体育公共管理的重视和关注。在2002-2010年的9年中,这三类论文的数量随着时间的推移也在发生变化,2002年到2004年间,竞技体育类研究所占比重最大,达到50.3%;2005年到2006年间,三类研究所占的比重较为接近;从2005年开始,竞技体育类研究开始下降,并略有起伏,但仍在20%左右;从2005年起,群众体育类研究开始异军突起,并开始占据首位。2002年到2004年间,竞技体育类研究是体育公共管理硕士学位论文研究的热点;而2006年以后,群众体育类研究开始占据主导地位,并成为体育公共管理硕士学位论文研究的热点。学校体育类研究所占比例从2008年开始变得较为稳定。在学校体育类的研究中,中小学体育研究和高校体育研究为两大研究热点,也是硕士学位论文重点关注的内容。在国家大力发展群众体育的背景下,群众体育类研究和竞技体育类研究正在发生悄然转变,硕士学位论文关注的重点也从竞技体育转向了群众体育。目前,对群众体育类的研究已呈上升趋势,这说明硕士学位论文已开始关注群众体育。

  4.2城市体育和农村体育农村体育是以健身、娱乐为导向的在农村开展的强身健体的体育锻炼活动。城市体育是以健身、娱乐为导向的在城市开展的强身健体的体育锻炼活动。两者的区别就是开展健身锻炼的地域不同。不同区域由于经济、社会、文化的差异性,体育观念、运动方式也存在一定的差异,但是体育公共管理的目标是一致的。2002年到2012年的9年间,农村体育研究所占的比例不足25%;而城市体育研究一直占据主要地位,所占比例达到87.5%。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一是体育是扎根于城市文化而产生、成长和壮大起来的,因而很多的“体育问题”和“体育现象”都发生在城市体育中,这也成为硕士学位论文选题时关注的热点;二是由于城乡经济发展不均衡,并存在一定的差距,主要的体育资源、大型体育赛事和体育消费市场都集中在城市,因此,城市的体育热点“话题”要多于农村,也吸引了更多研究者的关注;三是由于体育管理类硕士学位论文的作者多为在校学生,他们学习、生活在城市中,因而城市体育研究顺理成章地成为他们研究的话题。

  3结束语

  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范文第8篇

  关键词:工程硕士;创新能力;企业实践;学位论文

  作者简介:张建斌(1966-),男,陕西岐山人,江苏理工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为研究生教育管理;屠远(1981-),女,江苏常州人,江苏理工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研究生教育管理;刘维平(1965-),男,江西吉安人,江苏理工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为研究生教育管理;周全法(1966-),男,江苏溧阳人,江苏理工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为研究生教育管理。

  基金项目:全国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教改项目“工程硕士‘实践―论文―就业―创新’四结合培养的实践与探索”(编号:2016-ZX-424),主持人:周全法;江苏省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重点课题“工程硕士‘实践―论文―就业―创新’四结合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编号:JGZZ16_088),主持人:张建斌、周全法;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重点课题“以实践创新能力提升为核心的工程硕士培养模式改革研究”(编号:B-a/2016/01/28),主持人:张建斌、周全法。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7)08-0057-05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于2011年启动了“服务国家特殊需求人才培养项目――学士学位授予单位开展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试点”(以下简称“特需项目”)工作。开展此“特需项目”的目的是“服务需求、创新模式、突出特色”,主要针对国家有关行业领域特殊需求的高层次专门人才,紧扣择需、择优、择急、择重,安排一批办学水平较高、特色鲜明、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质量高的高等学校,依托其与国家重大战略、产业发展和改善民生相关的优势学科,在一定时期内招收培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1]。“特需项目”的实施,激发了试点高校办学活力及培养高层次人才的积极性,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国家有关行业领域在特殊人才需求上的矛盾,适应了我国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要求,m应了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要求。5年多来,全国63家试点高校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践能力培养、毕业论文改革等方面努力工作,取得了一些很好的经验,为我国硕士专业学位人才培养改革提供了典型案例。

  作为首批“特需项目”试点高校的江苏理工学院之一,在30多年的办学实践中,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主动契合国家战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逐步形成了以“资源再生”、“绿色装备制造”为特色的学科、专业和科研格局,在资源再生利用、关键基础零部件的再制造、循环经济研究等方面,形成了较为明显的特色,为机械工程和环境工程两个领域培养满足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特需”的工程硕士研究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江苏理工学院在开展“特需项目”以来,学校充分发挥自身办学优势,紧密依托行业协会组织和相关企业,深度开展产学研合作培养工程硕士,以提高工程硕士研究生的工程创新能力为核心,探索了“实践-论文-就业-创新”四结合的工程硕士培养模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一、以工程创新能力提升为主线的工程硕士“四结合”培养模式

  在“特需项目”中设立机械工程和环境工程领域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的背景是国家着眼于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考量。从2010年开始,国家大力发展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和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迫切需要提升硕士和本科层次人才的工程实践和工程创新能力,为经济转型升级提供人才支撑。“特需项目”设立并实施以来,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和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硕士生的工程实践和工程创新能力提升愈显紧迫。然而,由于大学的行业属性在改革开放后逐渐弱化,企业与高校之间原先存在的行业纽带已经不复存在,硕士生的工程实践和工程创新能力培养的土壤逐渐消失,即使是工学硕士研究生的工程能力培养也已经出现严重困难,因而在“特需项目”的机械工程和环境工程等领域的工程硕士的工程能力培养途径和方法已经成为一个影响工程硕士培养质量的大问题。

  江苏理工学院在30多年的本科人才培养中,高度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逐渐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双证书”毕业制,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所有的工科学生在毕业前必须通过“应知”和“应会”考试取得劳动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颁发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中级工、高级工),工科人才培养的职业性和行业性一直未弱化。借此基础,江苏理工学院提出在机械工程和环境工程领域专业硕士的实践能力培养上,必须把工程实践能力和工程创新能力的培养作为工程硕士培养的重中之重的工作,通过专业(领域)的行业属性定位、与行业产业和企业的产学研深度融合、不打折扣的工程领域实践和工程创新活动,全面提升工程硕士的工程实践和工程创新能力。基于这样的工程硕士培养理念,江苏理工学院在机械工程和环境工程领域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尝试了“实践-论文-就业-创新”四结合培养模式,如图1所示。“四结合”培养模式的核心是以工程硕士的工程实践和工程创新能力提升为主线,以企业急需解决的工程实际问题为载体,将工程硕士的企业实践、毕业论文(设计)选题、科技创新和就业进行有机整合,企业为每个选题提供一定的科技创新基金,研究生毕业后,可选择到该企业就业,继续从事企业实践与论文阶段未完成的科技创新活动。

  图1 “实践-论文-就业-创新”四结合培养模式

  (一)课程学习阶段

  在课程学习阶段,相关课程的设置原则是注重基础,联系实际强化应用,为解决企业实际问题打好理论基础。通过理论课程学习、实验操作以及技能培训等环节,提高工程硕士研究生的专业理论水平、专业实验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2]。在此阶段,每位工程硕士的企业导师必须给研究生开设专业领域相关专题,介绍专业领域新动态、新技术、发展趋势,强化工程硕士的工程概念和创新意识。此阶段的另一重要任务是研究生在学校导师和企业导师的指导下,选择确定未来的企业实践单位、工程研究方向、科技创新内容、毕业论文(含设计等)选题以及职业规划和就业计划。

  (二)企业实践阶段

  在“四结合”培养模式的实际运行中,企业实践、学位论文和毕业就业环节都在相关企业进行。在企业实践阶段,工程硕士研究生主要围绕本领域的工程实际开展工程实践和工程创新,通过岗位实习、工程体验、综合训练、技术研发等环节,在企业导师和学校导师的共同指导下,运用领域专业知识,开展企业实践和科技创新活动,从而提高工程硕士研究生的职业素养和工程实践能力[3]。

  (三)学位论文阶段

  工程硕士学位论文的选题,必须在企业实践之前的课程学习阶段完成,主要原因是大部分学位论文必须在企业实践时完成,学位论文还要与企业实践、科技创新和未来的就业工作结合起来。论文选题必须结合企业、产业和行业实际,以解决工程实际问题为第一导向,注重技术性、工程性,兼顾学术性。通过产品研发、工程设计、应用研究、工程项目管理、调研报告等形式,提高工程硕士研究生领域专业知识综合应用能力、工程问题发现与解决能力和工程创新等能力。

  (四)毕业就业阶段

  从就业角度来看,工程硕士的企业实践以及在企业从事科技创新和学位论文工作,是工程硕士和企业相互选择、相互适应的过程。学校通过对毕业研究生、实践企业和就业单位的跟踪调查,审视、反思学校对工程硕士培养定位、培养方案与课程体系设置、培养过程及管理服务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及改革措施,同时获取企业对人才的知识、能力、素质等需求信息,进而反馈予学校,优化工程硕士的培养目标定位和培养方案,调整课程体系,更新课程内容,完善管理服务。

  实践表明,“四结合”培养模式得到了企业和学生的热烈欢迎,解决了长期困扰企业的“人才招聘易、留住人才难”的难题,解决了工程硕士研究生在学位论文阶段必须花费大量时间找工作、影响论文质量提高、工程硕士研究生优质就业的难题。

  二、工程硕士“四结合”培养模式的实践与成效

  (一)进一步健全了工程硕士培养的运行机制

  江苏理工学院在前期探索的基础上,形成了优化的《工程硕士“实践-论文-就业-创新”四结合培养模式改革实施方案》,确定了“工程硕士培养目标紧贴服务需求、培养过程体现能力要求”的培养思路,据此修订了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高标准制订了工程硕士研究生课程建设与实施方案,完善出台了企业实践基地建设方案、导师聘任管理办法、研究生企业实践基地建设管理办法、研究生培养质量保障体系以及毕业质量跟踪管理办法等系列文件;同时,专设了研究生企业实践管理办公室和项目实施经费,从而为“四结合”培养模式改革的顺利开展提供了制度保障。

  (二)工程实践能力和工程创新能力得到大幅度提高

  企业实践是工程硕士培养的重要环节,是围绕特定的专业领域,以研究生为主体,以企业实践基地为载体,将理论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并对实际问题进行理论思考的过程。工程硕士企业实践采用集中实践与分段实践相结合的方式,根据学制不同,实践时间理论设计为半年到1年不等。我国目前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其专业课程设置以及实践环节存在一定程度的封闭性和局限性。而在“四结合”培养模式下的实际运行中,研究生实践、论文和就业环节都在相关企业进行,实践的时间得到有效延伸。在“四结合”培养模式的企业实践过程中,研究生进行的科技创新活动不再因为课程、实践以及论文等环节而分段,而是以企业急需解决的工程实际问题为载体进行有机整合,连贯、深入地进行实践与研究,学校理论学习和企业实践进行无缝对接。由于企业实践项目能大大激发工程硕士研究生的探索能力,其理论学习和实践指导能很好结合在一起,学生更愿意提出自己的想法和见解,大胆尝试。同时,双导师共同引导研究生从企业发展的现实需求中发现问题、提炼问题、思考问题,学会设计解决方案,学会通过观察、实验、调研等活动对问题提出解答、解释和预测,鼓励研究生将所学的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运用到企业实际生产中,推动企业进行技术创新,从而提高工程硕士的实践能力、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最大限度的激发和提高学生科技创新能力。

  从实践成果来看,以江苏理工学院2015届毕业生为例,该届毕业生科研成果丰硕,参与申请专利30余项,参与技术研发项目20余项,参编著作2本,50余篇,在上海派力迪环保工程有限公司进行企业实践的赵洁同学被全国工程教指委评为第三届“工程硕士实习实践优秀成果获得者”(全共100名)。近年来,“四结合”培养模式下研究生和企业基地参与的项目获得了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科技进步奖一等奖、教育部科技进步奖二等奖、江苏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三等奖等多项奖励。

  (三)学位论文质量和毕业质量明显提升

  “四结合”培养模式中,研究生学位论文课题是由企业导师和校内导师共同为学生选定的,一般是行业或企业急需解决的工程实际问题,从而保证了学位论文与企业实践具有很好的延续性、融合性。学位论文选题来源于企业的应用课题、工程实际或现实问题,有明确的职业背景、工程技术背景和应用价值,形式包括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新产品的研制开发与技术改造,工程设计与应用研究,工程/项目管理,调研报告等,论文体现工程硕士研究生综合运用科学理论、方法和技术手段解决工程技术问题能力,突出工程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与提高。学位论文实行双指导和双盲审,按照全国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2011〕11号《关于试行工程硕士不同形式学位论文基本要求及评价指标的通知》要求进行评审。

  从学位论文质量来看,以江苏理工学院2016届毕业生为例,该届毕业生共计44人,其中,21人选题与实践内容选题直接相关,17人在实践企业完成了论文的撰写。其中,毕业论文盲审优秀率29.5%,而按“四结合”培养模式在企业完成毕业论文的学生论文盲审优秀率高达52.9%,占全校优秀率的69.2%。不难看出,在“四结合”培养模式下的研究生,实践成果丰硕,毕业论文质量明显优于其他研究生。

  (四)就业质量和满意度大幅度提升

  “四结合”培养模式中的校企深度协同,让研究生在就业方面有很高的质量和效率。因为企业全程参与研究生培养中实践、论文、科技创新和就业等环节,实现了几个环节的无缝对接,将校企深度合作和协同育人贯穿于工程硕士培养的全过程,让研究生切实参与到企业的科技创新项目与实践活动中去。毕业生就业时,由于对实践企业比较熟悉,不用适应新的环境和新的研究课题,所学的内容也与工作内容高度一致,研究生乐于到所实习企业就业,同时企业也需要这样一个对企业文化比较熟悉,并有一定的科技创新能力的人才来工作,这就形成了企业与毕业研究生就业双赢的局面。

  从就业情况来看,江苏理工学院两届工程硕士毕业生70多人中,有23人留在原实践单位就业,通过举办用人单位以及毕业生返校交流等活动,学校得到了双方关于“四结合”培养模式毕业生的反馈。其中,用人单位高度评价了这部分毕业生,认为采用“四结合”模式的研究生动手能力的提升更加明显,在企业中更有干劲、取得的成果更多;而毕业生们在返校交流中也提到,“四结合”培养模式已成为助推自己全面成长成才的“加速器”,在这种模式下的毕业生一到单位便已成为企业的技术骨干,受到了企业领导的高度重视。

  (五)导师的工程实践能力得到明显提升

  导师水平是工程硕士培养的关键因素,实施“双导师制”是工程硕士培养的必然要求。在“四结合”培养模式中,一方面,校内导师的遴选除了对其学术水平、科研能力有明确的要求外,还要考察其实践能力以及与行业、企业联络和协作能力;另一方面,聘请行业内的领军人物、技术专家作为校外导师,并以讲座、研讨等多种方式与校内导师交流工程硕士指导经验。此外,设立导师组,由领域内学术水平高、工程经验丰富的导师担任组长,负责小组内其他导师的日常培训与管理,使导师的业务水平得到整体提高;学校实施导师“能力提升计划”,定期组织校内导师到行业内知名企业、研究生工作站等进行进企、进站工作,及时了解行业发展趋势,提升校内导师的实践能力。根据“四结合”模式的需要,学校加大工程硕士培养经费,增加企业导师的辅导报酬,为工程硕士培养提供充足的经费保障;同时,不断完善导师考核制度,实施优胜劣汰的动态管理机制。

  (六)专业领域的产业和行业属性得到显著强化

  加强研究生企业实践是国家对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基本要求,是创新培养模式、提高培养质量的需要。近年来,学校陆续与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等联合成立了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再生金属学院、新能源汽车学院、电梯学院、机械研究总院江苏分院等行业学院,通过“专业+产业”、“教学+研发”、“培养+就业”等链条,把学校、企业、行业等主体和人才培养培训各环节有机地结合起来,在提升学校行业知名度的同时,有效增强了工程硕士培养的行业背景。

  在此过程中,学校以稳定、可持续发展为前提,以互惠互利樵则,通过产学研结合等方式,多途径建设实践基地,有效拓宽了研究生选择实践企业的渠道。目前,学校已与50余家企事业单位签订了研究生联合培养协议,包括常州翔宇资源再生科技有限公司、常州环境监测中心、常州市润源经编运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无锡市派克重型铸锻有限公司等。其中,已有28家单位成功获批江苏省企业研究生工作站。导师和研究生可结合自身研究方向,在众多实践基地中选定实践企业,进入工程硕士培养的实践和论文阶段。2016年,常州翔宇资源再生科技有限公司获批“江苏省优秀企业研究生工作站”,该公司每年可容纳5-10名研究生进行企业实践,并可根据学生意愿为他们安排就业岗位。

  江苏理工学院工程硕士“四结合”培养模式自2012年以来的四年多探索实践中,边探索边实践边完善,以环境工程和机械工程领域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为核心,将企业实践、学位论文、预就业、科技创新活动等实践环节有机衔接,以企业急需解决的工程实际问题作为研究生实践创新课题和毕业论文选题,企业为每个选题提供一定的科技创新基金,研究生在学校导师和企业导师的双指导下从事企业实践和毕业论文工作,并在此过程中签订就业意向。从已毕业的两届工程硕士研究生就业跟踪调研情况来看,学生和企业均对此模式实施效果给予了高度评价。“四结合”培养模式提出了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新思路,解决了工程硕士培养过程中的“研究什么”、“培养什么能力”、“毕业后如何服务特需”和“如何高质量对口就业”等问题,为培养行业和企业急需的硕士层次的高技术高技能复合型人才提供了一种可借鉴的实施方案。

  参考文献:

  [1]余国江,杨冰玉.特需项目:专业硕士培养路径新探索[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4(8):9-13.

  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范文第9篇

  关键词:全日制工程硕士;实践能力;培养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6)12-0055-03

  2009年,教育部对研究生教育结构类型进行了重大调整,确定开始招收以应届毕业生为主的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并逐年扩大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招生比例,国家计划五年内调整为学术型与专业型研究生比例各占 50%,计划十年内调整为专业型研究生占硕士研究生培养总量的 70%,工程硕士是专业学位的一种类型。我国工程硕士专业学位培养起步于1997年,经历了试点培养、规模发展到质量提升三个阶段[1],目前,全日制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涵盖40个授权领域,200多家培养单位,是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的主要类型。和学术型研究生相比,实践性、应用性、职业性是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教育的显著特点。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是我国首批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单位,2009年按照教育部的部署开始招收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2009年招收128名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2015年招收577名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比2009年增加3.5倍。作为石油行业院校,具有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地质工程、石油化学等石油特色鲜明的学科领域,承担着培养石油石化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的重任。经过几年的不断探索和发展,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成为教育部深化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工作试点单位,努力打造专业学位教育品牌。

  一、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现状

  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目标是培养研究生成为能掌握工程领域坚实的基础理论和宽广的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承担专业技术或管理工作,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2]。它以提升职业能力为导向,以专业实践能力培养为核心,重视工程实践和应用。实践能力培养是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过程的重要环节,是与工学硕士在培养体系上的一个重要区别,也是和在职攻读工程硕士学位研究生教育相区别的重要特征。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基础薄弱,对于如何提高实践能力、达到预期培养目标是大家共同关注的问题。

  (一)课程结构失衡,体系不完善

  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招收对象以应届本科毕业生为主,这部分学生严重缺乏实践经验和工作经验。学生入学第一年首先进行课程学习,课程也就成为学生获取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的中介与桥梁。因此,课程设置在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教育中处于重要地位,课程设置是否合理直接影响着研究生专业基础的宽广度和研究潜力能否发挥,决定着研究生培养规格和培养目标的实现程度[3]。

  经过多年发展,学术型研究生在课程教学方面形成了比较完备的课程体系。在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制定之初,石油学科的课程设置仍沿用学术型研究生培养思路,课程重理论轻实践,实践课程严重缺乏。选修课程偏少。除政治、外语和专业基础课外,选修课程所占学分相对较少,有些领域选修课学分仅占学生总学分的1/4。

  (二)“双导师”指导效果欠佳

  导师是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直接指导者,在研究生各个环节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采取“双导师制”,研究生不仅有校内导师指导还拥有由企业专业人员担任的校外导师指导。双导师的设定就是为了弥补校内导师工程实践经验不足的缺点,发挥校外导师的作用,达到共同指导的目的。

  石油学科聘请100余名企业专家担任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的校外导师。但是校外导师因对人才培养认识不足,而参与研究生培养过程环节较少。即使在企业实践基地,工程应用工作并未让研究生过多参与,甚至个别学生处于无人管理的“放羊”状态,实践能力培养未达到预期的效果。

  (三)实践基地建设有待加强

  教育部《关于制订全日制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的指导意见》中,明确要求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中的应届本科生要参与不少于一年的专业实践。对学校而言,实践基地的建设对培养研究生工程实践能力方面显得尤为重要。

  专业学位教育起步较晚,适应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的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经验不足。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规模逐年增加,增幅较大,而实践教学平台数量与学生规模相比明显偏少。管理部门对已建立的实践基管理缺乏有效的监管。一是学校和企业相距较远,与企业沟通不够,从而对实践基地建设情况掌握不及时。二是培养基地的管理水平不高,导致实践方案不落实或落实不到位,影响培养效果。

  (四)毕业论文缺乏工程实践设计

  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采取教育部推荐的“课程学习”+“专业实践”+“学位论文”的三段式培养模式。学位论文的选题强调应用性、开发性和实践性,考察研究生综合运用科学理论、方法和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专业学位研究生毕业论文所依托的课题一般应直接来源于工程实际或具有明确的工程技术背景和应用价值,但在学位论文完成阶段,很多工程硕士研究生的论文选题与学术型研究生的相似,在工程实践方面涉及较少,并且与专业实践环节相脱节,缺乏工程实践设计。

  二、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

  石油学科针对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过程中逐渐暴露的问题,结合实践能力培养实际,构建由课程设置、实践教学、学位论文工程背景等方面为组成要素的培养体系,这些要素之间互相关联,互相支撑,逐步形成以课程设置为基础,以实践教学为手段,以学位论文为载体的培养体系(见图1)。

  (一)发挥石油学科优势,构建特色实践课程体系

  服务国家能源战略、满足石油石化企业人才需求是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石油学科领域研究生培养的主要目的。课程体系是培养方案中最核心的组成部分,是实现培养目标的关键。2014年教育部颁布的《关于改进和加强研究生课程建设的意见》指出,“科学设计课程分类,根据需要增加研究方法类、研讨类和实践类等课程”,“鼓励培养单位与企事业单位合作开设实践性课程”。该意见强化了实践教学在课程体系建设中的重要性。

  1.优化课程结构,广泛开设选修课。结合石油石化企业的人才培养目的及知识结构需求,按照用人单位的实际需要,根据学科领域和专业的性质,制定培养方案,着力体现工程硕士培养的工程性、实践性和职业性,课程设置由公共必修课、专业基础课和选修课三部分组成,适当调整开设的专业课程,强调理论性与应用性的有机结合。在选修课方面强调涵盖内容广,除开设油味浓的专业课外,还开设交叉课程,包含现代管理、技术经济、计算机等方面的课程,学生根据自己的需求选课,知识面得到扩充。

  2.改变教学模式,增设实训课程。以往的教学模式基本都是“填鸭式”教学,石油学科改革教学模式,采取“授课”和“实训”相结合的模式,为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开设了校内实训课程,采取理论学习、案例教学的方式,增强了课程的实践性。例如:地质工程领域开设“油气勘探地质综合技术实训”、“油藏地质基本技能实训”、“综合地球物理勘探实训”和“地球物理测井综合实训”,石油与天然气工程领域开设“油气田开发设计与应用”、“油气井工程设计及应用”、“采油采气工程设计实训”、“油田化学工程与应用”实训课程。实训课程的开设,使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得到有机融合,培养研究生初步具备分析工程实践问题和掌握基本的工程实践能力,为以后的专业实践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加强导师队伍建设,完善“双导师”指导

  学校在工程硕士导师队伍建设方面大力探索,以期最大限度地发挥“双导师”指导作用,为工程硕士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提供保障。

  1.加大对指导教师的考核与遴选力度,包括校内教师和企业专家,主要采取每两年对在岗导师和申请新增导师进行全面的考核和遴选。采取能上也能下的制度,对不符合当年遴选条件的导师实行停止招生。将理论基础扎实,工程实践经验丰富,并且在企业科研项目较多的教师选担任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的指导教师,以保证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的学习更加结合实际。

  2.加强企业导师培训,充分发挥企业指导教师的作用。企业导师对行业工程应用方面深入了解,对指导学生的方式方法等知之甚少。通过对企业导师培训,明确包括授课、讲座、工程实践、学位论文、实践基地建设等在内的导师职责,使导师充分认识全日制工程硕士的培养特点和发展规律,激发企业导师参与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的热情。

  3.全面提升校内导师的工程实践能力。培养和建设一支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工程实践经验的教师队伍是提高石油主干学科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实践能力的基础。工程硕士研究生工程实践能力培养不能完全依赖于企业导师,应逐步提高校内导师工程实践能力。鼓励校内导师参与石油石化生产一线的生产实践,参与应用型课题研究,也鼓励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

  (三)深化与石油石化企业的产学研合作,构建综合实践平台

  实践教学平台是石油学科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的载体和依托。经过几年的发展,石油学科建成了校内实践实训平台、校企联合培养基地相互依托的综合实践教学平台(见图2)。校内实践实训平台是依托学校建设的,科研实力较强的研究所、实验室和工程技术中心或者校办企业,除了开设一般实验课程,校内实践基地还着力建设高仿真训练系统,加大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培养;加强产学研合作,积极建设校企联合培养基地。依托产学研合作,学校逐步在胜利油田、中原油田、辽河油田、塔里木油田、大庆油田等石油石化企业建立石油学科全日制硕士专业研究生校企联合培养基地近40个,包括企业实习基地、全日制硕士专业研究生企业工作站等。

  图2 综合实践教学平台

  建立有效的管理机制。联合培养基地建立以后,如何有效管理、最大化地发挥其培养研究生工程实践能力是目前大家关注的问题。校企双方协商成立联合培养基地管理委员会,由其全面负责培养基地的运行。管理委员会人员来自校企双方,通过定期协调、沟通和反馈,有效保障培养基地的运行。培养基地如果连续三年没接纳研究生参加专业实践和论文研究或不具备培养条件或管理混乱,协议将取消。

  工程硕士研究生在培养基地参与到科研课题和技术改造中去,使研究生能发现问题,解决实际问题并能得到及时的指导。企业同时将大量的科研开发资金投入到培养基地开展科研攻关,来自企业、学校和学生之间的内在激励机制使学生能够主动去开展工作,提升科研能力,也为完成高水平论文提供有力的保障。

  (四)将学位论文与专业实践紧密结合

  学位论文阶段是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的最后一个阶段,应和专业实践阶段紧密结合。首先,论文开题在第二学期末或第三学期初进行,此时学生对生产实际、行业现状有了一定认识,可以结合专业实践内容,选定论文题目,边实践,边开展论文。其次,学位论文选题应具有工程背景,强调实践性、应用性、创新性和可行性,选题应来源于生产实际,或者是导师已立项以及准备立项的技术课题,有明确的生产背景和应用价值。最后,审查专业实践完成情况。学生不参加专业实践或专业实践考核未通过的,不能申请毕业和学位论文答辩,需要重新参加专业实践环节等。评定研究生论文还应参考现场实践工作量、综合表现及现场实践单位的反馈意见等,综合评定论文成绩。

  通过专业实践环节,明确生产实际问题,针对问题进行论文选题,在国家油气重大专项项目、校企联合科研项目的支撑下,由校内导师和企业导师共同指导开展学位论文工作,最终由企业专家为主导,进行质量把关。通过这些学习环节的衔接,激发学生实践创新意识,提升解决实际生产难题的能力。

  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是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的重点和目标。石油学科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为石油学科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提供了保障,为其他学科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树立了典范。培养体系建设不仅巩固了研究生的基本理论知识,培养了研究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创新思维,也促进了研究生专业能力和实践应用能力的全面提升,为研究生更好地适应工作环境与岗位要求奠定了基础。

  参考文献:

  [1]宋平,杨连茂,甄良等.浅议全日制工程硕士生实践能力

  培养体系的构建[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1,(3).

  [2]教育部.关于做好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

  的若干意见[Z].教研〔2009〕1号,2009-03-19.

  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范文第10篇

  一、装备学院工程硕士培养情况介绍

  (一)招生从2011年招生的情况看,考生主要来自全军作战部队、总部机关、科研试验部队、院校和科研院所等与工程技术密切相关的领域,同时,也有少部分地方高校考生。

  (二)教学经过近10年的探索,我们在课程教学上摸索并建立了自己的培养体系。在教学环节上,制定了各工程硕士领域培养方案、培养计划、教学大纲等比较齐全的教学资料。在课程设置中,既设置了基础理论课程,也设置了工程应用课程,在体现研究生水平的基础上,突出专业特色、工程性、实践性和应用性。在课程建设上,根据工程硕士研究生的特点,尽可能选用适合工程硕士研究生使用的教材,制作课件,并为工程硕士研究生提供良好的实验环境。在授课教师遴选上,尽量选用具有工程经验和部队任职经历的教师。其中,高级职称的教师占70%以上。同时聘请试验部队、航天科技集团等单位的专家进行专题讲座、开设课程。在教学的组织与实施上,严格按照工程硕士教学计划开展教学工作,并进行严格的考试。在教学中,全部使用多媒体教室,针对工程硕士特点实行交互式教学,结合高水平的专题讲座,有效拓展学生的眼界、提高工程素质。在校学习时间累计为一个学期。在教学过程中,学院教学督导组进行课程教学检查,教学质量全部为优良。经过课程学习,学生提高了理论水平,具备开展学位论文研究的能力,部队反应良好。

  (三)学位论文在学位论文工作方面,实行学校和部队双导师制,论文选题87%为部队工程项目或研究项目,有明确的应用背景和应用需求。总的来看,学位论文工作比较严格规范,学生大部分是来自全军的在职干部,非常重视论文与实际工作相结合。开题报告认真,答辩程序规范,有部队专家参加,把关严格。从已毕业的学员论文情况看,内容多围绕实际工作展开,技术含量较高,多具有较好的军事应用价值。但在中期检查和预答辩方面,有时受部队试验任务的情况的影响,部分学生开展的不够充分。

  (四)管理目前,装备学院实施院、系、教研室三级管理模式,各级责任比较明确。规章制度比较健全,研究生的整个培养过程严格按照规定执行。同时建立了比较规范的招生、教学、学位档案,并有专人进行管理。为规范工程硕士研究生在校学习期间的管理,制定了专门的《工程硕士研究生管理办法》。同时,明确要求导师要在工程硕士管理中发挥重要作用,并界定了院内导师和院外导师职责分工。院内导师的主要职责是:参与招生录取,与院外导师联合制定培养方案,与院外导师、研究生共同制定培养计划,承担研究生课程教学,指导和检查研究生的课程学习,协助院外导师指导研究生的学位论文选题、撰写和答辩,参与研究生的考核考评。院外导师的主要职责是:与院内导师联合制定培养方案,并与院内导师、研究生共同制定培养计划,参与或承担研究生部分实践性课程教学活动,指导研究生的学位论文选题、撰写和答辩,参与研究生的考核考评。

  (五)办学特色与效果装备学院根据任务确定工程硕士研究生的培养主要面向试验部队,针对国防科研试验任务特征设定专业方向,培养从事国防科研试验任务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办学特色比较鲜明。毕业生主要从事试验管理、规划、组织、试验技术等岗位,完成的工程项目用于国防试验任务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有100多项已获得军队科技进步奖,涌现了一批以全国突出贡献工程硕士陆晋荣为代表的新型杰出人才,部队对装备学院工程硕士的培养给予了较高评价。

  二、工程硕士培养的几点经验

  (一)招生上突破传统的单凭考试成绩的模式,提高复试成绩的比重专业学位的教育不同于学术性学位教育,更着重于工程实践和工程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因此,装备学院在招生上改革了以往主要根据入学考试成绩为主的做法,加大复试成绩所占比重。在学生入学考试成绩达到国家基本分数线的情况下,重点考虑复试成绩,并组织专业知识能力水平的测试。专业知识能力水平测试重点考查学生掌握基础理论和本领域专业知识的能力及在实际工作中的运用情况。复试重点考查学生在从事技术研究和工程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在改进国防科研试验方法和手段、提高国防科研试验效率中的发展潜能。

  (二)正规教学过程,合理设置课程计划和教学安排,科学设置专业方向根据工程硕士研究生的知识结构特点,装备学院认真制定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和教学大纲。在课程设置上,既体现了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要求,又结合了各工程领域培养特点,在专业设置上更加突出特色。在具体的教学实施过程中,根据试验部队实际工作的需要和学院的教学资源,装备学院与培养单位共同研究确定课程计划和教学安排,使课程的设置既能充实学生的专业基础理论,又能提高学生专业技术能力,使教学安排既能保证教学计划的顺利实施,又不至于影响到试验部队的正常试验任务,必要时学院派教员到部队进行授课。在课程设置上注重学院工程领域的学科特点和试验部队的实际需求相结合。

  (三)根据专业学位的培养规律,与科学学位区别对待,突出工程硕士特点参加专业学位学习的学生,与攻读科学学位学习的学生相比,基础知识水平相对薄弱,但工程实践经验丰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很强,而且渴求知识欲望更强。因此,在工程硕士的培养等方面,无论从文献阅读、论文的选题还是学位论文的要求上,都有特别的要求。文献阅读总体上要求量相对少些,但要求学生结合自己的研究方向、工程需要至少阅读10篇最新的专业性的中英文文献,并在论文开题前写出不少于三千字的文献阅读综述;论文的选题要求来源于工程实践任务,有明确的应用背景,具有现实意义和应用价值,并具有进行科学研究的可行性,可以是工程策划、工程设计、技术改造或技术攻关等项目,有一定技术难度和工作量,在于充分体现作者综合运用科学理论、技术和方法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学位论文的形式要求也比较灵活,可以是工程设计、研究论文、专题报告等形式,表明作者具有担任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有一定理论意义或实践价值。在学生完成学位论文过程中,加强过程管理,尤其提高学院导师与部队导师的沟通与联系,对学生阶段性成果进行评定和指导,确保论文质量。

  (四)根据不同的组织形式采取不同的管理措施学院工程领域工程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共有两种组织形式。第一种形式是采取学员“进校不离岗”的方式,经考试被录取为我院工程领域工程硕士研究生后,学生的各种人事关系保留在原单位,平时照常上班,第一年两个学期中,每个学期安排三到四个月的时间组织学生到学院集中学习;第二种形式是采取学院与单位联合培养的形式,双方共同签订培养协议,学生经过考试被录取后,并不到学院上课,而是学院根据培养单位任务情况和学院教学安排,派教员到培养单位进行授课,一般在一年到一年半的时间内完成授课。第一种形式一般用于学生数量较少试验任务并不十分繁重的情况,学员进校后,按照学院内其他全日制研究生的管理要求,共同编班,集中管理。第二种形式一般用于学员数量较多,单位集中,并且试验任务相对较重的情况,这些学员的管理由双方成立联合管理小组来负责,联合管理小组共同管理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教学、论文研究、学位论文答辩等工作进程,并监督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协商解决在联合培养过程中发生的种种问题。实践证明,成立联合管理小组的做法在研究生的联合培养工作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五)加强工程硕士导师队伍建设导师的水平直接决定学生的培养质量。在提高导师自身教学、科研和学术水平的基础上,装备学院注重加强导师队伍的整体建设,不断优化导师队伍的知识结构和年龄结构,建设一支水平较高、具有相当知名度的导师群体。尤其重视选拔具有丰富工程、试验经验丰富的专家学者充实到工程硕士导师队伍中。队伍中有国家863、973专家3名,获育才金奖6名,育才银奖36名,全军优秀教师11名。目前在学院已形成一支学术水平高、科研能力强又有丰富工程实践经验的学术队伍。在部队已有导师60余名,主要是试验部队的总师和高级工程师。另外,我们充分利用院内外各方面的优势,聘请有关院校、航天科技集团、航天科工集团、全军武器试验研究论证部门、试验基地等单位的教授、专家讲课或举办高水平的专题技术讲座,作为课堂教学的重要补充,此项活动,得到学生的欢迎,使他们在了解学科前沿、开阔视野等方面受益匪浅。

  三、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思路

  由于工程硕士研究生教育直接面向用人单位,培养具有专业实践能力的应用型高层次专门人才,受到了部队的普遍欢迎。但由于种种因素的影响,学院的工程硕士培养还存在一些不足。

  (一)招生规模偏小由于目前部队对于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的重视程度还不够,推荐送学的比例还达不到要求,甚至有时出现小于培养计划的现象。学院的任务定位确定了在我军信息化装备建设、一体化军事训练中的战略地位,具备了工程硕士研究生教育扩大招生规模的客观条件,下一步拟采取有效措施,组织专门人员,深入部队,开展联合培养工作,积极开办工程硕士学位研究生班和研究生课程进修班。

  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范文第11篇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法学教育,可以划分为以下几个时期:1949年至1957年法学教育的初创时期;1958年至1976年法学教育的挫折和停滞时期;1977年至1993年法学教育的重建和恢复时期;1994年以来的急速发展时期。

  (一)法学教育的初创时期(1949-1957)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当时全国53所高等院校设有法律系,有在校法学本科生7338人。[1]1952-1953年进行"院系调整",对原有53个法律系进行整合归并,创设四所政法学院,即北京政法学院、西南政法学院、华东政法学院和中南政法学院,并在六所综合大学设置法律系,即中国人民大学法律系、东北人民大学法律系、武汉大学法律系、北京大学法律系、复旦大学法律系和西北大学法律系,构成新中国法学教育的"四院六系"。在一举废除中华民国时期的全部法学教科书之后,代之以从苏联引进的各种法学教材,并聘请苏联专家担任主要科目的授课教师。至1957年才出版了新中国自己的第一套法学教科书。至1957年,全国累计招收法律本科生12569人,毕业法律本科生10856人,当年有在校法律本科生7954人。

  (二)法学教育遭受挫折和停滞时期(1958-1976)

  1956年开展所谓"整风反右"运动,强调阶级斗争和否定法治的左的思潮泛滥,凡是主张法治和主张法律具有继承性和社会性的法学教师均受到批判并被划为"资产阶级",导致了中国法学教育的急遽萎缩和衰败。1959年撤销了主管法学教育的司法部。四所政法学院被下放地方,并压缩招生规模。

  1964年起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社会主义教育运动"(简称"四清运动"),各政法院系师生被分批编入四清工作团(队)深入农村参加"四清运动"。至1966年5月,"四清运动"升级为""。包括政法学院在内的全部大学停课,称为"停课闹革命"。各级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被撤销,称为"砸烂公、检、法"。整个国家陷入无政府状态。1966年,包括政法学院在内的全部大学停止招生,1968年政法学院和综合大学法律系被撤销,仅保留北京大学、吉林大学两个法律系。中国法学教育出现了长达10之久"停滞期"。

  (三)法学教育的恢复时期(1977-1993)

  结束,需要重建法律机构和法律体系,恢复法律秩序。首先就是重建在中被撤销的各级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还要重建50年代被废止的律师制度,急需大批应用型法律人才。国家领导人多次谈及法官不够、检察官不够、警官不够、律师不够。

  为了重建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和恢复律师制度,采取了所谓"专业归队"的应急措施,即将分散在各地各行各业的法律人才调回法院、检察院和公安机关或者鼓励其重操律师职业。但据资料显示,1949年至1976年,全国仅毕业法律本科生23618人。按照邓小平的意见,中国建立高度的民主和完备的法制需要50万律师,区区2万多人,即使至结束时都安然健在,且全部"归队"到各律师事务所,也只能是杯水车薪。据1983年对全国各级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和政府司法行政部门的干部队伍的统计,属于大专以上学历的占8%;属于高中和中专学历的占33.6%;属于初中学历以下的占58.3%。其中,法律大专以上毕业的占3%;接受过短期法律知识培训的占54%;未接受过法律知识培训的占43%。可见,尽快恢复发展法学教育,加快培养法律人才,是中国在结束后所面临的最重大、最紧迫的课题。

  1978年西南政法学院和中国人民大学等法律系开始招生,当年全国法律专业招生人数共696人。紧接着,北京政法学院、华东政法学院、西北政法学院、中南政法学院相继重建、开始招生,各综合大学也陆续重建法律系开始招生。至1993年,已有5所政法学院和130个大学法律系,已培养专科、本科、硕士、博士5万多人,有在校生4万人。此外,还有114个成人高等政法院系,已培养成人本科、专科学员10万多人。还有58所中等司法学校,已培养中等法律人才近10万人。基本满足了改革开放后重建法律秩序、法律机构对于应用型法律人才的需求。

  (四)法学教育的急速发展时期(1994-)

  随着法律在国家政治生活、经济生活和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增大,人们对法学教育的认识也在深化。特别在1993年决定建立市场经济体制和实行依法治国、建设法治国家之后,国家对法学教育提出更高的要求和新任务,不仅要继续为各级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和司法行政部门培养大批高素质的法律人才,而且要为各级政府机关、各类企事业单位和社会中介组织培养大批高层次、多样化的法律人才。导致中国法学教育的飞速发展。据1998年的统计,全国开设法学专业的普通高校214所,在校生8万余人;另有成人高等政法院校150所,在校生8.6万人;中等法律学校57所,在校生2.2万人。

  1998年"高校扩招",高等教育规模急速扩张,进入所谓"大众化"发展阶段,设置法学本科的普通高校激增,招生规模成倍增长。全国设有法学本科专业的高等院校,1998年为214所,2001年为297所,2004年为269所,2005年增至564所,2006年达到606所。据2005年的统计数据,当年新招法学本科生108779人,法学博士生2305人,法学硕士生22465人;在校法学本科生414309人,法学博士生7520人,法学硕士生57752人;毕业法学本科生76140人,法学博士生1191人,法学硕士生12912人。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法律硕士专业学位(JM)教育的创设。至90年代中期,高等法学教育虽有很大发展,但培养法律人才的数量和类型都不能满足社会的需要。中国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轨,建设法治国家和加入WTO,急需大批高层次的应用型法律人才,有必要开创培养高层次应用型法律人才的新途径。于1994年论证、提出方案,1995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决定,借鉴美国法学院JD教育的成功经验,创设法律硕士专业学位(JM)教育。开设法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高校,1995年为8所,1997年为13所,1998年为22所,1999年为28所,2003年为49所,2004年增至60所。从1996年开始至2006年,累计招生近50000人,其中已获得学位18102人,现有在校生近30000人。

  现今中国已经形成多类型、多层次的法学教育体系,分为三种类型:第一种类型,是普通高等法学教育,包括政法学院(大学)和综合性大学法学院,以及财经、理工、农林、医学等单科性大学的法学院、法律系,主要培养法官、检察官、律师等应用型法律人才(法学本科、法律硕士);少数培养学术型法律人才(法学硕士、法学博士);第二种类型,是成人高等法律职业教育,包括法律函授、法律夜大、政法管理干部学院、法官学院、检察官学院、政法干校等,主要培养法律辅助型人才(法律专科);第三种类型,是中等法律职业教育,包括29所司法学校和27所司法警官学校,培养中级法律人才。

  二、中国法学教育和人才培养的类型

  (一)法学本科教育

  新中国建国初期学习苏联的经验,实行"院系调整",建立四所单科性政法学院,并在六所综合大学设置法律系,即所谓"四院六系"。四所政法学院为四年制本科教育,培养目标是业务型法律人才,即为各级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培养业务干部,统称为"政法干部"。六所综合性大学的法律系为五年制本科教育,目标是培养理论型法学人才,即为各综合大学、政法学院及法学研究机构培养法学教师和研究人员。

  改革开放初期重建法学教育,四所政法学院与大学法律系的本科教育均为四年制,其培养目标相同,均以培养应用型法律人才为目标;而培养学术型法学人才的任务,改由各政法学院和部分大学法律系的研究生教育承担。

  80年代至90年代中,各政法学院和大学法律系曾经按照法学"二级学科"设置专业,如法学专业、经济法专业、国际法专业、行政法专业、诉讼法专业等,并相应将法律系拆分为法学系、经济法系、国际法系、行政法系、诉讼法系等。90年代中期在教育主管部门要求之下,各政法学院和大学法律系改为按照"一级学科"设置本科专业,亦即将原先的法学专业、经济法专业、国际法专业等合并为一个专业:法学专业。

  法学本科教育的对象,是经国家统一高考合格的高级中学毕业生,统一实行4年学制。法学本科教育的课程设置,分为五类课程:第一类为公共必修课;第二类为专业基础必修课;第三类为专业选修课;第四类为实践教学必修课;第五类为综合素质选修课。其中,公共必修课、专业基础必修课和实践教学必修课,由教育主管部门统一规定科目,学校和学生均无选择、变更余地。专业选修课和综合素质选修课,由各校根据自己的师资、教学条件开设,学生自由选修,达到所要求学分即可。

  法学本科学生,在四年期间完成教学计划的各项要求,经审核准予毕业,其课程学习和毕业论文的成绩表明,确已较好地掌握法学学科的基本理论、专门知识和基本技能,并且有从事法学研究工作或担负法律实务工作的初步能力的,授予法学学士学位。

  (二)法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

  法律硕士专业学位(JM),属于特定法律职业背景的专业学位。法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按法学"一级学科"设置,不做细致的专业分类。法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培养目标,是为法律职业部门培养高层次的复合型、实务型法律人才。要求掌握法学基本原理,掌握从事法律职业所要求的法律知识、法律术语、思维习惯、法律方法和职业技术;能综合运用法律和其他专业知识,具有独立从事法律职业实务工作的能力,达到有关部门相应的任职要求;较熟练地掌握一门外语,能阅读专业外语资料。

  法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招生对象,是通过全国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统一考试,并经培养单位复试录取的具有大学本科学历(或本科同等学力)的非法学专业的毕业生。采用全日制和非全日制两种学习方式。全日制学习的学制为三年;非全日制学习的学制不超过四年。以课程教学为主,重视和加强案例教学。采取灵活多样的实践形式,着重理论联系实际能力的培养。研究生毕业并获得法律硕士专业学位,总学分不得低于75学分。采取灵活考核办法,着重考查学生运用所学专业理论和知识,发现、分析、判断和解决实际问题的专业能力和方法。

  根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制定的《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性培养方案》的要求,法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按法学"一级学科"设置课程,分为三类课程:第一类为必修课程、第二类为推荐选修课程、第三类为自选课。其中,第一类必修课12门(32学分);第二类推荐选修课8门(要求选修13学分);第三类自选课(8学分)。必修课科目和第二类推荐选修课科目,均由该《培养方案》统一规定,第三类自选课由培养单位自行确定。

  考虑到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没有法律专业教育背景,也没有从事法律职业的实务背景,2006年修订后的《培养方案》,特别增加第四类实践必修课程(12学分):法律文书课(起草合同书、公司章程、诉讼文书、仲裁文书等的训练,由律师、检察官、法官讲授);模拟法庭训练课(由教师组织,法官、检察官、律师辅助指导);法律谈判课;法律实践课(在法院、检察院或律师事务所实习2-3周)。

  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应撰写学位论文(10学分)。考虑到法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特点,2006年修订后的《培养方案》规定,学位论文应以法律实务研究为主要内容,不限于学术论文的形式,可以案例分析、研究报告、专项调查代替学位论文。学位论文的字数一般不少于2万字,由三名本专业具有高级职称的专家(其中须有一位校外专家)评阅;学位论文答辨委员会成员中,应有一至两名实务部门或校外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专家。课程考试合格且学位论文答辩通过者,授予法律硕士专业学位。

  (三)法学硕士学位教育

  法学硕士学位属于学术学位。法学硕士学位研究生教育的招生对象,是具有学士学位的法学本科毕业生或者具有同等学力的考生。应参加全国统一组织的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国家统一划定各学科硕士研究生录取分数线,由招生单位决定录取。法学硕士学位教育的目标,是培养掌握本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掌握一门外国语,具有从事法学研究、教学或独立担负专门业务工作能力的学术型法律人才。

  特别要说明的是,与一些发达国家把硕士学位作为攻读博士学位的过渡型学位不同,中国的硕士学位是一个独立的学位。中国的硕士学位教育是独立的培养阶段,学制较长(一般为3年),要求较高的学术水平。法学硕士学位研究生学习年限3年。法学硕士研究生的培养,采取系统理论学习、进行科学研究和参加实践活动相结合的办法。在指导方式上,采取导师个别指导为主,集体指导为辅的方法。

  课程设置分为:第一类公共必修课: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第一外语课。第二类专业基础和专业必修课,一般3-4门。第三类社会实践必修课;第四类选修课。学习方式,采取自学、听课、讨论等方式。课程学习阶段结束时,进行一次中期考核,考核内容包括研究生的思想品德、课程学习、科研能力。然后在导师指导下,独立完成学位论文。

  硕士学位论文不少于3万字。在硕士学位论文提交答辩前,应由两名副教授以上专家评阅。答辩委员会由3-5人组成,至少有一名外单位的专家。答辩不合格的,可在一年内修改,重新答辩一次。硕士学位论文经答辩通过,由答辩委员会作出授予硕士学位的建议,经院系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查审查合格的,授予法学硕士学位。

  (四)法学博士学位教育

  法学博士学位,属于中国现今三级学位的最高学术学位。特别应注意的是,中国的博士学位研究生教育,既不同于将博士生作为导师的科研助手、不重视课程学习、通常无须修课的欧洲模式,也不同于着重课程学习、须修满大量学分的美国模式,而是兼采欧美两种培养模式的长处,具有中国自己的特点,即在实行导师制的同时,也有课程学习的要求,但不要求修大量的学分。

  法学博士研究生教育,以获得法学硕士学位或具有同等学力(如具有高等学校的讲师职称)者为招生对象。培养目标是,掌握本学科坚实宽厚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能力,能够在科学研究中取得创造性成果的高级法学理论研究人才。博士研究生在校学习时间不能少于3年。导师个别指导和课程学习相结合,着重培养博士研究生的优良学风、探索精神,独立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和创新能力。课程设置:(1)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必修课);(2)外语课,第一外语(必修课),第二外语(选修课);(3)专业基础课(必修课);(4)专业课(必修课);(5)选修课。课程学习,采取自学、听课、讨论等方式。

  课程学习经考核合格,在导师指导下撰写博士学位论文,时间不少于1学年。博士学位论文一般为10万字。按照《学位条例暂行实施办法》第十三条的规定,博士学位论文应当表明作者具有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并在科学上做出创造性的成果。根据《学位条例》第六条规定,博士研究生,通过博士学位的课程考试成绩合格,博士学位论文答辩通过,达到博士学位的学术水平者,授予法学博士学位。

  三、中国法学教育面临的问题

  (一)法学本科教育存废之争

  中国法学本科教育长期分为两大阵营,一是原来属于教育部的综合大学法律系的本科教育,目标是培养从事教学和科研的学术型法学人才,二是原来属于司法部的政法学院的本科教育,目标是培养从事审判、检察、公安和律师实务的应用型法律人才。进入九十年代,综合大学法律系本科教育与政法学院本科教育在培养目标上已经同一,其结果是,法学本科毕业生既不符合学术型法学人才的要求,也不符合应用型法律人才的要求。在九十年代中期,借鉴美国法学院的经验,创立以培养应用型法律人才为目标的法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之后,发生了法学本科教育存废的争论。目前争论虽仅局限于网络等媒体,但问题重大,值得关注。

  (二)法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宭境

  创设法律硕士专业学位(JM)教育,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法学教育制度中最重要的一项改革措施,经过10余年的不断探索和试验,逐渐成为培养高层次的应用型、复合型法律人才的主要途径。现在面临的问题有二:

  其一,由已有培养法学硕士学位授权的高校开设法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造成同一法学院既培养法学硕士研究生,也培养法律硕士研究生,尽管《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性培养方案》要求加强教学与法律实务部门的联系,要求聘请法律实务部门的专家参与法律硕士研究生的教学及培养工作,以弥补法学院在法律实践方面的缺陷,但往往难于切实贯彻落实。许多法学院的法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在培养方案、课程设置、培养方式、教学方法、课程内容等方面,都与法学硕士研究生教育没有实质差别,最终导致所谓"学术型人才缺理论,应用型人才缺实践"的问题。

  其二,因法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与法律职业之间缺乏实质性的联系,法律硕士研究生从事法官、检察官和律师职业的前提是通过国家司法考试和国家公务员考试,而检察院、法院或者律师事务所等法律职业用人单位在招聘人才时,对法律硕士学位获得者并不优先考虑,造成法律硕士研究生在毕业之后能够从事法官、检察官、律师等法律职业的人数极少,大部分法律硕士毕业生不得不在法律职业之外另谋出路,与创设法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初衷相悖,且造成法律教育资源的浪费。因此,有学者建议将司法考试与法律硕士生入学考试合二为一,将法律硕士研究生教育与司法研修合二为一,获得法律硕士学位即有从事审判、检察与律师职业资格。新晨

  (三)法学硕士学位教育的困惑

  现行法学硕士学位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参照苏联的副博士学位,主要特点是要求过高,3年时间要完成修课与学位论文写作的任务,并且与博士阶段的学习缺乏衔接。法学硕士学位研究生教育的目标,是为从事法律教育和法学研究培养学术型人才。只是十年前法学硕士研究生人数还很少,毕业后一般都有机会进高校做教师。但自高校"扩招"以来,在校法学硕士研究生人数激增,而毕业后能够进入法律教学和研究机构的人数极少。除少数报考法学博士研究生外,绝大多数法学硕士学位毕业生都选择参加国家司法考试或国家公务员考试,进入各级法院、检察院、公安机关、律师事务所、仲裁机构、公证机构和各级政府部门。超级秘书网

  绝大多数法学硕士只能从事实务工作,而培养目标却坚持学术取向,造成法学硕士学位教育中的许多矛盾、冲突和左右摇摆,结果弄得非驴非马,不知所措。并且,大批法学硕士研究生涌入法律实务部门,挤占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就业机会,造成对法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冲击。因此,有的学者建议压缩法学硕士学位研究生招生规模,普遍的观点认为,应当缩短法学硕士研究生的学制,降低其学位论文的学术要求,甚至主张取消撰写硕士学位论文的要求,将法学硕士学位教育作为攻读法学博士学位的过渡阶段。

  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范文第12篇

  [关键词] 出版硕士专业学位教育 评估 指标体系

  [中图分类号] G2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5853 (2017) 03-0061-04

  A Study on the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for the Education of Master of Publishing Degree

  Zhang Zhiqiang Tang Kaiqin

  (School of Information Management / Publishing Research Institute, Nanjing University,Nanjing, 210023)

  (Nanguang College of Communication University of China,Nanjing,211172)

  [Abstract] The evaluation of master of publishing program in China is an important ways to ensure and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master of publishing education. The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of master of publishing program education should focus on the below contents: the mission , the admission, resource input, teachers, classroom teaching and practice, thesis, quality assurance, training output, etc. Building of this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will be to provide guidanc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professional degree of publishing program in the future.

  [Key words] Master of Publishing Program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2010年,务院学位委员会审议通过了出版硕士专业学位设置方案。2011年,南京大学等14所高校获得了首批出版硕士专业学位授予权。2014年,又有华东师范大学等6所高校获得了出版硕士专业学位授予权。出版硕士专业学位的设置,开辟了新的出版研究生教育模式[1]。

  1 出版硕士专业学位点合格评估指标体系建立的意义

  经过5年多的建设发展,出版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得到了较大的发展,各学位授权点逐渐开始形成各自的教学特色。根据2014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颁布的《学位授权点合格评估办法》,2015年,首批获得出版硕士专业学位的授权点进行了学位授权点的专项评估,除北京大学未参加评估外,其余13个参与评估的出版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获得继续授权,说明全国首批出版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的质量合格,通过了考验。

  硕士专业学位点合格评估的总体要求是以评促建,注重实效,为将来的专业学位教育提供经验,进一步提升专业学位教育教学水平。对出版硕士专业学位而言,要求出版硕士专业学位教育能服务于出版实践,为出版业培养具备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和职业道德素养,掌握出版专业知识和技能,具有较宽的知识面,能够综合运用管理、经济、法律、外语、计算机等知识解决出版业实际问题,适应现代出版业发展需要的高层次、复合型、应用型出版专门人才[2]。

  除现有的19个出版硕士专业学位点外,我国还有40余所高校在相关学科开展出版学方向的科学学位的研究生教育。出版硕士专业学位要与科学学位研究生教育相区分,并形成自己的特色,才能有助于出版硕士专业学位的发展。因此,出版硕士专业学位点合格评估对出版教育而言,意义重大。

  2 出版硕士专业学位点合格评估指标体系构建中要注意的问题

  出版硕士专业学位点合格评估,离不开合理的评估指标体系。

  合理的出版硕士专业学位点合格评估指标体系,必须要符合出版硕士教育的发展目标,遵循教育规律。出版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本身是一项系统工程,既与个人的成长与成才相关,又与出版产业的发展密切相连。因此,评估体系的各指标要贯穿整个出版教育的始终,反映出版硕士教育的特点,体现出版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独特性。通过设置合理的一级指标、二级指标及细分的测评项目,反映出版硕士教育的特点。同时,指标体系要具备可操作性,便于进行合理化的定量处理,以便通过科学的数学计算和分析,从而获得科学的评估结果[3] 。

  对出版硕士专业学位点合格评估指标体系的设计而言,需要重点考虑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

  2.1 兼顾出版硕士专业学位教育中共性与个性的关系

  一方面,出版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是高水平层次的教育,既要符合教育自身的发展规律和高端人才培养的共性要求,又要充分考虑出版硕士面向出版行业领域的特殊性。另一方面,不同高校的出版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办学特点不同、教学优势各异,评估指标体系应能测量出各出版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的共性要求与各授权点特色办学的个性特征。

  2.2 侧重出版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实践性评估目标

  出版硕士专业研究生的培养是为了满足国家对于出版领域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培养单位应将实践性技能的训练融入到教学之中。考核学术型学位教育的标准和办法不能直接移植到出版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的评估中。要注意与学术型学位研究生相异的指标的选择。如专业实践是出版硕士的特性之一,要加大实践环节测评指标的设计比重。并可将这些实践项目进行合理分解,贯穿于整个评估指标体系之中。如培养中的实践教学测评项目、业界导师的实践指导考核、毕业环节学位授予标准的实践性考核等。

  2.3 指标要繁简适度,操作性强,导向明确

  出版硕士专业学位点合格评估的指标设计应注意把握宏观和微观的关系,指标的包含关系要清晰准确,每一级指标的测评项目指向明确,代表性指标的提炼精准,表达言简意赅,项目细化工作到位,繁简适度,既便于评估者理解,又具有较强的技术操作性,以便在实际工作中进行有效的评估,引导出版硕士专业教育的发展。

  3 出版硕士专业学位点合格评估指标体系的重点内容

  出版硕士专业学位点合格评估为学位授权点专项评估,主要是检查出版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研究生培养体系的完备性。因此,评估指标的构建必须紧紧围绕人才培养的特点。根据5年多来的出版硕士专业教育培养情况,评估指标必须考虑下列问题。

  3.1 培养定位

  出版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培养目标侧重于培养出版领域高层次应用型的复合人才,这与以往学术型硕士研究生教育的目标截然不同。“培养定位”这一指标考察培养单位的指导思想是否到位,能否体现出版硕士专业学位教育与人才培养的目的。

  出版硕士专业学位的定位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培养规划。主要指专业建设规划与专业特色定位,培养单位需要有明确的出版硕士专业研究生的培养理念、目标、方法,并制定出合理的专业建设规划。在专业建设上突出一定的特色,能够体现当前出版行业建设与转型发展的独特需求,反映出培养单位自身的特色以及教师队伍的学科优势。二是培养方案。培养方案是培养规划的具体实施计划,主要考察各培养单位在课程设置、学分学时、实践训练环节等方面是否依据全国出版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以下简称“教指委”)公布的指导性培养方案开展,是否符合完备、规范的要求。

  3.2 招生选拔

  招生选拔是保障出版硕士教育质量的首要前提。从优化研究生教育结构出发,国家已对专业学位的招生方式及培养规模做出了部署与规划[4]。在顺应国家招生政策的同时,各出版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要根据自身的特点确定招生选拔方式,做好两项工作。一是招生计划。各授权点要保持每年招生指标的稳定性,同时该招生指标既要与自身实际发展情况相符,又能满足出版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发展的需求。二是生源质量。主要指报考与录取的学生情况,考生生源结构合理,出版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报考人数、报考与录取比例和考生质量不断提高。如果报考与录取比例在2∶1以上,则说明招生具有一定的质量。

  3.3 资源投入

  专业学位作为一种独立的学位类型,从国家到地方到各培养单位,需要有独立、完整的资金支撑体系,为出版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提供必要的保证。教育资源投入是否充足可以表现为两个指标:第一是经费投入,包括培养经费与奖助贷体系。培养经费应较充足,尤其要有专项实践教育经费投入;有面向专业学位研究生的专门的奖助贷体系。第二是辅助资源,主要是为出版硕士教育教学服务的固定设施和资产是否齐全,如有较丰富的、满足教学需要的中外文专业图书资料和数字化资源、相关的教学实验设施及专用教室等。

  3.4 师资队伍

  高层次的师资队伍是出版硕士教学质量得以保证的重要支撑条件。出版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的顺利开展,除了需配备充足的校内优质教师资源外,还要外聘出版界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家,以满足出版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实践性的需求。

  师资队伍要考察3个方面指标:首先是校内教师基本情况,即校内教师及导师的数量与结构。出版硕士授权点要有明确的师资队伍建设规划;校内师资稳定,具有较高教学和科研能力的专业导师力量;教师的年龄、学历、学位、职称、专业方向等分布合理,方可满足出版硕士学位授权点在课程教学、论文指导、实践训练等培养环节的需要。其次是校外导师基本情况,出版硕士授权点需要有一定数量的来自出版实务部门的校外导师,且这些校外导师的业务技能能覆盖出版全流程的各个环节。最后是校内外教师的专业能力,校内外教师应具有较高的科研能力与业务实践能力,能主讲两门以上的专业课程,胜任对学生科研及实习实践的指导工作[5]。

  3.5 课堂与实践教学

  课堂教学是教育的中心环节,这对出版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同样适用。出版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是相辅相成、必不可少的两个环节。课堂教学是基础,实践应用教学是导向。

  出版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课题教学,要突破传统的思路,要在各教学环节的配合与保障下,将出版职业需求的目标,融入综合素养、应用知识和能力的训练中。课堂教学主要衡量课程设置、教学大纲和专题讲座等。课程设置应符合“教指委”指导性培养方案的要求,具有实践性、应用性;考核内容和方式合理,符合教学规律,教学大纲编写完整规范,执行效果良好;根据教学需求,要聘请出版行业领域中的专家开设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专题讲座。

  出版硕士专业学位的实践教学,要有数量充足且长期稳定的实习实践基地作为保障。根据国外出版教育的经验,各授权点实践基地的建设应卓有成效,学生能够在教师指导下参与实际的出版项目,满足实践教学要求[6]。

  3.6 学位论文

  学位论文是研究生教育质量的重要表现手段之一。目前,我国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基本上都要提交论文。出版硕士专业研究生同样如此。根据《出版硕士专业学位基本要求》,学位论文须与出版实践紧密结合,体现学生运用出版学科专业的理论知识分析及解决业界实际问题的能力,可以是专题研究、调研报告、典型案例分析、出版设计等[7]。出版硕士的论文选题要与出版领域密切相关,能理论联系实际、具有一定的创新意义和学术水平;80%以上的选题有应用价值;论文撰写过程中导师要全程参与,指导过程规范、严谨、有效,开题、评审、答辩等环节工作落实、程序规范。这些都要贯穿在学位论文的选}与指导过程之中。另外,论文有原创价值、无抄袭等违反学术规范的现象则是出版硕士学位论文评价的基本标准。

  3.7 质量保障

  教学管理制度的建设与实施是教育质量的有效保障。建立和完善包括招生、培养、教学、学位授予等各个环节的质量保障体系,才能保障出版硕士的培养质量。质量保障体现在制度建设、过程管理、科研质量管理3个方面。

  制度建设是指具有完整健全的出版硕士专业学位教学管理规章制度、管理机构和章程完备,设立专门的教学管理机构,配备专职负责人及工作人员;岗位职责明确、规章制度齐备。

  过程管理是指在课堂与实践教学、学位与成绩管理方面严格执行规章制度;教学档案完整、真实;建立系统的学位授予流程,学生成绩管理客观、科学。

  科研质量管理主要侧重科学道德与学术规范管理,有完整严格的科研道德规范教育流程,建立了明确的学位论文质量规定和学术不端行为处罚制度。

  3.8 培养效果

  出版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目标是为出版业提供高层次的复合应用型人才,能否达到这一培养目标,一是看学生成果与用人单位反馈,包括学生实践成果、优秀毕业生情况、用人单位反馈等。较好的培养效果表现为学生在校期间,有较好、较丰富的实践成果;获得全国性竞赛的奖励;毕业后无违反行业操守、职业道德行为,在行业中取得较好的工作成就,获得用人单位良好评价反馈。同时,培养单位出版硕士专业毕业生的社会认同度不断提高。二是看就业状况与质量,即就业率与就业去向。学生就业率较高;学生就业去向符合行业人才需求,与出版行业相关率高,均说明了学位授权点较好地完成了出版硕士专业人才的培养任务。

  综合以上各点,并在多次征求全国出版业界与出版教育界专家意见的基础上,形成了评估指标与权重分值(见表1)。

  4 出版硕士专业学位点合格评估指标体系的特色

  根据出版硕士培养过程特点构建的上述出版硕士专业学位点合格评估指标体系,较好地体现了出版硕士专业学位教育与人才培养的完备性与独特性。这一评价指标体系具有下列特色。

  首先,注重出版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宏观层面和微观层面的结合。该指标在宏观上顺应专业硕士教育的规律和出版学科的发展,微观上兼顾了出版硕士专业学位各授权点的特色发展空间。

  其次,体现了出版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在实践应用方面的诉求。根据出版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特点以及专业学位教育的特色,该指标在业界师资、专题讲座、实践教学、实习基地建设、论文选题要求、学生实践作品等方面,涉及多项实践应用性的考核内容,并将这一思路自始至终贯穿于整个指标体系。

  最后,体现了出版硕士专业研究生培养体系的完备性。该指标体系从培养定位、招生选拔、资源投入、师资队伍、课堂与实践教学、学位论文、质量保障、培养效果,较好地处理了从宏观指导到微观实践、从教育起点到终点、从计划实施到效果反馈等一系列的关系,完整地反映了出版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本质属性。

  出版硕士专业学位点合格评估指标体系,在首批出版硕士专业学位点中进行了应用,并根据评估过程中的反馈情况进行了修改。该评估指标体系对了解出版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发展现状,科学、客观、公正地对各学位授权点的办学情况做出评估,为摸清当前积累的经验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为下一步出版硕士的发展指明了道路。

  注 释

  [1]张志强,左健.中国出版业发展报告:新千年来的中国出版业[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3:271

  [2]出版硕士设置方案[EB/OL]. [2010-04-22].http:///xwyyjsjyxx/gjjl/szfa/cbss/265002.shtml

  [3]尹贞姬.我国高校研究生教育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实践[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5(4):250-251

  [4]黄宝印.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的新时代[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0(10):1-7

  [5]张志强,王鹏涛.出版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初探:南京大学出版硕士培养工作的回顾和展望[J].科技与出版,2013(11):4-7

  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范文第13篇

  关键词:培养质量;培养模式;专业学位

  一、提高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意义

  专业学位(Professional Degree),是针对学术型(Academic Degree)学位而提出的一种学位类型,是指满足一定的社会职业领域的需要,培养具有扎实理论基础和职业素养,目标是适应一个特定的行业或职业实际工作,或是从事实际创造性工作的高级应用型人才。在层次上,专业学位与学术型学位属于同一级别,但前者更突出具体应用过程,注重以专业实践学习为导向,目标是培养在专业范围内或特定技术领域内受到高等教育的、高水平训练的人才。

  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主要是为了满足社会职业专业人才的具体需求,以专业实践为导向,注重在教育中的应用开发研究和设计能力的培养,其主要表征是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应具备特定社会职业所要求的专业能力和素养,能够运用所掌握的专业理论、知识或技术有效的从事专业工作,合理的解决专业问题。

  1991年,我国开始正式实行专业学位教育制度,2009年教育部为满足社会多样化需求,号召大力发展专业学位教育,标志着硕士研究生教育开始从发展学术型人才为主到以培养专业学位应用型人才为主的重要变革。到目前为止,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规模迎来了一个快速发展时期,有数据预计,专业学位与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的招生规模将有望在2015年实现持平[1]。因此,今后学位和研究生教育改革的重点之一就是发展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最终促使研究生能够不断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提高自身就业能力。

  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出现标志着我国研究生教育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专业学位的设置,不仅为在校大学生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教育模式,更为在职人员教育生涯的延续开辟了一条新途径,而且也极大的丰富了我国学位类型,缓解了以往学位规格单一的局面,与社会发展对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的迫切需求相吻合。但目前应用型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和社会需求、用人单位满意度之间存在的差距仍不容乐观,造成学生就业难,用人单位却出现用工荒的现象,因此还需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加大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力度。

  二、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中存在的问题

  经过近四年的发展,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的培养在各方面都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依旧存在着许多有待完善的方面。

  (一)专业硕士研究生课程重理论轻实践

  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生源主要为应届本科毕业生,受其社会阅历与经验所限,不清楚自己需要哪些知识,对于课堂知识的理解也不深入,造成在校期间比较盲目的状况。另外,部分学校专业学位研究生照搬学术型研究生的培养模式,致使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在毕业之后难以适应市场需求。

  (二)校内外双导师队伍的建设仍不完善

  如今,许多高校的导师本身脱离实践,只是从校园再次走入校园,对行业乃至国家当下的实际发展趋势缺乏了解,造成对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和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的指导内容和方式几乎毫无区别。而校外导师则主要是欠缺必要的教师培训,实际工作经验虽然很丰富,却难以上升到理论高度。

  (三)学生及公众对专业学位教育认识不足

  在我国,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教育起步晚,随着近年来其大力发展越来越多的人也开始逐渐接受和重视。相比学术型硕士研究生,许多学生对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教育状况仍不甚了解,认识上存在着很大的误解。例如,相比学术型硕士学位,部分学生认为专业学位硕士的社会地位低,社会认可度也低,甚至会给就业带来影响。同时,很多学校的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仍需要自费,给学生带来了较重的经济负担。这些原因直接导致了学生心里失衡,不仅影响了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招生质量,也降低了他们的培养质量。

  三、对提高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提高的几点建议

  (一)建立校企合作的专业学位培养模式

  校企合作、共同培养是专业学位硕士的最佳培养模式。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以培养应用型专业人才为目标,因此要充分结合社会需求、主动为经济发展服务,就应从相对封闭的高校培养模式向企业和社会联合培养的多元化模式转变,从而使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能够及时响应人才市场的多变性和多样性,能够适应企业自主创新的要求。因此,高校逐步建立由企业及社会共同参与的、开放性的专业学位硕士培养模式是非常必要的。

  (二)建立校内外双导师培养机制

  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的工程实践以及学位论文选题等工作应主要是在企业完成的。高校需要建立双导师制,即由学校的专业教师和来自不同学科领域的专家学者及实践领域有着丰富经验的专业人员组成专业硕士的导师,共同把握研究方向,同时,在学生学位论文的撰写和答辩过程中与企业合作,在论文格式、写作规范和所涉及的企业实践内容等方面共同把关,最终确保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论文研究与实践内容紧密结合。这不仅能够提高科研工作水平,更好的解决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增强研究生实践能力,而且对于优化学术梯队,增强校内外导师的合作意识和能力,加强相互之间的联系和交流具有重要的作用。

  (三)加强教学实践基地建设,突出实践环节力度

  充分的、高质量的专业实践是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的关键步骤。应届本科毕业生缺乏实践工作经验,学校应特别重视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注意积极吸收、使用社会资源,建立多种形式的校企联合实践基地和科研流动站,政府部门也应当对积极参与人才培训的企业、单位给予上制度上的支持或者财政经济上的保障,形成合理的分担机制,推动更多的企业加入到人才培养中。

  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范文第14篇

  关键词: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实践教学;管理

  中图分类号:G64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5)14-0210-01

  “实践环节是专业学位硕士培养的重要环节,国内外关于培养专业学位硕士培养模式的探讨,都注重实践环节。”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是通过“较深入的教育专业理论知识学习和教学技能训练”来实现的。深入的教育专业理论知识学习,除了本科阶段师范专业学习背景以外,研究生培养阶段还要深化教育专业理论知识学习。一般通过两种途径:一是通过课堂集中教学进行教育专业理论学习的深化;二是通过与实践教学结合促进理论知识的掌握,即通过更高层次的实践教学活动促进理论学习。至于教学技能的培养,更离不开实践教学活动,因此,充分的、高质量的实践教学是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中非常重要的方面。

  一、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教学过程管理的重要性

  《教育部关于做好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的若干意见》(教研[2009]1号)文件指出,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要“具有较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承担专业技术与管理工作”,并且“应届毕业生的实践教学时间原则上不少于1年”,文件强调了实践教学环节在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重要性,高质量的专业实践教学是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的重要保证。但是目前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教学环节的管理还面临着诸多问题。

  (一)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缺少制度化和规范化

  由于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缺少投入,实践教学经费不足等多方面因素的限制,部分培养院校出现有些实践教学基地只挂牌,无学生进入基地实践的局面。使得实践教学环节无法真正落实,培养方式流于形式。

  (二)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参加实践教学环节的时间很难保证

  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在校学习时间为两年,其中第一年是在校集中上课学习,第二年是进入实践基地进行实践教学。有些学生因为要完成毕业论文的撰写和外出找工作,而培养学院和实践教学基地缺乏沟通,导致部分学生未达到为期一年的实践教学时间,因此很难保证实践教学环节的质量。

  (三)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基地教学相关材料的归档不完善

  学生在实践基地实习期间,培养学院未能及时追踪学生实践教学情况,学生实践教学的过程性材料很少有保存,导致实践教学环节结束后无法提供学生实践教学的相关档案材料,因此对于学生实践教学成绩的考评也缺乏灵活机动、客观科学的考核评价方式。

  (四)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教学指导教师师资队伍管理不够

  实践教学指导教师一般是由实践教学经验丰富的中学教师来担任,与高校教师不同的是,这些指导教师主要从事中学教学一线,其丰富的教学实践经验可以在学生实践教学过程中给予更全面的指导,但是目前很多高校实践教学指导教师师资队伍不稳定,缺乏实践教学指导教师师资队伍建设。

  从以上四点可以看出,为了保障实践教学的正常开展,管理非常重要。有效地管理可以提高实践教学的效率;明确实践教学的方向;激发导师和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教学潜能,更有效地服务地方基础教育。通过有效管理使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学实践环节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以提高办学水平。

  二、建立健全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教学过程管理机制

  (一)规范建设实践教学基地

  制度化规范化地建立稳定可靠的实践教学基地是必须的。因为实践教学是培养专业型教育硕士研究生必不可少的环节。首先要建立长期稳定的校外实践教学基地,使教师和研究生走进中学课堂,与实际教学相融合,从而实现教学相长,共同提升实践应用能力;其次,要充分利用实践教学基地资源,建立互动机制,建立中学教学资料数据库并及时更新,以便更好地与教学实践基地进行联络,也可聘任校外指导教师并实施有效考核评价。

  (二)构建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三步实习”实践管理体系

  所谓“三步实习”即为教育见习、教育研习和教育实习。为保障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有充足的时间进入实践教学基地进行教学实践,在研究生入学第一年就安排教育硕士研究生进行教育见习和研习,第二年全年教育实习,这样不仅能够满足教育部规定的应届毕业生的实践教学时间原则上不少于1年的要求,也能丰富实践教学活动,提高学生实践教学能力。

  (三)加强学生实践教学环节档案管理

  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在实践教学基地进行实践教学时中会产生大量丰富的实践教学档案,这些实践教学档案能够反映了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教学管理、实践教学活动的全过程。实践教学档案可以作为记录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学实践经历的资料,通过实践教学的灵活多变、科学客观的考核评价体系,对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实践品质进行全方位的考评,以提高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实践教学能力,促进学生优良素质和综合能力的发展,使学生更有效地服务地方基础教育,成为社会需求的实用型人才。

  (四)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指导教师的管理

  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实际教学能力要求较高,这就需要指导教师具备过硬的理论水平和丰富的实践教学经验,对于高校教师,虽然有过硬的理论水平,但是缺乏实践教学经验,因此,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的研究生一般都有校内导师和校外导师共同培养,在进行实践教学环节时,研究生将会进入实践教学基地接受校外导师的指导,因此对于校外导师师资队伍的规划建设对实践教学至关重要。

  新建高校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教学体系的管理是一个不断尝试不断更新的过程,没有固定的模式可循,只有不断探索科学的管理模式,才能使实践教学环节更加完善,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才能真正达到实践教学的目的,同时也有助于促进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学改革的步伐。

  基金项目:2014年度合肥师范学院研究生教育质量与创新项目工程项目《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教学过程管理研究》编号:JX201413。

  参考文献:

  [1]杨震.国内外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比较[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体育科学学报,2013(02).

  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范文第15篇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广西桂林541004)

  摘要:在研究生结构调整和专业学位研究生比例逐年增加的背景下,文章根据专业学位的内涵及培养目标定位要求,探析了基于生源遴选、课程设置、专业实践、科研选题、学位论文等重点环节的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质量控制路径,以实现工程硕士招生、培养、学位论文及其评价等环节的有效对接,保证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关键词:研究生教育;全日制;工程硕士;质量控制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5)01-0070-02

  为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对应用型高级专业技术人员需求的快速增长,教育部决定全面调整我国研究生的培养结构,自2009年开始直接在应届大学生中招收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并逐年扩大其招生规模。通过多年的调整,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招生比例已接近50%。虽然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结构已发生根本性改变,但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仍处在不断探索、不断完善的阶段,在满足培养特色和目标定位的前提下,各高校对如何保证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质量还需要不断摸索和总结。本文就全日制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重点环节及其质量控制这一问题进行了初步的分析探讨。

  一、全日制专业学位的内涵及培养目标定位

  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与学术学位属于同一层次的硕士学位,但类型不同,侧重不同,在课程设置、培养模式、质量标准等方面有其自身的特色与要求,以培养具有较强解决实际问题能力、良好职业素养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为其培养目标。作为最大类别的专业学位,工程硕士的培养侧重于工程应用,对学生的动手能力有更高的要求,其课程设置既要体现知识的宽广性、新颖性、先进性和综合性,更要符合培养应用型工程人才的需要。为保证工程硕士研究生的工程应用能力,其培养离不开工程实践。同时,工程硕士研究生的科研选题还应来自于行业应用需求或工程实践,有较好的应用价值或前景,通常还应体现一定的行业或职业应用背景,而且其学位论文应体现研究生综合运用专业理论、技术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生源质量、课程设置、专业实践、科研选题、学位论文等成为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的重点环节,是保证其培养质量的关键。

  二、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重点环节及质量控制路径

  (一)分类复试,优先倾斜

  吸引优质生源报考是保证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基础。由于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历史较短,其培养质量尚未得到社会用人单位的全面检验,社会和学生对专业学位的认同度目前还难以达到学术学位的高度,许多学生对报考专业学位研究生存在一定顾虑。因此,一方面要加大招生宣传力度,让报考者了解工程硕士的特点、定位和良好的社会需求状况及就业前景等,特别是作为以电子信息类专业为主的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应主动出击,针对电子信息类高校和行业就职人员展开针对性重点招生宣传,提供比学术型研究生更优惠的政策;另一方面,复试时采取与学术型研究生不同的分类复试措施,对工程硕士研究生的实验、实践技能和动手能力进行专项考核并作为录取重要依据,同时,对有工作实践经历或工程实践实习的考生给予优先录取。

  (二)注重课程设置的应用性、实践性与职业性

  课程设置是研究生培养的核心环节之一,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和适应社会需求的程度。专业学位通常与职业任职资格相联系,以培养能够承担特定工程领域的专业技术或管理工作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为目标,这与工学学术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目标定位明显不同,因而在课程设置上两者应有显著差异。工程硕士的课程设置应以应用为主线、实践为基础、职业为导向,除了设置体现本学科专业特点的核心主干课程,更要设置以培养研究生工程能力为目标的应用类、实践类、职业技能类课程和专业实践环节,这部分课程占总课程的比例不低于50%,其中至少包括一门职业技能训练或职业资格认证课程,以充分体现本工程领域的应用性、实践性和职业性,使所培养的工程硕士具有专业(或职业)领域宽广的知识和较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具有良好的职业和技术素养。

  (三)专业实践应依托工程实际或企业生产环节

  随着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新方法、新技术、新工艺不断涌现并应用于工程实际或企业生产环节。专业实践是工程硕士研究生积累工程经验、提高解决实际问题能力、适应未来职业需求的重要环节。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多数来自于应届大学毕业生,他们没有工作经历,对这些新方法、新技术、新工艺没有直接的实践体会或工程应用,如果不进行有针对性的系统专业实践训练,在未来的应用中就会面临许多新问题、新矛盾、新挑战。而工程实际或企业生产环节正是应用这些新方法、新技术、新工艺的现实载体,这些载体可以是校内各工程中心,与导师有项目合作的企业,各专业领域在企业建立的专业实践基地,或学校在行业骨干企业建守的工作站等。

  (四)学位论文选题应与应用或工程实践相联系

  工程硕士研究生的科研选题是研究生培养过程的核心环节之一,选题不仅应体现工程硕士的培养特色和目标定位,而且是工程硕士培养质量保证的重要基础,是培养研究生技术创新能力,综合运用专业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手段。因此,科研选题应以是否能够提升研究生综合应用知识和技术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实践与创造能力为标准,既要考虑选题的科学性和先进性,也要考虑选题的技术应用性和工程实践的可行性,避免选题的理论化倾向,体现工程硕士学位论文研究工作的技术价值、工程价值、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

  工程硕士学位论文的选题途径因课题来源不同而不同。工程实践是选题的主要来源之一。研究生通过系统调研、深入分析,结合自身特长、兴趣和工作意向,能够从工程实践的实际问题中找到学位论文研究工作的切入点。由于问题直接来源于工程或生产实际,使选题不易滑入学术型研究,还可以充分满足研究生个体发展需求。产学研合作项目是选题的又一重要来源。这类选题针对合作企业急需解决的技术难题,不但可以解决企业的工程或生产实际问题,还可以增强研究生对企业生产的感性认识,能够在研究中将专业理论与工程或生产实际联系起来,锤炼研究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符合工程硕士的培养目标要求。基于导师的应用基础研究或应用研究项目是目前常见的选题途径之一。因为这些项目的提出,或是解决某些实际应用中普遍存在的技术共性问题,或是直接来源于工程实际,具有非常强的应用针对性,也符合工程硕士的培养要求,同时在经费保障、实验条件、实践应用等方面能够提供更有力的保障,有利于保证培养质量。

  (五)学位论文及评价应符合工程硕士专业学位质量、特色与目标定位要求

  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范文第16篇

  3、非学历教育在读研究生须获得硕士学位后方能报考。

  4、同等学力考生,①必须获得学士学位并在该专业或相近相关专业工作6年或6年以上;②必须以第一作者身份在全国核心期刊上发表两篇以上(含两篇)与所报考学科专业相关的学术文章;③必须有修读过四门以上与所报考专业相关的硕士学位必修课程成绩证明;④外语要求六级通过或通过在职人员申请授予硕士学位外语考试;⑤同等学力考生复试时,必须加试两门所报考学科专业的硕士专业主干课程;⑥同等学力考生当年不得同时报考我校博士和硕士两个层次的研究生。

  5、身体健康符合规定的体检标准。

  6、有两名与报考学科、专业有关的副教授(或相当职称)以上的专家推荐。

  四、2014年我校在部分临床医学专业同时招收具备生物学、基础医学、药学、公共卫生等相关背景的硕士学位获得者攻读医学博士科学学位,侧重于学术理论水平和实验研究能力,培养从事基础理论或应用基础理论的高级研究人员。详见专业目录。

  五、2014年我校博士招生报名考试只招一次,报名分网上报名和现场确认两个阶段进行。详细情况请关注2013年12月研究生院主页、四川大学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将的《四川大学2013年博士生报考网上报名须知》。

  六、现场确认时间为2014年2月24至25日,2014年3月29日至30日考试。

  七、报考人员需在现场确认时送交下列材料(确因特殊情况不能来校进行现场确认的可将相关材料在2014年2月24日前寄送到研究生招生办公室):

  1、报考博士研究生登记表(报名时由网上下载);(博士报考登记表中单位意见栏以下人员必须由单位签署意见和盖章:①应届硕士生;②拟报考定向培养的考生;③现在履行合同服务年限内的在职人员考生。④我校在学研究生申请提前攻博和硕博连读学生,必须经我校研究生院培养办公室审查并签章。)

  2、学历、学位证书复印件(应届硕士生提供学生证复印件,学位证书在入学前补提供;复试时查验学位证、学生证原件);

  3、专家推荐书(报名时由网上下载,需两名专家推荐);

  4、同等学力考生还需出具外语六级或在职人员申请授硕士学位外语考试合格证书和发表的论文原件、交复印件。

  5、硕士学位课程成绩单及硕士学位论文评议书。

  6、二代居民身份证复印件。

  八、考试地点:四川大学(考试的具体时间、地点见准考证,准考证由考生在规定时间内自网上打印)。

  九、考试课程:1、政治理论课(应届毕业硕士生和已获硕士学位者免试)。2、外国语(初试不考听力)。3、业务课两门(详见招生专业目录)。

  十、复试与体检:初试合格分数线划定后,学校各招生单位组织符合要求考生参加复试。各单位不得提前组织复试。复试科目、时间、地点、方式等由相关招生单位安排,同等学力考生复试时须另加试(笔试)两门相关硕士学位专业主干课程。复试期间,在我校校医院参加体检。

  十一、录取:根据初试和复试综合评分成绩,参考硕士(本科)阶段的学习成绩、硕士(学士)学位论文和评议书,思想政治表现、业务素质以及身体健康状况,坚持德智体全面衡量和公平竞争的原则,择优录取。

  十二、学习期间的生活待遇:学校按有关文件规定执行。

  十三、就业:非定向培养的博士研究生毕业后,实行“双向选择”的就业方式就业。定向培养博士生必须回定向单位工作。

  十四、有关专业方面的问题,考生可直接与相关院系(室、所)联系。

  十五、研招办联系地址:成都市 四川大学研究生招生办公室,邮编:610065。

  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范文第17篇

  关键词 化学教育硕士 学位论文 论文选题 论文答辩

  1996年4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通过决议决定设置教育硕士专业学位(Ed.M),并于1997年开始招生试点工作,经过5批试点,招生单位由最初的16所院校,发展到2011年的57所学校。化学教育硕士学位也是最早设立的学科教学专业学位之一,攻读化学教育硕士学位的学员,除了需要系统地学习化学学科教育教学专业理论知识、政治理论、教育技术和外语基础知识以外,2~3年的学习期间的最重要任务就是学位论文的选题、论证、撰写、答辩。作者作为某高校化学教育硕士学位论文答辩委员,多次参加了该校的化学教育硕士学位论文的开题论证及论文答辩,每次参与化学教育硕士学位论文答辩等相关活动,总有一些新的发现,并引发一些思考。现以某高校2008级化学教育硕士学位论文选题及答辩情况为典型案例,发表一下作者的简单思考。

  1 论文选题及答辩中的问题分析

  某高校2008级化学教育硕士共有20位学员,另有上一届答辩未通过学员4位,24位学员分成A、B两组参加了论文集中答辩。每一答辩组设答辩主席1人、答辩委员4人,答辩专家主要由全国知名化学学科教学法教授、本校教师和中学化学教学及教研一线特级教师组成。24位学员的24篇论文涉及到中学化学教学与教研的各个领域,主要集中在课程实施、课程资源开发及化学教学法研究3个方面,24位学员的论文选题及答辩结果见表1。

  无论是学员论文的答辩过程,还是学员的论文选题及撰写,都还是让我们从中发现了一些值得大家关注的问题,而且这些问题的存在都与论文的答辩结果有直接的关联。现以“基本合格”和“不合格”2种等次的5篇论文选题、撰写及答辩情况为例,来分析这些问题存在的根源。

  《高一化学学困生的激励策略研究》是24篇学位论文中唯一的基本合格的论文,答辩主席宣布这篇论文基本合格,也就意味着这篇论文必须经过学员的补充、修改、完善,并再次通过专家答辩委员会审查,学员才能拿到学位证书。显然,从论文的选题可以看出,这篇论文需要在充分调研和检索文献的基础上,对学生的学困成因进行分析梳理,根据有关理论提出有针对性地解决学困的具体办法。然而,这篇论文却缺少大量而真实的调查,大量地引用有关理论,更多地根据想象去设计方法与策略,直接导致了论文缺乏实际应用价值,给人的感觉是基于想象中的学困生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方案。

  《诺贝尔科学精神在高中课程标准下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研究》、《多媒体化学生态课堂构建研究》、《中学化学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策略研究》、《高考化学“工艺流程题”研究》等是被答辩专家定为不合格等次的4篇学位论文,这就意味着这4篇学位论文必须在选题、开题、撰写、送审、答辩等环节上,一切从零开始,并在下一年的学位论文答辩会上经过重新答辩获得合格以上等次,否则学员将不可能取得教育硕士学位证书。通过分析不难发现,这4篇不合格论文基本上都是在选题环节出现了问题。《诺贝尔科学精神在高中课程标准下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研究》,从论题的语法结构上就存在重大缺陷,从研究内容来看,该论文是运用诺贝尔科学精神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基于此,论题的关键词就是学生创新能力的开发,但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却被挂上了诺贝尔科学精神和高中新课程的名头,同时,诺贝尔科学精神是什么?诺贝尔科学精神与学生创新能力之间有什么关系,本身就存在一些问题。从论题的结构上来看,《多媒体化学生态课堂构建研究》显然是由多媒体的应用和化学生态课堂2个命题组合而成的,在论文的文本中,不仅可以明显地看到2个命题相互粘贴的痕迹,而且还让我们感觉到,只要把“化学”替换为其他学科,并添加一些相关的学科元素,就可以成为各个学科都普适的论文。《中学化学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策略研究》早在20世纪90年代就是一个十分热门的选题,很多人做过相关研究,在中国学术期刊总库中以“中学化学”、“创造性思维”为关键词进行检索,共检索到95篇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还不包括一些学位论文,所检索到文献大部分发表在20世纪90年代。由此可见选择这样一个论题来进行研究,没有独到的视角与研究思路,是很难写出原创性学位论文来的。《高考化学“工艺流程题”研究》选择安徽省高考的一类主观题型作为学位论文的研究论题,显然是非常不合适的。高考的命题思路与特点研究,本身就是一个较为沉重及敏感的话题,更何况把一类题型作为研究对象,不仅研究的着眼点选择不当,而且撰写出的论文一点学术价值都没有。

  同时,我们也看到3篇优秀论文之所以优秀的3个方面的共性:(1)选题新颖,3篇论文的选题都非常新,都是从独到的视角出发来研究相关领域的问题。(2)论文质量高,3篇论文的质量都非常高,折射出3位作者的科学精神、研究态度,以及科研水平。(3)答辩流畅,3位学员在答辩过程中表现出的流畅的语言、机智的应变能力、缜密的思维都得到了答辩专家的一致肯定。

  综上可见,当前化学教育硕士在论文选题、撰写及答辩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是显而已见的,如果不能有效而及时地解决相关问题,不仅可能会影响到教育硕士的培养质量,而且还可能会对以后的教育硕士的学风与研风建设产生负面影响。因此,关于教育硕士学位论文选题、撰写及答辩中存在的相关问题,必须要引起学位管理部门及教育硕士培养部门及攻读教育硕士的广大学员们的高度重视。

  2 化学教育硕士学位论文相关问题的思考

  通过仔细研究24位学员论文选题、撰写及答辩中暴露出来的问题,必然会引发我们很多的思考。一是如何选题,并进行充分的论证,从最为原始的阶段来保证学位论文的质量与学术价值;二是如何加强对学员撰写论文过程的监管与指导,避免步入只重结果而轻过程的导师指导模式;三是如何有准备地答辩,通过最为科学、直观的方式来呈现学员学位论文的全貌及研究成果。

  2.1论文选题的取向问题

  很多教育硕士的培养单位或机构为了管理上的方便,往往为普通化学硕士与化学教育硕士所提供的是同一份学位论文选题参考“菜单”,从而忽视了化学教育硕士身份特殊所决定的学位论文选题的取向性问题,也即化学教育硕士是基于学科理论、文献研究的学位论文选题,还是基于学科实践、行动研究的学位论文选题。作为不同于一般普通化学硕士的化学教育硕士,因入学门槛相对较低、来自于教学一线、集中学习时间短、科研条件有限等特点,决定了教育硕士的学位论文选题也应该有其特殊的一面,在选题时应尽可能取向于:(1)化学教学实践探索研究及教学改革行动研究;(2)化学教学及教育科学理论的应用模式及创新研究;(3)化学教学实践中的问题解决模式及困惑、对策研究等。作为学员的推送单位最期待的选题是基于学科问题解决模式及基于学科实践探索模式的研究,都希望学员带着平时教学实践中所遭遇的困惑和所发现的问题入学,经过2~3年的系统理论学习,并以所在学校班级或学生为教学实践的实验样本,再带着通过以学位论文形式所呈现的问题解决模式、思路和方法等回到学校。当然,学员在选题时还要考虑到学员自身所占有的学科资源,以及所具有的环境优势、人文优势及科研条件等。

  2.2论文撰写的规范问题

  化学教育硕士学位论文在撰写过程中暴露出的最大问题就是书写规范问题。目前,我们在答辩过程中所发现的学位论文不规范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3个方面:(1)论文格式不规范,如,有些学员不按培养单位关于论文撰写的具体要求去撰写,而是自行其事。(2)文字表述不规范,如,论文中使用的图、表及量与单位符号不规范,英文摘要与写作不规范,存在语法错误。当然,也存在极个别学员出现错别字、语句不通、标点符号错用的问题。(3)文献采用或引用不规范。如,引用参考文献格式不符合科技文献格式要求,根据参考文献找不到论文引用的文章,个别学位论文参考文献的序号标注在章、节标题上等。

  2.3论文的开题论证问题

  开题论证是学位论文撰写过程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甚至比论文答辩过程还要重要。论文开题论证是否充分,直接决定着选题的科学性、学员的撰写思路及学位论文的质量。如果忽视了开题论证这一环节,无论在论文送审时发现了问题,还是在论文答辩时发现了问题,都是难以补救的。因此,当学员选定论题及导师以后,一定要参加有关单位组织的开题论证会议,汇报研究内容、思路及方法,预期的成果与突破,广泛听取导师及专家的意见与建议。作为培养单位,这个环节绝不能省,必须做实做到位,作为学员,这一关必须认真过,早发现问题,早补救!

  2.4论文的送审答辩问题

  我们知道,学位论文的答辩必然涉及到2个环节,一是论文送审环节,二是现场答辩环节。学位论文在正式答辩之前,往往都要经过答辩专家的盲审,给出初步评审结果,并提出具体的修改意见。教育硕士论文的答辩往往都采取会议集中答辩的形式,如何在10分钟内把几万字甚至十几万字的学位论文概貌直观、生动地呈现给答辩专家,还要能够接受答辩专家的质询,是每一位学员都必须要面对的事情。我们在答辩过程中遗憾地看到,一些学员可能因为工作太忙,也可能是因为态度马虎,不仅不能流畅地介绍论文内容,而且也不能很好地回答专家提出的问题,论文答辩的结果可想而知。因此,学员必须认真汲取盲审专家提出的修改意见,认真写好论文答辩报告,还要对专家可能提出的问题做出预期,并精心地加以准备。

  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范文第18篇

  【摘 要】我国现行的商科专业硕士培养模式亟待完善,本文对武汉某重点高校的商科专业硕士培养模式进行了调查分析,指出了当前培养模式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即专业课程的教学与考核方式不合理、导师对专业硕士的指导质量不高、课程数量过多且学时安排过于密集以及实践环节管理不完善等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旨在为进一步优化我国全日制商科类专业硕士培养模式提供一定的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 商科专业硕士:培养模式:实践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5)20-0004-02

  自2009 年我国开始扩大招收以应届本科毕业生为主的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范围以来,我国专业硕士报考人数不断增加。据教育部统计,2015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报考人数为164.9万人,其中报考专业学位人数为72.6万人,占报名总人数的44%。尽管至2015年,我国硕士研究生报考总数有所下降,但专业硕士报考人数却呈上升趋势,几近与学术硕士持平,尤其是会计、金融、旅游管理及国际商务等应用性强、社会需求大的商科专业硕士报考人数增长更快。随着专业硕士招生人数的增加,我国许多高校已经初步建立了专业硕士培养模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为我国社会经济建设输送了大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但由于我国全日制专业硕士起步较晚,当前的培养模式不够完善,亟待创新。基于此,本文以武汉某重点高校的会计、金融、旅游管理及国际商务四个全日制商科专业硕士培养模式为研究对象,从课程设置、师资力量、学时安排和实践环节四个方面进行了调查分析,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的对策建议,以期对我国全日制商科专业硕士培养模式改革提供一定的参考与借鉴。

  一、专业硕士培养模式的内涵

  学术界对培养模式的界定,理论上主要体现为“结构论”和“过程论”两种观点,“结构论”观点认为,“培养模式是为实现人才培养目标而把与之有关的若干要素加以有机组合而成的一种系统结构”;“过程论”观点认为,“培养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育理论、教育思想和特定需求的指导下,为实现培养目标而形成的培养过程中诸要素的有机构成及其运行方式”。教育管理者在管理实践中则融合了上述两种理论观点。自专业硕士设置以来,专业硕士的培养模式就一直是学者们研究的焦点。国外的专业硕士培养模式包括美国的“多种类型”专业硕士培养模式、法国的“高等专业学习文凭”培养模式与日本的“专门职大学院”培养模式。近几年,我国学者通过对我国现有专业硕士培养模式进行研究,创造性地提出了一些新的研究生培养模式。如宋伟伟提出“二段制、双导师、三种经历”等全日制专业硕士的培养模式;叶志明建议推行分类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黄锐认为应构建以实践能力培养为核心的“1-3-3-4”专业硕士培养模式,即“一个目标+三个模块+三种方法+四项保障”。钟晓军与楼百均提出“产—学—研—用”的递进式培养模式,即先实践、再理论学习、到实践问题研究、再到解决企业实际问题的循环培养模式。这些培养模式的提出为我国专业硕士培养模式的创新研究提供了参考。

  二、商科专业硕士培养模式的调查分析

  本文从培养模式的课程设置、指导质量、学时安排和实践环节四个方面对武汉某重点高校的四个商科专业硕士(即会计专业、国际商务专业、旅游管理专业和金融专业)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如下:

  1.课程设置合理,但是教学与考核方式需完善。我国硕士研究生的课程设置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公共类课程,包括英语(或其他语种)、政治类课程;二是专业课程,主要是本专业的核心课程;三是选修类课程,主要是学校为扩展学生知识面而设置的一些公选类课程。对于公共课程,学术型硕士和专业型硕士的课程设置基本一致,仅仅只是英语涉及的专业领域不同。而对于专业课程的设置,学术型硕士和专业型硕士差别很大。专硕课程更多偏向于实际应用,如金融学专硕开设了“财务报表分析”和“企业并购和重组案例”等课程,旅游管理专业开设了“旅游规划与开发实务”、“会展与节庆管理”等课程,这些课程能较好培养专业硕士生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

  对该校商科专硕学生进行深度访谈的结果表明,专硕的授课方式仍然是以老师课程讲授为主,辅之以案例分析。学生对于这种授课方式参与的积极性不高,他们认为授课方式需要创新,以培养未来工作实践所需的各种能力。在课程考核方面,专硕与学硕区别并不明显,专硕与学硕的很多专业课程都是采用课程论文方式进行考核,课程论文的选题由授课老师直接指定,完成形式也多是基于文献研究的定性分析报告,学生并不需要实际调研便可完成报告。这种考核方式不利于培养专业硕士生的实践能力。

  2.导师对专业硕士的培养不够重视,指导质量不高。调查发现,该校导师一般指导5~6个专硕学生,同时,各个学院还为商科专业硕士生聘请了一些比较知名的企业家作为校外导师,实行双导师制。但由于校内导师一般同时指导专硕和学硕,博士生导师还会需要指导博士生,由于单个导师指导学生过多,造成对专硕的指导力量不够。调查还发现,导师对专硕的指导次数和深度上均不如学硕,有的专业,例如某商科专业的导师甚至很少与其指导的学生见面,仅仅在毕业论文阶段给予专硕学生一些指导,如果专硕学生不主动找导师寻求帮助,导师一般不会主动联系学生;这表明部分导师对专业硕士的培养不够重视。另一方面,一些导师无企业管理经验,不熟悉企业实际运作,无法给专业硕士提供有效指导。此外,尽管专硕学生非常认同双导师制,但由于校外导师日常工作繁忙,对学生缺乏实际指导,这种校外导师多是流于形式。

  3.课程数量过多且学时安排过于密集,实践环节管理也不完善。商科类专业硕士研究生学制一般为两年,研究生一年级一般主要学习专业课,研究生二年级主要进行实习和毕业论文写作。调查发现,该校四个商科专硕的课程学习时间主要安排在研究生一年级,仅仅只有旅游管理专硕有一门课程安排在研二上学期。以金融硕士为例,该专业第一学期开设8门课程,而第二学期开设13门课程。接受访谈的多数学生认为课程集中安排在一个学年不合理,课程安排过于密集,感觉学习时间不够,学习效果不理想。在实践环节方面,学校和学院鼓励专硕学生参加实习,但是对实习机会的推荐方面做得不够。接受访谈的学生中只有少量学生听说过学校有校内外共建实习基地,并且多数学生认为学校或者学院安排的实习单位不理想,实习过程中管理也不完善,他们更倾向于自己寻找实习单位。

  三、商科专业硕士培养模式的优化策略

  1.优化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在课堂教学方面,要改进传统讲授式的授课方式,在课堂教学中可以借鉴国外发达国家商科专业普遍采用的案例教学方式,强调教与学的互动,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同时可以针对不同的主题组织课外实践活动,并充分利用学校与学院丰富的教学资源开展实践教学。商科专业硕士项目的培养目标是将学生培养成为企业各个领域的高级专业人才,基于此,课程考核方式也应突出专业硕士的培养目标,考核方式也应该体现学生创造性和实践能力,授课老师要创新考核形式和内容,如课程论文,授课老师可以指定某一研究主题,但不应对具体选题做过多限定,让学生自由选择感兴趣的选题,同时课程论文不能仅仅停留在文献研究层面。要鼓励学生进入企业进行实地调查,收集第一手资料,分析企业实际问题,提出对策建议。

  2.加强师资管理,提高对专业硕士生的指导质量。商科专业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这需要商科专硕导师了解企业在相关领域的运作模式与规律,否则无法有效指导学生,也达不到专硕设定的培养目标。因此,学校应鼓励产、学、研相结合,支持导师在工作之余去企业调研,了解企业运营情况与行业发展趋势,积累实际经验,从而在培养过程中为专业硕士生提供更有效的指导。师资力量较强的专业还可以将专硕和学硕分开指导,即一个导师不再同时指导专硕生和学硕生,将对企业实践感兴趣的导师单列出来专门指导专业硕士生,这使导师能专注于企业实践领域的研究,从而提高指导质量。此外,相关管理部门应加强导师对学生指导的过程管理,提高导师对专硕的重视程度,并量化对专业硕士生的指导时间。当前针对专业硕士生实行的双导师制非常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实践证明,校外导师是专业硕士指导力量的重要补充。但针对校外导师对学生缺乏实质性指导等问题,管理部门应细化校外导师的管理制度,让校外导师真正发挥作用。一方面,学校应进一步增加校外导师的数量,对于校外导师的资格评审应当采取更加灵活的方式,突出对校外导师实践能力的要求而放宽对其学术水平的要求。另一方面,学校管理部门应制定校外导师的指导工作计划,确定指导形式与指导时间,从而保证指导时间,提高指导质量。

  3.科学安排课程学习时间,强化实践环节管理。专业硕士学习时间短,应适当精简课程数目,并在课程结构方面合理设置理论课程与实务类课程的比例,以应实务类课程为主,理论课程为辅,突出商科专业实践性强的特点。此外,鉴于当前专业硕士课程安排过于密集的问题,可适当调整课程在各学期的学时安排,在专业硕士第三学期可以适当开设专业课程,以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在专业硕士培养过程中,学校应重视实践环节的管理,改变当前粗放式的管理现状,特别应细化完善学生实习涉及的实习导师管理、实习内容选择以及实习成绩考核等方面的内容。学校可充分利用其丰富的校友资源,积极推进实习基地的建设工作,优质的实习基地不仅有助于学生获得宝贵的实践经验,还可以成为学生的就业平台,实习基地所在公司也希望通过学生实习的表现挑选所需的人才。因此,公司会积极配合学校加强对学生实习过程的管理,切实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达到较好的实习效果。

  参考文献

  [1]李硕豪,阎月勤.高校培养模式刍议[J].吉林教育科学,2000,(3).

  [2]刘小芳.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探讨[J].中国西部科技,2012,(6).

  [3]庄玉琳,仝泽民,张日军.中外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模式比较研究[J].石油教育,2014,(5).

  [4]宋伟伟,李阿利.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文献研究[J].文教资料,2011, (11).

  [5]叶志明.对研究生教育与培养模式的思考[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0,(2).

  [6]黄锐.以实践能力为核心的专业硕士培养模式探究[J].教育研究,2014,2(11).

  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范文第19篇

  关键词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特点;培养模式

  从1999年高等院校扩招以来,高等教育已趋向于大众化,这为研究生规模的扩大提供了生源基础,1999—2005年硕士研究生的招生数年均增长率为27.57%[1]。这种增长不仅表现在学术型人才的培养上,专业学位也有很大的发展。我国从2000年开始招收在职农业推广专业硕士,2009年开始招收全日制农业推广专业学位研究生,这是研究生教育从培养学术型人才为主向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的一次转变。

  1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的特点

  农业推广硕士是与农业技术推广和农村发展任职资格相联系的专业学位,旨在培养具有一定农业技术基础,熟悉农村发展情况,并能运用相关理论指导农村发展,主要为农业技术研究、应用、开发及推广,农村发展,农业教育等企事业单位和管理部门培养具有综合职业技能的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人才。该专业学位有以下特点:

  1.1职业性

  职业性是专业学位的基本属性,是专业学位区别于其他学位类型的本质特征。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具有特定的职业背景,与农业技术推广和农村发展领域任职资格相联系。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必须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紧密联系才具有生命力。

  1.2实践性

  实践性是专业学位的重要属性。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最突出的特点就是除了具有从事农业推广领域的坚实基础理论和宽广专业知识外,更具有解决农业科研、生产、管理一线工作中实际问题的能力。

  1.3研究性

  研究性是专业学位的本质属性。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虽然是应用型研究生,但是作为高层次人才必须具有一定的学术能力,如文献查阅、试验开展、论文撰写等基本科研素质,实际生产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是不断变化的,如果专业学位研究生不具备研究能力,其实际问题解决的能力必然不强。

  2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

  2.1招生方面

  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生源2009年是从参加全国硕士生招生统一入学考试的考生中调剂而来,2010年采取“分列招生计划,分类报名考试,分别标准录取”的方式招生。对于大多数农科院校而言招生比较困难,在学术型研究生招生有缺口的情况下要招收全日制专业学位就更困难。因此,近2年招收的专业学位研究生部分是从学术型研究生中成绩靠后的学生中调剂而来,部分是本科基础较差的应届生。相对学术型硕士生来说,生源质量和学生基础都稍逊一筹。保证生源质量是提高全日制农业推广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的第一步。可以采取措施吸引优秀的应届生报考。

  2.1.1对于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在学费和生活补助上给予一定的优惠政策,比如学费可以比自筹学术型研究生低。这样可以吸引一些因为家庭经济困难而无法继续深造的优秀本科生报考。

  2.1.2 增加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的名额,选拔优秀应届生直接攻读全日制农业推广专业学位。

  2.1.3进行正面的宣传来提高社会对全日制专业学位的认知度。目前农科学术型研究生的就业处于低谷,全日制农业推广专业学位刚招生2年,就业去向的好坏直接影响以后的招生,而社会的认可程度对于学生就业的影响较大。因此,要加强正面宣传,提高农业推广专业毕业生就业率,以促进农业推广专业学位招生。

  2.2培养方面

  2.2.1培养方案的制定。与在职推广硕士不同,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没有一定的职业背景,大部分来自于应届本科生,对于他们的培养应该采取与在职推广硕士完全不同的培养方案。培养应该以职业为导向,把他们对职业的要求融入培养的全过程。在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培养模式和师资方面与学术性研究生应有所不同,要突出农业推广专业学位职业性和实践性的特点。

  2.2.2课程设置要求。研究生课程设置是围绕研究生培养目标而进行的课程总体设定和安排,是人才培养活动及其模式的实质性要素和体现教育思想及人才培养目标的载体部分,是研究生培养方案的核心[2]。对于全日制农业推广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考虑到生源主要是没有工作经验的应届毕业生,而其毕业后的就业去向主要与农业技术推广和农业发展等领域相联系。因此,课程设置应与其实际情况紧密相关:应该以实际应用为导向,以职业需求为目标,以综合素质和应用知识与能力的提高为核心;应该在市场调研的基础上“按需设置”,并且体现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职业特点。由于全日制农业推广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学制为2年。因此,课程设置不能像学术型研究生那样细化。注重应用型课程,相应减少纯理论性课程的设置,满足学生学习和就业的双重需要。

  2.2.3教学实践环节。教学模式能否调动研究生的积极性直接影响课堂教学效果的好坏。全日制农业推广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学制一般为2年,而对于农科类而言,试验的周期较长,结合这一点在教学方面可以采取案例分析和现场讲授等方法,让学生从感性上有一定的认识,以便更好地将理论性和应用性知识有机的结合起来。考虑到全日制推广硕士学制较短和社会认可度低,很多导师对这类研究生还有一定的抵触情绪,因此采取“双导师”制[3],也就是校内导师与校外导师共同承担研究生的培养工作。校内导师负责研究生科研能力、科研素质、理论基础和创新思维等研究生基本素质层次的培养;校外导师负责研究生的选题、研究等实践应用能力层次的锻炼。全日制农业推广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授课方式应结合其应用性和实践性的特点,采用案例式、专题讲座等授课方式,结合学科前沿、国内外最新形势,把农业实践理论和实际问题引入课堂教学中[4]。专业实践是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重要环节,高质量、充分的专业实践是全日制农业推广专业学位教育质量的重要保证。应届本科毕业生的实践教学原则上不少于一年。为确保实践教学环节的质量要求,学生要提交实践学习计划、撰写实践学习总结报告等。

  2.2.4学位论文和学位授予。全日制农业推广专业学位研究生学位论文的选题应该来源于校外导师的课题或校内导师的横向课题,必需要有明确的应用价值。学位论文可采用调研报告、案例分析、规划设计等形式,也可以采取澳大利亚一些高校的做法,学位论文不一定要进行答辩,如果需要继续深造的学生可以申请论文答辩,其余的学生学位论文只要导师和同行专家评阅通过即可按照规定授予学位。

  3参考文献

  [1] 廖湘阳.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价与保证的专项[R].全国第七届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评估学术会议,2008.

  [2] 潘文年.学科挂靠式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弊端分析[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9(8):32-35.

  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范文第20篇

  【关键词】工程硕士 高校 企业 合作 培养质量

  一、校企合作培养工程硕士是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的需要

  从1985年我国开始招收培养工程类硕士研究生开始,到1997年国务院学位办正式设置工程硕士专业学位以来,工程硕士研究生教育发展非常迅速,已成为众多专业学位中涉及企业最广、培养单位最多、招生规模最大的专业学位教育,为我国大中型工矿企业、工程管理部门培养了一大批应用型、复合型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人才,很大程度解决了他们对应用型、复合型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人才的需求。我国工程硕士研究生生源遍布全国各大中型工矿企业、工程管理部门,对社会发展和现代化经济建设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如: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陈进武、杨红兵被评为“做出突出贡献的工程硕士学位获得者”,他们结合自己实际工作为我国神州系列载人飞船的成功发射和安全回收做出了一定的贡献,硕士学位论文也通过了工程鉴定,认为水平先进、性能良好、工作可靠。

  工程硕士研究生为企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为社会的经济发展起到积极推动作用,受到企业的好评和欢迎。实现人才的针对性培养,将人才培养与解决企业工程技术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发挥了高校研究生教育教学、科研能力和企业工程项目充足的双重优势,将产学研落到实处。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已经有了很好的发展势头,这就要我们进一步做好生源组织问题,切实改进教学工作、保证人才的培养。

  二、工程硕士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工程硕士教育顺应了工程教育国际发展的趋势,是实施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是高等工程教育自身改革的需要,它保证了企事业单位人才的可持续发展,推动了企事业单位生产管理水平和效益的提高,加强了地方、区域经济的飞速发展,适应了我国国民经济建设与发展的需要。

  作为人才培养的一种新模式,工程硕士教育也出现了一定困难和问题。

  1.用人单位对工程硕士的培养工作缺乏参与,多数用人单位把人才培养工作当作是学校一方的事,关心和参与的程度远远不够,这已成为制约我国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质量提高的一个重要因素。具体表现在选拔研究生的标准、学位论文选题、落实研究生所在单位的导师和课程设置等工程硕士培养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上来自企业的建议很少,工程硕士所在单位对于与高校配合的理解还停留在工作时间安排这一低层面,很少站在人才培养的高度,在课程设置、师资、学生评价等培养环节中参与意见;用人企业单位没有切实可行的措施保证工程硕士的学习时间,很多用人企业单位没有给工程硕士的学习时间提供有效的保证。

  2. 高校的培养目标与当前的社会需求存在差异。当前高校主要还是以培养研究型人才为主。目前工程硕士的招收规模与工学硕士招生规模相比差距较大,虽然工程教育的培养规模呈现逐年扩大的趋势,但工程硕士与工学硕士的比例并没有增加。

  3. 工程硕士与工学硕士培养过程和评价标准趋同,培养措施不到位。主要表现在:课程内容脱离实际,不能很好地适应学生在岗位上的需求;工程硕士在学习过程中所获得的导师指导也严重不足;导师与工程硕士研究生之间交流不够。

  4.工程硕士学位论文学术性太强。主要表现在:论文选题来自企业单位实践较少,工程背景不够明确;工程实际技术涉及较少,先进技术方法和用现代化技术手段解决实际工程问题偏少;论文适应性不够强,所产生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不明显。

  三、完善工程硕士的培养管理、加强工程硕士的培养质量

  1.根据企业的要求和工程硕士的特点制定好工程硕士的培养方案,选好或编好工程硕士教材,保证课程教学质量。制定合理的培养方案是保证工程硕士培养的质量的关键,课程设置既要保证必要的理论基础,又要反映企业的需求,课程内容应具有知识的宽广性和综合性,要反映当代工程技术的发展前沿,根据企业需求和工程领域要求,针对工程特点设置课程内容。在保证基本内容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工程硕士生实际基础,根据企业要求,适当调整公共课和专业基础课的设置,各课程要突出各工程领域的通才教育,打好基础。专业选修课要根据企业实际,加强应用性、针对性,开设各工程领域学科前沿与学科交叉的讲座。这样才能充分体现为企业培养人才、为企业服务。

  2.充分发挥高校导师与企业导师的双导师指导作用,建立一支既有教学经验、科研能力,又有工程实践经验的稳定的导师队伍。对工程硕士的培养,高校要在具有工学硕士指导资格的教师中聘任一批有丰富经验的高级职称教师担任工程硕士的导师,高校可以从自身实际出发根据需要聘任已退休、但身体较好的教授担任导师。高校导师在培养过程中起主导作用,要指导学生选好课题,与学生直接讨论论文实施的技术方案,并指导学生完成论文,对学生论文质量进行负责。企业导师当然也非常重要,负责学生在工程技术实践中的能力培养,指导学生从企业工程实际中选好课题、做好课题,并协调学生用于论文工作的时间和协助筹集论文经费等。

  3.严格要求,热情指导,加强管理,提高工程硕士论文水平。抓好校企导师协作制,结合企业实际共同提出论文课题。论文课题应来源于企业的生产实际,能解决实际问题,要有明确具体的生产背景、工程要求与应用价值,可以涉及新产品、新工艺、新技术、新装置的开发、放大、设计与优化。论文课题最好列入企业的科技发展规划,列入技术改造项目,成为高校与企业共同开发的项目,这样,经费比较充足,课题开展比较顺利。选题尽可能做到与培养企业单位急需解决的工程技术问题协调一致;与导师的研究方向一致;与提高工程硕士生综合运用现代化科学知识解决工程技术问题的能力协调一致;与工程硕士生的个人兴趣和专长协调一致。校企还需共同加强论文阶段的跟踪、检查及考核工作。这样,就能有利于调动高校、企业、导师和学生四个方面的积极性,使论文工作顺利进行并取得成果。

  4.加强校企紧密联合,完善机制,规范管理,提高工程硕士培养工作的管理水平。在工程硕士办学模式上,实现校企紧密联合,企业作为人力资源和使用的主体,有参与监督培养质量的积极性和有效的监督手段。企业或企业与个人享受教育收益的同时,合理分担教育成本,实现了研究生培养经费筹措渠道的多样化。将人才培养与解决企业技术问题结合起来,发挥了研究生教育教学、科研的双重优势,也有利于产学研结合真正落到实处。

  5.积极探索与深化改革教学方法。工程硕士培养中工与学一直是个矛盾的问题,为了能完成制定的教学量,有的高校采取教师到企业中集中为学生上课的方式,虽然这样暂时解决了工与学的问题,高校的成本大幅度增加,不但不利于高校办学积极性,也不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消化。远程教育为工程硕士的特殊性教育和规模培养提供了有一个良好的条件,对于改善办学条件和提高教学水平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是学生解决工与学矛盾,以不脱产方式接受研究生高层次教育的重要途径。我校的成人网络教育在网络教学上已有丰富的经验,能对工程硕士开展远程网络教学起到借鉴。

  四、工程硕士教育机制创新须要高校和企业紧密结合

  为使工程硕士教育健康发展,必须发挥高校和企业、高校导师和企业专家的作用,增强高校的办学主动性,以及企业培养人才的积极性。

  工程硕士教育为企业培养了人才,解决了企业的科技与研发问题,同时也为学校增加了科研合作项目,丰富了教育内容。工程硕士教育已成为了一种个人、企业与学校都欢迎的办学模式。加强校企合作共同培养工程硕士,高校与企业的优势能得以互补,有利于改善高校教学资源紧张局面,有利于促进高校的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更好地开展科学研究;有利于解决企业员工缺乏理论性的问题,为企业提高技术、创新力提供理论性保障。工程硕士教育健康发展将对高校、企业、地方、国家、社会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汪劲松.面向企业自主创新培养复合式应用型工程硕士[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7,(1).

  [2]周远清.把握方向,保证质量,做好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工作[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1999,(2).

  [3]全国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2007年工作会议纪要[R].2007.  工程硕士毕业论文篇1

  在经过10多年的工作实践后,能够重新踏入学校的大门,较为系统的学习安全工程知识,对我来说,实在是难得的机会。在两年多的学习过程中,既得到了良师的教诲,又得到了同学和益友的启发,使我受益良多。

  在这篇论文的写作过程中,我的导师***教授给予了我很大的帮助,本论文能够顺利完成,离不开导师的悉心指导和严格要求,导师渊博的专业知识,严谨的治学态度,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诲人不倦的高尚师德,严以律己、宽以待人的崇高风范,朴实无华、平易近人的人格魅力对我影响深远,不仅使我树立了自己的学术目标、掌握了基本的研究方法,还使我明白了许多待人接物与为人处世的道理。本论文从选题到完成,每一步都是在导师的指导下完成的,倾注了导师大量的心血。在此,谨向导师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此外,本文研究工作还得到了安徽省消防总队**高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火灾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博士、**博士、***硕士的热情帮助,他们在专业领域的通晓给了我极大的帮助,在此向他们表示真诚的谢意!

  我还也要感谢学校所有辛苦工作、为我们精心安排每次学习与活动的老师们,感谢他们给予我学业上无私的教诲和生活上亲切的关怀!

  同时,尤其感谢多年来一直给予我鼎力支持和无私奉献的父母以及默默支持和照顾我学业和生活的妻子,没有他们的付出与牺牲,我的课题研究就谈不上顺利完成,再次真心地感谢和祝福他们!

  工程硕士毕业论文篇2

  20*年*月*日前国民教育序列大学本科或本科以上毕业并取得毕业证书(一般应有学位证书)的法院、检察院、司法、政法委、公安等政法部门人员,人大系统干部以及有关部门从事法律实际工作者;报考中国政法大学与国家法官学院、国家检察官学院联合培养的考生,同时必须具备高级法官、高级检察官资格或具有处级(含)以上行政级别的法院、检察院行政管理人员,并经所在单位政治部门推荐。

  *省高校招生限额为*大学200人,烟台大学100人,中国海洋大学65人,青岛大学50人。

  二、教育硕士(Ed.M)

  20*年*月*日前国民教育序列大学本科或本科以上毕业并取得毕业证书(一般应有学位证书)的在职普通中学、小学、幼儿园和其他中等学校的文化基础课专任教师或管理人员,以及省、市、区、县教育研究部门或政府机关教育系统中有相当于中学、小学、幼儿园教师职务的教研员或管理人员。

  *省高校招生限额为*师范大学300人,*师范大学400人,*大学150人,*大学150人。

  三、工程硕士

  具备以下条件之一的在职工程技术或工程管理人员,或在学校从事工程技术与工程管理教学的教师可以报考:

  (一)20*年*月*日前获得学士学位。

  (二)20*年*月*日前获得国民教育序列大学本科毕业证书。

  报考电子与通信工程、控制工程、计算机技术等领域的考生可不受年限的限制,入学前未达到上述年限要求而被录取为工程硕士生的,需在修完研究生课程并从事工程实践两年以上,结合工程任务完成学位论文(设计),方可进行硕士学位论文(设计)答辩。

  报考集成电路工程、软件工程领域的考生可不受年限的限制,被录取为工程硕士生的,在修完研究生课程并结合集成电路工程或软件工程任务完成学位论文(设计)后,方可进行硕士学位论文(设计)答辩。

  *省招收工程硕士的高校有*大学、中国海洋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科技大学、*科技大学、*大学、*理工大学、*建筑大学、*轻工业学院、*大学、*理工大学、*航空工程学院,招生限额自定。

  四、工商管理硕士(MBA)

  20*年*月*日前国民教育序列大学本科或本科以上毕业并取得毕业证书(一般应有学位证书)的在职人员。重点招收国有大中型企业管理人员。

  *省高校招生限额为*大学50人,中国海洋大学200人,*经济学院40人,青岛大学40人,*财政学院55人。

  五、农业推广硕士(MAE)

  满足下列条件之一的具有农业推广与农村发展相关实践经验的在职人员可以报考:

  (一)2009年*月*日前国民教育序列大学本科毕业并取得毕业证书(一般应有学士学位)。

  (二)20*年*月*日前国民教育序列大学专科毕业并取得毕业证书。

  *省招收农业推广硕士的高校有中国海洋大学、*农业大学、青岛农业大学、*理工大学、烟台大学,招生限额自定。

  六、兽医硕士(VMM)

  满足下列条件之一的具有动物医疗、动物检疫、动物保护、畜牧生产、兽医执法相关实践经验的在职人员可以报考:

  (一)2009年*月*日前国民教育序列大学本科毕业并取得毕业证书(一般应有学士学位)。

  (二)20*年*月*日前国民教育序列大学专科毕业并取得毕业证书。

  *省招收兽医硕士的高校有*农业大学、青岛农业大学,招生限额自定

  七、公共管理硕士(MPA)

  20*年*月*日前国民教育序列大学本科或本科以上毕业并取得毕业证书(一般应有学位证书)的在职人员。重点招收政府部门和非政府公共管理机构人员。

  *省高校招生限额为*大学145人,中国海洋大学90人,*师范大学60人,青岛大学80人,*财政学院55人。

  八、公共卫生硕士(MPH)

  20*年*月*日前国民教育序列大学本科或本科以上毕业并取得毕业证书(一般应有学位证书),热爱公共卫生事业,思想素质好,业务能力强,身体健康,从事公共卫生及有志从事公共卫生事业的在职人员。

  *省招收公共卫生硕士的高校有*大学,招生限额90人。

  九、会计硕士(MPAcc)

  20*年*月*日前国民教育序列大学本科或本科以上毕业并取得毕业证书(一般应有学位证书),从事会计或相关领域实际工作2年以上的在职人员。

  *省高校招生限额为中国海洋大学35人。

  十、体育硕士

  20*年*月*日前国民教育序列大学本科或本科以上毕业并取得毕业证书(一般应有学位证书)、具有体育运动实践经验的在职人员;或者20*年*月*日前国民教育序列大学专科毕业并取得毕业证书、具有“运动健将”以上运动技术等级的在职人员。

  *省高校招生限额为*体育学院60人。

  十一、艺术硕士(MFA)

  2009年*月*日前国民教育序列大学本科或本科以上毕业并取得毕业证书(一般应有学位证书),具有艺术创作实践经验;或者20*年*月*日前国民教育序列大学专科毕业并取得毕业证书,有5年(含)以上艺术创作实践经验并获得省部级以上创作或表演奖励者也可报考。

  *省高校招生限额为*艺术学院30人。

  十二、风景园林硕士(MLA)

  2009年*月*日前国民教育序列大学本科毕业并取得毕业证书(一般应有学士学位),具有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保护、建设与管理相关实践经验的在职人员。

  *省高校目前没有招生资格。

  十三、汉语国际教育硕士(MTCSOL)

  2009年*月*日前国民教育序列大学本科或本科以上毕业并取得毕业证书(一般应有学位证书),热爱汉语国际推广事业,外语水平高,普通话标准,从事对外汉语教学或有志于从事汉语国际推广工作的在职人员。重点招收各级各类学校教师、外语专业毕业的在职人员、回国的国际汉语教师志愿者。

  *省高校招生限额为*大学30人。

  十四、翻译硕士(MTI)

  2009年*月*日前国民教育序列大学本科或本科以上毕业并取得毕业证书(一般应有学位证书),具有良好双语基础的在职人员。

  *省高校目前没有招生资格。

  十五、高等学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

  20*年*月*日前国民教育序列大学本科或本科以上毕业并取得毕业证书(一般应有学位证书),从事教学工作满2年的高等院校基础课、公共课(含“两课”、体育教育、艺术教育、国防教育)、专业课教师以及高职、高专院校教师。

  20*年*月*日前国民教育序列大学本科或本科以上毕业并取得毕业证书(一般应有学位证书),在高等学校从事一线学生工作满2年的专职辅导员,经所在单位学生工作部门会同人事部门推荐,可报考“思想政治教育(高校辅导员)”专业。

  今年,*高校只在“思想政治教育(高校辅导员)”专业招生。招生限额为*大学20人,中国海洋大学10人,*师范大学10人。

  十六、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

  20*年*月*日前国民教育序列大学本科或本科以上毕业并取得毕业证书(一般应有学位证书),在中等职业学校从事2年以上教学工作,教学水平较高,并具有一定的科研能力的在职教师;或者20*年*月*日前国民教育序列大学本科或本科以上毕业并取得毕业证书(一般应有学位证书),在省、地、市级职教教研室(研究所)从事3年以上教研工作的研究人员。

  *高校的招生限额为中国海洋大学45人,*理工大学*0人。

  工程硕士毕业论文篇3

  摘 要:针对硕士生普遍提前工作的现象,提出就业压力动因,运用博弈论中的上策均衡进行了分析。通过对硕士生知识积累的探讨,给出了硕士生是否应提前工作的建议,并指出高校和用人单位应有所作为。作为一个探索性研究,提供了有助于管理工作的参考性意见,值得进一步深入,为教育管理方法和决策的理论与应用提供有益的补充。

  关键词:硕士生;就业;博弈论;上策均衡;知识积累

  1 提前工作的动因

  高校毕业生包括本专科毕业生、应届硕士毕业生和应届博士毕业生。自本科扩招以来,高校毕业生的就业便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20xx年金融危机开始后更是成为热点问题。新闻报道20xx年中国应届本专科毕业生的就业率不足70%,部分地区甚至传出应届硕士毕业生的就业率首次低于应届大学生就业率的信息,社会惊呼“皇帝的女儿也愁嫁”。而20xx年,正如前一年年底主席在辽宁考察时对大学生求职者表示的那样,“就业形势将更加严峻”,将有超过700万应往届高校毕业生需要解决就业问题。事实上,伴随着全球性金融风暴愈演愈烈,国内外的经济环境日益恶化,国内人才市场的需求减少与高校扩招政策综合作用,形成了一个非良性的流程。

  如图1所示:大学生就业困难,于是转向升学,升学需求的增加迫使硕士扩招。硕士毕业生的增加使人才市场的竞争更加激烈,在挤占大学生就业岗位的同时也造成自身就业水平的下降,因而出现了所谓“1500应届硕士竞聘卖猪肉”、“十万年薪聘请大学生掏粪”的新闻现象。并且,由于预计2010年博士学位的年授予人数将达到突破历史性的5万,已经开始有学者开始担心博士培养质量的下降,质量下降的博士毕业生以后还要去培养硕士生和本专科学生,势必进一步造成硕士毕业生和本专科毕业生质量的下降,从而更加剧了他们的就业压力,令他们倾向于尽早适应市场,做出提前工作地选择。

  本研究仅以硕士生为对象进行探讨。硕士生是高级科研人才的后备军,而高级科研人才的培养对国家的科技发展和创新能力而言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为此,对硕士生的培养需要投入充足的时间和资源,若硕士生提前工作则有可能令实际培养时间不足,培养质量不能得到保证,对其今后的就业也将产生影响。所以,于国于己,硕士生的选择都值得商榷了。

  2 博弈理论概述

  博弈论也叫对策论,是20世纪50年代由冯诺依曼和奥•摩根斯坦首先提出的,是一种“研究具有斗争或竞争性质现象的数学理论和方法”。博弈论的应用领域十分广泛,在经济学、政治科学、军事战略问题、进化生物学以及当代的计算机科学等领域都已成为重要的研究和分析工具。此外,它还与会计学、统计学、数学基础、社会心理学以及诸如认识论与伦理学等哲学分支有重要联系。

  一个博弈论模型包括三个基本要素:局中人,方案集和局势。局中人是指在一个博弈中有权决定自己行动策略的参加者,一般要求一个博弈中至少要有两个局中人。策略集是指可供局中人选择的,实际可行的,完整的行动策略的集合,每个局中人的策略集中至少应包括两个策略。局势是指一个博弈中各局中人所选定的策略形成的策略组。当局势出现后,博弈的结果也就确定了。

  本研究采用博弈论中的上策均衡理论。上策是指这样一种策略,不管其他局中人采取什么策略,这种策略都是最优的。博弈论中的均衡是指一种稳定的结果,当这种结果出现的时候,所有的局中人都不想再改变他们所选择的策略。因此,所谓上策均衡即指一种局中人选择的都是上策时的博弈均衡状态。

  3 高校、用人单位和硕士生的博弈

  3.1 博弈模型的建立

  3.1.1 三要素设定

  出于能够更明确地表现分析结果的原因,本研究使用两两博弈的方式。局中人包括高校、用人单位和硕士生,其中硕士生按照意愿倾向还可分为两类,因此实际的博弈模型一共有五个,以报酬矩阵形式表现。

  每个局中人的策略集都包括两个策略。高校可以选择允许或者不允许硕士生提前找工作,用人单位可以选择接收还是不接收在读硕士生,两类持不同意愿倾向的硕士生都可以选择提前工作或者毕业后工作。

  每个局势包括模型中各局中人可选择的一个策略,每个模型产生四个局势,通过分析可得出其中满足上策均衡的局势。

  3.1.2 度量方式设定

  本研究的重点在于分析每个局中人对各种选择所产生结果,假设这种结果可以用满意或不满意两个属性值来度量。

  一般来说,高校希望硕士生能够静下心来搞科学研究,一方面能够对导师的研究方向进行进一步的实践,另一方面高校培养硕士生的目标就是使硕士生具有独立开展科学研究的能力,如果没有科研和论文的培养则有失这个目标的要求,如果硕士生提前进入找工作阶段则科研的最佳时期――研二和研三――就没有发挥作用。从上述角度来看,可以说高校不允许硕士生提前找工作才能保证满意的结果;若做出允许的选择则总会有一部分硕士生提前工作,高校的培养结果达不到效用最大化,可以认为是不满意的。

  而作为用人单位,也有出自短期利益的考虑,他们要求自己员工的综合素质越高越好,独立行为能力越强越好,因此硕士生能否提前来单位实习决定了要不要在硕士生毕业正式上岗后付出一笔培养成本――工作上手前支付的工资和其它费用。可以认为,用人单位选择接收在读硕士生的结果是令自己满意的,而选择不接收的结果则是不满意的。

  最后,按照硕士生的意愿倾向可以把硕士生分为倾向提前工作,倾向毕业后工作两类。对于第一类,假设选择提前工作将得到满意的结果,选择毕业后工作将得到不满意的结果;对于第二类,假设选择提前工作将得到不满意的结果――提前工作影响学业完成的质量,选择毕业后工作将得到满意的结果。

  为了便于分析,设满意的值为1,不满意的值为-1,以此量化不同选择带来的结果。

  3.2 高校与用人单位的博弈

  根据上文对高校和用人单位选择结果的假设,本研究可以构建如表1所示的报酬矩阵,矩阵的每一个局势设为(E,S)。

  当高校允许硕士生提前找工作时,若用人单位选择接收在读硕士生则能得到满意的结果,而高校则因此不满意(1,-1);若用人单位选择不接收在读硕士生则必定不满意,而因为在读硕士生即便找工作也没有接收单位,所以高校最终得到满意的局势(-1,1)。当高校不允许硕士生提前找工作时,硕士生受到纪律限制,则高校不管怎样都将得到满意的结果,而用人单位无论做何种选择都接收不到在读硕士生,结果必定是不满意(-1,1)。

  由此可以分析得出,高校与用人单位的博弈达到一个上策均衡,即高校不允许硕士生提前找工作,用人单位却接收在读硕士生。两方的最优决策是相冲突的,而这恰恰解释了现状,即本研究前面说的高校要实现培养目标,而用人单位要追求用人成本的最低化。后面的分析中,高校与用人单位的这种冲突将不断得到体现。

  3.3 两类意愿倾向的硕士生与高校和用人单位的博弈

  3.3.1 倾向提前工作

  如表2和表3所示,本研究把硕士生与高校的报酬矩阵内的每个局势设为(M1,S),把硕士生与用人单位的报酬矩阵内的每个局势设为(M1,E)。

  先来分析硕士生与高校的博弈,现实中总存在接收在读硕士生的用人单位。当硕士生选择提前工作时,若高校也允许提前找工作,则前者与后者形成的一个局势是(1,-1),若高校不允许提前找工作,则前者受到纪律约束的局势为(-1,1)。当硕士生选择毕业后工作时,则高校的选择不再重要并总会获得满意的局势(-1,1)。由此本研究又得到了一个上策均衡,即硕士生选择提前工作而高校不允许提前找工作。

  再来分析硕士生与用人单位的博弈。当选择提前工作的硕士生面对接收在读硕士生的用人单位时,结果自然是“双赢”(1,1),若用人单位选择不接收在读硕士生时,则结果自然是“双输”(-1,-1)。当硕士生选择毕业后工作时,用人单位的选择也不再重要,结果总是双方都不满意(-1,-1)。这里的上策均衡是“双赢”。

  在这两个博弈中,硕士生面对的最优决策总是选择提前工作,而高校和用人单位的最优决策与由它们之间的博弈得出的上策均衡相同,互相冲突,这就解释了倾向提前工作的硕士生们为何会采取各种手段“欺骗”高校,出去寻找工作。

  3.3.2 倾向毕业后工作

  如表4和表5所示,本研究把硕士生与高校的报酬矩阵内的每个局势设为(M2,S),把硕士生与用人单位的报酬矩阵内的每个局势设为(M2,E)。

  迫于经济压力以及别的原因不得不提前找工作的硕士生只要高校允许,就会达成(-1,-1)的局势,若高校不允许硕士生提前找工作并为其提供必要的生活补助,则硕士生和高校仍能达到“双赢”的结果。当硕士生不存在经济困难或自己另想办法克服了困难时,必然会坚持好好完成学业,毕业后工作的选择,这种情况中高校与硕士生总是“双赢”。所以高校不允许硕士生提前找工作和硕士生选择毕业后工作是这一博弈中的双方最优决策。

  用人单位选择不接收在读硕士生的结果必定与硕士生的意愿“合拍”,局势总是(1,-1)。当用人单位接收在读硕士生时,只有选择了提前工作的硕士生会让其实现满意的局势(-1,1)。这里的上策均衡却是硕士生选择毕业后工作而用人单位选择接收在读硕士生。

  高校最喜欢的自然是愿意毕业后工作的硕士生,就如同用人单位最喜欢选择提前工作的硕士生。然而这并不是说无论持何种意愿倾向,只要选择了提前工作,用人单位都无差别的一视同仁。本研究在前面就已经探讨过,用人单位希望聘用的员工综合素质越高越好,而硕士生的科研水平无疑是衡量其素质的一个重要因素,可以认为只有愿意毕业后工作的硕士生才最有可能主动静下心来学习和从事科学研究,从而达到令高校和用人单位都满意的科研水平,很遗憾用人单位选择接收在读硕士生的结果恰恰不可能接收到其最满意的对象。也就是说,用人单位的最优决策与其最满意的硕士生的最优决策相冲突,再换句话说,用人单位的成本最低化目标与对员工素质的期望相悖。

  本研究的博弈分析就进行到这里,此时的问题是,硕士生是否应该提前工作以及高校、用人单位是否应该有所作为。本研究在最后就此进行一个探索性地讨论。

  4 关于硕士生是否应提前工作的讨论

  4.1 硕士生是否应该选择提前工作

  让硕士生们产生不同意愿倾向的重要原因可能是对未来预期收益的不确定,对此本研究认为可以从知识的可积累性给出探讨。

  知识作为一种新的生产要素与劳动力、土地和资本不同,“知识溢出足以抵消固定生产要素存在引起的知识资本边际产品递减的趋势。因此知识积累过程不会中断。”社会知识就在人类社会的实践过程中不断积累,并得以延续和更新,而个人知识积累得益于社会知识的积累沉淀,同样不断增长。这种知识积累是质和量双方面的,在当今的经济形态下,已成为整个经济的基础。在校学习可看做知识积累的最稳定途径之一,因此硕士生花在在校学习与科研方面的时间越长,作为生产要素的知识积累得越多,其创造价值的潜力越大,可以预期较大的未来收益。若提前工作,放弃的学习时间不谈,在工作中能获得知识多少也是不确定的。

  事实上人们选择读硕士的目的不外乎希望在科研方面有所建树和找到比之前更好的工作两个,这两个目的的实现都要求知识积累到一定水平,因为前面已经分析过用人单位也希望能招聘到科研水平最高的硕士生。如果硕士生都能明白这一点的话,就不会受到经济环境和就业环境的影响,认真完成学业,在毕业后凭借优异的知识积累接受社会的选拔应该成为他们的最佳选择。

  这里不能不提到的是,整个社会,包括所有的高校和用人单位,都应该为促成硕士生做出这种选择而有所作为。

  4.2 对高校和用人单位提出的建议

  (1) 高校安排好硕士生的日常生活。在推广自费制的同时,设置更多的奖学金和生活补助项目,提高物质激励的比重以降低硕士生的总成本,解决高校与持提前工作意愿的硕士生的冲突,并保障完成对硕士生的培养目标。

  (2) 用人单位要把目光放长远,对接收在读硕士生工作的决策应当有所限制。应当看到一个科研功底扎实的硕士在未来三年,五年,甚至更长的时间里为单位创造的价值将远远大于一个水平一般,仅仅多半年或一年工作经验的硕士,足以弥补用人单位短期的成本损失。

  (3) 高校与用人单位之间冲突的化解之法,除了提高各自的认识外,最好能够更多地进行“产学研”合作。用人单位欢迎高校前来调研和利用知识储备解决问题,高校根据用人单位的实际情况确立科研项目,设置硕士生的培养计划。如此,一方面硕士生通过“干中学”和“学中干”把科研和实践联合起来,必能提高其知识掌握水平,另一方面用人单位为高校协助解决的问题支付的费用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硕士生的经济状况。

  (4) 整个社会应当保证舆论的正确导向,不要宣传急功近利的浮躁思想,并为创造良好的就业条件努力发展经济。

  5 结论

  工程硕士毕业论文篇4

  南昌大学是江西省惟一一所由江西省人民政府和教育部共建的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综合性大学,由原江西大学、江西工业大学和江西医学院合并而成。

  学校位于江南历史文化名城江西省南昌市,现有前湖主校区等五个校区,占地面积8000余亩,具有一流的基础设施和办学条件,学科体系齐全,师资力量雄厚,校园环境优美。经过数十年的建设与发展,学校已成为 “文理工医渗透、产学研结合”的新型综合性大学。

  学校研究生教育起步于1965年。现有8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63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45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31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8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具有临床医学博士专业学位授予权、15种硕士专业学位(工程硕士[共有20个专业领域]、工商管理硕士(MBA)、公共管理硕士(MPA)、临床医学硕士、口腔医学硕士、法律硕士、教育硕士、艺术硕士、公共卫生硕士、汉语国际教育硕士、新闻与传播硕士、农业推广硕士、旅游管理硕士(MTA)、工程管理硕士(MEM))及在职人员以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授予权。有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国家重点学科2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个,教育部工程中心2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教育部创新团队3个,临床药理基地1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5个,国家干细胞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江西分中心1个。有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特色专业9个、教学团队1个、精品课程2门、双语教学示范课程1门,有江西省高水平重点学科5个、高水平实验室2个、高水平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个,江西省“十二五”重点学科16个,江西省“十二五”示范性硕士点6个。学校还设有中德联合研究院、中法工商管理教育培训中心和中英联合学院等国际合作办学机构。

  南昌大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工作始终贯彻“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的教育思想,秉承“格物致新,厚德泽人”的校训,致力于教书与育人的结合,致力于前瞻意识和创新精神的培养,致力于完美人格和崇高理念的塑造,朝着建设“高水平新型综合性大学”的目标迈进。

  热忱欢迎您报考南昌大学,期待着您成为南昌大学的一员!

  二、招生简章

  招生规模

  我校2014年各专业的实际招生规模数,以当年国家文件批准下达数为准。

  报考条件

  (一)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具有正确的政治方向,热爱祖国,愿意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遵纪守法,品行端正;

  (二)考生的学历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已获硕士学位的人员;

  2.应届硕士毕业生(最迟须在入学前取得硕士学位);

  3.同等学力。同等学力考生必须是获得学士学位6年以上(含6年,从获得学士学位之日算起到博士生入学之日),并已经完成与所报考专业相同或相近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主要课程进修班的学习(须有结业证书或由学习单位研究生管理部门提供课程学习证明及成绩),同时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⑴获得与所报考专业相关的省部级二等及以上奖励(指省部级科技进步奖、自然科学奖、发明奖和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排名为第一或第二。

  ⑵独立或以第一作者在国内核心刊物或国际刊物上发表与所报考专业相关的学术论文至少三篇。

  (三)身体和心理健康状况符合我校规定的研究生招生体检标准。

  (四)有至少两名所报考学科专业领域内的教授(或相当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的书面推荐意见。

  (五)现役军人报考博士生的要求及办法,按解放军总政治部有关规定办理。

  报名时间与手续

  网上报名:2013年12月1日至2013年12月31日登录南昌大学研究生院主页(yjsy.ncu.edu.cn)报考,报考人员请按要求填写并提交报考信息;

  现场确认:2014年1月11日--12日凭本人二代身份证和学生证(或毕业证书)到南昌大学研究生院招生办公室(南昌市红谷滩新区学府大道999号,南昌大学前湖校区研究生院大楼四楼),进行现场数码照相,并交纳报名费。同时提供:

  ⑴报考南昌大学《博士研究生登记表》原件【请贴上近期一寸免冠正面彩照】。内含专家推荐信、思想政治审查表等,可在研究生院下载中心下载;

  ⑵学历、学位材料:

  已获硕士学位考生:本科毕业证、学士学位证、研究生毕业证、硕士学位证原件及复印件各一份;

  应届硕士毕业生:本科毕业证、学士学位证原件及复印件各一份;研究生学生证、研究生管理部门的证明;并在取得研究生毕业证、硕士学位证后交验证书原件(同时上交相应复印件);

  同等学力考生:本科毕业证、学位证原件及复印件各一份;硕士学位研究生主要课程进修班结业证书或课程成绩证明;

  ⑶同等学力人员须提供相应的业绩材料原件及复印件;

  ⑷硕士阶段的成绩单(同等学力考生提供本科阶段成绩单)、硕士论文(附评议书)、公开发表(出版)的论文(专著)、科研成果证明书、学习(工作)中获奖证书等原件及复印件材料(原件面试时提供给导师小组);自我评价一份;

  ⑸本人二代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

  ⑹攻读南昌大学博士学位研究生免试政治理论申请表。

  入学考试

  博士生入学考试分为初试和复试两个阶段。初试时间预计为2014年3月份,初试科目包括:政治理论(已获硕士学位者和应届硕士毕业生可申请免试)、英语、两门专业课;复试预计安排在3月下旬或4月上旬,复试科目:专业综合面试(含英语听说能力测试)。初试、复试具体时间和注意事项将在南昌大学研究生院网站,基本规则和要求预告如下:

  1、英语试卷分为试卷一和试卷二两部分。试卷一为公共英语,题型有词汇与结构、阅读理解、英汉互译和写作,满分为100分。试卷二为专业英语,题型为专业文献资料翻译,满分为100分。

  2、初试结束后,将根据初试结果划定复试分数线。复试分数线包括单科最低线和总成绩最低线。进入复试的同等学力人员须参加2门本专业硕士学位主干课程的加试,同等学力考生加试科目合格线为60分。

  3、经初试、复试后各学科专业点在研究生院下达的计划数内,提出拟录取名单,拟录取名单由研究生院审核,报校领导批准后,张榜公示。

  4、拟录取的定向培养考生须在我校规定时间内办理定向培养手续,否则不予录取。

  体格检查

  本着“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的原则,复试期间将由我校医院根据《南昌大学研究生招生体检标准(修订)》(昌大校发[2003]22号文)及其实施办法组织体检。凡体检结论属于不能录取之列,则取消其录取资格,其名额由后位者自动递补;凡体检结论属于不能录取的专业之列,则必须调转相近专业,若无相近专业可调,则取消其录取资格,其名额由后位者自动递补。请在报名之前上网查询我校研究生招生体检标准。

  其他事宜

  考生本人对网上报名信息要进行认真核对并确认。经考生确认的报名信息在考试、复试及录取阶段一律不作修改,因考生填写错误引起的一切后果由其自行承担。

  我校不举办任何形式的考研辅导班(包括专业课辅导班),不提供历年试题。

  单位代码:10403

  单位网址:yjsy.ncu.edu.cn

  通讯地址:江西省南昌市红谷滩新区学府大道999号;

  邮政编码:330031

  联系部门:研究生院招生办公室

  工程硕士毕业论文篇5

  广州医科大学2018年博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广州医科大学2018年招收博士研究生将采用以综合素质能力考核为基础的“申请-审核”制招考方式。计划招收学术学位博士研究生约60名。欢迎有志于从事医药卫生科研事业的学子们报考!

  一、培养目标

  培养全面发展,能够在本学科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业知识,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能够在科学或专门技术上做出创造性成果的高级医学科学人才。

  二、学制与学费

  学制:3年;学费:10000元/学年。

  三、申请条件

  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德良好。

  2.身心健康,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规定的体检要求。

  3.学位要求:(1)已获得硕士学位;(2)应届毕业硕士生,最迟需在录取前获得硕士学位(本校硕博连读生除外)。

  4.年龄原则上不超过45岁,定向生可适当放宽。

  5.有两名与申请学科相关的副教授(或相当职称)以上的专家推荐。

  6.英语水平应达到以下条件之一:①TOEFL成绩80分以上(IBT);②IELTS不低于6.0;③CET-4通过(或不低于425分);④在英语国家(地区)工作或学习一年以上(需提供驻外使领馆提供的官方证明);⑤以第一作者身份在英文国际期刊上发表过专业学术论文。

  7.专业基础扎实,对科学研究兴趣浓厚,有较强的科研能力和创新意识,已取得一定的科研成果。

  四、报名程序

  1.报名流程

  网上报名提交申请材料缴费。

  2.网上报名

  (1)网上报名时间: 2018年3月7日—3月21日(公休日除外),考生务必在规定时间进行网上报名,逾期不予补报。

  (2)报名网址:查看广州医科大学研究生院网页通知yjs.gzhmu.edu.cn。

  (3)网上报名注意,要如实、完整填写各项内容。

  ①应届硕士研究生:填写“硕士毕业”和“硕士学位”等相关栏目时必须写“在读硕士学校、专业”;应届硕士毕业和学位年月统一写“201707”;“应届硕士生学号”不得遗漏。硕士毕业证书号码及硕士学位证书号码写“应届生暂无”。

  ②往届硕士研究生:不需填写“硕士生学号”,注意学位证和毕业证号应写证书上较长且有学校代码的编号。例如:学位证书上可能有两个号,短号一般是学校流水号,较长号码才是学位证书编号,学位证书和毕业证书编号的前五位都是毕业学校代码。

  ③以同等学力获得硕士学位的人员:在填写“硕士毕业单位、硕士毕业时间、硕士毕业专业” 等项目时,分别填写“同等学力获得硕士学位,000000,同等学力获得硕士学位”。 另需如实填写“获得硕士学位单位、获硕士学位时间、获硕士学位专业”等项目;

  ④大专学历,并获得硕士学位的人员,填写本科学历和获得学士学位有关内容时,“本科毕业(获学位)单位、本科毕业(获学位)时间、本科毕业(获学位)专业”,分别填写“大专学历、000000、大专学历”。

  ⑤以下四项信息为必填内容

  A本科毕业院校、毕业专业、毕业证书号码必填。

  B学士学位授予院校、学士学位专业、学士学位证书号码必填。

  C硕士毕业院校、毕业专业、毕业证书号码必填。

  D硕士学位授予院校、硕士学位专业、硕士学位证书号码必填。

  3.提交材料及缴费

  (1)提交时间:2018年3月22日前(以邮戳时间为准)。

  (2)提交方式:邮寄(可使用中国邮政EMS或顺丰,其他快递方式暂无法接收),考生需按照提交材料清单顺序准备申请材料。报名费贰佰元,可使用中国邮政汇款(汇款单注明“姓名、考生编号”)。邮寄地址:广州市番禺区新造镇广州医科大学行政楼1楼研究生院,收件人:研招办,电话:020-37103094。逾期申请材料不完整或不缴费,视为放弃申请资格。

  (2)递交材料包括:

  ①报考博士生登记表和登记卡(网报生成表格后打印,需签名)。

  ②身份证复印件二份(正反面复印在A4纸)。

  ③两名与申请学科、专业有关的副教授(或相当职称)以上的专家推荐书(一式两份,即每位专家两份,共四份),需推荐专家所在单位人事部门盖章。

  ④硕士课程学习成绩单原件(可从人事档案复印,盖单位红章)。

  ⑤硕士学位论文摘要(应届生提供硕士学位论文简介及研究进展,需导师签名)。

  ⑥硕士毕业证、硕士学位证复印件各一份(应届生交学生证复印件)。

  ⑦硕士学籍/学历在线认证报告(同等学力获硕士学位的提供学位鉴定报告),有效期需到2018年9月。

  ⑧本科毕业证、学士学位证复印件各一份。

  ⑨政审表(需负责人签名和政审单位盖章)。

  ⑩英语水平证明材料(如CET、TOEFL、IELTS等的证书复印件或成绩单)。

  ?获奖证书或其他可以证明考生科研能力和水平的证明材料(等)。

  ?体检报告(需在二甲以上医院体检)。

  4.注意事项

  (1)申请人必须保证所有申请材料的完整性、真实性和准确性,不得伪造有关证明。一经发现作伪并核实,将取消其考试资格、录取资格或学籍,五年内不接受报考申请。

  (2)报考信息中本人通信地址栏内写明详细的通信地址(省、市、县、街道门牌)、邮政编码及联系电话,在录取前不可变更。

  (3)申请人需在规定时间内递交申请材料,并保证材料完整。逾期不予补办,视为初审不通过,取消申请资格。

  五、综合考核

  1.综合考核包括基础理论、外语水平、专业知识和综合能力考核,采取笔试与面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2.各医院(或学院)成立考核专家小组(一般不少于5位导师,其中至少3名为学术型博士生导师,至少2名为校外专家),由专家组负责考核考生,报考同一导师的考生由同一专家组进行考核。根据本学科特点和培养要求,重点考核考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本学科前沿知识及最新研究动态掌握情况和是否具备博士生培养的潜能和综合素质,考核过程进行全程记录。

  3.考核专家小组进行评议,确定考生的综合考核成绩,根据综合考核的成绩情况,择优录取。

  六、现场确认与综合考核安排

  1.现场确认

  (1)报到:通过资格审核的考生,于2018年4月24日上午9:30-11:30到广州医科大学番禺校区研究生院报到。具体安排可于报到前查看研究生院网上通知(yjs.gzhmu.edu.cn)。不按要求的时间和地点报到者,取消综合考核资格。

  (2)验证:符合申请条件的人员,携带本人身份证、硕士毕业证(应届生出示学生证)、硕士学位证、英语水平证书等相关证明的原件。在验证相关证件的原件过程中,如有不符合我校报考条件的考生,不得参加我校组织的考核。

  2.综合考核

  (1)时间:2018年4月25日—4月26日。

  (2)地点:报考导师所在医院(学院),可在现场报到时查看。

  工程硕士毕业论文篇6

  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项目自1999年批准设立、2000年开始招生以来,得到迅速发展。招生领域从开始设置的4个到目前的13个;招生单位从开始的24个,发展到2008年的63个;2000年全国录取1611人,2007年录取5789人,7年中招生录取规模增长了近3倍;已有五届毕业生,毕业人数近2万人。农业推广硕士教育经过了起步与发展阶段,培养单位不断增加,培养制度建设不断完善,教育质量管理机制逐步健全,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已经为我国“三农”培养了一批高层次复合型、应用型人才。为了解现阶段农业推广硕士教育的具体状况,更好地服务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全国农业推广硕士教育指导委员会,对农业推广硕士的培养状况开展了调查工作。本研究根据需要又对相关问题做了补充调查,以下是对调查情况的总结和分析。

  一、调查工作介绍

  调查主要通过问卷和访谈进行。农推教指委秘[2007]12号文件提供了五种问卷:招生、培养单位(问卷1,本文没采用);导师和管理人员(问卷2),有25个问题;专业学位在读研究生(问卷3),有37个问题;专业学位已毕业研究生(问卷4),有42个问题;用人单位(问卷5),有14个问题。共发放问卷350份,收回318份,有效率90.9%,其中问卷2共发放74份,收回65份;问卷3共发放106份,收回105份;问卷4发放110份,收回103份;问卷5发放60份,收回45份。问卷发放覆盖作物、园艺、植保、养殖、林学、农村区域经济发展、农业资源利用、农业机械化等领域的在读和毕业生、管理人员和导师、有关用人单位。本文将几种问卷的相关项目进行归类,相关的问题结合在一起进行分析;对调查数据采用定量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统计分析;对访谈等开放性问题的结果加以汇总、归纳和整理,总结出最具代表性的观点、建议,以得出较全面的结论。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1.关于“对在读专业课程设置的看法”

  已毕业的农业推广硕士中有28%的人认为合理,62%的人认为基本合理;在读专业学位研究生中有24%的人认为合理,66%的人认为基本合理;“对所开课程教学效果的总体看法”,已毕业人员中认为满意和基本满意的分别是32%和58%,在读人员认为满意和基本满意的分别是25%和69%。这说明目前农业推广课程设置基本适合当前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收到了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

  2.关于“喜欢的教学方式”

  无论是已毕业还是在读的农业推广硕士研究生喜欢案例式和研讨式教学的人占大多数(50%~60%)。通过访谈我们了解到,多种方式结合,如研讨和案例结合,启发和自学结合,更适合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教学。关于考核方式,60%~80%的人认为以课程论文、开卷笔试等多种方式结合的考核方式为好。

  3.对教学内容安排的看法

  在本项调查中,调查对象大多认为教学内容应该侧重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认为应多讲授一些案例分析(70%);其次是重视实践教学,增加切身感受(54%),多安排一些前沿理论性课程(40%)和多学科性学术讲座(30%)。这说明,对于来自农业生产和科技推广第一线的农业推广硕士研究生,教学内容应以案例或实践内容为主,同时也要讲一些前沿理论性或多学科交叉性课程,以便开阔他们的视野,激励他们在实践和应用方面的创新。

  4.对专业学位研究生教学内容的看法和攻读专业学位的收获

  已毕业和在读(已修完课程,进入论文阶段)的农业推广硕士研究生认为,目前的课程教学内容主要以拓宽知识为主(70%~80%),其次是能够结合实际工作(50%~60%),认为深化基础的为30%~40%。对教学内容是否反映最新研究成果、是否新颖,已毕业和在读的研究生认识差别较大,这可能因为2006年以前用的旧培养方案没有更多体现这方面的内容,农推教指委对培养方案统一修订后,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更能体现新颖性,结合生产实际反映最新研究和应用成果。在攻读专业学位收获方面的调查结果显示,主要收获在综合素质提高(70%),专业理论和技能的提高及观念的更新(各60%),其次是创新能力的提高(40%),也有部分人认为拓宽了社会人际网络。

  5.关于学位论文和指导教师

  已毕业和在读的农业推广硕士研究生论文选题以结合工作自选最多(分别占50%和46%),导师指定研究课题的也占40%以上。课题类型多是设计或应用型,其次是研究型的;大多数农业推广硕士研究生工作在科技推广与管理部门或科技工作站,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课题研究内容多是结合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或正承担的研究课题进行。在攻读专业学位过程中,最需要导师指导和帮助的环节是论文选题(60%)、研究设计与方法(56%)、论文研究与写作(40%);与导师半月到一个月联系一次的较多。农业推广硕士教育,更侧重于应用和实践研究,对论文的要求要达到一定的标准[2]。导师在论文选题针对性、实验设计的合理性、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的可行性等方面给予指导,对保证课题研究顺利实施起关键作用,已毕业和在读农业推广硕士研究生对这一点的看法基本一致。

  6.影响课程学习效果的主要因素

  通过调查可知,影响课程学习效果的因素依次是:缺少参考书,不利于自学;课时偏少,内容少;针对性不强,兴趣不高;理论性太强,不易理解;专业跨度大,难听懂;注意力难集中;内容陈旧,不丰富;教师讲课效果不好。由于农业推广硕士学位是实践性和应用性很强的学位类型,没有针对性很强的教材体系,只能通过案例研讨等方式实施教学。在授课时间方面,多数人认为一年授课4次,每次15天左右比较合适。由于有的人跨专业报考,就出现了听课吃力的情况;由于没有专职任课教师或教师缺少培训,也影响讲课效果。攻读专业学位时遇到的主要困难依次是:工作和学习的矛盾突出,学习时间难以保证(80%)、论文工作条件难以保证(50%)、学费和论文经费难以保证(15%)。通过分析我们认为,攻读农业推广硕士学位的人员是在职人员,在单位是业务骨干,这就很难保证他们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用在学习上,因此出现学习时间难以保证、注意力难以集中而影响学习效果的情况。

  三、讨论与思考

  农业推广硕士教育从产生到发展仅有十余年的时间,已培养了一大批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它通过充分发挥产学研结合、以理论提升实践应用的优势,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了强大的技术和人才支持。但如何使教学与科研、人才培养更适合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实现农业推广硕士研究生教育健康持续发展,是目前面临的重要课题。#p#分页标题#e#

  1.影响农业推广硕士研究生教育发展的因素

  从学校层面讲,影响农业推广硕士教育发展和培养质量的主要因素依次是:教学场地和设备等资源紧张;办学经费投入不足;组织生源机制不健全。近几年,本科生教育连年扩招,高校的教学资源一般先满足本科生教育,在研究生教育尤其是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方面的投入普遍不足,调查对象对这一点的认识基本一致。从教师层面讲,教师工作负担太重,对学生指导不力;导师对专业学位的认识不够,责任心不强是主要因素。据调查,目前研究生导师所指导全日制博士、硕士研究生较多,各校对研究生等一般都有明确的硬性要求;研究生通过参与导师的课题研究来完成学位论文,因此导师倾注的精力相对较多。而对于农业推广硕士研究生,学校对他们一般没有硬性学术方面的规定,师生均认为这类学位对学生要求不高,导师因此投入精力不足,指导不力。从学生层面讲,主要是学生学习动机不纯,学习目的不明确,因而学习热情普遍不高;另外,学生“工学”矛盾突出,入学前他们的知识基础对本阶段学习的支持力度不够等,也是不利的因素。

  2.统一认识,提高质量意识

  由于国家不拨付农业推广硕士的培养经费,因此,学院在生源发动和培养方面不得不考虑成本和收益,很容易出现培训化和营利性倾向。研究生教育管理部门要狠抓质量和培养环节,要做好宣传,让各级管理人员、导师和农业推广硕士研究生都清楚专业学位的特点和要求,在质量意识上协调统一。为促进农业推广硕士教育可持续健康发展,国家应该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对培养单位和来自农村基层的学员实施补贴;在相关政策上将农业推广硕士研究生教育与任职资格、就业资格紧密结合[3];或者将农业推广硕士招生纳入招生计划,给予更多的政策支持。

  3.优化生源质量,注重职业背景

  目前招生学校和领域扩展较快,生源职业背景弱化[1],加之招生时对考生前置专业没有严格要求,且部分考生学习动机不纯,因此就出现学生“专业跨度大,难以听懂”的现象。鉴于此,应对招生领域和培养目标进行科学论证,对报考人员的职业背景和前置专业提出严格要求。招生学校要重视对考生背景知识和专业知识的综合考核,录取学有专长、有学习愿望和潜力的农业科技推广、服务和管理一线人员,培养与行业、职业相对应的应用人才。

  4.教材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性不容忽视

  课程教学既要重视巩固学科的基础理论知识,又要反映研究、应用的最新进展和成果,要有新颖性和系统性。农业推广硕士研究生毕业离校时间较长,从事的职业不一,在有限的在校学习时间内,对课程内容和质量、教学内容、教学方式要求比较高,但现在却是教学过程中缺乏专用教材和专职教师。因此要重视农业推广硕士研究生教育的教材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选用实践经验丰富的教师任课,也可以聘请企业、科研院所的高管或专家开设专题讲座。

  5.采取多种教学方式,加强实践教学环节

  目前的教学方式多采用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能够充分利用网络教学资源,以便于不同领域的同学灵活掌握学习时间来自学。但是,跨专业和同等学力人员的补修课程、不同领域交叉课程和前沿课程的开设仍不足,而且实践教学环节薄弱,不同领域之间的实践教学条件存在较大差异,难以取得满意的实践教学效果。因此,应通过完善的针对性强的课程教学体系,重点培养农业推广硕士生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应用创新能力。

  工程硕士毕业论文篇7

  【关键词】 会计专业学位; 全日制; 培养改革

  自2009年起,教育部决定开展以招收应届本科毕业生为主的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开展以应届本科毕业生为主的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对于完善专业学位教育制度、增强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能力、满足社会多样化需求、加快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我国目前对于会计专业研究生教育,主要存在以下四种类型:一是会计学术型研究生,应届本科毕业生或在职人员都可以报考但以应届本科毕业生为主,要求参加每年一月份的“全国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考试”,命题由“教育部考试中心”统一组织,录取分数线由国家统一划定(自主划线招生单位除外),毕业时获得硕士研究生毕业证书和硕士学位证书;二是在职单证研究生,以招收从事会计或相关领域实际工作两年以上的在职人员为主,要求在职人员参加每年十月份的“在职人员攻读硕士学位全国联考(简称GCT联考)”,联考命题由“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组织,录取分数线由各招生单位自己划定,毕业时只能获得硕士学位证书;三是在职双证研究生,以招收从事会计或相关领域实际工作两年以上的在职人员为主,但要求在职人员参加每年一月份的“全国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考试”,命题由“教育部考试中心”统一组织,录取分数线由国家统一划定(自主划线招生单位除外),毕业时获得硕士研究生毕业证书和硕士学位证书;四是全日制双证研究生,应届本科毕业生或在职人员都可以报考但以应届本科毕业生为主,要求参加每年一月份的“全国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考试”,命题由“教育部考试中心”统一组织,录取分数线由国家统一划定,毕业时获得硕士研究生毕业证书和硕士学位证书。相对于会计学术型研究生、在职单证研究生和在职双证研究生,全日制会计专业硕士双证研究生在招生对象、培养目标、就业等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异,因而需要我们在研究生招生、培养方案、课程体系、教材建设等方面进行深入探索。

  一、全日制会计专业硕士研究生特征分析

  相对于学术型会计硕士研究生和在职会计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全日制会计硕士专业研究生有其独特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刘成立和陈淑玲,2011):

  (一)生源不同

  从2009年开始的全日制会计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来看,学生主要来自没有工作经验的应届本科毕业生,而且生源绝大部分是学术型硕士落榜考生的调剂,受考生的重视程度不够,并且收费较高限制了部分优秀学生的报考,因而生源质量相对不如学术型硕士。相对于在职的会计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全日制专业硕士完全没有工作经验,只是从书本中学到了有关的理论,而对实务缺乏了解。

  (二)培养目标不同

  根据全国会计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制定的培养方案,会计专业硕士的培养目标是面向会计职业,培养系统掌握现代会计学、审计学、财务管理以及相关领域的知识和技能,了解会计实务,具有较强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高层次、应用型的会计专门人才。而学术型会计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会计学理论,系统掌握会计学基本技能与方法,熟悉相关法规,能够运用会计学和相关学科的基本理论进行会计研究和处理会计实务,具有较高的理论水平、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及良好的会计职业道德的高级专门人才。很明显两者的培养目标存在差异。

  (三)就业渠道不同

  与学术型会计硕士研究生很多就业于高等院校或进一步攻读博士研究生不同,会计专业硕士研究生就业的主渠道是实务部门,即各单位的财务会计部门,很少有研究生会进行进一步的学术研究。如果是在职不脱产攻读研究生,无论是单证的还是双证的,都只能算作“定向或委托培养硕士生”,毕业后需要回定向或委托单位(即现有单位)就业,无法通过双向选择方式进行工作的选择,这是在职与全日制研究生一个很重大的区别。

  二、招生方面的改革

  2011年8月,教育部的《关于做好2012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工作的通知》中明确指出,要深入推进研究生招生制度改革,继续推动研究生教育结构调整和优化。要加快评价方式改革,把对考生综合能力和素质的考查作为改革的重点。2012年管理类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实行综合能力考试的试点扩大了会计等共7个专业学位,并且在初试中取消政治科目,即会计等专业学位硕士思想政治理论考试由招生单位在复试中进行,在初试中只考核英语和管理类综合能力,其中英语100分,管理类综合能力由三个部分组成,包括数学基础、逻辑推理和写作,共200分。相对于以前的会计专业学位研究生初试,取消了思想政治理论和会计学考试,更加关注了对考生综合能力和素质的考查,有利于选拔具有较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承担专业技术或管理工作、具有良好职业素养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

  但笔者认为在初试中还要进行两方面的改革:一是增加会计学基本知识的考查,会计专业学位研究生的目标是培养系统掌握现代会计学、审计学、财务管理以及相关领域的知识和技能,了解会计实务,具有较强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高层次、应用型的会计专门人才,如果在初试中不考会计知识,只考英语和管理类综合能力,很多英语专业或数学基础、逻辑推理和写作等方面能力较强的考生在初试占有很大的优势,但在培养时可能存在很大的困难,不利于培养高层次会计人才,因而建议在初试中增加专业课的考查;二是适当降低英语的分值或取消英语的考试,会计专业学位研究生的目标是培养应用型的会计专门人才,即拥有在会计实务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非进行研究探索,因而在实际工作中应用到英语的可能性较小,因而建议适当降低英语的分值或取消英语的考试,或者把英语考查放在复试中进行,给招生单位更大的自。

  三、培养方案的改革

  根据《教育部关于做好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的若干意见》(教研[2009]1号)文件精神,全国会计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组织专家制定了《全日制会计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性培养方案》,主要包括如下几点:(1)鼓励采用案例教学方法并逐步增加在教学中使用案例的比例;(2)开辟第二课堂,聘请有实践经验的专家、企业家和政府官员开设讲座或承担部分课程;(3)综合评定学生的学习成绩,包括考试、作业、案例分析、课堂讨论、撰写专题报告等;(4)成立导师组或实行双导师制,发挥集体培养作用,并适当吸收企业与政府部门中相关人员参加论文指导工作;(5)实行学分制,总学分不少于40学分,在学期间必须保证不少于半年的实习实践,可采用集中实践与分段实践相结合的方式;(6)会计硕士专业学位论文要体现专业学位特点,突出学以致用,注重解决实际问题,论文形式上可以是研究报告、调研报告或案例分析报告等。

  笔者认为全日制会计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应进行如下方面的改革:一是积极吸收实务部门人员参与全日制会计硕士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与课程体系设计,根据社会的需求制定适当的培养方案,引入企业、行业等实际部门参与专业学位教育的质量评价,保障人才培养和职业需求紧密结合。实务部门人员应参加培养方案的制定、培养计划的制定、论文选题与开题、课程学习与考核以及教学实践等各个环节。二是适当减少总学分要求,目前全日制会计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总学分要求不少于40学分,远高于学术型研究生的学分要求,而学习年限短于学术型研究生,一般只有2年。很多学校在安排具体的培养方案时,一般把学生的上课时间安排在第一学年内完成,第二学年的上学期安排实践课、下学期进行学位论文的写作,这就必然造成第一学年课程过于沉重、学生疲于上课的情形,不利于培养学生具有较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的学校甚至为了迎合教学指导委员会的培养方案,而把每学分的学时减少为10学时,因此建议减少总学分要求;三是加强学位论文方面的改革,真正发挥双导师制的集体培养作用。要根据学生在校外导师单位实习的情况,由校外导师与校内导师共同把握研究生的研究方向,共同确定研究生的论文选题,确保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论文研究与实践紧密结合,以解决在实习中发现的问题为研究的导向。通过论文写作,不仅能提高科研工作水平,而且能解决企业的实际问题,增强研究生实践能力(郑冬梅,2009)。

  四、课程体系与教材建设改革

  在减少总学分的基础上,要大量减少核心课,适量增加专业实践课。现有的培养方案要求核心课要达到22学分,笔者认为由于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目标是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在课程体系方面应进行如下几方面的改革:一是适当降低专业学位研究生外语的要求,建议改为选修课,研究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二是由于在初试中已取消思想政治理论的考试,政治课的学习也可以在日常的管理中得到体现,不必列为必修课;三是在专业课设置方面,可以将每门专业必修课的学分降为2学分,减少理论知识方面的内容;四是原有方案要求在学期间必须保证不少于半年的实习实践,但实践课的学分只有6学分,建议学校应加大相关实物操作层面的培养,加大实习力度,增强竞争力,将学分增加到10学分,即每两个星期的实习为1学分;五是课程设置要与执(职)业资格考试相衔接,会计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目标是具有较强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高层次、应用型的会计专门人才,而与会计密切相关的职业资格考试是会计从业资格考试和注册会计师执业资格考试,因会计从业资格考试较简单,主要考虑注册会计师考试,建议应根据注册会计师考试的科目调整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课程,设置《会计》、《审计》、《财务成本管理》、《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经济法》、《税法》等课程,以使学生在毕业时获得相关资格。

  为加强会计硕士专业学位课程建设,我国已出版了国家会计学院会计硕士专业学位系列教材,如《财务会计理论》等教材,笔者认为需要在下列方面进行改革:一是目前出版的教材多数是在2009年以前编写的,针对的对象是有工作经验的在职会计专业人员,但从2009年开始招收全日制会计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以来,有很多教材并没有根据授课对象的变化进行相应的调整,因此应进行全面的修订;二是《全日制会计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性培养方案》明确指出,鼓励采用案例教学方法并逐步增加在教学中使用案例的比例,但已出版的教材偏重理论的较多,介绍案例的较少,应进一步加强MPAcc案例课程建设;三是有一些课程并没有相应的教材,而是借鉴了学术型研究生或本科生的教材,由于本科生和学术型研究生的培养目标不同于专业型研究生,因而可能达不到培养目标,需要进行相应教材的建设。

  【参考文献】

  [1] 陈恒,胡体琴.专业学位教育存在的问题及相关对策探讨[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

  工程硕士毕业论文篇8

  近年来,我国研究生招生规模有了长足的发展,在研究生培养规模迅速扩大的情况下,如何保证和不断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是研究生教育教学及管理部门所面临的共同任务。研究生毕业论文是研究生科学研究能力的体现,是衡量其能否获得硕士学位的重要依据,其质量是衡量一所学校研究生教育的教学水平、学生毕业与学位资格认证的重要依据。经济法律的学习和研究,特别是毕业论文的写作,最重要的是选题。论文选题就是文章将要阐述的主题,是经过挑选确定的研究方向、方法、内容和途径。要做好论文,提高论文质量,首先要有好的选题。硕士研究生的毕业论文往往是学生学术生涯的起点。因此,重视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的写作,对学生的论文选题给予适当的指导是非常必要的。

  一、经济法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的写作特征

  1.学术性与现实性相结合

  经济法是调整国家在管理和协调经济运行过程中产生的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经济法的突出特征就在于对现实经济问题的及时反映,经济法硕士研究生的毕业论文普遍关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但毕业论文是学术论文,学术性、先进性、独创性是学术论文的基本特点,学术性是其根本和生命力所在。因此,要注意保证毕业论文中学术性和现实性相结合,既可以是直接对一些具有重要社会意义的现象和问题进行学理探讨,也可以是在宏观的现实背景下对一些纯学术问题的新发现、新探讨和新拓展。考虑到经济法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与学科专业论文的区别,其对现实的关注和联系并不是直接为现实问题的解决提供具体答案,而是通过对一些现实问题的探讨推进理论创新和学科发展,或是对一些现实问题的解决从学理上探寻对策和给出一个较为理性的思路。经济法专业硕士生在选择毕业论文研究方向时,一方面要敏感认知现实经济关系的法律需求,另一方面要考虑论文的理论水平高度。

  2.专业基础与法学前沿问题相结合

  作为经济法专业硕士的毕业论文相较本科生论文而言,对论文的学术性要求更高。硕士毕业论文是对所学专业知识的综合检测,但不是对所学知识的简单总结和复述,是以所学的专业知识为基础研究并且探讨学科发展中的学术问题,或是为一些现实问题的解决提供理论支撑。一句话,作为学术论文,它旨在考查学生初步的学术研究能力。毕业论文实质上是学位论文,因此,毕业论文的选题应当与学生所学专业和所要申请的学位挂钩,要在本专业领域内选择具有一定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的论题。因此,经济法硕士毕业论文选题不仅要立足于专业基础这一根本,而且要通过了解和把握经济法学术研究动态来确定研究方向和课题,把对法学前沿问题的把握与所具备的专业基础相结合。

  二、经济法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选题中的主要困惑

  毕业论文的选题过程是一个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过程,这一过程真正实施起来并不容易。在一定意义上,发现和提出问题要比解决问题困难得多。论文选题并不是凭一时的兴趣、凑热闹、赶时髦就能做好的,而是需要认真地思考和论证,以明确自己的兴趣所在、有无能力、基础如何。

  1.不能正确理解创新标准

  有些硕士研究生考虑到写作时间有限和自身的理论基础,在短时期内往往很难形成新的理论,为符合毕业论文创新的要求,于是在选题是一味求创新,选择自己根本不熟悉的经济法前沿问题,结果在实际写作中无法把握选题,也很难找到相关资料作为帮助,最后只能放弃选题。这些问题的出现,是因为对论文创新标准的理解不准确。其实,创新从根本上讲就是人们对某些问题的认识能有所拓展、深化,其具体表现是多种多样的,并非只有推翻现有学说,另创一个新的学说或体系才算新,也不一定非得成一家之言。只要对某一问题的解决有推动、有帮助,对人们的认识有启发、有拓展,能对学科发展增添“一砖一瓦”,都称得上创新。因此,创新不仅是推陈出新,提出新学说、新观点,也是在已有研究基础上发现和补充新材料,开启新视角,做出新论证,引进新方法和新手段,以及做出新概括和新的语言表述。即使能较为系统地提出和阐述一个未被注意的新问题,一时又未能解决,也算是有新意。

  2.不能正确判断选题的价值

  在当前这个利益多元化的时代,经济关系纷繁复杂,经济法所涉内容也十分广泛。经济法硕士研究生在选择论文选题时,有时很难判断所涉问题的重要性。例如:有学生因为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工作,计划写“企业工商登记法律问题研究”。这个选题表明上看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是个可行的选题。但仔细推敲,在这个制度中如果是探讨工商登记的内容,则成为具体的经济技术规范的推敲,容易写成工作报告:如果从工商登记的程序探讨,则偏向于政府的行政管理体制,与经济法研究内容有所偏离:如果从企业行为角度分析,则偏向于律师实务研究。很难从理论高度进行发挥,提出有学术价值的观点。只有从企业的市场准入一般规则角度探讨企业工商登记的相关问题,才是比较好的选题。但这样的话,论文选题变成了“市场准入一般规则研究”。因此,经济法研究生在做毕业论文选题时,首先应该注意考虑选题的理论基础,能否有适当的理论可以用来分析该问题;其次再考虑选题的现实意义,是否值得花时间去深入研究来满足现实的需求。只有这样,才能正确判断选题的价值。

  三、对经济法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选题的几点建议

  1.选定一个比较明确的方向

  选题,就是选择什么样的专题作为自己学习、研究的具体方向。经济法所涉内容比较繁杂,学科之间差异性也较大。例如:市场管制法律制度和宏观调控法律制度研究的重点和基本思路就有很大差异,而每个人由于各种主客观条件所限不可能精通一切。因此,要确定自己的选题,首先要对几年学习所积累的知识作简要的整理,总结一下自己究竟在哪些方面有所得、有所思、有所长,对哪些只是一般了解,从而将注意力凝聚到最能体现和发挥自己知识特长的某一点上,以此为基点通过了解和把握经济法学术动态,找到合适的研究课题。

  2.结合学界研究主流方向来判断选题

  不同时期学术研究的注意力、侧重点等总会不同,相应地在法律研究过程中会有一些相对研究集中的热点问题。毕业论文要合理选题,应尽可能全面了解和把 握学术动态,对经济法领域所讨论的各种问题及其代表性观点、学说均应有基本了解,同时又要结合自己的专业基础和兴趣有所侧重,突出重点。这样能够保证自己的论文有足够的资料来分析论证。经济法学术研究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存同求异”的过程:“存同”,才能建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统一平台。对经济法硕士研究生来说,先准确理解经济法的基本理论、基本学说,才有可能正确运用理论解释现实经济问题;而“求异”是在论文写作过程中不能人云亦云、拾人牙慧,这样才能体现自己论文研究的价值,才能推动学术发展。特别是对学界研究的热点问题不必要一味跟风作为选题,因为如果是热点问题,许多学者都从多方面对该问题进行了比较深入全面的探讨,对硕士研究生而言,选择这样的题目风险比较大,很难发现新的思考角度或者形成新的观点,容易造成最后写作的困难。

  3.选择合适的角度建立选题

  论文选题是对平时所学知识的一个梳理过程,也是对平时所思考的问题的梳理和总结过程以及二者的综合过程。经济法研究领域中许多问题都可以从不同角度进行分析和讨论,学生可以在对所学课程有了基本了解和兴趣的基础上,从自身的角度综合运用各种思维方法来进行选题。例如:在财政制度领域,长于理论抽象思维的学生可以考虑研究财政法的本质、财政法的基本原则、财政法律制度在经济法中的法律地位等问题;偏爱实证研究的学生可以分析具体财政制度,如转移支付制度的分析、预算法的完善、财政体制的改革等等问题:擅长比较研究的学生可以通过历史分析中国财政法律制度变迁、结合其他国家财政法律制度进行比较研究……无论在经济法的哪个领域选题,都存在一个怎么思考和总结的问题。需要综合运用同向思维和逆向思维、聚合思维和发散思维、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形式思维和辩证思维等各种方法,以明确自己的知识储备与能力、兴趣与所长,以及当前学术动态中的定论、争论、未论所在,并从中找到需要研究的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要查阅大量文献,提炼选题,形成自己的见解,这本身就是一种能力的训练和基本功的培养。

  4.查阅相关文献来辅助选题

  选题的判断必须建立在大量查阅文献的基础上,特别是在确定研究方案时,需要考虑论题是不是有相关资料来加以铺垫。“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大量文献资料的参考很难写出高质量、高水平的论文。在经济法研究中确实有一些领域研究学者很少,这样导致相关的文献资料也很少。例如:对我国特殊形态的一些企业的现状以及法律调整,如集体所有制企业、建设兵团等方面研究资料就非常少。由于毕业设计环节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设在毕业前夕,很多同学将绝大部分时间放在找工作上,大部分同学都很难有时间和精力进行原始资料现场调查和研究,只能进行二手文献的查阅。因此,在选题时应该考虑现有文献的基础,对文献进行初步的查阅,这样可避免最后写作过程中因资料来源的单一而削弱了毕业论文的说服力。

  总之,论题选得好,可以使毕业论文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实用价值;论题选得不好,不仅会为收集整理资料、提炼论点、安排文章的结构和动笔写作带来一系列的困难,而且有可能造成论文写作半途而废,即使勉强完成写作,论文质量也堪忧。经济法硕士研究生选题时要广泛阅读相关经济法学文献,及时与论文指导老师进行沟通,通盘考虑自身的兴趣爱好、思维习惯、时间精力等因素,适当选择毕业论文的选题。

  工程硕士毕业论文篇9

  关键词 博洛尼亚进程;德国;职教师资培养;学士-硕士结构;转换

  中图分类号 G719.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2)04-0090-04

  德国传统的学位制为二级学位制,第一级学位分为三种:理工硕士(Diplom)、文科硕士(Magister)和国家考试(Staat sexamen)。自然科学、工程科学、社会科学和经济学专业一般授予的是理工硕士学位;人文科学和一些社会科学专业授予文科硕士学位;师范、医学和法学专业的毕业生则要参加国家考试。第二级学位即为博士学位。

  1999年,29个欧洲国家的教育部长在意大利博洛尼亚提出了欧洲高等教育改革计划——“博洛尼亚进程”,旨在保证欧洲高等教育的质量,建立统一的欧洲高等教育体系。作为《博洛尼亚宣言》的首批签署国、博洛尼亚进程的倡议国和积极推动者,德国据此对其高等教育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其中包括:变传统的二级学位体系为国际上主流的学士-硕士-博士三级学位体系;引入欧洲学分转换系统。相应地,德国职业学校教师的培养也进行了变革[1]。

  一、博洛尼亚进程后学士-硕士结构的确定

  德国传统的职教师资大学教育阶段至少包括8个学期(平均10个学期),需要学习一门职业教育主专业和一门普通教育副专业,还包括若干周的学校实习和社会实践,毕业时需通过第一次国家考试。接下来进入第二阶段,即见习期的学习。主要教学内容是通过教学实习实际应用在大学中所学的教育学、心理学、教学法知识。这一阶段为期至少18个月(一般为2年),结束时需通过第二次国家考试[2]。

  在博洛尼亚进程的背景下,德国职教师资的大学教育也分为学士、硕士两个阶段。各州进行改革的时间不同,在柏林的大学,从2004~2005年冬季学期开始,师资培养调整为模块化的、学分制的、分级的课程模式,以获得学士和硕士学位为结束[3]。不莱梅大学在2005~2006年冬季学期,开始了新的学士-硕士培养模式,代替原来的师资培养模式。而莱茵兰-普法尔茨州制定的改革时间表是:对于已经作好准备的大学,从2006~2007年冬季学期开始;其他大学从2008~2009年冬季学期开始[4]。

  改革后职教师资的培养引入了学分制。欧洲学分转换系统是目前在欧盟成员国高校中盛行的学分互认和转换系统,旨在提供一种在高校间测量、比较和转换学习成绩的方法。它对大学学习所要承受的学习强度进行了量化规定:一个学期相当于30学分,一个学分相当于学生30小时的学习量,即每学期平均900小时的学习量。根据规定学制的不同,取得学士学位分别需要180(六个学期)、210(七个学期)或240(八个学期)学分,取得硕士学位则需要至少300总学分(十个学期,含学士学位阶段)[5]。

  据此,德国职教师资的学士学位要求学习6个学期,修满180学分。硕士学位要求学习4个学期,修满120学分。这是职教师资培养的第一阶段,即大学教育阶段。学士学习阶段通常被称为“职业技术教育学”,硕士学习阶段则被称为“职业学校教师”。从命名上可以看出,两个学习阶段具有其不同的培养目标。

  学生完成职教师资学士学习后,可以获得“教育学士”学位,该学习阶段的培养目标是使学生获得第一个具有就业资格的高校毕业证书。“教育学士”不能成为一名职业学校教师,只能进入其他非学校的职业教育机构工作,诸如企业的培训机构、业余大学、私立教育机构和职业教育研究所等。此外,毕业生也可以凭借自己对职业专业方向的学习从事相应的技术工作。当然,完成职教师资学士阶段学习的毕业生完全可以进入职教师资硕士学习阶段继续深造。而职教师资硕士学习阶段的培养目标则是使学生有资格进入职业学校教师预备服务期,为成为一名职业学校教师作好最后的准备,学位为“教育硕士”。毕业时各州规定的考试要求不同,例如在莱茵兰-普法尔茨州、柏林需要通过第一次国家考试。而在巴登符腾堡州、不莱梅则需完成硕士阶段的学习和硕士论文[6]。

  同时,需要提及的是,改革后的职教师资培养保留了见习期学习的传统,即教师培养的第二阶段。见习期的学习不是由大学负责,而是主要由师范学院和教育学校负责。见习期一般为2年,以通过第二次国家考试为终结。只有通过了第二次国家考试,才可以申请国家的、市政的或私立的职校教师工作。因此,总体来说,职教师资两个阶段学习时间是7年。但有些州规定的职教师资不同阶段的学习时间较短,例如莱茵兰-普法尔茨州规定:职校教师平均学习时间是,到第一次国家考试结束9个学期[7],而巴登符腾堡州规定的见习期为19个月[8]。转而攻读教育学硕士的其他专业的学士毕业生,由于要补修部分课程,其学习时间可能会延长。

  二、教师教育与其他专业大学学习的转换

  学士-硕士结构的职教师资大学教育,使教育学专业与其他专业之间的学习可以转换,主要体现在学士毕业后的相互转换。但值得注意的是,其他专业毕业的学生攻读教育学硕士,必须补充学习一些内容。具体操作方式各大学不同,有的大学对应不同来源的硕士生设置不同的课程模式,如斯图加特大学;有的大学则要求攻读硕士之前补修一些教育学理论或实践内容,如慕尼黑工业大学和达姆斯塔特工业大学。

  斯图加特大学职教师资硕士的培养有三种课程模式。课程模式A主要为在技术教育学或类似学习课程中获得学士学位的学习者拟定。他们考入职教教师师范学院,深入学习主科、限选课程和教育学,获得硕士学位后可以进入见习期学习,也可以从事企业职业教育和职教研究。课程模式B适用于原来学习工程知识的学习者。他们毕业后一般不从事学校工作,但如果愿意,也可以通过一系列补充课程获得进入见习期资格。课程模式C对教育学或社会学学士学习的毕业生是一个延伸,专门为学校外职业教育学的相关职业作准备,例如企业培训工作。见图1。

  位于巴伐利亚州的慕尼黑工业大学,也规定了教育学学士和硕士与其他专业学位之间相互转换学分的方法,学生可以选择从教育学学士转向专业类理学硕士或文学硕士,也可以从专业类理学学士转向教育学硕士,当然,在转化前可能需要补充一些学习模块。见图2。

  黑森州达姆斯塔特工业大学,师范类教育学士毕业生可以直接进入师范类硕士阶段学习,也可以就业;反之,专业类的理学学士也可以进入师范类硕士阶段学习。见图3。可以看出,在“学士-硕士”模式的职教师资培养过程中,职教师资专业教育学士的学生相对过去可以有更多的选择:他们可以进入获得教师资格的“教育硕士”阶段学习,也可以“教育学士”的身份进入劳动力市场寻找工作,还可以攻读工科类学士学位,毕业后继续进入工程硕士学习阶段深造,而与原本的职业目标“教师”告别。相反,渗透性同时也为职业学校教师开启了新的来源,确保那些原先不是以职教师资为学习目标的学生,在学士毕业后也可以在满足各高校要求的一些补充条件后(如达姆斯达特工业大学的教育学士部分教育类学习和实践:学校实践学习1,专业教学法和教育学),以“横向进入者”的身份转换到职教师资“教育硕士”阶段学习,为今后成为一名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作好准备。目前,由于职教师资的工作与职责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变得更为广泛,其需求量正在不断增加,所以“横向进入者”在一定程度上扩充了职教师资的来源渠道,解决了德国所面临的职教师资缺乏问题。

  三、职教师资培养的变与不变

  在博洛尼亚进程后,德国对职教师资的培养进行了结构调整,传统的职教师资培养方案已经被转换为“学士-硕士”模式。这种培养模式可以为师范类毕业生提供不同的选择,同时也可以使非师范类毕业生进入职教师资的培养进程,从而提高职教师资学习的吸引力。

  (一)师范类毕业生可以提早就业

  在德国传统的“两次国家考试”职教师资培养模式中,学生必须完成整个职教师资培养过程,才能踏上工作岗位。而现在的“学士-硕士”职教师资培养模式,使学生可以在获得学士学位后,凭借第一个具有就业资格的毕业证书进入劳动力市场寻找工作。相对于传统的职教师资培养模式,“学士-硕士”模式只需要学生完成6个学期,即3年的学士学习并获得学位后,就可以投入工作,这无疑可以提早职教师资专业学生的就业时间。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学士-硕士”模式职教师资培养方案的改革,并没有降低对职教师资的要求,而只是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发展空间和可能性。

  (二)增加学习转换可能性

  由于“学士-硕士”职教师资培养模式在欧洲和德国的各高校间,包括各职教师资培养院校内部,与其他专业的学习阶段具有相同的学习结构,所以,“学士-硕士”模式为职教师资专业和其他不同专业间建立了进行全面衔接的可能性,使学习产生了渗透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机会在不同的专业间流动,获得更多的机会和更广泛的选择权,他们可以反复思考自己的职业决定,有意识地选择自己的职业目标,确定自己今后是否愿意成为一名教师,并且有机会对此作出改变。

  但是,“学生-硕士”培养模式也保留了传统职教师资培养模式的一些特点,这集中体现在职教师资的入职条件上。第一,教学能力。虽然允许其他专业的学士毕业生转向职教师资的硕士阶段学习,但必须补充完成相应的教育学学习。随后还必须完成见习期的学习。见习期是德国职教师资培养的一个特别之处,这一阶段的教育在各州的教师进修学院和指定的职业学校中进行。由职业学校校长和教育学院院长共同任命相同专业的资深教师作为辅导教师。在此期间,实习教师一方面在职业学校由辅导教师带领见习教学,另一方面每周有一天到教师进修学院或大学学习教育学、心理学、教学论等课程。通过各种各样的教学活动把所学课程与学科知识结合起来,以培养学生职教教师的基本素质。第二,学历条件。完成教育学硕士学业是职教师资从业的基本学历要求。第三,资格。在获得教育学硕士、完成见习期学习的基础上,还要通过统一的国家考试才能获取资格。可以说,德国对职教师资的专业成熟要求比较高,保证了职教师资职业的不可替代性,这既是职教师资专业化的体现,也是职教师资自身价值的体现。

  与此相比,我国对职教师资的要求显得较低,主要体现在学历和资格两方面,尤其体现在对于教学能力的要求上。目前,大部分中职教师来自于理工科大学,专业教师尤甚。教师资格的认定也仅限于教育学、心理学,不仅局限于普通教育学范畴,而且主要是理论知识的考核。教师无法将有限的理论知识得心应手地运用于教学实践,尤其是面对复杂多变的教育情境时,难以自如地驾驭,导致中职学校教学效率低下,教师自身成就感缺失。与此现状紧密相连、互为因果的是对于职教师资教学能力的漠视。职业学校的普遍看法是,深入的专业知识学习比教学能力重要,体现在新教师的聘用上,一个本科专业学习、研究生教育学学习应聘者的竞争力远远低于本科研究生一直专业学习的应聘者;体现在教师的培训上,对大部分来自非师范院校专业课教师的培训,其侧重点在专业方面,而非对他们而言相对较为欠缺的教学能力。甚至有许多人认为,一个好的工程师或高级技师必定是一个好的中职教师。在教师专业化成为共识的今天,这不能不令人诧异,需要大力呼吁和宣传,以引起相关的管理人员和教师的重视。同时,应加强对职教师资资格的研究,从入职开始就强调教师教学能力的重要性。当然,对于目前在职教师资教学能力匮乏的问题,需要通过各种培训予以提高。

  综上可知,在博洛尼亚进程后,德国职教师资的大学教育进行了相应变革,与欧洲其他国家“接轨”,增加了灵活性和学习转换的可能性;与此同时,仍然保留了自己独特的“个性”,保证了对职教师资的严格要求。相对而言,我国的职教师资培养起步晚,在发展中出现了不少问题,需要学习和借鉴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经验,尤其是在职教师资的教学能力要求方面。但是,在学习国外先进经验的同时,决不能丢掉我国在多年实践中探索出的、符合中国国情的理论与经验。只有将二者结合起来,才能形成适合自己的、有特色的、在中国切实可行的职教师资大学教育体系。

  参考文献

  [1][5]徐理勤.博洛尼亚进程中的德国高等教育改革及其启示[J].德国研究,2008(3):72-76,78.

  [2]国家教委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历史与现状——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8:278.

  [3]Regelungen des Lehramts an beruflichen Schulen (Sekundarstufe II) in den Bundesl?ndern(联邦州职业学校教师规章)[EB/OL].[2011-03-23]..

  [8][9]Burkhard Bendig, Dieter Münk. Von Bologna über Wiesbaden nach Darmstadt——Hessische Lehrerausbildung für berufliche Schulen auf neuen Wegen. berufsbildung Heft 97/98, 2006:43-45.

  Reform in Education of Vocational Teachers in Germany after the Bologna Process

  CHEN Yong-fang1, DU Juan2

  (1.College of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Education, Tongji University, Shanghai 200092;

  2. Shanghai Electrical Engineering School, Shanghai 200070, China)

  工程硕士毕业论文篇10

  l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中所凸现的主要问题

  我国硕士研究生教育规模的扩大,使原本存在的质量问题更加突出。目前,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发展,基本上是数量方面的增加,这种数量的增加,对于一个国家的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发展来说,无疑是十分必要的,而且也为我国硕士研究生教育事业产生质的进步准备了量的基础。但硕士研究生教育如果只顾规模的扩大,而不能保证质量,只能导致硕士研究生教育的贬值。随着在校研究生和毕业研究生数的迅速增长,研究生质量呈现出许多问题,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学生考研动机复杂生源质量差

  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加入考研大军,硕士生的生源呈现多样化趋势。生源质量的好坏,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培养质量。

  1.1.1越来越多的应届大学毕业生考研近年来,普通高等教育连年扩招,大学教育从精英教育逐渐向大众教育转变,毕业生就业率呈下降趋势,很多应届大学毕业生本着逃避就业的心态,加入了考研大军。有些应届毕业生选择考研是因为本科上了一个冷门专业,就业前景不好,希望考研可以有一次重新选择的机会,同时延缓了就业压力。

  1.1.2越来越多的在职人员选择在职或脱产攻读硕士研究生随着社会对高学历、高素质人才的青睐,以及知识更新速度的加快,众多在职人员因为现有工作不如意,希望通过考研来改变自己的工作环境及待遇。

  1.1.3还有一些人盲目攀比学历考研动机具有过多功利性,硕士学位对他们来说已不再是学术有造诣的标志。

  1.2研究生缺乏实践能力和科研创新能力

  人们习惯上认为,经过层层选拔的研究生已经是“精英”了,在思想、道德、文化、心理和身体等各方面都已经具有较高的水准,并且具有一定的科研创新能力,但事实上,一些研究生价值观念扭曲,功利心重,人文素养差,社会责任感低,缺乏科研实践能力,其含金量已经大打折扣。由于研究生教育是以科学研究为主要特征,以培养研究生的科研能力为主要目的,因此,在研究生教育过程中科研活动的开展情况,研究生科研能力的训练状况,研究生科研所达到的水平、程度等,就成为衡量研究生教育质量的主要标准。而在目前的教育中,主要体现于对专业文化教育的重视,而忽视了研究生教育中培养科研创新能力的重要性。由于种种主观和客观的原因,有的高校没有提供足够的科研基金和科研实验的场所,以及所需的实验设备,科研工作只能处于理论研究的初步阶段,没有进行深入的研究。因此,培养出的研究生科研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十分缺乏。

  1.3社会不良风气严重影响研究生学习态度和整体素质

  近十年来,我国研究生教育发展规模经历了一个高峰期,在校硕士生数和毕业硕士生数都随之迅速增长,硕士生的就业压力随之而来。市场经济的冲击,就业的压力,外部社会形形色色的诱惑,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态度。读研究生只是为了一纸文凭,找个好工作,所以对课程学习和毕业论文敷衍了事。学校或专业不理想,就业形势不乐观等因素,使许多硕士生产生了消极心理,无心向学。随着市场经济对个人价值的尊重,一些人被社会上一些不良风气所沾染,滋长了急于求成、追名逐利的思想。有的研究生学习不刻苦,做论文没深度,就易避难,不愿到现场调查研究,怕苦怕累,这样必然导致硕士毕业生的质量下降。不好就业,或者就业不理想,都使得学生对研究生教育产生消极的看法。硕士生大部分时间忙于找工作,无心学习,导致课程学习和论文写作无法保质保量完成。学生对学位论文急于求成,拼凑应付,研究生教育质量势必受到影响。

  1.4研究生的社会认可度逐渐降低

  进入市场经济后,用人单位的人才的消费观念增强,使得人才市场的供需状况正在悄悄发生变化。用人单位不愿意招收高学历的学生,部分单位认为,硕士研究生可塑性不如本科生,在科研学术方面不如博士生。目前国内许多企业经济效益下滑,严重制约了市场对毕业生的需求量,市场的吸纳能力已大不如从前。研究生的社会认可度正呈 下降趋势。

  2提高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的建议

  面对众多问题,提高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已经成为一个紧迫的问题。结合我国研究生培养特点,笔者提出“精选拔”、“重管理”、“严出口”的三步提高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的建议。

  2.1精选拔

  精选拔,指的是在高等教育逐步走向规模化的同时,严格把关研究生入学考核及条件,从根本上提高研究生生源质量。硕士研究生招生质量是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入口,其生源对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具有很大的影响。但鉴于当前我国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的普遍不足及应试教育的弊端,研究生选拔考试已越来越为专家学者所诟病。作为研究生教育的“门槛”,我国研究生入学考试设置的主要目的是选拔具有学术研究潜质和研究志趣的人才。有学者提出,研究生入学考试改革的总体指导思想,“应是由偏重知识、技能型向偏重能力、创新潜能等综合素质转轨。应当建立一套以考察科研所必需的基础知识与技能为前提,以考察科研所必需的人格、合作精神及有关非智力因素等综合素质为参考,以突出能力和创新潜能为核心的考评系统”。考试的改革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但只有从研究生教育的入口抓起,彻底提高研究生生源质量,才能为提高我国研究生含金量提供基本保障。

  2.2重管理

  重管理,指的是加强研究生培养过程的管理,研究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和提高,是贯穿研究生教育全过程的,应本着“厚基础,宽知识”的原则提高研究生综合素质。在硕士研究生教育过程中,科学研究与课程学习各占硕士研究生教育的一半时问,在这个阶段,需要加强基础理论知识、专业知识、相关领域知识与实验技术的学习,扩大知识面、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为进人论文阶段做准备,并为以后的科学研究打基础。因此,提高研究生教育的质量,首先要合理构建研究生教育课程体系,重视课程设置在体系上的相对完整性;突出课程设置的前沿性;明确课程设置体系的层次性;强调课程设置体系的个性化。其次,在教学过程中要突出和强化研究取向。谢安邦教授指出,研究生教学,其目标指向不仅在于对系统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的学习和掌握,而且要凸显专业领域的研究,或为专业领域的研究提供知识背景和方法论。在教学和研究的关系处理上,则是以研究来组织教学。这就决定了研究生教学活动不是一种教案式的规范化过程组织,而是以学术性的研究为取向,灵活地、弹性化地组织教学活动。

  2.3严出口


北理工10篇论文获评北京市优秀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3位导师获评北京市优秀研究生指导教师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北理工10篇论文获评北京市优秀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3位导师获评北京市优秀研究生指导教师北理工10篇论文获评北京市优秀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3位导师获评北京市优秀研究生指导教师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 北理工10篇论文获评北京市优秀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3位导师获评北京市优秀研究生指导教师已关闭评论
  • A+
所属分类:人文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