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24-01-12 05:17:44

高考最高的高考状元通向成功的关键秘诀

本文目录

  1. 高考是唯一的出路吗?
  2. 状元及第的礼仪?

高考是唯一的出路吗?

以农村为例,有很多经济作物的种植和特色养殖,起步时并不需要投入多少资金,技术难度也不会太大,只有想要把规模和质量搞上去才需要资金和技术的支持。那么,不读大学、不读最好的大学、不学最好的专业,很重要吗?通过种植经济作物和特色养殖不能改变命运吗?

以城市为例,现在的网红小吃数不清,但你身边不一定有,即使有,市场也不可能饱和。这,不是机会吗?网红小吃的起步资金需要多少?五万块足矣!等到做品牌做连锁的时候才需要资金和管理的支持!做网红小吃,获得人生第一桶金需要参加高考才可以吗?

所以,高考不是唯一的出路!

状元及第的礼仪?

金榜题名”和状元游街,是古代科场举子殿试后梦寐以求的事。

殿试发榜用黄纸,表里二层,分大小金榜。小金榜进呈皇帝御览后,存档大内;大金榜加盖“皇帝之宝”,传胪唱名后,由礼部尚书奉皇榜送出太和中门,至东长安门外张挂在宫墙壁。故考中进士者称“金榜题名”。

金榜按殿试成绩分为三甲。第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头名“状元”,第二名“榜眼”,第三名“探花”。

殿试之制始于唐武则天天授元年(690年)“策贡士于洛成殿”。宋太祖开宝六年(973年)于“讲武殿度进士”后遂为永制。宋太宗太平兴国八年(983年)开始把考中的进士分为五甲。

元顺帝时又将进士分为三甲,并规定一甲为三人。洪武四年(1371年),明太祖朱元璋始策问贡士于奉天殿,赐一甲三人进士及第,赐二甲进士出身,赐三甲同进士出身。其中二三甲进士各科名额不等,无定数。

清沿明制,自顺治三年(1646年)丙戌开科,会试后将录取的贡士举行殿试。

状元游街,是指皇帝在金銮殿传胪唱名,钦点状元、榜眼、探花和进士后,状元领诸进士拜谢皇恩后,到长安左门外观看张贴金榜及回家的过程。从金銮殿到长安左门,要经过太和门、午门、端门、承天门(现天安门)到大明门(清为大清门)。

长安左右门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二门是皇城通往中央官署衙门的总门,门前竖立一座巨大石碑,上刻“官员人等,到此下马”,并有禁军守卫。

百官上朝都要从此进入,都要下马下轿,步行进长安门,经天街(今天安门前长安街),上金水桥,入承天门,继而进午门,到皇宫大殿上朝。

考取进士的人,都要在金銮殿上传呼姓名,然后把姓名写入“黄榜”,捧出午门,在鼓乐御杖导引下,经承天门穿过T形广场,出长安左门,张挂在临时搭起的“龙棚”内。

读书人一旦金榜题名,便如“鲤鱼跳龙”,成为天下知的新权贵。因此,长安左门被称作“龙门”。而每年阴历八月中,朝廷都在西千步廊进行“秋审”。囚犯由长安右门押解而进,犹如身进虎口。所以,长安右门被称作“虎门”。

午门的门洞,正面看是三个,背面看是五个。两侧掖门,平时不开,只有在大朝的日子才开。文官走东掖门、武官走西掖门。当中的正门,只有皇帝才能出入。皇后在大婚入宫时可以走一次。殿试考中鼎甲的状元、榜眼、探花三人,出来时也可以走一次。其他人等,一律只能走掖门。

明朝十六位皇帝,276年共举办科考88次,发榜89次(洪武年间举办科考6次,发榜7次),录进士24566名,其中状元89名。据《大明会典》记载,无论是参加金殿传胪,唱名赐第,长安街观榜,参与恩荣宴,还是参拜先师神位、大司成,谒孔庙,状元都处于诸进士中最显赫的地位。

网上曾流传明嘉靖年间广东文状元林大钦游街的盛况:“手捧钦点皇圣诏,足跨金鞍朱鬃马,前呼后拥,旗鼓开路,欢声雷动,喜炮震天,遍街张灯结彩。”

状元骑马游街,完全是民间的讹传。而且,状元游街只能一次,决不可能有游街三天之事。诚如唐诗所言:“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 高考最高的高考状元通向成功的关键秘诀已关闭评论
  • A+
所属分类:部门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