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24-01-27 00:20:45

茶艺课学习总结

今天给各位分享茶艺课学习总结的知识,其中也会对茶艺精选学习心得(通用21篇)08-16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导读目录:

1、茶艺课学习总结

2、茶艺的教学十篇

3、茶艺茶道课程

  关于茶艺课学习总结(通用11篇)

  难忘的学习生活又即将告一段落了,我们在不断的学习中,获得了更多的进步,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学习总结吧。那么如何把学习总结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茶艺课学习总结,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这个核心就是唐代陆羽提出的“精行俭德”。以后宋代徽宗赵佶又提出了“清和澹静”。到明代喻政又提出了“淡远清真”。中国茶道传到日本,千利休提出了“和敬清寂”。传到韩国,韩国人提出了“和敬俭真”。传到新加坡,新加坡人提出了“和爱谦静”。中国当代茶学专家庄晓芳提出了“廉美和敬”。这些茶道四字令就是茶道、茶艺的核心。虽然都有时代性和地域性,但它的核心都是道德修养。不论是茶道还是茶艺。最根本的两个基础是“茶”和“艺”,故称茶艺。物质与精神两个方面是茶艺的根本。茶就是科学泡茶,科学饮茶,使人们充分吸收茶叶的营养保健物质达到强身健体。艺就是把泡茶饮茶艺术化、人轻松愉快,达到精神上的养生。综合茶道、茶艺的茶道具,不外乎陶、砂、瓷、透(玻璃)四种形态。陶:是指陶器。是我国最古老的茶具。今天用起来,古朴典雅,返朴归真,回归自然,别有韵味。

  砂:是指紫砂,有著名的宜兴紫砂。它起源于明,兴盛于清。有形美、神韵,气质高雅形态各异的特点。

  瓷:是指瓷器,有著名的景德瓷。白瓷早在唐代就有“白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罄”的美称。

  透:是指玻璃等透明茶具。玲珑剔透、泡茶可观赏杯中的茶汤和茶芽,特别是看到茶芽直立、起舞的姿态。

  无论是茶道还是茶艺表演必须具备六个条件,它们是茶、水、器、人、静、雅。茶:这是最基本的一个条件。茶,不一定是最好的茶,但一定是客人最满意的茶。

  水:它不一定是名泉水,但一定要符合饮用水的卫生标准定无异味,无杂质。

  器:是泡茶的工具,不一定是名壶金杯但一定要适合所表演的茶艺,要以茶定器。

  人:是茶艺的主体,工农商学兵,三教九流,都能与茶融合,搞茶艺一定要文明、雅静。

  静:品茶的环境要静,这是进入茶艺境界的前提,茶道修养的环境。

  雅:是茶室的环境布置,是精神愉快的条件。

  茶艺表演的'好坏,通常有七条标准进行衡量和评判。表演:表演要自然、规范、熟练、优美。韵律舒展流畅与音乐相符。

  解说:解说词与表演配合恰到好处,词语使用恰当。声音流畅、语言简炼优美娴熟,要用普通话。

  茶汤:所泡茶汤符合所用茶的茶汤标准。如红茶红艳透明,绿茶清澈碧绿等。

  搭配:服装、服饰、发型搭配是否合理美观。茶具组合是否合理,与所表演的茶艺是否配套。

  交流:表演人员之间相互配合、协调,反映出整体的美感。

  音乐:所配的音乐要同表演的茶艺相协调。音量大小适中,要优美动听。

  程序编排:整个表演自始至终的程序编排要科学合理,时间25分左右。

  随着学期的结束,社团工作也将告一段落。回首这学期社团的工作,给我们留下了太多的回忆。一切都在计划中进行,一切也都超出了计划。一路走过,洒下了我们辛勤的汗水,耕耘出了丰硕的成果。下面我将我们社团的各个方面工作做以下总结:

  1. 茶学课程

  本学期中,指导老师开讲了茶学课程。关于茶学的历史,文化和传承,各种茶类的特性,做法,历史故事,来源传说等等。我们不仅要学习茶文化,更要宣传茶文化,让大家对我国的传统文化,茶文化有更深的热爱。

  2. 现场指导茶艺

  光从书本上看茶,从课堂上听茶是远远不够的。我们需要实实在在的品茶,去区分各类茶,亲口去尝,亲手去泡。所以指导老师会带来很多茶叶给大家

  分享并学习,来拓宽视野。同学们也是自己买了简单的茶具,每次上课带来练习。指导老师会在现场指导大家茶艺的动作,练习需要注意的地方。给学生们带来很多的收获。

  3. 社团人员及管理

  社团人员总数减少,但是同学们的热情明显提高,积极性进步很大。社团负责人进步明显,经验增多,所有的活动都认真负责,做的很好。带领同学们把各项工作井然有序的做好,值得表扬。

  我们社团在这学期有了很大的进步,活动的准备、开展和收尾都体现了各部人员的协调能力。虽然在活动中还是有小的问题,但是整体上比上学期有了较为明显的系统性和目标性。我们社团毕竟很年轻,犯错误是一个必须经过的'的阶段,道路虽然是曲折的,但前途是光明的,因为大家都在努力。

  本学期社团的工作都顺利完成,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同时也发现了一些问题,针对问题社团有进一步的安排,以便于下学期的工作得以更加顺利的进行。不断总结,不断进步,相信社团一定会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发展的更好!

  茶源于中国,讲求和,美,礼,仁等,是追求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和谐,通过茶艺活动的过程感悟人生,修身养性,追求自然的目的,让我学会如何协调和平衡,爱惜自己,感恩社会,回报社会。

  茶艺是一门艺术,一种修养,体现和谐,优雅,仁,德,诚,真,茶艺源于远古却不失时尚,茶艺源于生活却高于生活。

  以茶养生,以茶悟道,做一个优雅德,有内涵德,健康的人,这是我学习茶艺的第一步。

  一;我们人类终极追求的是拥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灵。

  二;我们人类向往的目标是享受生活,丰富生活,热爱生活,不断的提高生活品质。

  三;我们人类希望的事业是自由择业,开心就业,浪漫就业,做终身喜爱而乐之不疲的事业。

  这种完美的人生,只有在茶艺中垂手可得。

  随着现在社会经济不断的发展,茶叶的需求量不断的日益增大,近几年来的表现尤为突出,可是对茶艺师的中,高级人才却很短缺,能够拥有茶艺师职业资格证书的人不多,以现在的发展趋势来看,未来茶艺师的需求量会超出我们的想象,茶叶现在已远销海外,连外国的朋友们也都被中国的茶艺的神秘,魅力的迷人所吸引。

  现在‘以茶会友’的社会,用茶让人与人之间可以无界限的交流,用真诚,坦诚的心交流,不管是在事业中,竞争中,在品茶,应用茶的环境,去做任何事都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的,一个举止优雅的茶艺师,舒缓的音乐静静的流淌,共同营造出一幅宁静祥和的休闲场景,会让现在在忙碌的生活中人们有一个很好的.放松,舒心的空间。

  全职的太太们,拥有良好的教育背景,雄厚的经济实力,充裕的时间,可以将茶艺作为提高自身修养,结交志同道合朋友的途径,还可以让在打拼的先生们带来全新的休闲体验,让他们在忙碌后忘记了疲惫,优雅而有内涵的全职太太们籍着茶艺寻求一块静溢与超然的心灵空间。健康,绿色,环保是茶艺致力于推广的方向,引导人的思维,开拓人视野,丰富人的精神。

  茶艺师是现在社会与未来社会所空缺的瓶颈,也是一个很好的创业空间,在帮助别人享受人生的同时也帮助自身创建美好的人生,利人利已,何乐不为?希望那些爱好茶,茶艺,想懂的茶,茶艺的朋友,你的人生就从今天大步的迈开吧.

  前些时日,思想老化,闲于品茶,不禁对茶产生了许些好感。于是竞开始研究起中国茶艺之道来。了解到一些关于茶艺的作品以及几千年的中国茶文化,鉴于其学问的雅致,加之兴趣所至,故亦思得若干茶艺,撰写成文,以供赏阅。

  有位作家说,人类历史中的杰出发明中,其能直接有利地帮助我们享受空闲、友谊、社交与谈天的',莫过于饮酒、吸烟,饮茶的发明。

  烟酒之道我知之甚少,但于茶艺术却颇感兴趣,且略通一、二。茶录有云,“其旨归于色香味,其道归于精燥洁。”可见自古以来饮茶发民展至今已成为一种文化,且有相当浓厚的学问。而诸种茶文化之中,上茶有礼,品茶有道,泡茶有法为其精髓。

  古有诗云:寒夜客来茶当酒。而以茶待客须讲茶礼。有俗成之礼曰:酒满为敬,茶满为欺。一般来说,予客上茶不当上满,满则不敬。倘若用大茶杯给客人泡饮,还应注意不时给客人加开水以保持茶温,以让茶之香气萦绕不绝。可见茶当品、当慢,贵在雅趣,而酒当饮、当快,贵在豪情。所以,以茶代客是万万不宜催促的。

  对于品茶,一般说来宜慢品而不宜豪饮,小茶杯三口一杯,谓之品也。此外喝茶亦需讲究气氛,古人云:“饮茶以客少为贵,客多则喧,喧则雅趣乏也”。严格来说,茶有三泡,第一泡如一个十二、三岁的幼女,第二泡如妙龄的十六女郎,而第三泡则如婚后少妇了。一般来说,幼女茶苦涩,提神醒脑;少女茶甘雅,鉴赏家认为此泡的茶最妙;而少妇茶素淡,不可复饮。但实际上,享受“少妇”茶的人仍很多。

  关于泡茶之法,见经卷者诸多,且因茶的制作工序不同而异。在此不一一比较论之,但有一点重点共识:泡茶宜用陶瓷器皿而不宜用铜、铁、玻璃等器皿。而且茶具的茶垢不宜清洗尽去,因为茶可养生,而垢可养壶也。(

  通过为期一周的茶艺实训,我学到了好多平日里学不到的东西,从对茶文化一无所知的状态里走了出来,不仅了解了中国茶文化历史悠久源源流长,甚至发展至海外,而且茶的种类有六种之多,每一种茶都有其不同的特征和功能,茶的制作方法及其泡制更是有深刻的考究,饮茶的意境也有讲究,饮茶还有营养保健,修身养性,增进友谊,学习礼仪知识的作用,这些对我走向工作岗位,对人对事的态度有重要的启示。

  在日常生活中虽然也有饮茶的习惯,但是也仅限在家里,从地里回来饭前往往会泡一壶茶,但是即不讲究茶的种类和质量,也不讲究茶的泡制和品茶方法,只是平常意义上的喝一杯有味道的茶,解解渴而已,所以在我的脑海里对茶并没有深刻的了解也从没有研究,就把它定义为家用茶水,后来见到的饮料如绿茶,冰红茶也并不知道它们同属一类,而且还是中国文化的一种。直到学了茶艺之后才开始了解并认识茶文化,体会茶的意境和精神。

  茶的历史悠久,制作方法多样,泡制也十分考究,对我们做人处事有一定的借鉴。茶的制作方法有蒸青,炒青,烘青等每一种里面又有使用工具和手法的区别,制作出的茶的色泽,形态等也不相同,而且泡制时应用不同的方法限制时间和次数等可以把各种茶的味道达到最佳。我们在做事情的时候也应该有这样的意识,不同的事情有不同的特点的作用,所以在做的时候也要用适宜的方法才能事半功倍达到最佳的效果。我们从事公共关系,就必须要学会应对不同性格不同职业和不同爱好的人,要想取得好的业绩就需要灵活的应对这些人根据他们的特点选择不同的方式才能做到有效的沟通从而把工作做好。同样的处在相同领域的人其处事方法和做事原则也是有一定的区别的,所以选择的应对方式和原则也要因人而异,学会和他们相处好的同时也能发挥出他们的作用,让他们为己所用,这也是一种智慧。

  喝茶还要讲究周围的环境同时体会茶所代表的文化和意义。饮茶之风是由文人雅士发展到宫廷之中再由宫廷流传到民间的,其间茶的.种类也有了明确的分类,茶艺也日趋成熟,茶礼也形成了统一的风格。文人在饮茶时往往会选择一处具有诗情画意的地方,精心泡制茶种,以静气凝神,同时领略大自然的和谐之美,领悟人生法则,有人还会突发奇想吟诗作画,在古代就有以茶会友的说法,请客人饮茶也就表示对他人的敬重成为一种礼数,同时有清政廉洁,远离污秽,消除杂念,修身养性的文化内涵,茶也就成为有文化有知识的象征,这就是所谓茶的“廉”,“美”,“和”,“敬”,尽显茶的本色。我们在做事情的时候,也需要静心静气,以平和的方式待人处事,静乃和之根本,我们工作本来是为了赚更多的钱,过更好的生活,但是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又往往会被一些琐碎的事情而困扰,导致心情烦闷,甚至改变自己的心性,让自己过的不愉快,所以以静待人的同时也要以静待己,这样生活才会丰富而精彩。

  谢谢老师给了我这次实训的机会,也感谢老师这一周来对我们的指导和帮助,此次实训使我受益匪浅,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我会更加努力,学习更多的专业知识和处事之道,为有效的工作打下基础。

  20xx年 8 月 18 日至 9 月 2 日, 我接受了为期半个月的中级茶艺师培 训。通过半个月的学习,我从态度上、文化素养上、操作技能上、教学能力 上得到了全面的提高。现总结如下

  一、从态度深刻体会了中国茶文化的核心“和”“敬” 。未参加中级茶 艺师培训之前,我对茶艺师的了解是“掌握了一套规范的泡茶技能,能对客 人进行茶艺表演与服务” ,但随着学习的深入,我懂得,茶艺师不仅要有专 业技能与服务能力,更重要的是通过习茶、事茶陶冶情操,传承并发扬我国 的茶文化。想要成为一名优秀的茶艺师,首先要有平和、恬然的心境,对茶 的珍视和对茶人的尊敬。

  二、提升了专业素养。茶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一朵奇葩,千年的茶 文化历史,使茶文化己深深渗透进了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及至唐代“自从 陆羽生人间,人间相学事新茶” ,我国茶文化体系形成,并使之传播四海。

  茶文化与中国的传统文化相渗透,互融互补。首先与儒家思想的“礼” 。儒 家思想是以孔、孟为代表,以中庸为核心的思想文化体系。我国茶文化中清 新、自然、达观、热情、好客的精神即是儒家思想最鲜明、充分、客观而实 际的表达。其次与佛家思想的“悟” 。茶与佛的`核羽是“茶禅一味”的理念。

  禅,意为“坐禅”“静虑” 、 。禅宗主张“直指人心,见性成佛” 。通过品茶、 喝茶提神、清心、去欲。再次与道家思想的“无为” ,道家思想追求“天人 合一” ,茶文化中视茶为天地自然之精华,为“天含之,地载之,人育之” 之灵物,从而在制茶、烹茶、品茶过程中,追求美感,追求意境,追求哲理。

  三、提高了茶艺服务操作技能。在 16 天的学习中,共学习了茶的营养 成分与功效,乌龙茶、红茶、黑茶、绿茶、花茶的冲泡程序,每道泡茶程序 都经过了反复的观摩、练习、考试。

  四、提高了教学能力。此次培训中,我作为一个教师不仅努力学习专业 知识,而且用心观察农大茶艺实验室的建设,各位老师的授课风格,收集了 一些教学文字与影像资料,对我院旅游管理专业的《茶艺服务》课程教学与 学生的专业技能指导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叶品评技法和艺术操作手段的鉴赏以及品茗美好环境的领略等整 个品茶过程的美好意境, 其过程体现形式和精神的相互统一,是饮茶活动过程中 形成的文化现象。它起源久远,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与宗教结缘。茶艺包 括:选茗、择水、烹茶技术、茶具艺术、环境的选择创造等一系列内容。茶艺背 景是衬托主题思想的重要手段,它渲染茶性清纯、幽雅、质朴的气质,增强艺术 感染力。

  不同的风格的茶艺有不同的背景要求,只有选对了背景才能更好地领会 茶的滋味。

  茶道,烹茶饮茶的艺术。是一种以茶为媒的生活礼仪,也被认为是修身养性的 一种方式,它通过沏茶、赏茶、闻茶、饮茶、增进友谊,美心修德,学习礼法, 是很有益的一种和美仪式。喝茶能静心、静神,有助于陶冶情操、去除杂念,这 与提倡“清静、 恬澹”的东方哲学思想很合拍,也符合佛道儒的“内省修行”思 想。茶道精神是茶文化的核心,是茶文化的灵魂。

  茶分六种:红茶、绿茶、黑茶、黄茶、青茶(乌龙茶)和白茶。

  茶道,通过品茶活动来表现一定的礼节、人品、意境、美学观点和精神思想的 一种饮茶艺术。它是茶艺与精神的结合,并通过茶艺表现精神。兴于中国唐代, 盛于宋、明代,衰于清代。中国茶道的主要内容讲究五境之美,即茶叶、茶水、 火候、茶具、环境,同时配以情绪等条件,以求“味”和“心”的最高享受。被 称为美学宗教,以和、敬、清、寂为基本精神的日本茶道,则是承唐宋遗风。

  这学期的茶艺茶道课程向我们具体介绍了绿茶、红茶、黄茶、白茶、乌龙茶、黑 茶、花茶的知识,重点学习了绿茶、乌龙茶、花茶的泡制技巧和方法。因为在我 的生活里多以矿泉水和饮料,很少用到茶(尤其是乌龙茶和花茶) ,而且以往我 泡茶也只是凭自己的感觉来冲泡,也存在着很多认识上的错误,没能泡出一杯好 茶的精髓。

  而通过这一学期茶艺茶道课程学习, 很好的帮助我弥补了这一点不足, 使我对茶、 对茶艺有了新的认知和体会。

  现就我个人的茶艺心得总结如下

  一、 绿茶 绿茶,是茶艺课程开始后所接触学习的第一种茶茶艺师工作总结茶艺师工作总结。没学习之前,还真的不 知道自己以前泡的那些个绿茶都是一种浪费,简直就是茶叶兑开水。我最欣赏绿 茶的纯与淳, 绿色的芽叶干净清爽、 柔淳的茶水清香宁神, 能让人卸下一身疲乏, 舒缓身心,有种回归自然之感。

  二、乌龙茶 乌龙茶是我从未接触过的茶类, 相较于绿茶和花茶来说,于我是最最陌生的一类。而在乌龙茶的实训中,我担任 的是主泡。因为乌龙茶的泡制比较繁琐,使我经常忘记一些步骤,所以它是令我 印象最深的一类茶。

  最后我发现,它是最能锻炼人的.心境的一类茶。因为无论 时间多么的有限,它还是得按照步骤一步步来,既不能增也绝不可减。就像我们 的生活,生活里无论你遇到多少困难,无论困难如何大、如何难以解决,无论所 剩时间有多紧迫。事情还是得一件件来,问题还是得一个个解决。所以,浮躁的 心难以泡出一杯好的乌龙茶。

  我觉得乌龙茶的茶盘就是一个缩小的人生,而我们 练就的何尝又不是一个张弛有度的人生。

  三、花茶 “芳香四溢、倍感温馨” 是我对花茶最直观的印象。当桌前摆起花茶茶具,无论是清洁茶具、投茶冲泡还 是提杯品茗, 自始自终都有那么一种如春天般的温暖围绕在心头,让人能有种春 日的盎然,无论心情、精神都顿觉美好。由于课程条件有限,在具体泡制时仍旧 以绿茶茶叶代替,无法真正体会到花茶那甘甜的茶味儿、融暖的芳香,但我觉得 在泡制时,只要我们心中怀以花茶,意入心,心入茶,杯中处处有甘甜,周身处 处有花香。花茶的泡制让我学会了感知,感知生命勃发的力量,感知生活里那些 温暖的美好。

  综上所述, 这学期茶艺茶道课的学习让我有了不小的收获——泡 茶,最贵乎“心” 。当然我也深知茶艺并非仅靠一学期的学习就能练就的,所以 在今后的生活中,我会继续的练习。同时,希望每一个泡茶人,无论何时何地, 都能以自己的心入茶,泡茶一杯属于自己的好茶。

  时光飞逝,转眼间又到了月末总结的时候,这既是对一个月的回顾反思,又是对新的一年的规划。

  茶艺师首先是一个服务人员,这不仅仅是一种工作,而是一种服务的外在体现。好的服务质量需要我们首先要喜欢这个工作,真心实意地能够在工作中得到成长和快乐,并能够在工作过程中要做到形象气质俱佳、仪容仪表整洁大方;主动热情地接待客人,并根绝顾客状况和季节不同推荐相应的茶饮。虽然临近春节之际,心情会因大家的回家过年而出现稍微的波动,但就像边防战士一样,即使八年没有回家和父母过团圆年,也要兢兢业业为国家的边防工作做出努力,因为这是一种对顾客、对公司的责任和义务,也是做人的基本原则。

  于此同时,茶艺师又不仅仅只是一个服务人员,茶代表了一种文化,不同的茶有不同气息,而同一种茶的不同泡法也有不同的韵味,喝茶既是品茶,又是品文化、品人生。好的茶艺师需要有茶的淡定气质,同时需要从业者不仅仅能够熟练掌握茶艺的各种理论知识和技能操作,如礼仪、接待等等,同时要对茶文化有较深的.理解,真正将自己融入茶的世界,只有理解茶的内心世界,才能在提供一流质量的同时领悟茶的内涵、丰富自己。

  只有时刻反思回顾过去,认识到自己的长处和不足,并规划自己的目标,才能走的更远。我相信,在接下来的日子里会严格要求自己,在茶文化的熏陶中认知自己、强化职业技能。

  一、活动准备

  在此次茶艺教学课中负责讲解与演练茶艺过程,需要做以下准备:

  1、搜集材料,包括茶叶起源、历史发展、种类等

  2、准备课件以及课件中的影片和图片

  3、由于学生在操作后是要品尝茶汤,所以上课前要把学生使用的茶具进行高温消毒。

  二、活动基本情况

  1、演一演。老师讲解并演示泡茶过程。解说时强调泡饮要点。

  2、做一做:分组演示,泡一泡。

  3、想一想:在整个冲泡过程中,哪些地方体现了中华传统礼仪。

  4、学生交流,展示。学生品味了甘、甜、苦、涩、酸等味道各异的茶的时候,深切地感悟到人生的苦辣酸甜。茶汤从入口到咽下的过程就好像一个人生的历程。茶汤有不同的味道,人生也有各种各样的经历。品茶要用心才能品出味道,人生也要用心经营才能创造出灿烂的人生。

  三、活动效果

  1、中小学学生有时很容易浮躁,很难静下心去做一件事情,学习了茶艺这门课程之后,学生慢慢的懂得了怎样去调解好心情,懂得了怎样去静下心来专心干一件事。

  2、操作优秀的小组到前面进行角色表演(分为主泡,解说,客人),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

  3、学生在分组操作过程中,积极主动参与泡茶过程,活动热情很高。四、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存在问题:

  1、学生分小组对活动进行操作,不同小组的操作存在很大差距。

  2、在学生进行分组操作过程中,有时会手忙脚乱,弄洒茶叶或茶汤。

  3、整个茶艺操作过程有文字说明,每一步骤都有自己独特的`名称,学生记忆比较困难。

  4.操作流程的幻灯片字偏小,距离较远的学生看不清楚。

  改进措施:

  1、对学生进行指导,讲解泡茶要点。

  2、多多关注学生在操作过程中的活动,随时提醒他们注意安全,保持干净安静的茶艺氛围。

  3、把茶艺操作流程分成四大部分,起了简单易记的名称。

  4、请每组学生扮解说的角色,可以帮助组员记忆各个步骤名称。

  小结:

  从整体上看,本次的课还是非常成功的,完成了教学任务,达到了教学目标。但在某些细节上还是考虑的不周到,通过这次讨论课暴露了一些小问题,需要改进。

  怀着期待和雀跃来到了茶艺室上课,在这个课上我学到了很多茶艺知识。 中国是一个千年文明古国,礼仪之邦,崇尚礼节。中国有句民谚:无茶不成礼,中国茶文明传达的是纯,雅,礼和茶道的精神理念,传播的是人与自然的交融,启发人们走向更高的生活境界。

  茶艺是我们中国传统文化,茶艺课上我们感受到了茶艺的精神和魅力。 实践前,老师讲解了茶艺文化的定义和内容,介绍了泡茶的工序和技巧。 茶艺是指如何泡好一壶茶的技术和如何享受一杯茶的艺术,泡一壶好茶也需要也涉及了广泛的内容,如识茶、选茶、品茶、茶叶经营、茶文化、茶艺美学。 茶艺具体内容包括了技艺、礼法、道三部分:

  1.技艺是指茶艺的技巧和工艺

  2.礼法是指礼仪和规范

  3.道指的是一种修行,一种生活的道路。

  泡茶茶具的不同,分为壶泡法和杯泡法,其中我们课上使用的是壶泡法,壶泡法是茶壶中泡茶,然后分斟到茶杯中饮用,所以我们此次学习是壶泡茶艺的.范畴。

  老师提醒泡茶的过程中动作要慢心要静,我们觉得泡茶一个能让人心情平静专注于泡茶的过程。

  辨别茶叶的好坏,用手捏茶叶,易碎的这是存放的好的茶叶。

  后面我们学习了泡茶的所有工序并自己动手学习泡茶,和组内人员讨论如何做到标准,学习的过程也很愉快,基本了解了怎样泡茶。

  茶艺工序如下:

  一、烫壶:

  在泡茶之前需用开水烫壶,一则可去除壶内异味;再则热壶有助挥发茶香。

  二、置茶:

  一般泡茶所用茶壶壶口皆较小,需先将茶叶装入茶荷内,此时可将茶荷递给客人,鉴赏茶叶外观,再用茶匙将茶荷内的茶叶拨入壶中,茶量以壶之三分之一为度。

  三、温杯:

  烫壶之热水倒入茶盅内,再行温杯。

  四、高冲:

  冲泡茶叶需高提水壶,水自高点下注,使茶叶在壶内翻滚,散开,以更充分泡出茶味,俗称"高冲"。

  五、低泡:

  泡好之茶汤即可倒入茶盅,此时茶壶壶嘴与茶盅之距离,以低为佳,以免茶汤内之香气无效散发,俗称"低泡"。一般第一泡茶汤与第二泡茶汤在茶盅内混合,效果更佳;第三泡茶汤与第四泡茶汤混合,以此类推。

  六、分茶:

  茶盅内之茶汤再行分入杯内,杯内之茶汤以七分满为度。

  七、敬茶:

  将茶杯连同杯托一并放置客人面前,是为敬茶。

  八、闻香:

  品茶之前,需先观其色,闻其香,方可品其味。

  九、品茶:

  "品"字三个口,一杯茶需分三口品尝,且在品茶之前,目光需注视泡茶师一至两秒,稍带微笑,以示感谢。

  课程结束并通过了老师的考核,觉得这是让人舒服和愉快的一节课。是提升修养的一个过程,课程中对茶艺有了更多的熟悉,以后会在生活中在次体验,用平和的心态对待身边的一切,即使面对困苦与艰难,一是一种淡然、宁静的心态面对待,用修养的力量让自己变得美丽动人,用生活热爱茶文化。

  自20xx年开始建设服务专业的茶艺实训室起,我校茶艺专业室发挥了他应有的作用。这个总价值十万元的实训室,既能提供教学服务,还能提供校企合作,更具有产、学、研多功能价值。

  一、实训室设备概述

  茶艺实训室共拥有一个根雕茶艺桌、一个大茶桌,一个高档茶海,六个学生用茶艺桌及8个训练茶海,观赏茶具10套,学生训练用茶具10套,并有多种名贵茶叶等。总价值十万多元,强大的实训室设备基础为我服务专业的产、学、研提供强大的物质保证。

  二、实训室管理

  1、健全机构,制定具体管理措施

  2、健全制度,规范文件

  3、实施例会制度,每周检查工作

  4、制定专业队使用记录登记表及专业队训练记录,认真做好使用记录,及时测验学生,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5、认真做好设备维护及维修工作

  实训室设备种类繁多、而且部分设备易损坏,尤其是茶艺设备,保护难度很大。但我们都非常清楚,做好实训室的现有设备的维护及维修是保证教学的关键。为此落实学生责任制,保证了教学实训工作的顺利完成。

  6、加强固定资产管理

  按照学校管理部门的相关制度,实训室制定了资产管理的具体实施办法,并严格执行相关规定,确保资产帐物的准确、清晰,设备调整规范管理。

  三、圆满完成训练目标

  1.完成专训内容:

  按照学期初的'专训内容:学习各种功夫茶的解说词,并背诵记忆;熟练掌握冲泡绿茶中的龙井、碧螺春茶,乌龙茶中的铁观音以及一些花茶和多样红茶的技巧,并能够灵活运用;能够自己编写功夫茶解说词,完成了专训内容。

  2.认真执行专训要求:

  (1)所有专训学生必须按时参加专业训练,如有特殊情况要提前请假。专训教师每节课要认真点名,做好记录。

  (2)专业课训练,学生要听从老师安排。上课期间,禁止学生随便说话,随便出入教室,随便接听手机,不许乱吃零食。

  (3)专业教室的物品要注意保管,注意学生的损坏情况,如有损坏,学生要双倍赔偿。

  3.圆满完成考核工作

  一学期的专业训练结束之后,按照茶艺专业队考核方案,认真严格的完成了专业训练考核,考核结果非常圆满。

  总之,在这几年的实训室的建设和管理中,我们虽然付出了辛苦但也得到了巨大的知识和精神上的财富。我相信我们多媒体实训室会将会在学院的人才培养工作中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茶艺课学习总结】相关文章:

  茶艺培训心得:学习茶艺提升自我01-19

  小学茶艺课ppt教案少儿茶艺课件08-30

  茶艺学习心得11-05

  茶艺学习心得12篇04-09

  茶艺学习心得范文_图文03-29

  茶艺学习心得10篇03-03

  茶艺学习心得15篇05-14

  茶艺学习心得体会03-16

  茶艺精选学习心得(通用21篇)08-16  茶艺的教学篇1

  关键词:茶艺;教学;茶文化;历史;民俗

  茶艺起源于中国,是在茶道精神指导下,讲求人、茶、水、器、艺、境自然和谐,完美统一的艺术活动,同时也是茶文化的集中体现。茶艺,简单来说就是泡茶的技艺和品茶的艺术,这其中泡茶是“茶艺”的主体。在茶艺课的教学中,笔者不断深思,茶艺如何教好,让同学在学习过程中找到乐趣,如何达到人、茶、水、器、艺、境自然和谐,完美统一。但学生们将茶艺仅仅理解为泡茶的技艺,没有从真正意义上去感受到茶文化贯穿于茶艺表演中的精髓。茶从茶树上采摘下来时结束了它的生命,当我们将茶叶重新放入茶壶中冲泡时,却是茶的第二次生命。我们该怎样用心去领悟到茶生命的又一次轮回?

  1中国茶文化发展

  千百年,茶文化彰显了一种永恒的魅力,茶文化是人们在对茶的认识、应用过程中有关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它的形成和发展融入了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以及儒、道、佛诸家的深刻哲理。这在学习茶艺和教学过程中是缺一不可的部分,在教学中不难发现同学们更热情于操作技能课,对于茶艺来说停留在最浅的层面——泡茶。而茶艺要求我们掌握“泡好一杯茶的技术,品好一杯茶的艺术”,所以我们在学习时学好茶文化是学好茶艺的基础。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现和利用茶的国家,“神农尝百草日遇72毒,得荼而解之”,早在神农时期就发现了茶的药用价值,并逐渐演变为日常生活的饮料。茶文化最早起源于巴蜀,巴蜀文化是华夏文化的一个分支。三国以前以及晋代、南北朝时期应属于茶文化的萌芽阶段。当时喜好饮茶的多是文人雅士,茶文化产生之初由儒家积极入世的思想开始的。到南北朝时,政治家们提出以茶养廉,对抗当时社会的奢靡之风,又因当时较多战乱,文人无以匡世,渐渐兴起了清谈之风,因茶可以保持清醒,于是逐渐将饮酒转向饮茶。到了唐代茶文化基本形成,有丰富的茶叶物质,提出茶道、茶礼、茶文化与中国的儒、道、禅哲学思想相结合,中国茶道吸收了三家的精华讲究“清、静、和、美”,禅茶一味超然世外找回本真。“茶圣”陆羽所做茶经奠定了中国茶文化的基础。坡的名句“从来佳茗似佳人”典型的代表了唐宋以后文人墨客将品茶作为一种精神享受。宋代至明初茶文化发展到了鼎盛时期,最具代表性的当属宋代人们将煮茶法改为点茶法,讲究色香味的统一,除了宫廷茶文化的出现,民间也兴起了斗茶之风,宋人将饮茶作为人们增进友谊和社会交往的媒介,成为了一种民间礼节,“茶馆文化”也相继出现,“客来敬茶”已成为寻常百姓家的利益美德。清代传统意义的绿茶、红茶、乌龙茶、白茶、黄茶、黑茶逐步得到确立,“开门七件事”已进入寻常百姓家,此时的茶文化中茶叶冲泡的艺术性和茶具的独特性,茶馆的普及成为显著的特点。明代基于散茶的兴起,“废团茶兴散茶”,使得冲泡过程不仅方便而且大大增加了饮茶时观赏的艺术性。茶具也各有讲究,不仅江苏宜兴的紫砂茶具工艺有了新的发展,还出现了不同石质粉末烧制的粉彩茶具,除了青瓷、白瓷茶具外,还产生了彩瓷、珐琅彩等茶具,工夫茶的兴盛也带动了专门的饮茶器具,茶人在饮茶中有意识的追求自然美和环境美相结合,也体现出人们饮茶的艺术性。不同的朝代,有着不一样的饮茶方式和冲泡方法,这充分证明了茶文化在不同时期对人们的饮茶方式有着重要的影响。

  2茶文化与茶艺教学密不可分

  “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我国茶叶生产历悠久、品类繁多,外观千姿百态,香气、滋味各具特色,绿茶、红茶、黄茶、白茶、乌龙茶、黑茶,它们每一类茶都有不同的冲泡方式,这就与各类茶的茶文化、历史渊源密不可分。茶艺教学中实训冲泡固然重要,但只有我们对茶文化及其各类茶的历史渊源有了了解,才可以说茶艺表演是有灵性的,才能真正做到学习茶艺过程中“人、茶、水、器、艺、境”的完美结合,学会用境泡茶,用境去喝茶。例如:我们玻璃杯用绿茶,玻璃杯中的绿茶透着鲜亮精致,清饮一口,有一种微微的苦,不经装饰,简单本真的滋味。生活中我们总是会遇到很多困扰,如果你懂了绿茶,那么也就不会在意生活中的困扰,因为正是有了他们,才能证明我们充实的活着。我们利用玻璃杯还原了茶叶本真的味道。一杯茶如果缺失了内涵,尽管你用了最精湛的技艺,但是对于一个茶艺师来说也是失败的,茶要真,生活也要真。我们常用紫砂来冲泡普洱,因为普洱茶要经过一定的时间保存才能散发浓香,正如紫砂壶的特性一样,需要岁月的沉淀,才能读懂自己,才能使我们在冲泡中内心平静,才能感知到原本及容易漠视的东西。其实不仅是茶,还包括茶艺冲泡的各类茶具、我们在茶台前冲泡的每一个动作,它们都与我们的茶文化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如凤凰三点头、关公巡城、韩信点兵、春风拂面、白鹤沐浴等等;再如中国茶文化和民间习俗的渊源,云南大理白族三道茶,“一苦、二甜、三回味”寓意青年人在创业的道路上应做到“吃苦在前,享乐在后”,这也是茶艺教学中茶文化与冲泡的典型事例,还有各地因不同民俗形成不同的饮茶方式等等举不胜收,可以说茶与茶文化密不可分。中国是茶的故乡,茶文化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得到发展,生活就是茶,茶就是生活。学习茶艺要始终以茶文化为中心,将人与茶相结合,才能在每一次的冲泡过程中真正将茶人与茶融入到一起,才能够以茶为媒,沉潜涵咏,静心顺气地与心灵对话。

  参考文献:

  [1]熊素玲.茶文化及其审美意蕴简论[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11,(2).

  [2]苏叶扬.中国茶文化中的雅与俗[J].州教育学院学报,2011,(1).

  茶艺的教学篇2

  关键词:酒店管理专业;茶艺课程;教学研究

  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旅游业的蓬勃发展,设立饮茶室、茶馆、茶叶店的酒店越来越多。餐厅、酒店等事业单位都希望自己的员工有一套手艺,茶艺师是具有专业的茶叶鉴赏知识、茶艺表演技能和服务管理技能等综合素质的专职茶业人员。作为一个新的职业,茶叶技艺师被纳入国家职业资格认证体系,是特有职业的一种。正因为如此,各个高校应将茶艺课程安排到酒店管理专业课程中,培养学生成为具有一定的酒店管理知识技能、适应现代产业发展需要的茶学优秀服务人员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同时将中级茶技师的技能培养相关内容纳入教学,使学生达到中级茶技师的职业能力。

  1茶艺课在酒店管理专业课程中的意义

  1.1茶艺能弘扬茶文化

  茶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自古到今,茶一直被人们所喜爱。茶不仅是一种很好的饮料,也是一种文化、一门艺术。物质水平的不断提高使良好的精神享受已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人们进入茶馆喝茶不仅是因为茶水能解渴,更是因为茶馆安静、舒适的环境能够放松心灵、陶冶性情,是一种高尚的文化消费。在茶的泡制过程中,人们从茶叶的选择、茶具的摆放、茶室的布置中感受到的不仅是四溢的茶香,还会体会到精神境界上的宁静悠远。茶文化不仅传达了慢生活的理念,更体现了“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奉献精神,对处于快节奏生活的我们有很好的启发作用。另外,茶还具有很好的保健功效,是一种非常健康的饮品。相关研究发现,茶叶中具有咖啡因、茶多酚、生物碱、维生素等几百种化学有益物质,是世界公认的高品质饮料。喝茶能使人兴奋,有利于消除疲劳,还能加速尼古丁、酒精等有害物质在人体内的分解速度;能有效降低血脂,抑制动脉硬化,同时还具有抗辐射、抗衰老等功效;同时,茶叶能促进人体的新陈代谢,能增强人体的抵抗力,对人体健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1.2茶艺培训能够丰富酒店管理专业学生的自身技能和自我修养

  在茶文化发展中,茶艺是茶文化最有效的表现手段之一,同时也是时展的特色之一。与其他的礼仪培养训练不同,茶艺是一种独特的礼仪。茶艺服务要求古典高雅,在表演过程中,表演者的服装、所用的茶具、相关的动作等都要求尽量与环境融为一体,以展现茶的优雅。同时,茶艺服务具有高贵典雅的气质,要求服务者庄重且姿势优美。一般来说,茶艺师应该有一双纤细柔软、不佩戴任何首饰的手,这就需要学生有一定的审美能力和观察能力,不断升华自己,提高自身的气质。另外,在学习过程中,烫壶、温杯、分茶,置水、分汤、嗅味等都是基本功,只有长期的实践才能掌握。在泡茶过程中,对水质、水温、茶水比等都有一定的要求,这些都需要学习者仔细观察,反复练习才能掌握。因此,在酒店管理专业中加入茶艺课程,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自我学习意识,也能激励学生不断提升自己,促进学生的就业。

  1.3茶艺课程的开设能够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

  一直以来,中国传统文化一直推崇“仁义礼智信”,赞美正义、诚信和智慧,茶艺训练能够有效地传达这一理念。酒店管理行业作为社会服务行业的一种,其工作人员必须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我国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很容易使年轻人产生自傲、甚至自私的心理。通过茶艺课程,可以教导学生放下名利之心,平静淡泊,处事从容,以此促进学生职业道德的发展。

  1.4茶艺在酒店管理行业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茶业的经营模式多种多样,不仅可以在一些餐饮、休闲场所、俱乐部等部门服务,而且可以独立运行。从目前的情况看,茶技师已经成为一些高级酒店急需的人才。大学生通过茶叶学习,不仅需要对茶叶制作过程有清楚的了解,而且对中国古典诗词、历史文化、健康知识等方面都需要有深刻的认识。一般来说,学校培养的茶艺师可以参加国家职业技能鉴定考试,使酒店管理专业的毕业生有更多的就业途径[1]。

  2现阶段茶艺教学存在的问题

  2.1茶艺实训室硬件设施不完备

  茶艺培训顺利达成的前提是良好的教学环境和完善的教学设施。一些高职院校虽然开设了茶艺课程,但学生没有专门的茶艺室去自己动手实践,只能坐在普通的教室里听老师讲述理论知识,有些学校的茶艺培训室设备简单,只有少量的茶具、简单的装饰,茶具的数量和种类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茶室装扮简陋不能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从而影响茶艺课的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因此,为促进茶艺学科的发展,提高茶艺教学的质量,高职院校必须和加强茶艺课程相关硬件设施的建设[2]。

  2.2师资力量相对薄弱

  由于茶艺属于酒店管理专业新兴的发展方向,大部分高职院校都没有足够的有专业茶艺知识的教师资源,尤其是那些不是茶叶主产区的地方的院校。茶艺教学一般由酒店管理专业的其他学科的老师讲授,这些老师没有深入地学习茶艺知识,只对茶文化有表面的了解,因此,不能很好地向学生们传递茶艺的精神。缺乏专业教师是茶艺课程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因此,培养专业茶艺老师、提高茶艺教师专业技能刻不容缓。

  2.3课程设置及教学实践过程有待完善和提高

  教学取得良好效果的前提是科学的课程安排。课程安排不合理就会出现教学方向错误、教学实践出现偏差等问题,从而影响学生获取知识和技能,影响茶艺学科的发展。因为这是一个新的专业方向,所以有些高校在课程安排上没有足够的经验,因而没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思路,由此制定的教学计划脱离了社会的实际,又缺乏有效的教学方法。因此,需要向已有酒店管理专业茶艺课程的其他高校学习,潜心研究适合自己学校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实践,从而形成具有本校特色的茶艺教学体系。

  3发展酒店管理专业茶艺课程的建议

  3.1使茶文化融入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体系之中

  茶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人才培养的一个重要环节是相当合适的。茶艺是茶文化中的一门重要课程,在酒店管理专业可谓风头正劲。在当代,茶艺服务业可以横跨多种行业,高级的茶艺师受到高端酒店的大力推崇。酒店管理专业的茶艺课程对学生提出的要求很高,不仅需要学生了解泡茶的过程,还要求学生懂得如何生产茶、掌握大量与茶有关的习俗、文化、诗歌等引申内容。酒店管理专业的学生可以参加各种茶艺师资格认证考试,拿到相应的证书,来获得就业机会。因此,将茶艺课程融入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势在必行[3]。

  3.2编制实践性较强的茶艺技能教材

  与酒店管理专业其他课程不同,茶艺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它不需要奢华艳丽,只有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才能真正起到培养学生的作用。因此,学校要编写实践性较强的教材,在编写教材时,需要对茶文化的精髓有深刻理解的老师以及专业的酒店管理人员参与,必要时可以咨询专业的茶文化研究学者和高级酒店茶艺从业人员,这样编写出来的教材才与酒店管理职业的特点相符合。

  3.3聘请专业的酒店茶艺工作者做现场演示

  与学校的教师相比,专业的酒店茶艺师除了具备深厚的茶学知识以外,还有更多的工作经验。学会茶艺可能是件容易的事,学好茶艺就是一件困难的事,要想掌握茶艺这门艺术,就需要长时间的实践,而长期处于这个工作岗位的酒店茶艺师显然拥有深厚的茶艺实践经验。学校聘请专业的茶技师来到课堂进行现场演示,既可以活跃课堂的教学气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茶艺是一门修身养性的技艺,茶艺工作者优雅的气质也会让学生爱上这个课程。

  4结语

  随着国家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弘扬以及社会经济的发展,酒店的高消费水平顾客在娱乐消费和用餐喜好上越来越追求绿色时尚、回归自然。中国茶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它融中国佛、儒、道诸派思想而独成一体,是中国文化中的一块瑰宝。“和谐、宁静、忘我、奉献”的茶道精神正好迎合了人们对本真生活的追求,使生活快节奏的现代人获得心灵上的平静。随着“饮茶时尚”这一消费观念的出现,酒店管理专业对具备茶学知识的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因此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开设茶艺课程是该专业长远发展的一大趋势。

  参考文献

  [1]杨光辉.茶艺课在酒店管理专业课程中的意义.福建茶业,2016(3):136-137.

  茶艺的教学篇3

  在职校茶艺课堂中,根据茶水冲泡的实际工作流程和学生的实际水平,可以把教学内容分解为多个可供学生操作的具体任务。本文以龙井茶的授课为例,阐述如何在茶艺课堂运用任务教学法,培养学生茶事服务的基本技能。

  一、课前任务

  课前任务的布置是为了让学生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从而顺利地开展教学。在龙井茶的冲泡授课前,可为学生布置三个课前任务,即要求学生登陆中国茶文化网站,搜集、整理绿茶冲泡的相关知识;以小组为单位,走访本地茶社,了解本地区常见茶类的冲泡方法;登陆班级QQ群,查看教师上传的介绍茶具的视频,为接下来的授课打下理论基础。这三个课前任务,既为新课做了准备,又培养了学生的沟通能力、交际能力。

  二、课中任务

  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课中任务设计巧妙与否,学生任务达成度的高低,直接影响教学效果。以龙井茶冲泡为例,可设置四个课中任务。

  (1)精选泡具。器为茶之父,要泡茶先要选择一个合适的泡具。因此,设定的第一个任务为:精选泡具。茶艺课堂上,通过让学生抢答茶具的名称和作用的方法来检查学生对泡具的认识。因为有了前置任务作为基础,学生的抢答进行得较为顺利。随后给学生布置一个实践任务,要求各小组使用三种常见的泡茶器皿进行泡茶实践,仔细比较、分析三种泡具在泡制龙井茶时的优缺点,最终为龙井茶挑选出最为合适的一种泡具。

  (2)把握要素。要冲泡出一杯高品质的茶,投茶量、泡茶水温、冲泡时间、冲泡次数这四个要素的把控缺一不可。可以采用自由竞猜、小组合作操作、教师操作、学生代表操作四种不同的方法,对四要素逐一进行探析,最终为四要素找出最为合适的数值范围。

  (3)掌握技巧。龙井茶的冲泡过程中有两个关键技巧,可以将这两个关键技巧设为两个子任务。第一个子任务为“投茶”技巧的掌握。要求各小组使用不同的投茶方法进行冲泡实践,将泡制好的茶放在一起共观茶色,共品茶味,最终为龙井茶挑选出一种最为合适的投茶方法。学生通过该任务的完成,不仅知晓各种投茶方法,而且懂得应根据不同的茶品选择不同的投茶方法。第二个子任务为“凤凰三点头”技巧的掌握。“凤凰三点头”是绿茶冲泡过程中的传统技巧,运用该技巧不仅可以表达出对茶和喝茶人的敬意,而且可以激发茶性,冲泡出高品质的茶。为了任务的顺利开展,可先为学生播放一段视频,让学生分析这个技法的关键所在。随后通过对视频的停顿、回放等操作,将动作进行分解,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接下来随机挑选一名学生进行实践操作,其他学生仔细观看,针对操作情况进行评价。在随后的分组实践过程中,将在巡视过程中发现的一些问题拍成视频,当堂进行播放,让学生对照视频自查自纠,及时了解自身存在的不足,纠正错误动作,明确下一步的练习目标。评价总结之后,学生再次进入实践环节。通过反复实践、反复总结、反复评价,促使职校学生养成良好的操作习惯,完成学习任务。

  (4)实施流程。这个任务是让学生熟悉整个龙井茶的冲泡程序,并且能够进行实践操作。先为学生播放一段完整操作的视频,让学生对整个操作流程形成一个初步印象,随后通过“看图说步骤”的方式,强化学生对整个操作流程的印象。在实践阶段,先带领各组组长进行操作实践,其他学生仔细观看,一是为了继续强化学生对流程的印象,二是为后面的实践操作培养小教员。随后,各小组在组长带领下依次进行角色扮演,分别轮流扮演茶艺师和茶客,进行茶水的冲泡和品评。角色扮演可以培养学生的职业感,为学生日后走上工作岗位做好衔接。随后可以安排一个斗茶赛环节,之后又安排一个评价任务,最后根据积分统计表评出本课“技能能手”,起到榜样激励作用。在该任务完成之后,学生对于龙井茶冲泡的技能已经基本掌握。

  三、课后任务

  龙井茶冲泡授课结束后,为学生布置以下任务:一是完成实习报告,通过邮箱上传给老师。该任务可以促进教师与学生的交流,形成良好的师生互动。二是邀请家人品饮自己冲泡的绿茶,并拍摄自己冲泡绿茶的视频上传至家校平台。这个任务的完成,让学生有了一个向家长展示技能的机会,培养学生的感恩之情。其他同学还可以通过观看家校平台上的视频取长补短。三是了解其他绿茶名优品种的冲泡方法,拓宽知识面。

  茶艺的教学篇4

  关键词:互联网背景;茶艺课教学;创新教育;融入

  现阶段虽然很多高校都设置了茶艺课程,但是在教学过程中存在很多的问题,影响茶艺课程教学质量,不利于学生更好地进行茶艺文化学习。因此本文首先对茶艺课程教学实施的背景进行述说,再对现阶段茶艺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最后针对学校茶艺课程教学提出几点有效建议,提高互联网背景下茶艺课程教学对创新教育模式的应用效果。

  1茶艺课程教学实施的背景

  我国是一个茶叶大国,具有悠久的饮茶文化,随着饮茶文化的不断发展,茶文化的内涵和形式也在不断地进行丰富,人们对茶的喜爱也越来越深。现在人们对茶文化的理解已经超出了以往单一的认知范畴,尤其是通过对茶艺文化的了解,人们的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等也受到了很大的影响,社会也加大了对茶艺专业人员的需求。因此为了满足社会对专业茶艺人员的需求,各大职业院校都大力开展设置茶艺课程,培养专业的茶艺人员,不仅可以丰富学生对茶艺文化的了解,同时也能促进学生文化素养的提高,提高学生的艺术水平。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就业形势也十分严峻,为了提高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的竞争力,学校就需要对学生进行多种职业技能的培养,让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技能,不断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现阶段很多酒店管理专业和旅游管理专业都开展有茶艺课程,让学生进行茶艺文化的系统学习,为学生顺利就业提供大力的支持。茶艺是我国传统的文化艺术之一,茶艺课程不仅仅是讲述茶艺文化中的相关内容,同时也是继承和发展茶艺文化的需要。在茶艺课程内容中,有很多内容都深刻剖析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精髓。现阶段,我国的传统文化生存环境恶劣,很多传统文化因为没有得到有效的传播而导致失传。很多传统文化由于没有创新、不符合时代的要求所以阻碍其发展。因此为了传播传统文化的传播渠道和传播方式,对于茶艺文化而言,教学是最重要也是最便捷的传播途径。而茶艺文化融入教学内容中,不仅丰富了教学内容,同时也可以优化教学活动,使教学活动变得更加形象生动。

  2现阶段茶艺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缺乏对文化课程的深入现阶段高校的茶艺课程中大多是对茶艺的相关动作的讲解和一些茶艺习惯的培养,这些内容虽然重要,但是却不能只教这些内容。茶艺文化作为一种文化艺术,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学校在设置茶艺课程时有必要把茶艺文化的相关知识内容也编排到课程中。但是现在很多的高校在设置茶艺课程时,只是把实践与动手课程作为主要内容,缺乏对一些科普类知识的普及。教师在茶艺课程进行讲课时,大多是讲解茶艺的相关动作,对动作进行分解演示,对茶艺的习惯和动作的来源及发展解释不多。这样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使得大多数的学生在学习茶艺课程时只了解动作,却对茶艺文化了解不多。一些茶艺课程的老师由于自身文化水平低,无法对学生进行更深刻的茶艺文化的讲解,在对学生讲相关内容时也会漏洞百出,没有学习的意义。这种教学结果导致学生不能全面深刻的了解和掌握茶艺文化,也无法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和学习效率。(2)教师教学手段单一茶艺课程是一门艺术氛围十分浓厚的课程,学生需要在艺术氛围中才能更好地进行茶艺文化的学习。现阶段很多高校在开展茶艺教学时,往往教学方式单一枯燥,课程气氛沉闷,且周围环境没有艺术气氛,老师和学生进行学习的茶艺道具也是一些普通的,学生在冲茶、泡茶的过程中不能更好地融入到其中,无法感受到茶艺的艺术价值和精神享受。很多茶艺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大多是延续以往的老师讲、学生听的模式,以老师为主体,强调学生学习老师的手法和动作,这种教学方式不仅会让学生对老师产生依赖性,同时也会让学生失去创新意识,虽然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茶艺技巧,但却不利于学生的长期发展。

  3互联网背景下茶艺课程教学融入创新教育的有效途径

  (1)深化学生对茶艺文化的理解程度学生学习茶艺文化,不仅需要学习相关的茶艺技巧和动作习惯,同时还需学习与茶艺文化相关的知识内容,例如茶艺文化的起源、发展,以及茶艺文化的内涵等等,所以校方需要对茶艺文化进行科学合理的设置。首先校方应该不断丰富和优化茶艺课程,既要有必要的动手课程,还需要有必要的文化理论课程,全方位地对学生进行茶艺文化教育,提高学生的茶艺文化底蕴和相关技巧。其次是需要对茶艺课程的教师资源进行优化,校方可以聘请一些专业的茶艺专家来学校中对教师进行培训,和教师进行茶艺历史和茶艺文化内容的沟通交流,不断丰富教师的文化内涵和文化底蕴,提高教师的茶艺文化水平和教学技能。在茶艺课程教学中,教师应该优化其教学方式,在讲解过程中以茶为主,在课堂中现场讲解和演示茶艺文化,在茶艺演示的过程中可以充分为大家讲解冲茶、泡茶的习惯、动作,让学生对茶艺文化进行更深刻的了解。最后校方还应该加大对茶艺科目的投入,多制备一些高品质的茶艺道具,在校园中建设一些具有茶艺文化气息的场景。教师还可以利用微课等形式,将上课内容录制成视频到学校官网上,或者是通过QQ和微信等形式让每个学生都能接受到,供学生进行随时下载和巩固学习。学校还可以购买一些优质课视频资源,让学生在课堂上或者是空闲时间进行观摩学习,弥补学生缺乏优质教师的现状。(2)加大学生的课外实践力度学生进行茶艺课程的学习,需要不断地提高其实践技能。因此在茶艺课程中,老师需要尽量以学生为主体,降低自己的权威性和主体地位,把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在课程中多多进行实践学习。提高学生的茶艺实践能力。老师可以运用翻转课程的学习方法,先让学生在课下到网络上查看一些有关茶艺的微课内容,结合微课中的视频、音频以及图片文字等资料,自己进行茶艺动作和基本流程的学习,并进行掌握。然后在课堂上老师可以直接让学生进行演示实践,学生一遍做动作一边对动作进行分解讲解,老师通过学生的讲解和演示可以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对学生的学习水平和学习能力进行重分了解。在这个过程中,老师需要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不断指出学生动作中的不足,并对其进行规范和管理,对学生的一些不正确的思维和想法进行纠正。另外在课堂中老师也可以鼓励学生进行创新,提出自己的看法,不断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不断开拓进取的精神。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能动性,同时也能加深学生对茶艺文化的了解,更好地掌握茶艺技巧。(3)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力和创新力茶艺文化是一项历史悠久,内容繁多的学习课程,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十分复杂的内容,不能更好地去进行学习。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老师可以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将茶艺课程的相关内容制成微课。对于一些比较复杂和高难度的动作,教师可以对其茶艺内容进行模糊化的处理,在微课视频中简单地进行演示,学生在观看微课视频后,就会对其知识的讲解方式产生疑问,这样老师就可以让学生带着疑问听老师进行一步步的讲解,引导学生去学习,自主发现该项茶艺技术中的特点和技巧,并加以学习。用这样的方式来对学生进行教学,一方面避免学生形成“视频学习”的思维,另一方面也可以培养学生探索的精神,让学生在课堂上可以主动参与到教学内容中。这种学习方式虽然具有很好的教学效果,但并不是所有的学生都适用,因此老师需要根据学生学习的具体情况来对这一教学方式进行改善。老师可以采用由简入难的方式,使用低难度等形式来进行过渡,减少学生对茶艺学习的不适和抵触。教师在课程上讲解结束后,可以再通过微课视频,把所有的茶艺技法再给学生详细的讲解一下,并对微课视频进行不断地更新和优化,保证学生在课外时间可以具有更多的视频复习资料,为学生进行茶艺学习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茶艺的教学篇5

  关键词:高职学生;茶艺;技能;培养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05-0198-02

  一、引言

  茶为国饮,自神农以来,滋养着世代炎黄子孙。在当今科学研究和经济发展条件下,她越来越受到中外茶人的青睐,可以之养身健体、敬客会友、寄托精神、创业营生。饮茶之热催生了一个新兴的职业——茶艺师。茶艺师既是饮茶热的产物,又是饮茶热的“加速器”。她传播博大精深的中国茶文化,作为茶叶行业中具有茶叶专业知识和茶艺表演、服务、管理技能等综合素质的专职技术人员,为茶和顾客搭起了一座温馨而有品味的绿色之桥。

  升温的市场也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带来了新鲜血液,很多大专院校都开设了茶艺专业、茶艺课程和茶艺师的培训项目,如何培养茶艺人才成为一个新的研究课题。当前茶艺从业人员,在稳定性、整体素质、技能的全面性方面存在诸多问题,从而影响整个行业的服务质量。

  二、茶艺人才培养的目标

  根据《茶艺师国家职业标准》,茶艺师职业定义为:在茶艺馆、茶室、宾馆等场所专职从事茶饮艺术服务的人员。分设五个等级:初级、中级、高级、技师、高级技师。茶艺人才培养的目标是具有一定语言表达能力,一定人际交往能力、形体知觉能力,有较敏锐嗅觉、色觉和味觉,有一定美学鉴赏能力的茶饮艺术服务人员。五个等级的茶艺师,在礼仪与接待、茶艺准备与演示、茶事服务与销售、茶艺馆布局与设计、茶会组织与管理、茶艺管理与培训等六项指标内容上有五个不同等级的要求。

  三、茶艺行业人才的需求

  1.茶文化休闲产业的发展刺激茶艺人才需求量的上升。中华茶文化渊远流长,博大精深,茶文化对人们来说既是物质层面的给养,又是精神层面的享受。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日益提升,人们对文化层面消费需求量也越来越大。而茶饮以其独特的色、香、味、形和功效,受到人们的青睐,茶文化休闲产业也在近几年热起来,茶叶的经济价值、文化价值及内涵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提升,茶馆、茶楼、茶坊、茶会所等纷彩呈现,所有这些又刺激了茶艺人才市场,要求茶艺人才在质和量上都有稳定的保障。

  20世纪90年代,高职院校一些新专业如茶艺专业、茶学专业应运而生,旅游专业和一些休闲类专业也开设了茶艺课程。教材和教学还处于摸索阶段。

  2.茶艺人才技能要求。对于茶艺人才,2002年6月国家制定了《茶艺师国家职业标准》,茶艺师的职业技能要求主要体现在:具有丰富的茶叶基础知识和茶文化知识,得体的接待礼仪,娴熟的茶叶冲泡操作技能,丰富的调配茶水饮料技能和经验,能揣摩顾客心理,适时推介茶叶和茶具,进行茶事服务。对于茶艺技师和高级技师,还要求能在以上茶饮服务能力基础上,对茶艺馆进行设计和布置,能进行茶艺的编创,对茶艺馆进行技术管理,并能开展对初、中、高级茶艺师的培训,能提升茶馆的社会知名度和经济效益。

  根据以上内容,高职院校对学生茶艺技能的培养应该包括:茶文化知识、茶叶相关知识、茶具相关知识、接待礼仪、茶艺冲泡技能、文化艺术等。丰富的茶叶基础知识和茶文化知识并非传统意义上的茶栽培、茶加工、茶贸易知识,还体现在茶采购、茶贮藏、茶艺沏泡技能、茶水饮料调配方面的知识和技能。茶艺文化艺术也是多方面的,如乐器表演艺术、插花艺术、装饰设计艺术、服饰艺术、茶饮调配艺术、语言艺术、管理艺术等。另外,随着中外文化交流的发展,茶艺英语也成为茶艺重要技能之一。

  四、培养高素质技能型高职茶艺人才

  2006年以来,教育部16号文件等进一步明确了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高技能人才,从理论和实践上为高职教育培养高技能人才扫清了道路,指明了方向。高职茶艺人才的培养目标是高素质技能型茶艺服务人才,为了完成这个目标,首先要构建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优化培养的途径,为社会培养适应茶业经济的高级人才。

  1.优化教学团队,提升教学水平。茶艺服务行业,作为一个新兴的行业,教材和师资力量还处于不断完善的过程中,许多教师还需要进行系统的、高质量、专业化的培训学习。一方面,教师可以通过对茶艺师国家标准和茶艺相关资料学习提高自身素质,另一方面,教师可定期到专业培训机构集中培训学习,到各个茶艺馆、茶会所实践学习,多与茶艺一线服务人员交流沟通学习,不仅要学习茶叶、茶文化的相关知识和茶艺技能,还要增加人际交流、服务礼仪、茶楼经营管理等课程。还可以聘请茶馆专业人员作为兼职教师参与日常的教学。只有不断优化茶艺教学团队,提升教学水平,才能为培养高技能人才提供坚实的基础。

  2.构建与职业资格相融合的课程体系。课程建设至关重要。积极与行业企业合作开发课程,根据茶艺师技术领域和岗位要求,参照茶艺师职业资格标准,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融“教、学、做”为一体,强化学生能力的培养。可以尝试以茶艺馆工作的过程为主线,重组茶艺课程的教学内容,以适应培养高技能型学生和企业的要求,拓宽学生的就业面。

  3.改革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提高人才培养的成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点是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而实验、实训、实习是三个关键环节。培养高技能茶艺服务人才,就必须强调校内学习与茶艺馆等工作场所实际工作的一致性,探索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顶岗实习。

  另外,积极参与各级技能文化节和茶艺技能大赛,让学生通过舞台展现,现场表演,锻炼胆量,锻炼茶艺技能,增加茶艺表演的经验。

  4.加强素质教育,培养复合型人才。茶艺服务所涉及的不仅仅是茶艺本身,我们要高度重视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和法治教育,重视培养学生的诚信品质、敬业精神和责任意识、遵纪守法意识,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人才;要针对高职院校学生的特点,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性,教育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提高学习能力,学会交流沟通和团队协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提升学生的文体素质。以杭州职业技术学院金都管理学院为例,开展了针对专业素养和人文素养培养的琴棋书画培养工程,既丰富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又强化了学生的琴艺、棋艺、书法、绘画技能。很多有这些才艺的同学,在2013年中华茶艺技能竞赛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五、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茶艺的教学活动和组织竞赛,都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从茶席创新到茶品创新,从茶具创新到解说词的创新,创新可以无处不在。今年,本人带领学生参加浙江省茶艺技能竞赛,所编的创新茶艺“缘定今生”新娘茶,在传统茶俗的基础上进行茶艺表演,增加了一些创意元素,如茶席布置,以时尚暗纹提花的米色桌布为底布,桌布中间衬上一块42cm见方的传统婚礼用大红锦缎,色彩温馨、鲜亮、喜庆,又不失时尚感,桌角盛开的百合,既象征了新娘新郎纯洁的爱情,又暗示新婚夫妇百年好合,白头偕老。茶艺解说词也注入了同学们的努力和创新,如以“春秋天合,凤凰佳得”喻赏茶,以“冰清玉洁,凤凰戏水”喻洁具,以“凤穴求芽,水晶送祥”喻投龙井茶、置冰糖,象征新娘新郎的爱情冰清玉洁,甜蜜美好。

  六、结语

  身为一名茶艺教师,本人不断探索茶艺课课程的改革与创新,2013年完成校本课程《中华茶艺》,经常参与和企业如杭州紫萱度假村、青藤茶馆的合作,带领学生参加各级各类技能文化节和茶艺技能竞赛,提高学生的实际上岗工作能力。本文的研究,再一次为课程改革与开发、提升教学水平打下一定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江万绪.茶艺师职业技能标准的提出与茶艺人才的培养[J].茶叶,2001,(1).

  [2]姜春红.项目教学法在茶艺课程实践教学中的应用[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3,(1).

  [3]付帅.旅游管理专业茶艺课程实践教学研究[J].高校实验室工作研究,2010,(3).

  [4]黎晓霞.高职、高专院校茶艺专业人才培养的研究[J].企业科技与发展,2010,(12).

  茶艺的教学篇6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旅游业的兴旺,越来越多的饭店设有茶室,茶楼、茶叶店、茶艺馆也越来越多。饭店、茶楼、企事业单位都希望自己的员工有一技之长、一专之能,茶艺师是茶叶行业中具有茶叶专业知识和茶艺表演,服务,管理技能等综合素质的专职人员。茶艺师作为一种新兴职业,是国家37个特有工种职业资格培训鉴定的一种,被纳入国家职业资格认证体系。正因为如此,国内不少院校旅游酒店管理等专业开设了茶艺课程。无锡南洋职业技术学院旅游系茶艺课程开设于2010年,首先针对的是旅游酒店管理专业的学生,2013年也面向航空、高铁专业开设。旅游酒店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把学生培养成为具备一定的管理知识与技能技巧,能适应现代行业发展第一线所需的旅游企业接待岗位、酒店茶艺服务岗位、茶馆茶楼优秀服务人员、基层管理人员等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同时也把中级茶艺师技能考证相关内容融入教学。使学生达到中级茶艺师职业能力。学生毕业后,能够胜任茶艺师岗位工作。

  1现阶段茶艺课程教学存在问题

  1.1课程学时短,生源基础相对薄弱

  茶艺课程开设时间为大一第一或第二学期,课程总学时36学时,课程包含理论与实践。无锡南洋职业技术学院同学主要通过高考,少部分是中职,升入高职院校。没有相关农林专业学习背景,与茶相关的理论基础薄弱。学生特点是不太爱理论学习,但动手能力及好奇心强。如何在36学时内,如何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学茶兴趣,学茶、习茶、爱上茶?并能进行相应茶艺表演与茶席设计?这是高职院校酒店专业领导及老师务必思考的问题,走一条适合自己的教学道路,课程设置及培养目标应当有别于茶学专业。

  1.2教材局限性

  市场上高职院校茶艺教材侧重实训,理论阐述较为简单。日本、韩国、台湾茶艺等介绍相对较少,相关音频信息更是缺乏。实训室条件有待完善采购人员采购茶具存在各个茶具型号不相匹配,存在个别茶具数量不够等现象。部分茶具数量需要增添,实训室实训硬件设施与条件需要进一步完善。

  2现阶段茶艺教学的几点思考

  2.1制定合理的培养目标,不以茶学专业的培养目标来设计旅游酒店管理专业

  茶学专业的培养目标要求学生能从事茶艺编创与服务、茶席设计与茶会组织、茶叶加工与评审等。这相对于高职高专旅游酒店管理专业同学来说难度相对较大。考虑受36学时束缚及学生本身基础等原因,本课程目标仅要求同学能够对常见茶进行品质鉴别,掌握茶文化的基本理论知识、茶水服务的基本技能,能从事六大茶类的茶艺表演。对茶室的管理、自主创业的实践能力学生可以通过后期大三第一、二学期的专业实习获取。后阶段,也可考虑把学时增加至54学时。或者在茶艺课程开设前,增设一门茶文化理论课程作为先导课程,茶艺课程作为纯实训课程。

  2.2师资的培养与提高

  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指出: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健全促进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制度和标准。南洋职业技术学院茶艺课程的任课教师通过不断学习取得劳动社会保障部颁发的高级茶艺师、茶艺师考评员、中级评茶师证书;参加2015年全国茶艺大赛教学指导及裁判执裁学习研讨会议;参加2015年全国职业院校中华茶艺技能大赛执裁。学习培训与研讨会议的多次参与,进一步提高了茶艺课程教师专业素养和专业能力。保证了教学质量、能力、水平稳步前进。

  2.3教学方式与方法改进

  2.3.1茶艺教学突出旅游专业背景。结合旅游酒店专业特点编创有旅游专业特色的茶艺表演。授课时注意结合旅游专业的中外民俗文化,适当扩充各民族茶俗知识,丰富民族茶俗表演,安排学生观看、练习傣族竹筒茶茶艺、白族三道茶茶艺、佤族烤茶茶艺。受学时限制,部分内容可上传至班级QQ共享,方便同学自行查阅,反复观赏学习。以便同学毕业后在不同的工作岗位上能针对不同民族进行不同茶艺表演,或者演绎民族茶艺,显示旅游酒店专业同学学茶优势。同时,要求同学思考,研究无锡本土民俗,根据无锡民俗,进行创新茶艺表演。2015年大学生创新项目无锡阿福茶艺的编创与表演,就很具有地方特色。2.3.2任课教师认真备课,多渠道收集前沿信息。多渠道收集,传递茶界最新信息。理论教学,增加茶健康知识,指导同学健康、科学饮茶。“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在教学过程,不仅注重茶之物质面,也注意茶之精神,茶之价值观传导。茶发展到今天,已经不再是单纯的饮料,而是与宗教、艺术高度的结合。让同学们理解廉、美、和、敬的茶文化,理解茶文化与儒、释、道关系,从而更好理解中国传统文化,弘扬中国文化,使同学获得自我身心净化和人格升华,在茶教学过程中渗透健康人格教育,使同学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懂得团结互助,和谐共处。教学过程中利用QQ、微信等现代化通讯手段,与同学线上线下交流,好文好视频共享。积极参与好文点赞,多次提交经典评论者,增加其平时成绩,促进同学主动学习与思考。2.3.3注重实践教学,适当延长实践课程的学时。将课程36学时分为理论学时16学时,实践学时20学时。其中实践课采取分模块分项目教学与考核,重点解决上课人数较多,课时较短情况下,如何使学生学习效率最大化?解决办法一:请高年级茶艺课程成绩优良同学作为小老师,在课程上进行示范,课余实践进行茶艺指导。师兄师姐的示范,能有效激发同学们学习积极性,学长与同学间学习交流更有共同语言,学长作为小老师对同学们茶技提升也有很大帮助。高铁141班在2014至2015学年第一学期即大一上学期学习了茶艺课程,姜素玉同学茶艺技能掌握较好,此学年第二学期请其作为小老师在课余时间示范,指导酒店班、航空班同学进行乌龙茶茶艺、红茶茶艺学习。小老师很好的辅助任课教师课堂教学,大大减轻了教师工作压力,也得到同学们的肯定与赞美。教学相长,姜素玉同学茶艺技能也大有提高。解决办法二:课程分小组进行,课程上小组与小组间进行竞赛,竞赛成绩计入实训平时成绩,竞赛能够提高同学学习积极性,学习效果良好;实践考核分两块进行:一是小组创新茶艺,小组自编、自导、自演。二是指定茶艺,绿茶、红茶、青茶选一进行考核,以抽签方式抽签决定绿茶、红茶、青茶中一款进行考核。考虑时间性,指定茶艺小组可选派一名或多名选手同时参加。2014至2015学年的第二学期,132酒店班、141航空班及142航空班,采用此小组合作方式进行实践考核,此考核方式既增强了团队合作性又充分调动了同学们主观能动性,同学们考核前认真准备,考核效果良好,所有参加考核同学实践成绩均为良好以上。解决办法三:开放式实践教学,打破课内、课外时间概念。上课时间由课内向课外延伸。每周一、周三晚,周二下午开放茶艺实训室,学生在此时间段自由练习,鼓励同学在实训室多品、多练、多交流。解决办法四:鼓励同学校内校外考察实践。积极鼓励学生参与一些民间茶事活动,鼓励茶叶茶具用品店、茶楼、酒店茶艺服务等岗位参加社会兼职。校内也积极给同学创造一系列茶艺表演机会,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实现知识技能活学活用。2013年11月8日年南洋学院建校十五周年大庆,2012届高铁班韩佳凌、旅游班王倩被选中进入校庆礼仪队,进行茶艺表演,冲泡接待,两人圆满完成校庆服务工作;2014年3月25日我院与苏南硕放机场合作签约,韩佳凌与王倩同学在VIP接待室为苏南硕放机场白总、成总等嘉宾进行乌龙十八式茶艺展示,同学们真诚、清新、优雅的表演得到嘉宾及院领导的赞许与认可;2014年6月12日南洋学院首届奋斗的青春最美丽———大学生职业风采展示,韩佳凌、王倩茶艺表演获得学院一等奖;2014年12月16日,高铁141班姜素玉、王左悦同学主题为师生情的茶艺表演在第二届无锡南洋职业技术学院职业风采展示也获得学院一等奖好成绩;同年姜素玉同学主持申报的2015年大学生创新项目无锡阿福茶艺表演编创与实践成功立项。教学与实践一体化,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塑造学生人格与气质,陶冶学生美好心灵,更好为其专业学习和今后职业发展服务。赛事的磨练,使得学院学子在就业求职过程中表现也更加自信,他们的熟练的技能赢得用人单位的青睐。2012届韩佳凌同学大三就被上海铁路局上海客运段,高铁一车队,上海虹桥站成功录用;2012届王倩同学也被上海清实网络有限公司录用。2.3.4作业形式多样化,充分利用南洋职业技术学院地理环境优势,组织各种茶事活动,安排学生茶园采风,体验。也安排学生深入各大超市考察。具体内容如下:作业一主题:茶园考察。内容:要求通过PPT呈现,考察分小组进行,3至4人一组,无锡南洋职业技术学院茶园实践,记录5-10天茶之生长状况,附图,并简单说明茶之生产环境,并比较六大茶类的不同制作工艺。作业二主题:茶叶店考察。内容:要求通过PPT呈现,考察中国十大名茶,用图片配与文字说明分别描述其色、香、味、形。并标注其市场价。作业三主题:我最喜爱的一款茶。内容:要求通过PPT呈现,通过品饮实践,深度描述你最喜欢一款茶特征。作业形式多样化,作业内容接地气,有效调动了同学学习热情。作业制作完成后,在课堂上分小组阐述,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迎合了青年同学好表现、好张扬的个性,团队共同完成作业增进同学间友谊,每次课堂作业汇报现场气氛热烈,作业完成效果良好。

  2.4合理选择、使用教材

  分析教材,充分利用教材,适当选用参考教材。2010年无锡南洋职业技术学院选用的教材是饶雪梅主编,科学出版社出版的茶艺服务实训教程《茶艺》,该教材有点注重实训,是平面化教材,没有音频资料。2013年,选用周作明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茶艺》,此教材侧重实训,附有光盘,便于同学课后学习与演练模仿。缺点是理论表述相对较少,音频资料无法反应行业最新动态与茶艺表演,创新茶艺欠缺。选用中国农业出版社出版,施兆鹏主编的《茶叶审评与检验》,作为课程参考教材,对常见茶叶品质鉴别与审评知识补充。安徽教育出版社出版,丁以寿主编的《中华茶艺》有关茶具选配及择水候汤阐述较为详细,可作为相关资料的补充。另外注意利用互联网查询文字资料、音频视频资料,充实丰富教学资源。广泛收集当前最热点日本抹茶道、煎茶道、台湾茶艺、唐代煮茶、宋代点茶等视频,开阔学生视野,提升学习兴趣。同时考虑到南洋学院为民办院校,民办院校的学生情商较高,对理论知识兴趣较弱,动手能力强,课程组也在准备开发适合南洋民办院校学生使用校本教材。

  2.5充分利用现有实训条件,并不断完善

  老师应根据现有的实训条件合理安排实训教学,达到教学资源利用最大化,教学效果最大化。根据特定的茶艺表演适时增添些好用、耐看、益茶汤之器具。第二届无锡南洋职业技术学院职业风采展示茶艺表演就根据师生情这一主题需要添置了竹制茶荷2个,150毫升紫砂功夫茶壶2个,150毫升紫砂公道杯2个,手工刻绘干泡茶盘2个,田园风桌旗1个。为保证实训课程上课需要,也要因时因地不断增添茶具,茶具购买与添置规格参照全国职业院校中华茶艺技能大赛比赛用具列表。2015年6月,为改善茶艺实训条件,学院与大益爱心基金会洽谈,积极筹建大益爱心茶室,此项目正在洽谈中。

  3结语

  茶艺的教学篇7

  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总体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适应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的高技能专门人才。课程体系在一定程度上必须反映学校为社会服务的方向,只有构建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才能实现人才培养的目标。与国内其他院校所设立的“茶艺学”等相关专业的培养目标不同,在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开设“茶艺”课程,主要目标是培养适应高星级酒店及茶艺服务企业对于茶艺人才的需要,将学生培养成为以“高素质的餐饮企业茶艺岗位服务员工”为基本出发点,职业生涯逐步向“高素质的餐饮企业茶艺服务经营管理者”的进阶发展。经过五年多的不断探索与实践,目前,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旅游系酒店管理专业的“茶艺”课程已经形成了“以职业生涯为主线,以工作任务为路径,以项目课程为主体,以模块教学为形式”的课程总体教学思路和要求,以茶的理论知识、茶水服务的基本技能操作、茶艺表演、茶室的基层管理、自主创业的实践能力为主的五大项目教学工作任务,采用流程式与递进式相结合的教学方式,紧紧围绕这五大工作任务来选择课程教学内容,以实用为原则,适度考虑知识结构,为学生职业生涯发展奠定能力基础。

  “茶艺”课程的教学以高星级酒店茶艺服务部门等餐饮服务与经营管理的具体实际工作任务为路径,通过任务驱动项目引领教学活动的开展与实施,使学生掌握现代餐饮企业茶艺服务与经营管理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熟悉茶艺服务部门运行与管理的基本程序和方法,具有熟练的茶艺服务与管理的技能,并能胜任高星级酒店茶艺服务部门以及社会茶吧、茶艺馆等相关企业的服务与基层管理工作,达到中级茶艺师的技术水平,同时,培养学生职业素养,善于沟通与合作的职业品格、为其就业和职业生涯发展奠定基础。该课程的职业能力目标为:(1)具备高星级酒店茶艺服务部门以及社会茶吧、茶艺馆等企业中级水平相关的理论知识和技能;(2)具备胜任高星级酒店茶艺部门、社会茶吧、茶艺馆及其他相关行业的基层管理工作的能力;(3)具备现代茶艺经营企业市场调研和分析的能力;(4)初步具备自主创业的能力。

  二、以工作任务为路径,模块教学形式的项目课程教学体系

  项目教学法是师生通过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工作而进行的教学活动。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小组工作为单位,由学生自己按照实际工作的完整程序,共同制定计划、共同或分工完成整个项目。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学习和掌握知识,形成技能。项目教学法过程有五个步骤:明确项目任务、制定计划、实施计划、检查评估。[2]经过不断的实践与探索,核心是遵循高职院校办学目标的总体要求,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旅游系《茶艺》课程的基本设计思路是:以学生为中心,以活动为过程,根据高星级酒店茶艺服务部门及社会茶吧、茶艺馆等相关企业员工职业生涯发展的五个阶段:即新员工入职、资深员工、领班与主管、部门经理、自主创业,据此,分别设立上述相对应的五个项目,并根据各项目中所涉及的具体工作任务设计项目主题,每个项目主题所包含的工作任务通过模块形成相关流程,然后再按照项目———项目主题———模块的形式组织教学。这一教学体系的主要特点是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岗位职业能力为主线,将学生应掌握的知识能力分解成若干个工作任务。该课程体系由基本素质与工作任务、岗位能力和拓展能力所组成,从而突出体现了茶艺师岗位职业能力的本位。紧紧围绕完成工作任务模块的需要来选择课程体系的模式,使学习过程成为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打破传统的知识传授方式,以“项目”为主线,创设工作情景,将中级茶艺师职业技能考证的相关内容融入课程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3]

  具体课程教学内容组织情况见表1。在上述教学活动过程中,学习过程成为一个人人参与的创造实践活动,注重的不是最终的结果,而是完成项目的过程。学生在项目实践过程中,理解和把握课程要求的知识和技能,体验创新的艰辛与乐趣,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团队精神和合作能力等。“茶艺”课程强调的是学生的技能能力,并且这能力要随着人们饮茶习惯、饮茶需求及方式的不断变化而不断充实新内容。因此,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技能型茶艺人员,应以学生发展为本,并从课程结构优化、教学过程和考评体系进行改革、创新,进一步完善“茶艺”课程模块授课的教学形式和方法。[4]为了能体现高职高专院校的课程特点,并与中等职业学校有所区别,同时,适应国家职业资格的要求,在具体教学过程中的每个工作任务环节,都力求让教学活动能体现茶艺企业的工作特点,适应茶艺企业的人才需求,并符合国家职业资格的需求,使课程内容与中级茶艺师国家职业资格的要求相符合,并有进一步的拓展,以适应培养高水平学生和企业的需求,拓宽学生的就业面。[5]

  三、以顶岗实训、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为主导的实践方式

  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茶艺”课程的实践教学,应该坚定不移地走顶岗实训、工学结合一体化的道路。在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旅游系的茶艺实践教学中,校内实训室的主要教学任务是教师让学生有针对性的了解茶叶知识的同时,以各类茶叶的正确冲泡方式为主要的实践内容,并配合各类模拟经营性的实践教学,让学生了解茶馆、茶楼等相关服务企业的经营方式,在立足于酒店专业性的基础上,适应酒店经营中对茶艺方面的需要。在本课程的校外实践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企业资源,与部分酒店校企共建茶艺服务实训室。为了整合资源,达到实地教学的良好效果,我们将很多实训课程放到了高星级酒店等餐饮服务企业实地进行,如苏州万豪酒店的一刻馆,苏州环秀小筑养生度假村的挹翠堂茶室等,在这些企业进行实地茶艺服务技能和茶艺表演实训,等等,酒店方均安排相关技术人员做现场指导,学生及教师均感到收效甚好。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在本课程的教学过程中还表现在学生必须针对课程提出的具体工作任务,利用课余时间,深入市场、高星级酒店、茶吧、茶艺馆等相关企业进行调研,以获取第一手资料。学院积极与相关企业联系,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利用周末、寒暑假等时间到企业进行短期的勤工俭学和实践锻炼,从而形成了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互相交替、互为补充、螺旋上升、逐步进阶的目的,进一步增强了学生对茶艺师职业和所在企业的认知感,促进学生转变为合格的“职业人”。这种依据市场需求和行业发展,与相关企业密切配合,不断深化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模式,赢得了苏州及其周边地区众多高星级酒店以及茶艺馆等相关企行业的赞誉。

  四、分模块考核和课证融通相结合听考核方式并存

  茶艺的教学篇8

  关键词:学导式;茶文化

  《中西文化对比》课程是一门文化知识型兼具应用型的课程,作为外语与国际交流学院的商务英语专业和应用英语专业的选修课程,本课程希望通过介绍中西文化传统以及风俗习惯,使学生了解西方文化,熟悉中国文化,加深对中西方文化体系的认识和比较,增强学生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从而突破中西方文化交流障碍,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的教学目的。

  为了更好地达到本课程的授课目的,根据商务英语专业和应用英语专业的教学大纲要求,经过专业教师的反复论证和历届学生的信息反馈,利用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外语与国际交流学院的茶室实训教室,增加了实训课内容。

  实训时间是两周整。实训内容分别为中西饮食比较―学做沙拉;中西文化电影观摩――《刮痧》电影欣赏和讨论;以及“茶文化课以及茶艺学习”为具体内容的“学导式”实训课等等。其中重点是“茶文化课以及茶艺学习”章节。实训场地是外语与国际交流学院的阿里巴巴实训基地精心打造的茶室。地点在教学楼C306,面积近100平方。茶室装饰风格高雅文化氛围浓厚。仿明清式的红木桌椅,再加上素雅书法的隔断、意境悠远的山水国画、情景怡人的绿色盆栽,还有古色古香的紫砂陶瓷,立即营造出一种温婉和谐的盎然情趣。茶室还另外配置了六台的弓形的原木色的小茶桌,上面井井有条地放着茶具,茶玩。

  实训课的教案设计如下:运用“学导式”教学法。本着科学性、主导性、发展性的原则来保证授课的顺利进行。“学导式”教学法充分重视教学过程中“学”的因素的教学。在充分发挥学生主动性的基础上,教师采用各种教学手段创造条件、积极引导、为使学生主动探索,开发智力,成为学习的真正的主人。教学的中心从教转移到学上。整个教学环节包括自学、解疑、精讲、演练和小结等。下面具体阐述“学导式”教学法在本课程实训环节的具体应用:

  自学的环节:教师课前布置作业,内容是观摩并演练茶艺表演的视频,每个班级选出三名同学到前面演示。

  解疑:由学生就茶文化、茶艺展示等提出问题,由教师进行辅导。

  精讲:教师精讲茶艺表演的几十道程序。本环节指定商务英语班的赵培栋同学协助完成。

  演练:在教师和赵同学的指导下,下面的学生依次拿起茶铲、茶具等反复演练直至熟练为止。

  小结:由学生针对小组演示状况进行互评。并为下一次的活动提出新的要求。

  以上的几个环节是环环相扣,自然流畅的。

  本次实训主要解决了下面的问题:

  第一、茶艺用具的辨e和使用

  1.置茶器

  包括①茶则 ②茶匙③茶漏④茶荷⑤茶擂⑥茶仓

  2.理茶器

  包括①茶夹 ②茶匙③茶针④茶桨(簪)

  3.分茶器

  包括①茶海(茶盅、母杯、公道杯):

  4.品茗器

  包括①茶杯 ②闻香杯③杯托

  5.涤洁器

  包括①茶盘② 茶船(茶池、茶洗、壶承)③ 渣方④水方(茶盂、水盂)

  第二、茶艺的技术

  茶艺包括:选茗、择水、烹茶技术、茶具艺术、环境的选择创造等一系列内容。茶艺背景是衬托主题思想的重要手段,它渲染茶性清纯、幽雅、质朴的气质,增强艺术感染力。

  包括茶艺术表演的程序、动作要领、讲解的内容,茶叶色、香、味、形的欣赏,茶具的欣赏与收藏等内容。这是茶艺的核心部分。

  第三、茶艺的礼仪

  包括服务过程中的仪容仪表、迎来送往、互相交流与彼此沟通的要求与技巧等内容。

  第四,悟道

  茶艺的教学篇9

  钢琴音乐最早源于西方,而今在我国遍地开花。我国的钢琴教育也一直呈蓬勃之势迅猛发展,钢琴音乐教育在整个社会音乐教育中所占的比重也越来越大。钢琴课程不再是一个简单的音乐教学,其触及的是我们中华民族音乐体系的根本核心之处。本文首先论述了茶文化音乐教育钢琴课程的特征,分析了茶文化音乐教育钢琴课程文化在建构中所陷入的误区,并据此提出了具体措施与建议。

  关键词:

  茶文化;音乐教育;钢琴课程;文化建构

  我国茶文化源远流长,以其独特的文化理念与艺术触角傲立于传统文化之林。然而,随着现代艺术的发展,昔日辉煌的茶文化在时间之风的呼啸中,被渐吹渐远。而钢琴作为一种文化传承手段,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可。因此,将日渐没落的茶文化与钢琴音乐教育相结合不仅对茶文化的弘扬大有裨益,而且也能在一定程度上重塑钢琴音乐教育的文化结构。

  1中国茶文化音乐教育钢琴课程的特征分析

  1.1人文性

  音乐是人类艺术的灵魂,而艺术也是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钢琴音乐作为一种独特的音乐语言,凝结着人类智慧的结晶,无论是创作还是表演都具有极大的爆发力。每一首钢琴乐曲在创作之初就饱含着作者的情感与思绪,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的社会人文状况。我国茶文化音乐教育钢琴课程主要以茶文化为主题,通过钢琴这一媒介,对茶文化进行宣传与弘扬。我国茶文化作为传统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几千年的文化积淀,集大成于一体,形成了现今兼容并包、含蓄内敛的文化,其人文属性是不言而喻的。茶文化与钢琴音乐教育相结合的实质是特色鲜明的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音乐教育的重要手段相结合,而其人文属性也在循序渐进中被演绎出来。

  1.2传承性

  我国是茶文化的摇篮,承载着千年文化历史积淀,是茶事活动灿烂的文化瑰宝,历经千年而未衰。而钢琴在音乐的传播过程中扮演着“传播介质”的作用,音乐艺术通过动听美妙的钢琴演奏而得以表现,为人所熟悉。茶文化钢琴音乐则是以钢琴为载体,通过音乐教育来传递茶文化内涵,将茶文化中的基本要义、精神实质以及文化精髓以艺术的形式展现出来。而受众者一旦接受了这种文化艺术熏陶,就会在潜移默化中主动承担起茶文化的传承重任,以演奏的方式向家人、朋友以及公众阐释我国博大精深的茶文化。因而,钢琴成为了茶文化音乐的传承工具,而茶文化也在无形中被认可和传播。

  1.3艺术性

  “音乐是艺术的核心组成部分”,节奏韵律、旋律调式、音色力度都是钢琴音乐的艺术表现手法。茶文化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其所包孕的文化艺术特色也异常鲜明,尤其是清丽自然的茶乐所传达出的艺术情感更是厚重而深远。而茶文化钢琴音乐课程则是将茶文化的艺术性融合到钢琴音乐中,传统古朴的茶文化艺术被寄寓到现代艺术中,茶文化的人文之美在钢琴的动情演绎中被倾诉的淋漓尽致。茶文化的本体在一串串音乐符号中被具体形象化,其情感思想也逐渐为人所知,而学生在聆听与欣赏中也收获了茶文化钢琴音乐的独特审美情趣,从而加深了其对茶文化知识的了解,并塑造了其钢琴音乐艺术品位,提升了其钢琴艺术的创造能力。

  2中国茶文化音乐教育钢琴课程的文化阐释与建构的误区

  2.1茶文化内涵的缺失

  茶文化是在我们中华五千年文化土壤中萌发而来的,其浓缩了我们传统文化艺术的精粹,积淀了文化思想内涵,囊括了哲学道德体系,阐释了为人处世准则。对我们而言,这是一笔不可多得的精神财富。但是,茶文化被注入到钢琴音乐教育中时,其深厚的文化内涵却被忽视。一方面,钢琴音乐教师在演奏茶乐时,所选用的曲目过于简单,不能充分展示茶文化的文化意蕴,甚至湮没了茶文化的人文气息。由于钢琴教师自身茶文化知识的匮乏,导致其对于茶文化钢琴音乐的理解与诠释也出现了偏差。另一方面,茶文化乐曲大多带有鲜明的地域色彩,其在教学过程中由于演奏失误,其鲜明的地方色彩形象被掩盖,也进一步削弱了茶文化钢琴音乐的文化属性。

  2.2课程教学脱离实际

  茶文化钢琴音乐是我国茶文化语言形式的一种,其作为一张新面孔第一次引入到钢琴音乐教学中,无论是教学方法还是教学内容都或多或少地与实际不相符合。就教学方法来看,钢琴作为西方现代音乐的重要表达方式,教学过程中所沿用的教学方式也大都来自于西方,而对于茶文化钢琴音乐课程的教学方式亦是如此。西方钢琴音乐的授课方式,并不能将我国茶文化的艺术价值阐述得淋漓尽致。因此,传统茶文化音乐教学在钢琴课堂中显得“不伦不类”。就教学内容而言,茶文化包孕着浓厚的地方色彩,部分茶文化音乐中的曲调与韵律取自于不同地区的方言,因而,茶文化钢琴音乐在无形中打上了地方色彩的烙印。但是,教师对此并未事先深入研究,在教学中也只是将其一带而过,使得教学内容与实际相脱离,最终导致茶文化钢琴音乐特色的光芒被蒙蔽。

  2.3考核评价体系功利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钢琴音乐教育从贵族的神坛中走出来,步入了平民文化教育的生活圈,并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一股钢琴音乐教育的浪潮。然而,随着钢琴音乐教育的普及,其却因考核评价体系而沾染了世俗气,变得愈发功利化,茶文化钢琴音乐教育也无法从此泥潭中走出来。大多数人接受钢琴音乐教育并不是为了所谓的艺术熏陶,其学习茶文化钢琴音乐也是通过“考级”增加日后升学考试的竞争优势。因而,茶文化钢琴音乐的文化艺术价值在应试教育的阴影中被埋葬,“实用主义”思潮影响下的钢琴音乐教育成了高考加分利器,而不再是高雅艺术的重要表现形式。物质化的社会里,茶文化钢琴音乐艺术因畸形的考核评级体系沦落为大学的“敲门砖”。

  3中国茶文化音乐教育钢琴课程的文化阐释与构建之路

  3.1深入移植茶文化内涵

  我国作为茶文化的故乡,其历史文化底蕴博大精深,知识体系庞大复杂,一言一行均难以蔽之。因此,茶文化钢琴音乐应该以茶文化内涵的表达为主,通过钢琴课程探究隐含其中的茶文化内涵。钢琴音乐教师应不断提高自身修养,以茶文化音乐为着手点,深入探究茶文化的具体意义,并在此基础上构建茶文化钢琴音乐教学体系。其次,教师也应该主动积极地与茶文化专家学者加强交流与探讨,尤其是在茶歌茶戏茶乐这些方面,并以独特的视角将其展现出来,从而进一步巩固学生对于茶文化音乐的感知度。再者,在茶文化钢琴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不断改进教学方式,结合先进的教学手段,以全新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对于茶文化钢琴音乐的兴趣,使其在润物无声的动人旋律中感受我国茶文化的异样情怀。

  3.2培养学生的基本音乐素养

  由于钢琴音乐教育日趋功利化,学生的音乐素养却在盲目考级中被忽视。大部分学生都缺乏基本的音乐文化素质,其对于茶文化钢琴音乐的认知也陷入了狭隘视角之中。因此,重新塑造学生的音乐素养是当前茶文化钢琴音乐教育中不可忽视的重要一步。毕竟万丈高楼平地起,只有夯实了音乐理论基础,学生对于茶文化钢琴音乐的理解才会更深刻。所以,学生应该不断加强自身音乐素质的修炼,以基础的音乐理论课程作为切入点,以茶文化音乐的演奏为中心,逐步培养其富于创造性的音乐精神。同时,也应该着力提高学生对于茶文化钢琴音乐的鉴赏水平。从聆听、欣赏与评价以及感触等角度对其进行全方位指导训练,最终促进其整体音乐素质的提高。

  3.3构建多元化钢琴课程体系

  茶文化音乐被注入到钢琴音乐教学中,犹如一阵清风吹皱平静的湖面,荡起层层涟漪。茶文化音乐作为茶文化的艺术表达手法,对于钢琴音乐教育而言具有难以言说的推动作用。然而,目前茶文化钢琴音乐教学手段单调死板,茶文化钢琴音乐教学内容沉寂枯燥。因此,多元化的茶文化钢琴音乐课程体系亟待建立,以促进其音乐艺术价值的充分发挥。教学手段上,教师应该积极引入先进的教学理念与优秀的教学方法,借鉴西方钢琴音乐课程的教学方式,结合我国茶文化音乐的特点,对其进行创新性发挥,以促进茶文化钢琴音乐教学方式的完善,从而提高学生对茶文化钢琴音乐的兴趣。教学内容上,教师应该根据茶文化钢琴音乐的特点,在掌握了茶文化音乐的精髓实质后,对其内容进行推陈出新式地简化,可以组织学生观看茶文化音乐的民族特色表演,以加深学生对茶文化钢琴音乐色元素的理解。

  3.4以人为本尊重学生意愿

  高考制度改革后,钢琴音乐教育成了应试教育的工具,学生则成了牺牲品。为了增加高考砝码,很多人从幼儿时期便进行钢琴音乐教育,童年的玩乐时间里充斥着无止境的钢琴课程以及不曾间断的考级,因而学生对于钢琴音乐的真正欲望被消耗殆尽,更遑论茶文化钢琴音乐对于学生的吸引力了。因此,以钢琴音乐教育进行茶文化传承时,应该尊重学生个人的意愿,从其自身本体意识出发,而不是使其在被动中痛苦地感知茶文化钢琴音乐教育。在茶文化钢琴音乐教育中根据学生特点对其因材施教,不同的学生选择不同的教育方式,将演奏与讲解相结合,使其在演奏中领悟茶文化钢琴音乐的美妙,使其在讲解中构建茶文化钢琴音乐整体框架结构。

  总之,茶文化钢琴音乐作为一种相对一种精深的传统艺术,其需要学生积极主动地地探索才能真正将茶文化钢琴音乐的艺术价值演绎到极致。

  作者:杨雅茗 单位:四川文化艺术学院

  参考文献

  [1]林红.试析学前教育专业钢琴课程改革中的文化价值取向[J].美与时代(下).2010(11):69-70.

  [2]梁鲲.中国钢琴作品在教学及舞台艺术实践中的本真演奏与文化认同[J].中国音乐(季刊).2012(3):217-218.

  [3]周民;周萍.音乐人类学视域下的高校钢琴教育的文化性[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技版).2013(3):137-138.

  茶艺的教学篇10

  (一)教材编排

  教师要结合阿坝州的地理环境、经济条件等具体条件来进行教材的编撰。由于茶文化是一门具有悠久历史的文化教学,因此,要结合已有一些教材作为基础,选择具有地方特色文化的资料。教材:以王玲的《中国茶文化》为底本,《茶艺百科知识手册》,和其他茶文化相关教材为资料,学校专职教师根据茶文化的相关资料结合阿坝州的具体情况进行编撰,确保实用。

  (二)教学设施

  1.教学设施:多媒体演示配套设施、电脑、收录机、舒缓音乐等设备。

  2.教学设备器具:茶具10套、玻璃杯若干只、各类茶叶若干、茶叶罐等。

  3.教学场地:茶艺学多功能实训室、水磨映秀的羌芽基地、茶园、茶艺馆等。

  (三)课程设置

  茶文化的课程设置主要从理论讲解和实践操作两个方面来考虑,课时的比例应该是1:1.茶文化理论讲解主要从茶的饮用和厚重的历史文化,茶与传统文化的精髓和融合以及充分利用茶的自然性,结合当地的人文环境和羌族的特定的品茶方式等对茶艺和茶道的重点介绍。比如:客来敬茶,茶与民俗民风,茶与歌舞及楹联,茶会,茶馆与茶艺馆,茶的传说;茶与水,茶之具,茶的山水情结及旅游,品茶与茶艺,茶与茶艺,茶与文学,书画艺术欣赏等;茶性茶德,陆羽《茶经》的哲学思想诠释,茶道与饮茶,名家与茶,中日茶道史实比较;茶文化之当代实践,茶文化和东方文化与现代化,发展茶文化等。除了理论教学,实践操作也是该课程重要的组成部分。学生毕业后是否能够熟练的掌握基本技能,旅游英语专业的学生是否能够从容流畅的介绍茶文化的相关知识,旅游管理学生是否能够开发茶文化旅游品牌资源等都是重要的考量内容,因此学生在具有了一定的理论基础的同时需要到茶艺馆进行参观、学习各种茶叶的冲泡方法和茶艺的表演等技巧。学校还可以联系旅游公司让学生到相关场所进行顶岗实习,给学生充分接触社会创造良好的条件。

  (四)师资情况及学分计算

  由于该课程的操作性很强,因此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是在师生互动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在活动中,教师根据学生的行为个性及交往中的表现形成对学生的认知,学生接受了教师行为中所暗含的信息,并根据期望的方向表现出相应的行为。在这种互动过程中,教师与学生相互促进,相互提高。学校安排一个茶道方面专业技能教师与学生互动,教师对茶艺的欣赏水平和茶艺表演的展示会感染、带动学生的创造力,帮助学生创造自己的辉煌。该课程由于是新开设的课程,可以作为旅游专业的学生的选修课,在大二的时候开设,时间为一年,共72个学分。

  (五)考核方式的设计

  本课程采用的考核方法分两部分,一是理论考试。这部分考核可以从平时的学习状态、课堂展示、学习心得、考勤等方面来进行综合评定;另一部分可以根据期末检测的方式对学生进行综合考核,从茶文化的历史、茶的种类等方向让学生撰写论文或者开展课题研究。为确保论文的质量,提前四周布置论题范围,本人利用自己的专业优势,为学生简要讲授学术论文的写作方法及规范要求,规定完成的论文不能少于五个参考文献。其次是操作考试,这部分的重点放在茶文化讲解和茶道茶艺实际操作的考核上。两种形式的考核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综合评定,以此来判断学生的学习情况。

  二、结论  茶艺茶道课程范文第1篇

  (一)教学内容规划及设计原由。

  茶文化学科音乐课程的开设要彻底抛弃“为茶道艺术‘配乐’”的惯性思想来设计教学方案。其课程规划要以“点面结合”、“中西合璧”、“古今融合”的思路入手,递进式地逐级规划授课内容。

  1.第一级。

  乐理知识:音乐的定义、功能、要素、乐谱识别等。

  2.第二级。

  音乐风格的比较认知:分类、特质分析、代表作对比赏析等。

  3.第三级。

  音乐史的介绍:各时代音乐产生的背景、体裁、表现形式、代表作赏析等。

  4.第四级。

  音乐环境的介绍:国内外知名音乐建筑如音乐厅、国家大剧院等音乐环境的介绍,强调其为高品质“音效”付诸的技术努力。

  5.第五级。

  茶道艺术的“音乐性”。包括:一是茶歌、茶诗音乐的介绍与赏析。二是茶叶类型与音乐风格的比对:结合实例进行分析,将茶赏的说辞音乐化。三是茶道演示的“音乐性”,即:茶道内有音乐,“泡茶的声音”是有机交响乐;音乐课培养预备的审美能力、表现力等艺术修为,水到渠成地应用在“茶道艺术”的纯正演示中。

  6.第六级。

  综合应用。如:口述训练、“主题音乐欣赏会”的举办、“赏乐茶会”的举办等。

  (二)在茶文化课中应用音乐的注意事项。

  音乐的海洋壮阔而辽远,如何在规划教学内容时拾得那一颗颗的璀璨珍珠,免有“遗珠之憾”,是需要较高的辨识度和科学的设计逻辑的。

  1.声乐、戏剧音乐部分,着重介绍欣赏古今中外较有代表性的作品。

  中国:昆曲、京剧、南音、通俗民谣、民族音乐、代表性茶歌等。外国:歌剧(含歌剧院的介绍与导览)。

  2.器乐部分,着重介绍较经典的类型及其代表作。

  中国:古琴、编钟、编磬等古乐器,僻专章介绍,尤其是古琴。外国:根据音乐体裁的划分,依照“交响曲、协奏曲、奏鸣曲、小夜曲、小步舞曲、圆舞曲”等形式进行介绍及代表作分析。

  3.“纯音乐”与“标题音乐”概念的建立及名曲、作家的举例说明。

  将“音乐”上的“纯艺术”概念移入茶道艺术中,有利于“纯茶道”观念的建立。

  4.茶道艺术的“音乐性”。

  茶文化学科音乐课程的开设,其终极目标不是为茶“配乐”,让“人为的音乐作品”直接参与到茶道演示中,而是取艺术相通之便,采“美感移入”之法,为茶道艺术预备审美品位,酝酿创造力和表现力。“茶道艺术的音乐性”并不意味着茶道艺术呈现时一定要“配乐”,最可怕的是走入“泡茶者的动作要跟着音乐的节奏进行”的误区。

  5.综合应用。

  《茶道艺术与音乐》课程的开设,是以培养学生对“音乐”这个艺术品类的感知和鉴赏能力为主要目标的,故在综合应用时,“主题音乐欣赏会”的举办是重点,可依照小型和大型的规格训练学生,有层次有梯度地培养他们的艺术品位。另外“赏乐茶会”的举办也该是以“音乐”为主角,“茶”是跟随“音乐”的“艺术步伐”前进的,万不可颠倒主次。“茶”是其间的媒介,以茶会的形式来赏乐,让演讲者在相对轻松自在的氛围中分享赏乐心得,与聆听者共同提升艺术修为。两个类型的综合应用,都是为培养学生对“音乐”的鉴赏能力,提升其审美体验,丰富其生命感知,方便日后将美感移入“茶道艺术”中,同时为“茶道艺术的专场演出”———“茶道艺术家的茶汤作品欣赏会”的举办预备审美能力和创造力、表现力。

  (三)教学手段、教学方法的应用。

  1.以讲授法为主。

  《茶道艺术与音乐》课程的教授过程中,以讲授法为主,在带领学生赏析代表性作品时,可以采用互动竞猜、知识问答等手段丰富课堂,激活学生的“耳朵”,培养其对音乐的审美敏感度。

  2.茶歌学唱。

  音乐的魅力在于她不仅能充盈我们的“耳朵”,还在于她让我们有“一展歌喉”的冲动。茶文化学科的音乐课程安排小部分的“茶歌”学唱,亦是提升课堂效果、增强亲切度的方法之一。

  (四)课程考核。

  1.口述训练:第一阶段的考核。

  让学生就“某个代表作品”进行口述赏析,引导学生初步整合知识体系,自选角度,锻炼演讲能力,分享鉴赏心得。

  2.主题音乐欣赏会的举办:第二阶段的考核。

  有计划地确定主题,凝聚学生的力量,举办公开性的“主题音乐欣赏会”,邀请业界人士参与,互动提升。

  3.赏乐茶会的举办:第三阶段的考核。

  以“音乐”为主角,以“茶”为媒介,“茶”跟随“音乐”的“艺术步伐”前进。以茶会的形式来赏乐,让演讲者在相对轻松自在的氛围中分享赏乐心得,与聆听者共同提升艺术修为。

  二、结语

  茶艺茶道课程范文第2篇

  有人说饮茶时,茶的品质不是最重要的。泡茶人的心情,同饮人的心境,是决定茶道高低的根本。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茶艺学习心得,供大家参考。

  茶艺学习心得1泡茶时的每一个动作,每一个心态,都是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只要用心去体会,便会收获很多。

  茶艺并不只是简单的泡茶、品茶,在整个过程中,我们对所有茶具的尊敬,也反映出了生活中的为人之道:彼此之间的相互尊重。我相信每一个茶具都是有生命的,我们要学会尊重它,理解它。上天赋予了世间万物生命与灵性,若给予它们尊重和理解,那么它们也会给予你一样的回应。你爱戴生命,生命也会回馈你。

  “酒满敬人,茶满欺人。

  ”倒茶要倒七分满是茶道的基本,也是告诉我们做人要学会保留和谦虚,保留一份接纳别人对你批评和建议的空间,对人或事。这能让我们时刻拥有一颗包容的心,也能让人感觉到我们平和、与人为善的态度。

  茶道有四个境界:清、和、敬、寂。

  “清”指的是泡茶的环境清净、幽雅,各种茶具的干净、整洁,会让人觉得舒服;

  “和”指的是泡茶和品茶的人都心平气和,气氛也和谐融洽;

  “敬”主要表现在对别人的尊敬,对茶具的尊敬,例如我们常常在泡茶之后洗壶,就是对茶壶的尊敬;

  “寂”是茶道里最高的境界,它体现的是一个人泡茶的心境淡定、从容,是否可以忍受寂寞。人就像茶一样,越泡越有味道,越泡越出其精华,耐人寻味。做人也应当像茶一样,当还没有被摘采的时候,要经得起风吹雨打;当被摘采下来之后,还要修剪加工;当被人品尝的时候,要经得起评价和回味。

  茶艺学习心得2因为个人对茶的喜爱,我报名学习了茶艺。

  在7天的学习过程中,我对茶有了进一步的了解。无论是茶的历史文化、茶的分类、喝茶的器具以及泡茶的方法,都是我之前所没有了解过的。7天的学习即将结束,虽然当前我只是浅浅地学习了一些入门知识,但浓厚的茶兴趣已被激发,我只迫不及待想要继更深入的学习茶,让自己融入茶的美妙世界。

  茶艺培训学习开设这样关于茶的培训课程,不仅仅为我们学员教授了茶文化,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良好的交友平台。在当代社会,能有机会以茶会友,是很风雅的一件事,大家有缘坐在一起学茶、品茶、赏茶、鉴茶,就好似古代文人骚客一般,喝茶谈笑,很令人享受,十分惬意。

  源于对“茶”的喜爱,怀着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敬仰,终于将学习茶道的小梦想付诸于行了。

  如中国传统文化中任何一例皆渊源流长、博大精深,茶艺亦如此。初级班给了一把打开“茶道”这只潘朵拉神盒的钥匙,将原来饮茶的习惯及爱好的浅浮和模糊,引向明了,开启更多愉悦之情。

  短短几日的茶艺课程,接触到浅略的中国茶文化理论,学习到绿茶泡法、生活泡法、红茶泡法、闵式冲泡四款茶艺表演。因为原本对茶的喜爱,浅阅过茶艺相关的书籍,学习中对茶艺的阅读便有了更多的渴求与热情。在老师授课时,我们也渴望老师能传授更多的知识,有时因为课时的原因,未能更为详尽,我想学习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茶艺学习,对我来说,才是刚刚开始。

  茶艺学习心得3叶品评技法和艺术操作手段的鉴赏以及品茗美好环境的领略等整 个品茶过程的美好意境, 其过程体现形式和精神的相互统一,是饮茶活动过程中形成的文化现象。它起源久远,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与宗教结缘。茶艺包 括:选茗、择水、烹茶技术、茶具艺术、环境的选择创造等一系列内容。茶艺背景是衬托主题思想的重要手段,它渲染茶性清纯、幽雅、质朴的气质,增强艺术 感染力。

  不同的风格的茶艺有不同的背景要求,只有选对了背景才能更好地领会 茶的滋味。

  茶道,烹茶饮茶的艺术。是一种以茶为媒的生活礼仪,也被认为是修身养性的 一种方式,它通过沏茶、赏茶、闻茶、饮茶、增进友谊,美心修德,学习礼法,是很有益的一种和美仪式。喝茶能静心、静神,有助于陶冶情操、去除杂念,这 与提倡“清静、恬澹”的东方哲学思想很合拍,也符合佛道儒的“内省修行”思想。茶道精神是茶文化的核心,是茶文化的灵魂。

  茶分六种:红茶、绿茶、黑茶、黄茶、青茶(乌龙茶)和白茶。

  茶道,通过品茶活动来表现一定的礼节、人品、意境、美学观点和精神思想的 一种饮茶艺术。它是茶艺与精神的结合,并通过茶艺表现精神。兴于中国唐代,盛于宋、明代,衰于清代。中国茶道的主要内容讲究五境之美,即茶叶、茶水、火候、茶具、环境,同时配以情绪等条件,以求“味”和“心”的最高享受。被称为美学宗教,以和、敬、清、寂为基本精神的日本茶道,则是承唐宋遗风。

  这学期的茶艺茶道课程向我们具体介绍了绿茶、红茶、黄茶、白茶、乌龙茶、黑 茶、花茶的知识,重点学习了绿茶、乌龙茶、花茶的泡制技巧和方法。因为在我的生活里多以矿泉水和饮料,很少用到茶(尤其是乌龙茶和花茶) ,而且以往我 泡茶也只是凭自己的感觉来冲泡,也存在着很多认识上的错误,没能泡出一杯好茶的精髓。

  而通过这一学期茶艺茶道课程学习, 很好的帮助我弥补了这一点不足, 使我对茶、对茶艺有了新的认知和体会。

  现就我个人的茶艺心得总结如下

  一、绿茶 绿茶,是茶艺课程开始后所接触学习的第一种茶。没学习之前,还真的不 知道自己以前泡的那些个绿茶都是一种浪费,简直就是茶叶兑开水。我最欣赏绿茶的纯与淳, 绿色的芽叶干净清爽、柔淳的茶水清香宁神, 能让人卸下一身疲乏, 舒缓身心,有种回归自然之感。

  二、乌龙茶 乌龙茶是我从未接触过的茶类, 相较于绿茶和花茶来说,于我是最最陌生的一类。而在乌龙茶的实训中,我担任的是主泡。因为乌龙茶的泡制比较繁琐,使我经常忘记一些步骤,所以它是令我 印象最深的一类茶。

  最后我发现,它是最能锻炼人的心境的一类茶。因为无论 时间多么的有限,它还是得按照步骤一步步来,既不能增也绝不可减。就像我们的生活,生活里无论你遇到多少困难,无论困难如何大、如何难以解决,无论所 剩时间有多紧迫。事情还是得一件件来,问题还是得一个个解决。所以,浮躁的心难以泡出一杯好的乌龙茶。

  我觉得乌龙茶的茶盘就是一个缩小的人生,而我们 练就的何尝又不是一个张弛有度的人生。

  三、花茶 “芳香四溢、倍感温馨” 是我对花茶最直观的印象。当桌前摆起花茶茶具,无论是清洁茶具、投茶冲泡还 是提杯品茗,自始自终都有那么一种如春天般的温暖围绕在心头,让人能有种春 日的盎然,无论心情、精神都顿觉美好。由于课程条件有限,在具体泡制时仍旧以绿茶茶叶代替,无法真正体会到花茶那甘甜的茶味儿、融暖的芳香,但我觉得 在泡制时,只要我们心中怀以花茶,意入心,心入茶,杯中处处有甘甜,周身处处有花香。花茶的泡制让我学会了感知,感知生命勃发的力量,感知生活里那些 温暖的美好。

  综上所述, 这学期茶艺茶道课的学习让我有了不小的收获——泡 茶,最贵乎“心” 。当然我也深知茶艺并非仅靠一学期的学习就能练就的,所以在今后的生活中,我会继续的练习。同时,希望每一个泡茶人,无论何时何地, 都能以自己的心入茶,泡茶一杯属于自己的好茶。

  茶艺学习心得4茶源于中国,讲求和,美,礼,仁等,是追求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和谐,通过茶艺活动的过程感悟人生,修身养性,追求自然的目的,让我学会如何协调和平衡,爱惜自己,感恩社会,回报社会。

  茶艺是一门艺术,一种修养,体现和谐,优雅,仁,德,诚,真,茶艺源于远古却不失时尚,茶艺源于生活却高于生活。

  以茶养生,以茶悟道,做一个优雅德,有内涵德,健康的人,这是我学习茶艺的第一步。

  一;我们人类终极追求的是拥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灵。

  二;我们人类向往的目标是享受生活,丰富生活,热爱生活,不断的提高生活品质。

  三;我们人类希望的事业是自由择业,开心就业,浪漫就业,做终身喜爱而乐之不疲的事业。

  这种完美的人生,只有在茶艺中垂手可得。

  随着现在社会经济不断的发展,茶叶的需求量不断的日益增大,近几年来的表现尤为突出,可是对茶艺师的中,高级人才却很短缺,能够拥有茶艺师职业资格证书的人不多,以现在的发展趋势来看,未来茶艺师的需求量会超出我们的想象,茶叶现在已远销海外,连外国的朋友们也都被中国的茶艺的神秘,魅力的迷人所吸引。

  现在‘以茶会友’的社会,用茶让人与人之间可以无界限的交流,用真诚,坦诚的心交流,不管是在事业中,竞争中,在品茶,应用茶的环境,去做任何事都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的,一个举止优雅的茶艺师,舒缓的音乐静静的流淌,共同营造出一幅宁静祥和的休闲场景,会让现在在忙碌的生活中人们有一个很好的放松,舒心的空间。

  全职的太太们,拥有良好的教育背景,雄厚的经济实力,充裕的时间,可以将茶艺作为提高自身修养,结交志同道合朋友的途径,还可以让在打拼的先生们带来全新的休闲体验,让他们在忙碌后忘记了疲惫,优雅而有内涵的全职太太们籍着茶艺寻求一块静溢与超然的心灵空间。健康,绿色,环保是茶艺致力于推广的方向,引导人的思维,开拓人视野,丰富人的精神。

  茶艺师是现在社会与未来社会所空缺的瓶颈,也是一个很好的创业空间,在帮助别人享受人生的同时也帮助自身创建美好的人生,利人利已,何乐不为?希望那些爱好茶,茶艺,想懂的茶,茶艺的朋友,你的人生就从今天大步的迈开吧。

  茶艺学习心得520--年 8 月 18 日至 9 月 2 日, 我接受了为期半个月的中级茶艺师培 训。通过半个月的学习,我从态度上、文化素养上、操作技能上、教学能力上得到了全面的提高。现总结如下

  一、从态度深刻体会了中国茶文化的核心“和”“敬”、。未参加中级茶 艺师培训之前,我对茶艺师的了解是“掌握了一套规范的泡茶技能,能对客人进行茶艺表演与服务” ,但随着学习的深入,我懂得,茶艺师不仅要有专 业技能与服务能力,更重要的是通过习茶、事茶陶冶情操,传承并发扬我国的茶文化。想要成为一名优秀的茶艺师,首先要有平和、恬然的心境,对茶 的珍视和对茶人的尊敬。

  二、提升了专业素养。茶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一朵奇葩,千年的茶 文化历史,使茶文化己深深渗透进了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及至唐代“自从陆羽生人间,人间相学事新茶” ,我国茶文化体系形成,并使之传播四海。

  茶文化与中国的传统文化相渗透,互融互补。首先与儒家思想的“礼” 。儒 家思想是以孔、孟为代表,以中庸为核心的思想文化体系。我国茶文化中清新、自然、达观、热情、好客的精神即是儒家思想最鲜明、充分、客观而实 际的表达。其次与佛家思想的“悟” 。茶与佛的核羽是“茶禅一味”的理念。

  茶艺茶道课程范文第3篇

  (一)教材编排

  教师要结合阿坝州的地理环境、经济条件等具体条件来进行教材的编撰。由于茶文化是一门具有悠久历史的文化教学,因此,要结合已有一些教材作为基础,选择具有地方特色文化的资料。教材:以王玲的《中国茶文化》为底本,《茶艺百科知识手册》,和其他茶文化相关教材为资料,学校专职教师根据茶文化的相关资料结合阿坝州的具体情况进行编撰,确保实用。

  (二)教学设施

  1.教学设施:多媒体演示配套设施、电脑、收录机、舒缓音乐等设备。

  2.教学设备器具:茶具10套、玻璃杯若干只、各类茶叶若干、茶叶罐等。

  3.教学场地:茶艺学多功能实训室、水磨映秀的羌芽基地、茶园、茶艺馆等。

  (三)课程设置

  茶文化的课程设置主要从理论讲解和实践操作两个方面来考虑,课时的比例应该是1:1.茶文化理论讲解主要从茶的饮用和厚重的历史文化,茶与传统文化的精髓和融合以及充分利用茶的自然性,结合当地的人文环境和羌族的特定的品茶方式等对茶艺和茶道的重点介绍。比如:客来敬茶,茶与民俗民风,茶与歌舞及楹联,茶会,茶馆与茶艺馆,茶的传说;茶与水,茶之具,茶的山水情结及旅游,品茶与茶艺,茶与茶艺,茶与文学,书画艺术欣赏等;茶性茶德,陆羽《茶经》的哲学思想诠释,茶道与饮茶,名家与茶,中日茶道史实比较;茶文化之当代实践,茶文化和东方文化与现代化,发展茶文化等。除了理论教学,实践操作也是该课程重要的组成部分。学生毕业后是否能够熟练的掌握基本技能,旅游英语专业的学生是否能够从容流畅的介绍茶文化的相关知识,旅游管理学生是否能够开发茶文化旅游品牌资源等都是重要的考量内容,因此学生在具有了一定的理论基础的同时需要到茶艺馆进行参观、学习各种茶叶的冲泡方法和茶艺的表演等技巧。学校还可以联系旅游公司让学生到相关场所进行顶岗实习,给学生充分接触社会创造良好的条件。

  (四)师资情况及学分计算

  由于该课程的操作性很强,因此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是在师生互动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在活动中,教师根据学生的行为个性及交往中的表现形成对学生的认知,学生接受了教师行为中所暗含的信息,并根据期望的方向表现出相应的行为。在这种互动过程中,教师与学生相互促进,相互提高。学校安排一个茶道方面专业技能教师与学生互动,教师对茶艺的欣赏水平和茶艺表演的展示会感染、带动学生的创造力,帮助学生创造自己的辉煌。该课程由于是新开设的课程,可以作为旅游专业的学生的选修课,在大二的时候开设,时间为一年,共72个学分。

  (五)考核方式的设计

  本课程采用的考核方法分两部分,一是理论考试。这部分考核可以从平时的学习状态、课堂展示、学习心得、考勤等方面来进行综合评定;另一部分可以根据期末检测的方式对学生进行综合考核,从茶文化的历史、茶的种类等方向让学生撰写论文或者开展课题研究。为确保论文的质量,提前四周布置论题范围,本人利用自己的专业优势,为学生简要讲授学术论文的写作方法及规范要求,规定完成的论文不能少于五个参考文献。其次是操作考试,这部分的重点放在茶文化讲解和茶道茶艺实际操作的考核上。两种形式的考核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综合评定,以此来判断学生的学习情况。

  二、结论

  茶艺茶道课程范文第4篇

  关键词:盖碗花茶;茶艺;教学特点

  四川盖碗花茶茶艺传承数年历史悠久,在教学上有着一定的独特之处,并且代表了中国国民文化的精髓。要让学生了解四川盖碗花茶的历史渊源及掌握其茶艺步骤,并且培养学生热爱中国茶文化、弘扬茶文化的意识与茶艺服务能力,在当今社会看来至关重要,所以,茶艺的弘扬传承与延续,在使四川盖碗花茶茶艺走向更为广阔的宏伟天地上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一、中国茶艺的起源与发展

  中国是个多民族共融的国家。中国茶艺当然也因地域划分,以前我们知道的中国茶艺就是潮汕、台湾式的茶艺。但是这并没有代表完中国茶艺。如,云南的普尔茶艺、三道茶艺,还有藏茶茶艺等,风格各异,各具特色。四川茶艺与潮汕、台湾式的茶艺不同的是:前者是掺茶过程中形成的艺术,后者是泡茶过程中形成的艺术。前者用的是四川嫩芽茶,后者用的是大叶乌龙茶。各有各的味道,各有各的手法。无论从欣赏角度还是从品饮口感来说都不一样。四川茶叶品质优异,茶嫩芽青,很适宜四川茶艺的茶艺形式。在众多形式的茶艺中,四川的盖碗花茶茶艺更是具有代表性的一种。

  二、四川盖碗花茶茶艺的用具

  中国的饮茶习俗经过了数代的传承,逐渐演变为一种丰富多

  彩、雅俗共赏的茶艺。从选茶、取水、备器到烹茶、佐料、奉茶、品饮等皆有讲究。四川的盖碗花茶茶艺更是别出一格。盖碗又称“三才杯”,其盖为天,托为地,碗为人。意为天涵之,地载之,人育之。

  盖碗花茶茶艺的首要步骤便是整理茶具,盖碗的摆放可以按自己的喜好而来,例如,三足鼎立,还可以横放一条线,或者斜放一条线。这是盖碗花茶区别于其他茶艺最大的特点之一。其次,四川的盖碗花茶取茶时,需要用茶针将茶从茶叶罐取至茶荷,这一步骤是其他的茶艺所不需要的。盖碗花茶一直是四川比较有特色的茶艺之一,清楚四川盖碗花茶所需要的茶艺用具,是完成一个茶艺表演的先决条件。

  三、四川盖碗花茶茶艺的步骤

  第一,泡茶前,要鉴赏花茶的外形。第二,温杯洁具,茶是至清至洁,天涵地育的灵芽,泡茶所用的器具也要至清至洁,用开水烫洗盖碗,提高其温度,有利于茶香的发挥。此外,用开水烫洗原本干净的盖碗,也表示对客人的尊敬。第三,置茶,将茶叶放入碗中,花茶讲究香醇味浓,每碗放干茶3克左右。第四,润泡,向碗中注入少量水,盖碗花茶的水温一般是85℃~90℃,浸润茶叶,此时,花香阵阵扑鼻而来,使人心旷神怡,闻之而不忍放手,使人因香而醉。其后用摇摆的手法使茶叶充分浸润,茶叶浸出。第五,回旋高冲,采用定点高水位手法依次向碗中注水至七分满,使茶汤均匀,留得三分情谊奉于客人,宾主皆欢。第六,奉茶,双手托举,以显示礼仪;第七,赏茶,闻香,品茶。用盖碗品茶时,我们可以用碗盖闻香,一闻花香的纯正,二闻花香的浓郁,三闻花香的持久。品花茶滋味,可先用碗盖刮去汤表面的茶叶,女士可双手持杯,显示端庄文雅、毓秀大方,并且小口品饮。男士则可单手持杯,显得稳重大气。最后收器具。

  四、四川盖碗花茶茶艺的教学

  花茶泡饮方法,以能维护香气和显示茶杯特质美为原则。针对四川盖碗花茶茶艺的教学,首先要让学生了解中华茶文化的起源与发展,并且熟悉茶叶的分类、特点与功效。了解茶艺服务人员基本的职业素质与职业能力,还有掌握四川盖碗花茶茶艺的服务技术,并且能够熟练地介绍各类花茶茶叶的性质特点和功效,能够根据季节、客人的年龄、工作、身体状况等进行茶叶推销;最重要的是能正确的选用茶具和掌握其茶艺步骤,能够根据客人的要求提供茶艺服务。

  花茶的冲泡程序与解说一直是四川盖碗花茶教学中的重点、难点,茶艺中的每一个动作都有其独具特色的解说词,解说词均含有茶的文化元素,品茶人会在茶艺师掺茶过程中享受到武术、杂

  技、茶文化为一体的四川茶艺。这更加说明要注重此种茶艺的教学,为了使学生能够熟练地掌握茶艺,茶艺的课程安排便有了课外实

  践、课外阅读、课堂实践、开设茶艺表演课等,能使学生更快速发展的课程。其教学中还要有学习品茶环境的布置、形态万千的饮茶用具、饮茶用水的质量要求等专业的课程安排。

  茶是天地之灵物,天涵之,地载之,人育之,饮的时候是带着对人的敬意和对自然的敬意。茶艺是一种中国古老的餐饮文化,四川的盖碗花茶茶艺备受人们所喜爱,更好的发展茶艺可以使更多的人喜爱并且了解中国的文化,抓住四川盖碗花茶茶艺的教学特点,使得四川茶艺在专业者的培养下扩大范围,促进四川茶艺走向世

  茶艺茶道课程范文第5篇

  关键词:茶艺教学 中职学生 养智 养性 育德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08(b)-0243-02

  中职学生这个群体,在传统学习中可以说是处于“失败者”的地位,他们在成长过程中长期处于“弱势群体”,在知识水平、理解能力和行为习惯上,一部分中职学生和其他初中毕业生不在同一个层次,由于他们缺少对成功的体验,因而没有自信心。更有一些学生,往往有着多种性格上的缺陷或情感上的缺失。这样的学生,在一些优良品质方面往往逊于同龄的中学的学生,比如责任心、进取心、团队协作能力等。因此,中职学校不能只强调职业技能的教育,学校在教书的同时,还肩负着更为重要的育人责任。

  目前,一些中职学校开设了茶艺课,尝试改变美育活动的传统方法,将茶艺技能的培养作为培养学生美育的活动之一,让学生在茶艺这一传统文化的感染和熏陶下,增加他们的人文素养,催生学生主动去追求美好的事物,进而体现为帮助学生找回自信,激发他们去树立正确的人生理念,积极追求更有价值的人生。时下的校园,各种主流、非主流文化盛行,很多学生对传统茶文化知识知之甚少;对于习惯了喝可乐和雪碧的年轻人,无从了解茶对人体的健康与保健作用;更没有途径去感知茶文化的社会功能以及茶与人的道德培养的关系等。以茶艺为载体的茶艺课的开设,即可以传承我国传统的茶文化,丰富学生的知识,又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操。

  1 茶艺教学有助于中职学生增长文化知识,提升文化修养

  一个人的文化修养是需要通过时间去沉淀的,文化素养的提升是多方面的。虽然中职生文化课成绩不太好,但并不代表他们的文化修养的培养到此结束。文化是多方面的,在一个人最青春年华之时,赋予一定的文化熏陶,这将是一个人终身的精神财富。现在的大部分中职学生人生阅历浅,他们对新生事物充满好奇,勇于接受最新的知识,好胜心、参与感都很强。同时他们思维活跃,感知新事物的能力有时超过了老师,但提起传统文化,因为理解的欠缺使得他们觉得落后,不愿意接触。茶的故乡是中国,数千年的饮茶历史,茶由药用到食用,由茶艺到精邃高深的茶道,茶文化和其他传统文化一样源远流长。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是一个脱俗近雅的人,其中有一条途径,那就是从茶文化入门。这是一门理论联系实际、与传统文化密切相关的富有艺术性和哲理性的课程,中职学校开设这门课程,对于提高学生的修养、培养他们高雅的情趣是大有裨益的。

  茶文化课所涉及的内容,主要包括茶这一古老植物的起源及发展历史、茶的分类、原产地及生产工艺、茶名的起源、茶的成分及保健功能、茶的储存及鉴评、如何合理选茶、科学泡茶、中国55个少数民族的饮茶习俗以及茶艺、茶道等知识。通过这些知识的讲解和学习,学生们的反应是原来茶真是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另外,在茶文化拓展方面,学生可以欣赏到一些茶诗、茶联、茶画,这些以茶为内容的人文知识既拓宽了学生的视野,又提升了他们的人文素养。同时,结合六大茶类冲泡技艺的茶艺实践教学,学生不但可以学到很多礼仪知识,还能在传统音乐的伴奏中泡茶、欣赏茶舞,品味香茗,在提升学生兴趣的同时也提高了他们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中国的茶文化知识,底蕴深厚,内容丰富,其中还涉及一些重要的历史人物、著名典故、丰富的诗词、茶书著作等,这些都为学生们掌握和提高其历史与人文知识提供了宝贵的资源。

  最为实用的是:和年轻人喜爱的可口可乐比起来,茶叶里的营养成分非常丰富,如茶氨酸、咖啡因、茶多酚、矿物质元素、维生素等,这些都是人体不可缺少的营养成分,并且它们还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茶能解渴生津,提神益思,提高人体的免疫力,是低脂肪、低热能的天然饮料。中职的学生正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选择茶做为饮料,对其身体的健康是十分有益的。茶具有的完美的保健功能和药用价值已经被现代医学研究成果所证明。通过对茶文化课程的学习,学生基本上都了解和掌握了这些知识,比如:茶叶当中最主要的多酚类物质能减少辐射造成的伤害;茶叶中的咖啡因可以提神益思、消除疲劳;茶叶当中的维生素类、胡萝卜素、叶黄素等可明目,缓解视疲劳等等。课堂的教学实践同样说明,没有学生会拒绝这么实用的知识。当我带领学生欣赏中央电视台制作的纪录片《一片树叶的故事》时,学生们才发现,体现生活情趣的不只有咖啡,还有我们的国饮―茶,喝茶也不应该仅是老年人的嗜好,年轻人也应该去选择更为健康的饮料。

  可以说,茶是集文、史、哲、艺术、美为一体的综合性文化。中国茶艺是既简便又容易普及的艺术,同时又蕴含着优美而又精致的智慧。在校园里开展茶文化教育,开展多种茶文化活动,让学生沐浴在“茶”的滋润里,不仅有利于增长知识, 提高学生的知识修养,也能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这样的“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必将有助于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启迪学生的智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独立实践操作的能力,帮助实现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2 茶艺活动富有生活情趣和审美情趣,有利于学生性情的培养

  茶艺是“茶”和“艺”的有机结合。它将日常饮茶中冲、泡、饮的技巧引向艺术化,以茶为媒体,引导人去与自然沟通,在品味中去感悟人生,完善自我。茶艺中的“艺”字,传达的信息就是整个茶事过程处处体现出一种灵性和美感。

  比如在乌龙茶的冲泡教学中,“恭请上座―焚香安神―丝竹和鸣―叶嘉酬宾―孟臣静心―高山流水―乌龙入宫―芳草回春―分承香露―悬壶高冲―春风拂面―涤尽凡尘―内外养身―若琛听泉―游山玩水―关公巡城―韩信点兵―敬奉香茗―三龙护鼎―细闻幽香―鉴赏汤色―品啜甘露”等流程,每一个动作都自然、流畅、优美,每一个环节都款款有序,彬彬有礼。学生们在课堂上学习、掌握了完整的茶艺操作,不仅学习了技能,还训练了他们良好的仪容仪表、规范了常见的礼仪和他们的用语习惯,逐步提升了个人素养。

  学习中国茶道,有助于发扬茶道的“和谐”精神,使人与人之间增进团结,和谐相处。茶艺表演常作为一种集体活动形式,是培养中职学生集体意识的良好途径。茶艺表演的和谐来自全体队员的团结、合作。在我校每年的技能大赛开幕式上学生都会参加表演,二十几名学生在长期合作的基础上达到了感觉与心灵的默契,表演中自觉地融合到集体中,不知不觉地和整个队伍团结一致,团结合作和集体意识也在其中得到培养。

  茶艺审美不同于一般的艺术审美,它是一种高度综合的生活艺术,和主要靠耳朵欣赏的音乐以及主要靠眼睛欣赏的书法、绘画及工艺品不同,茶艺是一种全方位的审美。每一次茶事活动,从茶品、茶具、道具、茶席、音乐、服饰等方面都作用于人的全部审美器官,幽美的环境、精致的器皿、悠扬的音乐、动人的解说以及醉人的茶香,无不使人产生愉悦的直觉感受。学生在这样美的感染下会萌生对理想、信念和美好生活的追求。对于促进中职学生身心的和谐发展,茶艺的作用不言而喻。

  3 茶道是体现时代精神的一种载体,能够帮助完善学生的品德

  中国茶文化的核心理念是清、静、和、雅。这是中国传统的茶道精神与时代精神的结合,所以说茶道是体现时代精神的一种载体。

  中职的学生,大部分学习自控能力较差却又有强烈的逆反心理,有的学习意志薄弱,不能围绕一个目标作长期的坚持不懈的努力,有的浅尝则止,有的半途而废;有些学生没有明确的人生理想和奋斗目标,没有追求,过分的利己主义。因此,加强中职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培养他们具备优秀的品质,提升提高他(她)们的综合素质已是迫在眉睫的工作。

  茶圣陆羽在《茶经・一之源》中指出:“茶之为用,味至寒,为饮最宜精行俭德之人”。唐末刘贞亮在《茶十德》中更指出:“以茶利礼仁,以茶可雅志(心),以茶可行道”。著名茶文化专家陈香白教授认为:“中国茶道,就是通过茶事过程引导个体走向完成品德修养以实现全人类和谐安乐之道。”这些基本精神就是饮茶的道德要求,亦称为茶德。可见,满足单纯的生理需要的解渴只是茶的最基本的功能,对于品饮者来说德的要求是根本。饮茶在怡情、养心的同时,也被当做励志、养德的一种手段。

  茶文化涉及了社会的各个方面,大到哲学、伦理,小到道德、人文各个方面,通过品茗来修身养性、陶冶情操、品味人生,达到精神的享受和人格的锻炼。由此说来,做为历史文化与大众文化的一部分,茶文化也理应成为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茶文化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进一步领悟到其中深厚的文化内涵,既获得身心的滋润,又受到传统的文化熏陶,即可提高自身修养,又可陶冶情操、净化心灵。因此,茶文化是当今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培养学生良好人格的理想的载体。

  4 结语

  当今校园里的文化学习已不仅限于书本知识,学生的知识领域正在逐步丰富、逐步扩展。在中职校园里开展中华茶文化课程的学习,茶艺教师不仅只传授茶艺表演,更要关注茶艺的内涵与学生的成长。通过茶艺的教学让职校这一群特殊体徜徉在中国茶文化的海洋中,让细腻温润、内涵丰富的茶文化之“灵泉”感其心,震其心,拂去其浮华之气,提升其内涵修养。

  当然,提升中职学生的综合素质,陶冶他们的个人性情,促进他们身心的健康发展,茶文化的学习是不可能完全替代政治思想教育和其他的艺术形式,但茶文化及各种茶事活动寓教于乐,它在潜移默化中陶冶和教育学生,可起到与道德教化相辅相成的作用

  我们希望学生能够记住:茶是不会让人失望的,选择了茶,就选择了健康和快乐的生活方式,同时也传承了传统文化。正所谓“一壶之容,大矣;一壶之味,醇矣;一壶之韵,久矣”。通过茶文化的学习来净化学生的心灵,培养学生的性情,提升学生的素质。以茶养智,以茶养性,以茶育德,引导他们用品茶的心境品味人生。

  参考文献

  [1] 张绍民.茶经的人生智慧[M].贵州人民出版社,2011.

  [2] 池宗宪.一杯茶的生活哲学[M].中国友谊出版公司,2005.

  [3] 郑春英.茶艺概论[Z].教育部规划教材, 2006.


茶艺课学习总结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茶艺精选学习心得(通用21篇)08-16茶艺课学习总结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 茶艺课学习总结已关闭评论
  • A+
所属分类:解读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