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23-06-27 01:12:17

做个阿斗不好吗阿斗不好吗听听这些人的真实评价

本文目录

  1. 刘禅真的傻吗?
  2. 后人对诸葛亮的评价是什么?

刘禅真的傻吗?

刘禅的人生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1. 登基前,从207年出生到223年继位这16年。

2.诸葛亮时代,从223年继位到234年诸葛亮病逝这11年。

3.后诸葛时代,从234年诸葛亮病逝到263年蜀国灭亡这29年。

4.晚年,263年蜀国灭亡到271年刘禅去世这8年。

刘禅在人生头16年里有记载的就两件事,208年赵云在长坂坡之战救阿斗,212年张飞、赵云截江救阿斗,在两件事在《三国演义》中都有详细描写,经过了艺术加工,但这两件事是真实存在的。

刘禅的少年平淡无奇,文没有曹植、曹冲少年天才般的表现,武没有曹丕、曹彰少年英武的形象,初见是赵云怀中的襁褓婴儿,再见就已是蜀汉的皇帝了。

据《三国志·先主传》记载,先主遗诏敕后主曰:“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能服於人。汝父德薄,勿效之。可读汉书、礼记,间暇历观诸子及六韬、商君书,益人意智。闻丞相为写申、韩、管子、六韬一通已毕,未送,道亡,可自更求闻达。”

刘备在遗诏中嘱咐刘禅多学《申子》《韩非子》《管子》《六韬》等书,并由诸葛亮亲自抄写这些书让他学习,此时的刘禅17岁,这些“经世之学”刘禅之前有没有学习过,学得怎么样,我们不得而知,也没有记载表明刘禅有过什么内政,军事方面的经验,不管怎样,他还是个17岁的孩子,想想我们17岁的时候在做什么,摆在刘禅面前的是内忧外患中的蜀国,我们不能对他苛责什么,于情于理放权给诸葛亮都是最好的选择。

223年四月刘备在永安去世,刘禅继位称帝,开启了人生第二阶段:武侯辅政。

据《三国志·诸葛亮传》记载,刘备在弥留之际,谓亮曰:”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亮涕泣曰:”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先主又为诏敕后主曰:”汝与丞相从事,事之如父。“

刘备钦点了诸葛亮来辅政,把蜀国和刘禅都托付给了诸葛亮,很多人都不知道其实还有一位托孤大臣,尚书令李严,这个李严本是刘璋部下,刘备入蜀时,刘璋命李严率军抵抗刘备,没想到李严投降了刘备,所以刘备为什么要托孤给诸葛亮、李严二人呢,有人说是为了牵制诸葛亮,刘备也不放心诸葛亮大权独揽,也有说李严是益州派(原刘璋部下)的代表,这样安排是为了平衡蜀汉内部派系,后来诸葛亮与李严也确实有分歧,这是另一话题了。

回过头来,刘禅从始至终都是被动接受的角色,他是蜀汉的皇帝,名义上的统治者,但在诸葛亮辅政的11年里,我没有看到任何刘禅自己做的决定,不知道娶了张飞两个女儿算不算,“政事无巨细,咸决于亮”刘禅仿佛是一位看客,看《三国志··后主传》就像在看流水账,也难怪《后主传》只有三千字,而《诸葛亮传》六千字。

怎样评价刘禅的前半生呢?“平庸”二字,何为平庸,普通、寻常而不突出,碌碌无为。就像评价官员,无作为、有作为或胡作为,刘禅是无作为,既然不能比诸葛亮做得更好,刘禅的无作为看起来也是不是件坏事。问题是诸葛亮在的时候什么事都能担着,就像是后世的君主立宪制,刘禅是虚位的国家元首,诸葛亮是首相大权独揽,那要是诸葛亮不在了呢?刘禅做好掌权的准备了吗?

234年八月汉丞相诸葛亮病逝于五丈原,享年五十四岁。诸葛亮的去世是一个时代的结束,刘备集团经历了刘备时代,诸葛亮时代,来到了后诸葛时代,为什么不是刘禅时代,因为刘禅还不配为这29年打上个人烙印,有人说刘禅也不是一无是处之人,你看诸葛亮死后蜀汉政权不还存在29年呢吗,这就是典型的强加因果了,我还说要不是刘禅昏庸,蜀汉能延续更长时间呢,那到底刘禅在后诸葛时代表现如何呢?

诸葛亮刚一去世,蜀军就内讧了,这就是魏延造反事件,这件事就不在此展开了。结论就是魏延没想造反,但确实违抗诸葛亮留下的军令了,也确实想夺取军权了,这件事准确的说是魏延和杨仪内讧事件,延、仪各相表叛逆,一日之中,羽邀交至。后主以问侍中董允、留府长史蒋琬,琬、允咸保仪疑延。刘禅为此事咨询了董允、蒋琬的意见,决定站在杨仪一边。

结果是魏延兵败被杀,延独与其子数人逃亡,奔汉中,仪遣马岱追斩之,致首于仪,仪起自踏之,曰:“庸奴!复能作恶不?”遂夷延三族。这是多深仇大恨啊,还要鞭尸,还灭族。

这件事暴露了一些问题,诸葛亮尸骨未寒,蜀国内部就有人争权了,杨仪先斩后奏,还灭魏延三族,造成既成事实,这两人都不把刘禅放在眼里,杨仪这人也膨胀得很,自为年宦先琬,才能逾之,于是怨愤形于声色,叹咤之音发于五内。又语祎曰:“往者丞相亡没之际,吾若举军以就魏氏,处世宁当落度如此邪!令人追悔不可复及。”祎密表其言。十三年(235年),废仪为民,徒汉嘉郡。仪至徒所,复上书诽谤,辞指激切,遂下郡收仪。仪自杀。

杨仪当初说魏延造反,杀了魏延,现在自己竟说出诸葛亮死后,要是率军投降魏国就好了这种话,怕是失了智,该死。

据《资治通鉴》记载诸葛亮载临死前留下遗嘱:

福谢:“前实失不谘请,如公百年后,谁可任大事者,故辄还耳。乞复请蒋琬之后,谁可任者?”

亮曰:“文伟(费祎)可以继之。”又问其次,亮不答。

说的是诸葛亮钦点蒋琬接替自己的位置,魏延和杨仪都想推翻这个遗嘱,但均以失败告终,刘禅的决定遵照了丞相的遗嘱,以丞相留府长史蒋琬为尚书令,总统国事。蜀国完成了权力交接,度过了诸葛亮死后的危机,刘禅在此事的表现还是可圈可点的。

《三国志》里陈寿把蒋琬、费祎、姜维放在一传是有其道理的,事实上此三人是后诸葛时代Big Three,掌握蜀汉军政大权的人,蜀汉能再坚持30年是这三个人的功劳,跟刘禅关系不大。

之前说过刘禅的前半生用平庸来形容,为何平庸,因为无能,这个无能不是在骂刘禅,而是说刘禅没有才能,没有能力也不能有所作为。这样的人是不适合做皇帝的,但无奈生在帝王家,刘禅也不得不接受这个身份,不过话又说回来,既然你坐在了这个位置上,有句话叫权力越大,责任越大,刘禅承担起作为一国之君的责任了吗?

显然是没有的,又有人说了,当时的情况,蜀国最弱,诸葛亮和姜维都不能更进一步,也不能怪刘禅无能啊,有道理,刘禅做不到“兴复汉室,还于旧都“,这不是他的错,这谁都做不到,但蜀汉的灭亡,刘禅要负主要责任的。

诸葛亮在《出师表》里教导刘禅“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亲”是亲近的意思,刘禅久居宫中,不问政事,自然亲近身边的人,而贤臣们在哪?

冬十一月,大将军蒋琬出屯汉中。

四年冬十月,尚书令费祎至汉中,与蒋琬咨论事计,岁尽还。五年春正月,监军姜维督偏军,自汉中还屯涪县。

六年冬十月,大司马蒋琬自还汉中,住涪。

八年秋八月,皇太后薨。十二月,大将军费祎至汉中,行围守。

九年夏六月,费祎还成都。

十一年夏五月,大将军费祎出屯汉中。

古代交通、通信不便,蒋琬、费祎、姜维大部分时间在汉中等地屯田练兵、防御魏国,所以刘禅身边出小人是必然的,贤臣们通过自己的能力和功绩获得权力、地位,而小人们只用凭着自己离皇帝近,极力阿谀奉承,讨好皇帝就能飞黄腾达了。

刘禅也从平庸、无能变成昏庸了,糊涂而愚蠢:

先是宦官黄皓弄权,“初,永憎宦人黄皓,皓既信任用事,谮构永于后主,后主稍疏外永,至不得朝见者十馀年。”

刘禅的弟弟刘永因憎恶黄皓,被黄皓诬陷,刘禅竟然疏远刘永,十多年不见刘永……

维恶黄皓恣擅,启后主欲杀之。后主曰:“皓趋走小臣耳,往董允切齿,吾常恨之,君何足介意!”维见皓枝附叶连,惧於失言,逊辞而出。

姜维见黄皓肆无忌惮的擅摄朝政,启奏刘禅将其处死,但刘禅不同意,说黄皓不过是一小人,不用太在意,姜维……

六年,维表后主:“闻锺会治兵关中,欲规进取,宜并遣张翼、廖化督诸军分护阳安关口、阴平桥头以防未然。”皓徵信鬼巫,谓敌终不自致,启后主寝其事,而群臣不知。

263年,姜维听闻钟会于关中治兵,于是上书给刘禅调兵遣将以作准备,但黄皓告诉刘禅敌人不会来的,于是刘禅也就没当回事,导致蜀汉群臣都不知道此事……

北地王谌怒曰:“若理穷力屈,祸败必及,便当父子君臣背城一战,同死社稷,以见先帝可也。”后主不纳,遂送玺缓。是日,谌哭於昭烈之庙,先杀妻子,而后自杀,左右无不为涕泣者。

北地王刘谌,刘禅的第五子,誓死抵抗,刘禅不同意,遂自杀,刘禅出城投降。

还有什么好说的,不说了,总结起来刘禅就是个平庸、无能、昏庸的亡国之君,至于用什么“乐不思蜀”保全自己来证明刘禅聪明……

他是一个普通人。

是的,普通人。有些人做不了皇帝,但他们可以做别的。比如李煜是个优秀的诗人,宋徽宗是

大汉在巴蜀

(一)喜好游乐、喜好女色

无论是在小说还是影视中,蜀国因为先后有诸葛亮、蒋琬等秉政,再加上乐不思蜀故事的广为流传,所以刘禅给人呈现的印象多是,呆头呆脑、肥头傻胖,对内对外几乎没有显著的作为。对于刘禅的政治举措后边再说,这里先说他的个人喜好,刘禅好声色之乐是确有记载的:

时后主颇出游观,增广声乐。《三国志 · 谯周传》

谯周曾经对刘禅有一段篇幅不小的谏言,他以新莽末年先后崛起的更始帝、公孙述等人与光武皇帝做对比,表达帝王品德对吸引人才、治理国家的关键作用,而后提到:

(刘禅)至於四时之祀,或有不临,池苑之观,或有仍出,臣之愚滞,私不自安。夫忧责在身者,不暇尽乐,先帝之志,堂构未成,诚非尽乐之时。《三国志 · 谯周传》

意思是,四季的祭祀活动,刘禅有时不出席,但是池苑游乐,刘禅却乐此不疲,常常出现。除了喜好游乐,后主刘禅对女人也没有足够的节制,董允就曾有关于刘禅的后宫规模逾制的谏言:

后主常欲采择以充后宫,(董)允以为古者天子后妃之数不过十二,今嫔嫱已具,不宜增益,终执不听。《三国志 · 董允传》

不过在这里,我需要纠正一个长期以来对帝王将相评论的方式,甚至说是方法论:

对刘禅喜好声色犬马的描述,并非要以此直接推断出他的昏聩,仅仅是就事论事的说明刘禅的个人爱好而已,因为过度沉溺女色这件事,虽然对国家有损,但是对估量帝王的军政能力并没有直接的因果关系。刘禅并不是智商低下的人。

比如汉桓帝刘志、魏武曹操、吴后主孙皓、晋武帝司马炎都对女人有着无尽的饥渴,但是他们的治国能力却各自天差地别。不过话说回来,这件事终究是对国家大不利的。

(二)亲小人,远贤臣

为了方便理解,我画了一张蜀国在军事、内政的权力交替简图。真的就只是简图,因为在诸葛亮之后,“ 录尚书事 ”的职权在多位重臣之间是有交叉的,譬如执掌军政的大将军蒋琬和负责内政的董允职权就有所交叉,所以下图将这两方面强行分开是并不严谨的,仅仅是为方便直观的初步认识蒋琬、董允、费祎等几位重臣。

蜀国的军事内政概述

有一点是值得强调的,在延熙九年(246年)蒋琬亡故之后,刘禅已经开始亲自掌握大权,这时候的他是已经三十九岁。

(蒋)琬卒,禅乃自摄国事。《魏略》

蜀国也从此开始由守成向高速的下坡路走去。

之所以用诸葛亮《出师表》中“ 亲小人、远贤臣 ”来描述刘禅,是因为他的作为确实令人不胜唏嘘,比如,他对从前常常直谏的董允愤恨不已:

自(陈)祗之有宠,后主追怨(董)允日深,谓为自轻,由祗媚兹一人,皓构间浸润故耳。《三国志 · 陈祗传》

董允的直谏,前文已经有所提及,在他的谏言下,刘禅认为自己的帝王威仪受到了轻视。这大概是从诸葛亮时代就根植的长期以来的积怨,因为董允是诸葛亮的班底成员,也是诸葛亮生前十分器重,希望他竭诚辅佐刘禅的朝臣: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三国志 · 诸葛亮传 · 出师表》

只不过刘禅对诸葛亮和蒋琬的态度,都没有像这里,他对待董允的态度一般的直接记载,所以我不能下结论,断言说刘禅也愤恨诸葛亮、蒋琬。

在朝中执掌大权的宵小,一个是黄皓,一是个陈祗:

陈祗代允为侍中,与黄皓互相表里,皓始预政事。祗死后,皓从黄门令为中常侍、奉车都尉,操弄威柄,终至覆国。蜀人无不追思允。《三国志 · 陈祗传》

其余的诸葛瞻、董厥虽然没有直接作恶,但是他们对黄皓的恶行视若无睹、对皇帝刘禅不加以矫正,说他们是助纣为虐也并不过分。

自瞻、厥、建统事,姜维常征伐在外,宦人黄皓窃弄机柄,咸共将护,无能匡矫。 《三国志 · 诸葛亮传》

诸葛瞻还是前丞相诸葛亮的儿子,但是他对国家的作为已经和诸葛亮相去甚远,倒是樊建和罗宪不惧怕黄皓,不齿与之为伍:

然(樊)建特不与皓和好往来。 《三国志 ·诸葛亮传》

时黄皓预政,众多附之,(罗)宪独介然。皓恚之,左迁巴东太守。《晋书 · 罗宪传》

刘禅并不是情商低下的人,他是懂得人情世故的,比如招揽从魏国归降而来的夏侯霸时的说辞。

及(夏侯)霸入蜀,禅与相见,释之曰:“卿父自遇害于行间耳,非我先人之手刃也。”指其儿子以示之曰:“此夏侯氏之甥也。”厚加爵宠。《魏略》

但是很多事情是明明内心清楚,但就是故意不做,或者说灵魂很清醒、身体却诚实。比如他对宦官黄皓的卑劣是有认识的,但就是不愿处置他。

(姜)维恶黄皓恣擅,启后主欲杀之。后主曰:" 皓趋走小臣耳,往董允切齿,吾常恨之,君何足介意!"《华阳国志》

这个就有点像明知道早睡早起对身体好,但就是不愿去做,因为晚睡晚起更自在。刘禅的如此作为直接导致了蜀国内部的分裂加剧:

(姜)维见(黄)皓枝附叶连,惧於失言,逊辞而出。后主敕皓诣维陈谢。维说皓求沓中种麦,以避内逼耳。《华阳国志》

姜维与黄皓之间的矛盾也造成了后来钟会伐蜀时,蜀国错失了对汉中的防御建设。

(三)怯懦暗弱,为活命可以不顾尊严

这里我并不想过多牵扯,刘禅在选择投降与不降上的争论,只想从他到邓艾军营前投降时的表现,来描述一下这是一个多么怂批怯懦的人:

(邓)艾至成都,禅率太子诸王及群臣六十馀人面缚舆榇诣军门,艾执节解缚焚榇,受而宥之。《三国志 · 邓艾传》

“ 榇 ”就是棺材,意思就是刘禅把自己捆绑起来、抬着棺材到邓艾军营前乞求饶命。庆幸的是,邓艾宽恕了他,说道:

诸君赖遭某,故得有今日耳。若遇吴汉之徒,已殄灭矣。《三国志 · 邓艾传》

邓艾的意思是说,你们幸亏是遇到了我,如果你们遇到的是汉光武初年同样灭蜀地成国的吴汉,那你们就全都没命了。

而更能体现刘禅为了争取活命,卑微下贱到何种地步的,就是他给邓艾奉上的数百字的投降书了,有兴趣可以看一看:大汉天子刘禅的威严 ?投降书有译文。

举国投降的代价仅仅是磕个头、跪下来叫爸爸而已?当然不是。他的命、他的尊严和她们的命、她们的尊严都已经不是自己的了:

魏以蜀宫人赐诸将之无妻者,李昭仪曰:“我不能二三屈辱。”乃自杀。《汉晋春秋》

对于以上的屈辱,刘禅都是可以接受的、没有什么问题。如果我真的是司马昭,我也很想试探下刘禅为了求生,能够接受的人格底线到底在哪,或者说试探下这个人,到底有没有底线。一个广为流传的故事就是刘禅的乐不思蜀了,说的是:

文王问道:斗,想家吗?

刘禅:不想!

文王:为何?

刘禅:洛阳是我大汉故国,我如今已经实现“ 还于旧都 ”的夙愿,何必再归蜀。

众人:哈哈哈,大卅笔。

有人认为乐不思蜀是刘禅保命的智慧,我个人对此观点不以为然。“ 此间乐,不思蜀 ”这种话并没有展现出值得称道的语言上的精妙艺术,比如既保住命又维护了自己的颜面。至多是向司马昭秀出自己这个曾经的大汉天子已经没有志向、沉溺安乐的无脸下限,对魏国再没有威胁而已。一个帝王如果始终把保命放在第一位,而且为了保命可以接受去哗宠取宠,这还能称之为智慧吗?

(四)蜀后主的成长悲剧

蜀先主刘备驾崩前,有一段嘱托身后事的记载,其中提到后主刘禅的部分:

射君到,说丞相叹卿智量,甚大增脩,过於所望,审能如此,吾复何忧!勉之,勉之!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能服於人。汝父德薄,勿效之。《诸葛亮集》

起初只注意到了这里边的一句名人名言,后来细想似乎哪里不对劲:刘备对自己儿子刘禅的了解和认识,竟然还需要通过他人(诸葛亮)的评价,诸葛亮竟然比刘备还要了解刘禅。如果把刘备的创业历程与刘禅早年成长经历做一个时间顺序总结,不难发现其中饱含的无奈与艰辛:

建安十二年(207年)

刘禅的降生就是在刘备事业级为艰困的时期,这时的刘备四十六岁:

先主数丧嫡室,常摄内事。随先主於荆州,产后主。《三国志 · 二主妃子传》

建安十三年(208年)

第二年曹操南下,刘禅能够勉强保全性命都已实属不易:

(刘备)弃妻子南走,云身抱弱子,即后主也,保护甘夫人,即后主母也,皆得免难。《三国志 · 赵云传》

建安十六年(211年)

五十岁的刘备,应刘璋邀请率军入川,四岁的刘禅留在荆州,由继母孙夫人抚养,不过文献中并没有她如何教养刘禅的记载,而且她自己多有骄纵:

此时先主孙夫人以权妹骄豪,多将吴吏兵,纵横不法。《云别传》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

刘备称汉中王,立十二岁的刘禅为王太子。刘禅到达益州与刘备相聚的具体时间没有记载,如果是在这一年,那么父子二人已经八年未见了。不过即使不是这一年,在刘禅的成长过程来说,也并没有太大区别。因为建安十八年(213年)诸葛亮、张飞、赵云奉明入蜀助战时,基本不太可能会带上六岁的刘禅,而在此之后,先后发生了刘备与孙权争夺荆州南部诸郡、刘备与曹操汉中之战等重大战事,这其中都没有刘备把刘禅带在身边,学习战争经验的记载。

至此,也即是刘禅十二岁时,在文治武功等方面,他都没有得到足够的历练与教育,而直到章武元年(221年),刘禅十四岁时,才有安排名士教导刘禅的记载:

先主立太子,(董)允以选为舍人,徙洗马。《三国志 · 董允传》

更为严重的是,从刘禅的成长经历来看,他没有任何一次接近战场、观摩战阵的经历。究其原因,也许是刘备和诸葛亮的无奈或疏忽,也许是教育理念的不同,刘禅没有得到如同曹丕那样追随父亲曹操:

六岁学会射箭,八岁学会骑马, 十岁就随父亲征讨张绣。

这样的历练机会。对于蜀国的衰落与败亡,我们当然可以条件反射式的归咎于昏庸的刘禅、嘲笑他的无能,但是一个蠢孩子、熊孩子的养成只能归咎于他的“ 生性如此 ”、“ 秉性使然 ”吗?

后人对诸葛亮的评价是什么?

一、盛名远播,自比管仲乐毅

三国有名的水镜先生司马徽曾对刘备说:卧龙、凤雏得一可得天下。

相信大家都知道卧龙是谁了吧。刘备可是三顾草庐才请得动他出山相助的。他可不是一般的知识分子,史书记载他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知识渊博,百年难得的人才,还常常将自己与华夏第一相管仲、战国时期著名的军事家乐毅相比,他就是:诸葛亮,字孔明,号卧龙,每自比於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

二、联吴抗曹,三分天下

当时东末局势动荡,208年8月,统一北方的曹操亲率20万大军南下荆楚,准备消灭刘备和孙权。后来刘备败走夏口,诸葛亮就主动请缨去江东面见孙权,准备说服孙权和刘备联合抗击曹操。

在强敌压境的情况下,诸葛亮和东吴都督周瑜一起用计,用火攻大败曹操,使曹操损失惨重,率军撤退退回北方,这是有名的赤壁大战。

在赤壁大战取得胜利之后,曹操、刘备、孙权三方集团势力形成了三国鼎立的局面。后来在诸葛亮的主导下,刘备集团又占荆州,功益州,夺汉中。终于刘备在成都建立蜀汉政权,继而被任命为丞相,主持朝政。

三、刘备托孤,实践诺言

在223年2月,刘备病重,于是将儿子刘禅托付给诸葛亮,让刘禅以父待诸葛亮,而诸葛亮更是事事亲躬,尽力辅佐刘禅,直到在北伐途中,在五丈原的军营中去世。

四、评价“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一生

诸葛亮从辅助刘备开始,到刘备托孤;从《隆中对》到《出师表》,一生都恪?尽职守,勤政为国。诸葛亮的一生,是勤勉的一生,是兢兢业业的一生,是实践自己“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诺言的一生,后人(其他人)更是给了不同的评价:

当代人评价:

“水镜先生”司马徽:识时务者为俊杰,这个时代只有卧龙、凤雏。

刘备:我有孔明,好像鱼儿有了水(从另一个方面可以说有了诸葛亮才有刘备的蜀国)。

孙权:丞相德威远播,我们结盟,造福两国的百姓。

司马懿:诸葛亮就天下奇才;“亮虑多决少”;“亮志大而不见机,多谋而少决,好兵而无权,虽提卒十万,已堕吾画中,破之必矣。”(诸葛亮是大才,但考虑多决策少,有兵无权,虽然有十万兵,我也必然能击破他)

刘备的儿子刘禅:神武赫然,威镇八荒,将建殊功于季汉,参伊、周之巨勋。(也就是说功勋盖世无人能敌)

后世评价:

西晋时史学家陈寿:治国良才,堪比管仲、萧何。但年年征战不能成功,就要考虑改变策略,他的擅长不是打战。

康熙帝:能够做到“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大臣,只有诸葛亮一个。

乾隆帝:公故无我,忠故无私,无我无私。(无私奉献)

曾国藩:宫中府中以及营中各事,无不由诸葛亮裁定。

孙中山:诸葛亮才能出众,能够成立很好的政府,还能六出祁山去北伐,形成三国鼎立。

毛泽东:在隆中就是错误的开始,千里分兵,死后兵力分散,岂有不败。

个人认为:

在三国里,诸葛亮确实是超常发挥,展现了自己毕生的才华,也不负刘备一生的倚重了。

不过有一点值得深思,就是:“政事无巨细,咸决于亮”,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如何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更有意思的事情当中,值得我们三思。

  • 做个阿斗不好吗阿斗不好吗听听这些人的真实评价已关闭评论
  • A+
所属分类:政策文件